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知识产权局《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专利权人中遭遇过专利侵权的比例为7.7%,而专利侵权诉讼法院判定赔偿、法院调解或庭外和解金额超过五百万元的比例为7.0%,连续两年位于7%以上。
同时,报告也揭示了遭遇专利侵权后维权难度较大的问题。其中,遭受专利侵权后采取维权措施的比例为72.7%,采取两种以上措施维权的比例为50.2%。
专利侵权风险是企业面临的知识产权风险中最主要的一种。企业申请专利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创新技术,如何判断专利是否被侵权是个技术活,也是很多律师需要处理的难点问题。
01
如何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
我国《专利法》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是以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依据,而不是严格按照权利要求书中的文字来确定范围。而GUI外观设计必须以产品为载体,导致权利人实际维权存在很大困难。那么,该如何判断实用新型/发明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图形用户界面GUI专利该如何维权?
02
如何进行专利侵权判定?
如何准确、高效判定是否构成专利侵权,一直是专利保护中的重点和难点。一般应在准确解释权利要求的基础上,对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进行分解,再适用全面覆盖原则、等同原则,确定被诉侵权产品或方法所包含的技术特征是否侵权。那么,如何判定被诉侵权产品与专利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特征相同或等同?如何判定是否落入到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之内?
03
如何进行专利侵权抗辩?
在面临专利侵权指控时,被诉侵权人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抗辩手段来维护自身权益。比如,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专利无效请求、不落入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抗辩、现有技术抗辩等手段,就是寻找和功击专利权的薄弱处的常见抗辩手段。那么,实践中专利侵权抗辩的考量因素有哪些呢?那些成功抗辩的案例有什么启示呢?
针对上述问题,9月7/8日晚19:00,智拾网诚邀原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主审法官、三级高级法官彭文毅老师做客直播间,系统梳理专利侵权判定与审查实务要点。
扫码报名,0元听课
入群领《非正常专利申请审查制度(2023版)》
课程收获
1.全面掌握专利侵权案的诉讼程序
2.明确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侵权判定原则和抗辩思路
3.获得专利侵权案法官裁判的思路和方法
课程大纲
1.保全
(1)保全的种类及审查要点有哪些?
(2)临时禁令案例
(3)证据保全案例
2.中止诉讼
(1)中止诉讼的情形
(2)无效宣告请求对侵权诉讼的影响
3.驳回起诉
(1)驳回起诉的情形
二、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及典型案例剖析
1.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1)图形用户界面(GUI)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2.实用新型/发明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1)权利要求的解释依据
(2)权利要求的解释原则及案例
(3)权利要求的解释方法及案例
(4)专利侵权案件审理过程中以进一步限定方式修改权利要求的案例
三、如何进行专利侵权判定?
1.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
(1)外观设计专利侵权行为的种类
(2)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判断主体
(3)外观设计专利的侵权判定
(4)外观设计专利的侵权比对规则
(5)外观设计专利侵权案例
2.实用新型/发明侵权判定
(1)实用新型/发明专利侵权行为的种类
(2)实用新型/发明专利的侵权判定及比对规则
(3)起限定作用的技术特征在等同侵权判定中的适用及案例
(4)方法专利的侵权判定及案例
四、专利侵权抗辩的考量因素及典型案例剖析
1.专利权稳定性抗辩及案例
2.滥用专利权抗辩
3.不侵权抗辩
4.现有设计/现有技术抗辩及案例
5.不视为侵权抗辩
7.不停止侵权抗辩
五、损害赔偿的考量因素及典型案例剖析
1.损害赔偿的请求依据
2.损害赔偿的考量因素及案例
3.惩罚性赔偿的适用及案例
讲师介绍
彭文毅
原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主审法官
三级高级法官
曾从事民商事审判工作11年,
从事知识产权审判工作20年
曾获得“北京市法院先进法官”、北京市“双优”法官等荣誉称号,三次荣立个人三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