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侵权可以怎么维权知识产权侵权行为认定及抗辩→MAIGOO知识

当知识产权被侵犯了,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固定取证现场发现的侵权商品的数量、经营规模。在同一场所多次取证,如果现有证据证明侵权商品多、经营规模大、多次取证足以证明经营者持续销售侵权商品,则可能获得较多赔偿;

2、固定经营者的经营信息,避免因当事人主体或其他程序问题影响诉讼效率;

4、积极追索侵权商品的源头,从源头制止侵权,同时也可能获得更多赔偿。

二、知识产权侵权可以怎么维权

1、发警告函。对于侵权行为和后果不是很严重,涉嫌侵权企业不是太大,权利人可以以发警告函的形式提醒对方,要求其停止侵权。

2、以赔偿为目标。如果涉嫌侵权行为给权利人造成了较大损失,权利人准备以获得赔偿为目标起诉侵权人的话,在向法院提起诉讼或向对方发送警告函之前,应主动、充分地准备侵权证据以及自身受到损失或对方获得利益的证据,为以后在法院诉讼过程中做好准备,占据优势地位。

3、以诉讼促和谈权利人。有时候向法院提起诉讼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得到法院的一纸判决,而是为了与涉嫌侵权人进行和谈,弥补因其侵权行为所造成的损失。权利人在双方的谈判之前应明晰自己的底线,同时,也应该尽量调查清楚对方的底线,以便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以诉讼清市场。很多时候权利人从诉讼中很难得到足额的赔偿,但如果不提起诉讼,侵权行为将蔓延,权利人的市场份额将受到极大影响,所以权利人不得不提起诉讼以夺回正品的市场份额。例如一个奢侈品品牌,可以容忍做工低劣的假冒品在集贸市场以白菜价出售,但决不接受高仿品在酒店和商城内销售,因为前者的消费群体不是权利人的目标群体,而后者极有可能分流了权利人的目标客户。因此,权利人即使不能从个案中获得足额的赔偿,亦将采取法律措施,甚至不惜采取刑事措施来维护其市场份额。

5、以诉讼促合作。有时,权利人要求涉嫌侵权人停止侵权或向法院提起诉讼,并不是真的要求其停止使用权利人的知识产权,而是以此为平台,促使对方与权利人和谈或调解,进而双方达成合作意向。

三、知识产权侵权行为认定

2、侵权行为务必清晰界定

这一要件也即原告方必须对侵权方的行为进行详细说明,并能够提供充足的证据证明侵权行为的发生。事实上,我国知识产权有关法律已对这一要件进行了详细规定,并指出了侵权行为的种类及不能算作是侵权行为的事件。

3、侵权行为必须是以营利性为目的,而不以营利性为目的的侵权行为则应视情况而定

根据规定,如果以营利性为目的使用一项知识产权,在使用方必须获取所有者的许可,否则,则构成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因此,营利性为目的也是知识产权侵权的主要构成要件之一。

4、侵权行为的发生必须是由侵权方的主观过错所致

这一要件认为,无论侵权方的主观过错是有意性还是自身失误所致,都应对知识产权的损失负有赔偿责任。如果侵权方能够证明这一行为的合法性也可以不负赔偿责任,但仍需要承担停止侵权、销毁侵权产品等侵权的民事责任。

5、运用公知技术进行抗辩。所谓公知技术,是指在专利申请之日以前在国内外出版物上有过发表或者运用其他方式使公众对此有一定的认识。

THE END
1.国家知识产权局媒体视点拓展快速制止专利侵权行为新渠道(知识拓展快速制止专利侵权行为新渠道(知识产权报) 中国首批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受到外媒关注—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的首批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表明,他们能很好地处理技术类纠纷。”今年8月,英国《知识产权管理》杂志刊登了一篇关于中国如何处理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专利侵权纠纷的报道。https://www.cnipa.gov.cn/art/2022/9/7/art_55_178531.html
2.侵权专利权的行为有哪些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第六十五条,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https://www.66law.cn/laws/1749068.aspx
3.专利侵权行为有哪些侵权行为形态是制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是依据不同的标准对侵权行为做出的不同分类,这对于明确专利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责任构成等专利侵权责任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专利侵权的具体形态根据《专利法》可分为二类: (一) 实施他人专利行为 这类专利侵权行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未经权利人许可;(2)以生产经营为目的。根据https://www.64365.com/zs/738809.aspx
4.专利侵权行为如何判定法律常识在线法律知识查询未经专利权人同意,而擅自使用他人专利的,就有可能构成专利侵权。此时,需要做出判定之后,才能确定构成专利侵权,然后依法追究对方的侵权责任。究竟实践中,专利侵权行为如何判定呢?本文将针对这个问题为您做详细解答。 一、专利侵权行为如何判定 专利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违反专利法的规定,未经专利权人的许可而实施其专利的行https://www.lawpa.cn/changshi/143381.html
5.专利侵权有哪些行为律师普法7、冒充专利的行为。 一、申请专利的条件如下: 1、新颖性,是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 2、创造性,是同申请日以前https://www.110ask.com/tuwen/970312849739714623.html
6::李菊丹:论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刑事责任【论文摘要】知识产权领域的大部分单纯的侵权行为通常不会追究刑事责任,原因主要两点,一是在于知识产权是一种法律推定有效的权利,二是在于有效的民事赔偿要比单纯的刑事处罚更能有效地保护权利人的合法利益。从国际上来看,主要针对著作权侵权和商标侵权中的假冒注册商标这两类侵权行为追究刑事责任,而专利侵权和品种侵权主http://iolaw.cssn.cn/zxzp/201905/t20190513_4885416.shtml
7.专利权的侵权行为有哪些问题解答:专利权的侵权行为有以下几个: 1、未经许可制造专利产品的行为; 2、故意使用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 3、销售、许诺销售未经许可的专利产品的行为; 4、使用专利方法以及使用、销售、许诺销售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行为; 5、进口专利产品或进口依照专利方法直接得的产品的行为; https://www.5858.com.cn/article-61529.html
8.专利权侵权的行为包括了什么专利权侵权行为包括直接和间接侵权。直接侵权是未经许可实施专利,如制造、使用、销售等。间接侵权则是通过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3255031.html
9.浅议认定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法律标准在认定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时,首要的是断定被控侵害的该项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的范围;范围确定后再分析该权利各项权能的范围。正象有的学者在分析专利侵权行为的认定时说“一个产品不会侵害另一个产品,它是会侵害一个专利的请求权(patent claim);所以,鉴定侵权事宜,必须先断定请求权的权利范围(scope of the claims)。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4/06/id/1312939.shtml
10.专利侵权判定指南有关司法解释被诉侵权行为发生时,技术术语已经产生其他含义的,应当采用专利申请日时的含义解释该技术术语。 25、同一技术术语在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所表达的含义应当一致,不一致时应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26、当权利要求中引用了附图标记时,不应以附图中附图标记所反映出的具体结构来限定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 http://www.acpaa.cn/article/content/201401/3220/1.html
11.专利侵权问法百科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过错不是专利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在确定行为人的侵权责任时,对停止侵权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而赔 偿损失责任则按不同的场合分别适用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对同一专利侵权行为可以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来确定不同的民事责任,这与传统理论对侵权行为归责原 则的认识相比,是一项重大的突破https://www.51wf.cn/view-term-changelist/10764
12.关于使用者在专利侵权中应承担的责任讨论专利法第十一条中明确列举了他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不得实施以下行为: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等。在实际生产生活中,侵权产品的“使用者”往往隐蔽于“制造者”和“销售者”之后,其使用行为既不容易被发现又不容易被证明,而且法律又规定了“合法来源抗辩”等抗辩事由,这些情况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追究使用者侵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117/21/8745981_1064034763.shtml
13.涉外在先专利申请可比照抵触申请作不侵权抗辩我国专利法规定,在专利侵权诉讼中,被控侵权人有证据证明其使用的技术(或设计)属于现有技术(或设计),则其行为不应当被认定为专利侵权行为。同时,随着我国专利法司法实践的深入,许多判决进一步认定,抵触申请(在先申请)可比照现有设计做不侵权抗辩。本案的典型意义在于,在上述司法裁判的观点基础之上,本案进一步认定,涉外http://www.nipso.cn/onews.asp?id=29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