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20年间知识产权犯罪起诉量涨56倍,商标类超8成

4月22日,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远程高效庭审,当庭宣判两宗实用新型专利权无效行政纠纷。经济日报图

4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通报2019年检察机关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情况。通报显示,过去20年间,检察机关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人数增长了56倍之多,商标权类犯罪占比均超80%。

数据显示,2019年,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4346件7430人,同比分别上涨31.5%、24.3%;提起公诉5433件11003人,同比分别上涨21.9%、32.2%。

其中,批捕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等侵犯商标权类犯罪3925件6648人,起诉4919件9979人;批捕侵犯著作权罪、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等侵犯著作权类犯罪266件480人,起诉226件503人;批捕侵犯商业秘密罪44件63人,起诉41件90人;批捕数罪或他罪中含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11件239人,起诉247件431人。

最高检第四检察厅厅长郑新俭透露,检察机关从1999年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不足200人到2019年1.1万余人,增长了56倍之多。

从涉案罪名来看,侵犯商标权类犯罪每年占全部知识产权犯罪的比重均超过80%,特别是近5年来侵犯商标权类犯罪占比上浮至90%左右。侵犯著作权类犯罪和侵犯商业秘密罪合占约10%左右。从案发地域看,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如广东、江苏、浙江、山东、上海、福建、四川、湖北等地。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全国检察机关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办理知识产权案件2752件5285人,其中因犯罪情节轻微作出不起诉决定328人。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的案件范围原则上没有限制,自然也包括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郑新俭指出,一年多来,全国检察机关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中,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案件数占审查起诉案件审结数的比例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去年12月,这一比例高达85%以上,略高于适用平均数值,“主刑最高只有七年有期徒刑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适用力度更大也在情理之中”。

在法律监督上,检察机关还及时纠正有案不移、有案不立、立案不当、以罚代刑、裁判不公等问题。

数据显示,2019年,经检察机关建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54件175人;经检察机关监督,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11件139人,公安机关撤销案件105件145人;经检察机关决定,向法院提起抗诉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58件,改判52人。

郑新俭强调,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上,检察机关坚持内资与外资、国有与民营、大中型与小微企业一视同仁、平等保护,坚决杜绝差异性、选择性司法。注重办案方式方法,严格把握逮捕、起诉标准,充分考虑企业正常经营发展和职工就业保障,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THE END
1.侵犯专利权是否构成犯罪行为导读:侵犯专利权在严重情形下可构成刑事犯罪,特别是当行为导致专利权人遭受重大经济损失时,可能触犯刑法。轻微侵权多通过民事赔偿解决,但严重、频发或大规模的侵权行为,将可能面临刑事追责。 侵犯专利权是否构成犯罪行为 一、侵犯专利权是否构成犯罪行为 侵犯专利权在特定情形中可能被认定为刑事犯罪。若侵权行径严重到足以https://www.64365.com/zs/3484200.aspx
2.论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问题——从专利权犯罪谈起/张兰菊现行刑法只在第216条规定了整部刑法典唯一的一条侵犯专利权犯罪条款——假冒专利罪,而且由于采用的是空白罪状的叙述方式,使得刑法对于专利权的保护不仅范围狭小(仅规定假冒专利行为可以构成犯罪,其他一切专利侵权行为皆不能通过刑法加以保护),而且界定模糊(根本未规定何为假冒专利),给予法官的自由裁量范围过大,使其在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5856
3.知识产权犯罪(通用6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60条的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被侵权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我们认为,在侵犯商业秘密罪中被害人遭受的重大损失,应指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vngh6p0a.html
4.侵犯专利权的处罚专利的分案申请,是指申请人申请的专利包括两项以上的发明,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申请人可以在收到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批准授与专利通知之日起两个月内行使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将申请已获批准的专利分立成两项以上的专利的权利,这就是专利的分案申请。& · 《http://www.njlawyer.cn/doc/401.htm
5.知识产权侵权犯罪行为及救济方式知产百科4。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 5。为提供行政审批所需要的信息,制造、使用、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的,以及专门为其制造、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的。侵犯专利权犯罪行为 《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规定 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https://www.1633.com/article/62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