”以前开一场农民会,听众只有几十人到一百多人不等;如今在抖音上做一场直播,一个多小时就有上万人围观,传播农业知识的效率大大提高了。”70后农民王中海这样说。
7月27日,抖音与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合作签约发布会在北京农广大厦举行。双方宣布,将整合利用各自资源,共同发起“新农人计划2022·来抖音学农技”项目,在内容创作、线上直播、联合推广等方面展开合作,推动农业技术知识传播,培训、扶持优质农技创作者,共建农技视频知识库,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会上,王中海作为抖音创作者,讲述了自己传播农技知识的感悟。王中海是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人,小时候就对农业感兴趣,后来一直探索农业创业。期间,他在县农业局的农广校报了农民中专班,经过两年学习拿到中专毕业证书。后来,他又通过考试,拿到信阳市种植业“农民技师”中级职称。
王中海喜欢研究科学种田,2006年,他经过研究和思考发现淮滨县最适合种弱筋小麦,便开始引进推广,四年后当地政府和企业介入支持,逐渐将淮滨县打造成为了如今的“中国弱筋小麦第一县”。
作为一名新农人,王中海想把学到的农业知识都服务给农民,帮大家解决种植疑问,增产增收。于是,从2005年到2019年,他每年都去信阳各个乡镇开农民会,一年开几十场,告诉农民怎么种地,怎么施肥,怎么打药,有时在室内培训理论,有时去田间观摩。
拍抖音视频是2020年疫情期间开始的。那时,王中海创立的农业公司有二十几个员工,因疫情影响手头的事不多,他要求每人每天要进几个群或建几个群,在群里得发东西,他就拍抖音让他们转发。他有丰富的一线经验,每天介绍一种农药,发了十几天,通过农民的留言互动,更多的内容“自己找来了”。
现在,他每天早起先想今天要拍什么短视频作品,习惯了上午发三个作品,晚上用两个小时做直播,下午接受农民咨询、下乡去田里或者接待访客等,第二天又把前一天农民咨询的问题拍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