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登记17个新农药,含30个产品

2017年,我国发布了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和一系列配套规章。在这新老政策交替的时刻,农药登记一直稳步前进。在这一年共取得17个新农药(共计30个产品)的登记,其中杀虫剂6个,杀菌剂5个,除草剂2个,植物生长调节剂4个。有12个原药/母药同时带制剂登记,占新农药的71%。所有新农药毒性均为低毒或微毒,所有剂型均为对环境友好。

新品种不仅有特色,而且风险相对较小,不少还是专利产品。从农药类别看,10个生物源农药(杀虫剂2个、杀菌剂4个、植物生长调节剂4个)占新农药的59%,首次超过新化学农药的数量,说明我国生物源农药正在蓬勃发展。

12个国内创制产品占新农药的71%,境外仅占29%,标志着我国农药的研发制造能力已达较高水平,尤其是9个国内生物源农药,占创制新农药的75%,如在解淀粉芽孢杆菌上筛选开发的3个新菌株,在芸苔素类农药中又增加了2个新活性成分。

下面简单综述17个新农药品种,希望能给读者以启发和借鉴。

一、杀虫剂

1.三氟苯嘧啶(triflumezopyrim)

三氟苯嘧啶的结构式

三氟苯嘧啶是新型介离子类杀虫剂,属于嘧啶酮类化合物。虽然作用于烟碱乙酰胆碱受体,但却是目前唯一能够抑制而非激活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的化合物,与新烟碱类等杀虫剂无交互抗性。对水稻各种稻飞虱的若虫和成虫防效较高,且具有用量低、微毒、低残留等特点;因良好内吸传导性和渗透性,耐雨水冲刷,对水稻稻飞虱防效长达21d,比其他同类产品长7~10d,可有效防控、减少施药次数。同时,能快速停止害虫取食,药后3d田间防效超过90%,符合绿色防控理念和农药减量的要求。对有益节肢动物群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对传粉昆虫无不利影响,对蜘蛛、寄生蜂、黑肩绿盲蝽等天敌影响极小,对环境友好。

该产品主要在亚洲水稻种植区域的泰国、印度、日本、马来西亚、越南、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中国台湾、新加坡等地同步开发登记。目前,已向日本、韩国、印度、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家递交登记申请,其中,在新加坡和菲律宾已获得10%悬浮剂的登记。该品种由美国杜邦公司在我国取得登记。

96%三氟苯嘧啶原药,微毒,登记证号:PD20171741;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微毒,登记证号:PD20171740。该产品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稻飞虱,在水稻分蘖期至幼穗分化期(每兜5~10头稻飞虱时开始施药),在16~25g/hm2剂量下对作物茎叶喷雾1次。为减缓抗性产生,在21~25d选用不同作用机理的产品,每季最多使用1次。

2.腈吡螨酯(cyenopyrafen)

腈吡螨酯的结构式

腈吡螨酯是新型吡唑类杀螨剂,其作用机理新颖,可通过代谢转化成羟基化合物,作用于呼吸系统的电子传递链,扰乱琥珀酸脱氢酶作用,搅乱叶螨类细胞内呼吸,抑制线粒体正常功能,达到防治目的。与现有杀螨剂无交互抗性,可用于防治果树、茶叶和蔬菜等作物的多类害螨。该药剂已于1996年4月25日申请专利,并在日本、韩国、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等国家取得登记。该品种由日本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在我国取得登记。

95%腈吡螨酯原药,低毒,登记证号:LS20170282;30%腈吡螨酯悬浮剂,低毒,登记证号:LS20170270。主要用于防治苹果树的二斑叶螨和红蜘蛛,在靶标发生始盛期,用100~150mg/kg剂量喷雾,使用后的苹果至少间隔14d收获,每季最多使用2次。

3.戊吡虫胍(guadipyr)

戊吡虫胍的结构式

戊吡虫胍是我国创制研发的结构新颖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其将新烟碱类与缩氨脲类杀虫剂活性结构巧妙组建到同一分子中,获得兼具新烟碱类和钠离子通道抑制剂2种杀虫剂活性特点的硝基缩氨基胍类杀虫剂。该产品通过触杀作用,对害虫各发育期都有效(包括卵),具有杀虫广谱、速效和高活性特性,并有多个作用靶标,可降低抗性风险,对水生生物、两栖生物、蚯蚓等低毒,对环境非靶标生物友好,尤其对蜜蜂安全。其专利权人是中国农业大学。该品种由合肥星宇化学有限责任公司取得登记。

96%戊吡虫胍原药,低毒,登记证号LS20170095;20%戊吡虫胍悬浮剂,低毒,登记证号LS20170094。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稻飞虱,在其1~3龄期用60~105g/hm2剂量,对作物叶面喷雾,每季最多使用2次,安全间隔期21d;还可用于防治甘蓝蚜虫,在靶标初发期用30~45g/hm2剂量,对作物叶面喷雾,每季最多使用3次,安全间隔期10d。

4.环氧虫啉

环氧虫啉分子式:C6H10N4O3;相对分子质量:186.2。

环氧虫啉的结构式

环氧虫啉是我国创制研发的第4代新烟碱类杀虫剂,具有选择性抑制昆虫神经系统烟碱型乙酰胆碱酯酶受体作用。是一种广谱、结构新、污染少、低毒性、高效新烟碱类杀虫剂。另外,在制备成本方面与传统烟碱类杀虫剂相比,有明显优势。拥有中国发明专利:ZL200810236885.X。该品种由四川和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取得登记。

95%环氧虫啉原药,低毒,登记证号:LS20170342;10%环氧虫啉可湿性粉剂,低毒,登记证号:LS20170365。主要用于防治甘蓝蚜虫,在若虫始盛期用22.5~30g/hm2喷雾。每季最多使用3次,安全间隔期10d。

5.苏云金杆菌G033A(BacillusthuringiensisG033A)

苏云金杆菌G033A是对天然野生B.t.菌株G03进行基因重组、转化及筛选而得到高毒力的B.t.工程菌株,同时,增加工程菌的环境安全性,构建了一种环境安全的B.t.-E.coli穿梭表达载体和相应的突变体。其作用方式为胃毒,对鳞翅目昆虫有毒杀作用,还对鞘翅目昆虫有特异性毒杀作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取得苏云金芽孢杆菌工程菌G033A及其制备方法专利权(ZL200310100197.8)。该品种由武汉科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取得登记。

32,000IU/mg苏云金杆菌G033A可湿性粉剂,低毒,登记证号:PD20171726。主要用于防治甘蓝小菜蛾和马铃薯甲虫,在小菜蛾低龄幼虫和甲虫低龄幼虫盛发期,用1,125~1,500g/hm2制剂量喷雾叶片正反面,每季施药1次。在虫口密度不大、点片发生时,使用低剂量即可;在普遍发生、危害扩散、存在世代重叠等情况时,应使用推荐的高剂量。

6.异色瓢虫(Harmoniaaxyridis)

异色瓢虫是昆虫纲、鞘翅目、瓢虫科的一种天敌昆虫,通过卵孵化幼虫和成虫捕食蚜虫,达到控制田间害虫的目的。异色瓢虫身体半球形,头后部被前胸背板所覆盖,上颚基部有齿,以背部多种变异色泽和斑纹而闻名。在我国分布广泛,卵在3~6d内孵化,整个幼虫阶段和成虫均可捕食多种蚜虫、蚧虫、木虱、鳞翅目昆虫的卵及小幼虫等。成虫寿命较长,可生活几个月,有的长达1~2年。大龄幼虫平均每天捕食100多只蚜虫,其速度与化学农药相当,是很好的生物防治物种。其虫态存活率受温度影响较大,在21℃下有利于各虫期生存,存活率在85%以上。该品种由北京阔野田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取得登记。

20粒卵/卡异色瓢虫卡片,低毒,登记证号:LS20170267。主要用于防治辣椒蚜虫,用600~750条/hm2剂量,在靶标发生初期(2头/株)开始悬挂卵卡,在部分植株发生蚜虫时,按瓢蚜比1∶30~1∶60进行中心株悬挂。将卵卡悬挂在蚜虫危害处附近,等幼虫孵化出就能食到猎物。一般间隔5d左右再次施药,每季施药2~3次。

根据《农药登记资料要求》,天敌生物将免于登记。

二、杀菌剂

1.环氟菌胺(cyflufenamid)

环氟菌胺的结构式

环氟菌胺是具有新型母体结构的杀菌剂。为提高对白粉病的防治活性,在苄胺肟结构基础上,对多取代氟化合物进行合成。其作用机理尚不明确,不属于甾醇、磷脂、几丁质或蛋白质生物合成抑制剂,也不影响线粒体的呼吸作用或细胞膜功能,却能阻止吸器的形成和生长及次生菌丝的生长和分生孢子的形成,但对孢子萌发、芽管伸长和附着器形成均无作用。具有良好的预防和一定的治疗及叶面渗透和熏蒸作用,持效期长,耐雨水冲刷,但在植物体内的传导性差,几乎无内吸性。其叶面渗透和熏蒸作用帮助提高药剂的整体防效。可用于防治蔬菜、果树以及多种谷物上的白粉病和褐腐病等。与吗啉类、三唑类、嘧啶胺类等杀菌剂无交互抗性。对鸟类、蜜蜂、蚯蚓等生物低毒。在中国的化合物专利已于2015年12月17日到期。

2003年,环氟菌胺首先在日本上市,随后在欧洲、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韩国、保加利亚等国家取得登记,用于防治谷物、葡萄、蔬菜、果树和观赏植物的黑腐病和白粉病等。该品种的原药和制剂分别由日本曹达株式会社和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取得登记。

98%环氟菌胺原药,低毒,登记证号:LS20170269;11%环氟·戊唑醇(1.5%+9.5%)悬浮剂,低毒,登记证号:LS20170361。主要用于防治小麦锈病,在靶标发病初期,用33~66g/hm2剂量喷雾,每隔7~10d施药1次,连续施药2次。小麦安全间隔期40d,每季最多用药2次。

2.β-羽扇豆球蛋白多肽(BandadeLupinusalbusdoce,BLAD)

BLAD多肽是白羽扇豆(Lupinusalbus)种子萌发中特定时期提取的,由天然贮存蛋白水解而成的20kDa多肽。BLAD对靶标生物没有直接毒性。已经明确的作用机理是:与真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极高的亲和力,可与糖蛋白的糖基化产物进行非特异性结合。高亲和力及非特异性结合后,通过与真菌交互作用,导致真菌细胞因许多细胞膜上气孔堵塞/关闭,并在几小时内死亡。还有一些其他作用机理已经明确或正在确认,例如观察到其对白粉病病菌作用时可能因在细胞壁上打开了通道而导致白粉病菌细胞崩解而死亡,对一些金属离子具有螯合活性,干扰微生物细胞体内平衡。

BLAD多肽易被环境中普通蛋白酶快速生物降解,故很难残留在环境中。该产品的原料甜羽扇豆为人和动物提供营养,具有悠久历史。是一种新型广谱保护性生物杀菌剂,该产品毒性风险很低,不会产生蓄积作用,可用于防治白粉病、灰霉病、褐腐病。具有全新作用机制,能提高农产品安全性,促进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及残留量,有利于病害防控和延缓抗性发展。

该产品于2013年在美国以生物农药产品取得登记(无需建立ADI值),2015年在加拿大批准注册,在美国和加拿大主要用于防治葡萄、草莓、番茄、核果、桃、李子和观赏植物等的白粉病、灰霉病和褐腐病等,2016年在韩国已批准草莓的灰霉病登记,目前在欧盟、澳大利亚、日本、墨西哥和智利申请登记。在中国取得专利CN200680034618.3、CN201180049654.8,该品种由葡萄牙塞埃韦有限责任公司在我国取得登记。

20%β-羽扇豆球蛋白多肽水剂(根据新《农药剂型名称和代码》标准规定,该剂型应为可溶液剂,这与其在其他国家登记剂型相同),低毒,登记证号:LS20170283。主要用于防治草莓灰霉病,用603~840g/hm2剂量对叶背叶面及果实表面喷雾。开花期喷药1次,之后每隔5~7d使用1次,共喷施2~5次,每季草莓使用次数少于5次。

3.解淀粉芽孢杆菌PQ21(SphaerothecaamyloliquefaciensPQ21)

解淀粉芽孢杆菌PQ21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细菌,同时有较强次生代谢产物产生能力,能产生多种抑菌物质。该品种由江西顺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取得登记。

1,000亿孢子/g解淀粉芽孢杆菌PQ21母药,低毒,登记证号:PD20171754;200亿孢子/g解淀粉芽孢杆菌PQ21可湿性粉剂,低毒,登记证号:PD20171753。主要用于防治烟草青枯病,在发病初期用100~200g/667m2剂量灌根。每隔7~10d,可连续施药2~3次。

4.解淀粉芽孢杆菌B1619(SphaerothecaamyloliquefaciensB1619)

1.2亿芽孢/g解淀粉芽孢杆菌水分散粒剂,微毒,登记证号:PD20171746。主要用于防治保护地番茄的枯萎病,在发病初期用100~200g/667m2剂量撒施。施药时期分别在定植时、第1次和第2次浇水时,间隔7~10d,共施药3次。

5.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SphaerothecaamyloliquefaciensLx-11)

该产品在接触到水稻叶片后,能快速定植于水稻叶片的伤口或气孔处,分泌有内吸作用的脂肽类物质,有效抑制病原菌的萌发生长;当该菌种生长迅速,通过空间和营养竞争,形成隔离层,能有效避免病原菌侵染;在水稻上定植后,能诱导水稻植株产生抗病因子,提高自身免疫力,抵抗病原菌入侵。经过2次连续使用,可达到持续控制病害作用。水稻枯叶明显减少,光合作用增强,产量显著提高。这是微生物类农药第1次用于防治细菌性病害的产品,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的专利技术已转让给生产企业。该品种由江苏省苏科农化有限责任公司取得登记。

60亿芽孢/mL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水剂,低毒,登记证号:LS20170227。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一般在病害发病初期,用制剂7,500~9,750g/hm2剂量喷雾,7~10d可再用药1次,防效达80%。

三、除草剂

1.呋喃磺草酮(tefuryltrione)

呋喃磺草酮的结构式

呋喃磺草酮是苯甲酰环己烷酮类选择性水稻田除草剂,以根系、幼芽吸收为主,也可经茎叶吸收,在木质部和韧皮部向顶和向基传导,分布整个植株,兼备土壤和苗后早期茎叶处理,可用于防除水稻移栽田一年生杂草。属于4-羟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HPPD)抑制剂,可抑制植物生长中不可或缺的色素合成。HPPD是目前最重要的除草剂作用靶标之一,也是植物体正常生长所必需质体醌和生育酚生物合成路径中的关键酶,能催化植株中从酪氨酸到质体醌生化过程。通过抑制HPPD活性,从而影响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在光照条件下,破坏叶绿体,导致杂草体内叶绿素分解、细胞膜破裂,植株白化、腐烂,最后引起杂草植株死亡。且基于其在水稻和杂草中代谢作用不同,可能作物对叶面吸收要慢于杂草。因其作用机理独特,与现有磺酰脲类、激素类及酰胺类水稻田除草剂不存在交互抗性,适合抗性杂草的治理;杀草谱广,对稗草、鸭舌草、陌上菜等一年生杂草及水莎草、野慈姑等多年生阔叶杂草有效。对水稻除草使用期宽,配伍性好,持效期长,对3.5叶龄前稗草防效突出。该品种已在日本和韩国获得登记。该品种由拜耳股份公司在我国取得登记。

97%呋喃磺草酮原药,低毒,登记证号:PD20170002;27%氟酮·呋喃酮(9%+18%)悬浮剂,低毒,登记证号:PD20170001。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移栽田一年生杂草,用72~108g/hm2剂量,在移栽当天用甩施法,移栽后用甩施法或药土法(药剂用二次法稀释成母液,甩施法:先将每667m2母液量对2~7L水搅匀,再甩施;药土法:先将每667m2母液量与少量沙土混匀,再与3~7kg沙土拌匀后撒施),于水稻充分缓苗后、大部分杂草出苗前施用。移栽当天对水甩施时,须确保均匀甩施于水稻行间的水面上,避免药液施到稻苗茎叶上。用药后保持3~5cm水层7d以上,只灌不排,水层勿淹没水稻心叶,以避免药害。每季水稻最多使用1次。

2.2,4-滴丁酸(2,4-DB)

2,4-滴丁酸的结构式

2,4-滴丁酸是激素型除草剂。其活性取决于其在植物体内内径β-位氧化成2,4-滴而起到除草作用,因而具有较大选择性。在播种后的谷物和草地防除阔叶草,如鸭跖草、龙葵、苘麻等,能较好防治一年生阔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对水稻安全,持效期长。该品种的原药和制剂分别由潍坊先达化工有限公司和山东先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取得登记。

95%2,4-滴丁酸原药,低毒,登记证号:LS20170211;30%2,4-滴丁酸钠盐水剂,低毒,登记证号:LS20170179。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移栽田一年生阔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在水稻移栽分蘖后期、杂草2~5叶期,用675~900g/hm2剂量茎叶喷雾,用药前1d傍晚排干田水,喷药24h后灌水;施药时压低喷头,距离作物及杂草叶面下,挥动幅度适中。注意勿超剂量使用,水层勿淹没水稻心叶,以避免药害。每季最多使用1次。棉花、蔬菜、果树等对本品敏感,施药时要保持一定距离,避免漂移产生药害。

四、植物生长调节剂

1.糠氨基嘌呤(kinetin)

糠氨基嘌呤的结构式

糠氨基嘌呤是一种嘌呤类天然植物内源激素,也是人类发现的第1个细胞分裂素,可人工合成。可被作物叶、茎、子叶和发芽的种子吸收,移动缓慢。具有促进细胞分裂,促进RNA、蛋白质生物合成特性;诱导芽分化,解除顶端优势;延缓蛋白质和叶绿素降解,有保鲜和防衰作用;延缓离层形成,增加坐果等作用,是细胞分裂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该品种由湖北荆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取得登记。

99%糠氨基嘌呤原药,低毒,登记证号:PD20170011;0.4%糠氨基嘌呤水剂,低毒,登记证号:PD20170016。主要用于调节水稻生长,在水稻分蘖期、扬花初期和灌浆期各施药1次,用4~6.7mg/kg剂量喷雾。每季最多使用3次。

2.二氢卟吩铁(ironchlorine6)

二氢卟吩铁的结构式

二氢卟吩的结构式

2%二氢卟吩铁母药,微毒,登记证号:LS20170374;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微毒,登记证号:LS20170373。主要在油菜苗期、抽薹前各施药1次,用0.01~0.02mg/kg喷雾,调节生长。

3.14-羟基芸苔素甾醇(14-hydroxylatedbrassinosteroid)

14-羟基芸苔素甾醇的结构式

14-羟基芸苔素甾醇具有植物细胞分裂和延长双重作用,促进根系发达,增加光合作用,提高作物叶绿素含量。该品种由成都新朝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取得登记。5%14-羟基芸苔素甾醇母药,低毒,登记证号:PD20171724;0.01%14-羟基芸苔素甾醇水剂,低毒,登记证号:PD20171723;40%芸苔·赤霉酸(0.002%+39.998%)可溶粒剂,低毒,登记证号:PD20171722。单剂产品主要调节水稻生长,在水稻孕穗期和齐穗期,用0.025~0.033mg/kg剂量喷雾,每季最多使用2次。混剂产品主要调节柑橘树生长和水稻制种,在柑橘树初花期、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各施药1次,用33~40mg/kg剂量喷雾;在水稻抽穗始期和盛期各施药1次,用180~240g/hm2剂量喷雾。

4.22,23,24-表芸苔素内酯(22,23,24-trisepibrassinolide)

22,23,24-表芸苔素内酯的结构式

22,23,24-表芸苔素内酯有植物细胞分裂和延长的双重作用,促进根系发达,增加光合作用,提高作物叶绿素含量。该品种的原药和制剂分别由张掖市大弓农化有限公司和江西巴菲特化工有限公司取得登记。

95%24-表芸·三表芸原药(24-表芸苔素内酯92.5%+22,23,24-表芸苔素内酯2.5%),低毒,登记证号:PD20171750;0.01%24-表芸·三表芸水剂(24-表芸苔素内酯0.0097%+23、24-表芸苔素内酯0.0003%),低毒,登记证号:PD20171749。该产品主要调节水稻生长,在水稻拔节和抽穗期各施药1次,用0.014~0.02mg/kg剂量喷雾,每季最多使用2次。

THE END
1.204个农药产品拟批准,杀虫剂数量遥遥领先2024年11月28日,第十届全国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第16次执行委员会议审议通过的申请登记的204个农药产品、67个登记变更农药产品相关信息予以公示。 此次公示的204个农药产品,其中国内正式登记189个,仅限出口登记15个。189个国内正式登记中,原药8个,制剂181个,其中低毒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MjMyMDA3NA==&mid=2247524955&idx=1&sn=a1c19687be92b3d79c4a8ca1c5faaa34&chksm=e8b499cfa30d88dde8187f24a3305bd4b18d4112c73154e0c5a6ac7c966c53c8dbb7a7fd077f&scene=27
2.新型农用化学配制品专利专利摘要:披露了一种固体组合物,其包含A至少一种呈固体形式的农药P,其中农药P是水不溶性的,并且其中农药P不包含任何磺酰脲除草剂;B至少一种烷基多糖苷,C水溶性载体。 专利权项:1.一种固体组合物,其包含A至少一种呈固体形式的农药P,其中农药P是水不溶性的,并且其中农药P不包含任何磺酰脲除草剂,B至少一种https://leshan.lotut.com/patent/6749909f03f9cd1bd0174b6d.html
3.2024年农药品牌排行榜最新农药排名分享中国报告大厅网的最新市场调研揭示了农药行业的品牌影响力。2024年,农药市场迎来了新的变化,各大品牌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在2024年农药品牌排行榜中,各大品牌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提升了自身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这些品牌在农药的生产和供应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不仅在国内市场https://www.chinabgao.com/brand/86960.html
4.首个贝莱斯芽孢杆菌专利产品在国内登记——微生物农药市场大有可为因为一年可种植6茬生菜,病虫害防控问题一直是头等大事。“这几年来,合作社为了保证生菜的质量安全,使用微生物农药来防治病虫害,尤其是连续五六年试验、示范的贝莱斯芽孢杆菌专利产品,对防治生菜的白粉病、枯萎病和根腐病效果明显。”胡继山说。 2016年,卢志军博士从海南田间植物根际分离获得了贝莱斯芽孢杆菌优良菌种https://www.chinacoop.gov.cn/news.html?aid=1731776
5.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呋喃虫酰肼9月上市呋喃虫酰肼是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专利杀虫成分,为国家十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是中国为数不多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杀虫剂。 忠臣牌10%呋喃虫酰肼悬浮剂自获得登记,即被列为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重点推广产品、2007年农业部水稻高毒杀虫剂四大替代产品之一(氟虫腈、阿维菌素、呋喃虫酰肼、毒死蜱https://www.191.cn/m/index.php?c=read&tid=261563
6.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在即,这只创新农药股究竟如何?界面新闻农药制剂产品营收占比相对保持稳定,基本在25%左右,其中毒死蜱制剂和噻唑锌制剂(为公司专利产品,国内无同类产品)营收均为10%左右,三唑磷制剂和二甲戊灵制剂为公司非重点产品营收占比很低。 公司农药原药产品主要为毒死蜱原药,受毒死蜱禁令(美国等国家禁止或限制使用毒死蜱)及行业大势影响,2015、2016年公司农药原药营收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2741643.html
7.中国农药行业发展趋势及十四五产销需求预测报告20212.2.1 全球农药企业竞争现状分析 (1)全球农药企业并购历程 (2)全球农药企业竞争格局 (3)全球农药企业市场份额 (4)全球农化领先企业竞争现状 2.2.2 全球农药区域竞争现状分析 (1)全球农药区域竞争格局 (2)全球农药销售额区域占比 2.2.3 全球农药产品竞争现状分析 https://blog.csdn.net/hsiti/article/details/121472627
8.中国化学农药行业市场发展动态及前景方向分析报告2024(2)中国化学农药新兴技术融合应用 1)中游应用 2)下游应用 2.4.4 中国化学农药行业科研投入状况 (1)行业整体的科研经费投入及强度 (2)行业内代表性企业的研发力度及强度 2.4.5 中国化学农药行业科研创新成果 (1)中国化学农药行业行业专利申请 (2)中国化学农药行业行业专利授权 https://zhuanlan.zhihu.com/p/4557764426
9.数印智能—微生物农药创制产业化和产品应用的创智平台中国发明专利 ZL200910196287.9 《一种用于防治植物病害的微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 ZL201711070320.4 《一种假单胞菌制剂的制备方法、制剂产品及其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 ZL201910371977.7 专利微生物农药产品 Patented microbial pesticide products https://www.shsyzn.com/
10.远大控股:现有中生菌素产品生产工艺生产装备等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公司专注生物农药、立足抑杀菌农药市场、主营中生菌素产品,获得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评定为AAA级信用,拥有中生菌素母药发明专利。中生菌素是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该项目于1999年获农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200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现有中生菌素产品、生产工艺、生产装备等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注册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203182314705275.html
11.施立松~巴斯夫专利产品过量的使用化肥、冲施肥,加上农药的残留导致土壤酸化严重。 对于板结严重地块,一亩地用了300克施立松,撒施后大水漫灌。地里的水消退后,地表明显可见密密麻麻的气孔,龟裂少了很多。 与对照相比,新生的毛细根特别多,根系发达,长势旺盛。 大店镇观摩会上,农民朋友们对产品非常认可。 https://www.meipian.cn/1qt1orgv
12.浅谈农药晶型专利——吡唑醚菌酯晶型专利讨论及两起药物晶型正是因为农药加工过程除了助剂影响之外,无定型产品与晶型产品的影响不断加大,才导致农药领域在化合物专利后,也开始出现晶型专利。 吡唑醚菌酯 谈到晶型对农药加工的影响,就不能不提到吡唑醚菌酯的晶型IV专利。 我们都知道巴斯夫在中国申请了吡唑醚菌酯的化合物专利,专利号:ZL95194436.3,这个专利在2015年6月20日就已https://www.shentaihuagong.com/html/jsfw/xydt/1040.html
13.封云涛1.苹果树主要害虫化学农药协同增效技术及产品研发(主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6YFD0200505-1)(2016.01-2020.12) 2.苹果树重要害虫精准快速选药技术及产品研发(主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 2016YFD0200501-10)(2016.01-2020.12) 3.果树主要害虫精准选药及减量化施药技术研究(主持) http://zbxy.sxau.edu.cn/info/1027/1049.htm
14.中国农药市场十八般武艺目前在中国农药产品中违反规定最普遍的一项就是扩展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按农业部规定农药产品对每一个应用作物都必须进行登记,但是由于登记费用太高,周期太长,而市场又需要产品具有多种适用作物和防治对象,于是众多的厂家就以单“下锅”,市场需求什么,我就写什么。现在70%的厂家中70%的产品不同程度存在着扩展登记的https://www.360doc.cn/article/8793207_190940565.html
15.国外专利过期农药公司剖析.ppt(Nufarm)杀虫剂产品 Nufarm 杀虫剂产品 代表4 % Nufarm收入 大量的发展机遇,抓住机会,快速发展 投资印度Excel Crop Care India 获得吡虫啉,毒死蜱,硫丹,丙溴磷 杀虫剂主要目标市场包括:美国,巴西,阿根廷,印度等 在制剂和混剂上做足文章 纽发姆(Nufarm)杀虫剂战略 大批专利到期的农药将给非专利农药公司增加许多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6/1003/56710025.shtm
16.涉农药专利案件Bolar例外参考适用的法律思考┃乾成研究该案中涉案专利“杀节肢动物的邻氨基苯甲酰胺”保护即将到期,由于涉案专利产品氯虫苯甲酰胺在农药界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广泛的市场应用,在涉案专利到期前,陆续有中国农药企业申请氯虫苯甲酰胺进行农药登记,从而引发系列专利侵权诉讼。 本文结合我国农药产业的特点和实际状况,对专利案件中不视为侵权条款的法律适用问题,作出http://www.zwcmm.com/sys-nd/93.html
17.浅谈农药晶型专利——吡唑醚菌酯晶型专利讨论农药剂型博客正是因为农药加工过程除了助剂影响之外,无定型产品与晶型产品的影响不断加大,才导致农药领域在化合物专利后,也开始出现晶型专利。 吡唑醚菌酯 谈到晶型对农药加工的影响,就不能不提到吡唑醚菌酯的晶型IV专利。 我们都知道巴斯夫在中国申请了吡唑醚菌酯的化合物专利,专利号:ZL95194436.3,这个专利在2015年6月20日就已https://pesticide.blog.sohu.com/322804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