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界“董明珠”,深耕行业22年她如何带领根力多成为生物化肥行业首家上市公司?企业动态

作为中国生物肥料第一上市企业的根力多,已经连续第7年蝉联全国生物化肥行业第一。作为行业龙头的董事长,她从化肥贸易起家,用22年深耕有机肥领域,让根力多的产品应用于全国的100万亩土地。

40岁扔掉铁饭碗开始创业,从一无所有到资产过亿。从业40年来,爱农为农,始终坚守在三农战线。本期,走进华一世纪高端定制咨询客户:农资界的“董明珠”——根力多董事长王淑平。

01

她的眼光就是尺,金融危机化为转型机遇

来自河北的王淑平身上一直有一种北方女人特有的坚韧和不服输的劲儿。80年被分派到威县供销社土产公司以后,王淑平就开始与农业结缘。即使扔掉铁饭碗,选择创业的她还是从农业起步,她对自己事业的热爱,“一根筋儿”式的执着和勇敢都可见一斑。

08年以前,带领8名下岗工人下海白手起家的王淑平就已经凭借她出色的选品意识和热情的服务意识,成为众多化肥品牌最大经销商。在河北17个县市区布局1103个基层网点,是名副其实的地区农资公司。

那时的她还没意识到,2008年这个中国首办北京奥运会和美国次贷引发金融危机并存的年份,也是影响她和根力多历史进程的最大转折点。

2008年,邢台市巨鹿县的金银花种植户找到王淑平求助。由于施肥不当和缺乏科学管理,当地出现了金银花根腐病问题。当时的王淑平面对农户的求助一筹莫展,作为流通企业,很多时候都是通过找专家来帮助村民,直接面对种植问题,这是第一回。

但是王淑平心系农户,带着问题拜访了多位专家,最终通过河北省植保所的专家利用微生物技术解决了问题。这件事让她敏锐地意识到微生物化肥的未来可能性,也在她心里种下了一颗要往微生物肥料发展的种子。

2008年王淑平在田间

“当时手里就2000万元,需要去银行贷款买地建厂房。家人就拉着我,贷款那么多,要是还不上就家破人亡了!”王淑平回忆道。在意识到企业面临的危机后,果断地选择了带领威远农资从单一流通向流通生产并进的方向转型,并且坚定的选择了微生物肥料作为企业的主要产品定位。

招人才、引技术、上设备,搞科研,在微生物化肥领域不断探索后,根力多在2008年7月就研发出了首款产品,并成功投入市场。从此,王淑平就带领着根力多在“健康土壤、幸福人类”的使命下飞速发展。

她敏锐前瞻性的眼光和当机立断的行动力,让她能够正确预判市场,不断穿越周期,适应变化。2011年的根力多销售实现2.6亿元,圆满完成了从流通到科技型生产企业转型的历史。

2011年12月22日,根力多在西柏坡的年会上喊出口号

02

布局祖国大江南北,成为有机肥行业第一

2014年,根力多成功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成为中国微生物化肥第一家上市企业。即使已经在行业领先,王淑平还是会坚持跑终端,走到田间地头,走到农户身边。为了更好地给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根力多一直坚持拓展生产布局,扩大服务半径。

在持续的发展壮大过程中,根力多紧跟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积极探索“星星工厂,万家店”战略发展新模式,缩短运输距离与服务半径,保证对周边消费市场的有效辐射。在全国先后建立13个生产基地,具备年产各类新型肥料超一百二十万吨的生产能力。

一步一步走来,从经营转向科技研发,从默默无名到行业翘楚。谈起自己的成功经验,王淑平谦虚说道,“我现在做得并不算成功,但我认为一辈子做一件事情,把它做好,做到极致,这样就最好。”

中国“有机肥十大品牌榜”榜首

管理思想家吉姆·柯林斯认为: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够做到基业常青,是因为能够持续经营。那些积极求变的企业,往往很多都在10年之内死掉了,有的企业甚至4年、8年就死掉了。不仅企业,一个人也是这样,一辈子在做同一件事的人,往往能做成功。

一直以来,坚持布局祖国大江南北的生产基地,和“300公里为半径建厂,30公里为半径建店”的战略,体现了王淑平的极致践行。她始终立足于农资初心,希望未来根力多给农户提供的不仅仅是肥料销售方面,也能给他们提供更全面的服务以及优质的全程营养解决方案,为百姓增产丰收贡献根力多力量。

王淑平在车间视察

03

心怀企业有大爱,股权激励聚人心

王淑平对根力多的感情是没办法用工作生活来区分的。除了自己一家四口都在根力多的不同岗位工作外,王淑平也把根力多的员工们当作自己的家人。她希望在根力多,每个员工能像老板一样,在公司的平台上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公司一起发展得越来越好。

根力多在微生物化肥的赛道上一骑绝尘,随着企业越来越好,王淑平愈发觉得一起奋斗的员工家人也应该随之得到更好的发展。也因此,这份大爱让根力多与华一世纪结缘,导入了高端定制咨询服务。

在2024新年伊始,根力多就为了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更好的服务客户、实现企业员工的共同成长,促进公司在新的一年里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举办了“同心共创”激励方案培训大会。

王淑平在会上激励员工:“2023年我们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研发力、品牌力、生产力、营销力……根力多的力量令人感叹!希望大家保持这种冲劲,完成好业绩;希望大家保持学习的心态,在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做好应对策略;也希望大家勇于承担和公司一起进步,站在公司发展的立场找到平衡点,力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完成目标。”

作为华一世纪的股权激励金牌讲师,程刚老师专注于沉淀企业家股权认知的专业领域多年,潜心深耕股权行业,各界案例信手拈来。在他的课堂上,对股权知识的专业度和引导学员深度学习的教育风格,总能让课堂达到满分的效果。课程结束后,再一次获得客户的赞誉和学员的信任。

华一世纪咨询老师张岩老师也进一步为大家讲解了具体激励政策并主持了激励签约仪式。在激励签约仪式的圆满进行后,签约人员均表示,新的一年将立足市场环境,以全年目标与计划为导向,实现工作稳步进行,共同促进根力多更快更好地发展。

←向左滑动

在根力多发展如日中天的今天,王淑平也不忘公司取得佳绩的背后,那些精诚合作的团体和默默奉献的个人。在这个新旧交替之时,也大力表彰了这些热爱企业,责任心强,以身作则执行好各项工作的优秀员工。

在表彰的同时,王淑平认为: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2024年希望和所有员工齐心协力、全力以赴,战胜一切困难,促进公司快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

04

结语

今天的根力多,坚持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理念,以生物科技为导向,一直把“健康土壤幸福人类”作为企业发展使命。王淑平表示,未来她也将坚定不移地持续推进以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模式创新为核心的绿色种植理念,为土壤健康事业和农业绿色发展贡献“根力多力量”。

THE END
1.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2023年,对农资市场而言是分化之年、淬炼之年和成长之年。这一年,随着国家政策不断推动,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技术的推广应用成为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的实施,对农资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资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在这一背景下,各项农药管理法规的修订、转基因作物的逐步放开以及https://www.agri.cn/sj/scdt/202402/t20240207_8607957.htm
2.农资店倒闭6大原因,中4条的都倒了农资店是一个比较传统的行业,开设店铺的门槛不高,因此在乡村大地上农资店数量不在少数,但是想要做好农资店并不容易,有很多农资店老板都很容易陷入误区、触碰“红线”,下面这几条“倒闭信号”如果农资店符合2条就很危险。 01 有产品,没技术 农资产品层出不穷的今天,农资店老板靠什么来吸引客户,如果只依靠产品那么https://www.nfncb.cn/index.php/nhbd/31450.html
3.行业寒冬,瓮福如何走起自己的范儿–北方农资网“从国内看,部分磷复肥企业在新增一些生产项目;从国际方面看,沙特阿拉伯、摩洛哥等国家在扩大磷复肥产能。沙特阿拉伯新投产一套二级项目,摩洛哥计划每半年增加50万吨产能。”蒋华对国内外磷复肥行业现状分析到,“传统磷肥领域产能过剩是不争的事实,磷复肥企业是看天吃饭。这个天就是市场,市场不景气,企业就会很被动。http://www.bfnz.cn/?p=947
4.预警机制(精选十篇)家庭作坊、小企业由于规模小,转型灵活,遇到行业不景气,甚至面临整体的行业危机时能及时作出调整,乃至退出。相反大企业由于投入大、规模大,不能轻易退出,承担了危机带来的大部分后果,这对于真心实意办企业的人显然是不公平的,甚至对整个行业、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大部分株连危机都是由于质量问题引起的,因此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5s12qmi.html
5.化肥行业风险分析报告在国内化肥行业不景气的背景下,国家给予各种优惠政策是维护化肥安全的必要手段,在行业状况不发生根本性好转的情况下,继续维持各项优惠政策是稳妥之举,各项政策也将持续比较长的一段时间,直到化肥行业状况发生重大扭转为止。 五是落实化肥淡季储备政策。国家提出将化肥建立淡季储备制度,这对目前大量积压库存的化肥厂商是一https://doc.mbalib.com/view/cdd1189ac29f34e565ce1231e2f181bf.html
6.越干越穷的六大职业,未来五年不要再做了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生活条件逐年提高,一些以前习以为常,依靠赚钱的行业,现在已经不景气,甚至面临淘汰了,现在我们就分析一下这六大行业越来越不景气的原因. 行业一:农资经销 最近两年,农资经销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主要原因有两个:1、种植大户,合作社等大客户直接与生产厂家对接,农户也学会在网上购买的自己需要的商品:https://www.jianshu.com/p/f91d7995eaa9
7.官宣!2018化肥行业十大新闻出炉!哪一条让你记忆犹新?一切过去,皆为序章。2018,农资行业留下怎样的足迹?哪些新闻事件让你记忆犹新?为此,农财君梳理2018年中国农资(化肥)行业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选出2018年度中国农资行业十大新闻。前陈往事,继往开来,让我们努力创造2019年良好的开局! 事件一:系列肥料标准频出台,行业转型增添新动力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812/30/c1807276.html
8.关于物流行业调研报告推荐15篇调研报告的通知由于受“三鹿事件”影响,奶牛业出现全行业不景气,全省奶牛业更是处于低迷状态,随之而来的是出现了大量养殖户“卖牛”现象。 据阳泉市统计局对全市规模以上养殖户和奶牛养殖企业的监测数据表明,到2季度末,全市规模养殖户和奶牛养殖企业共有奶牛901头,比一季度末的1384头,减少483头,下降34.9%,也就是说,二季度末存http://www.baifanwen.com/s/8f9f38ef16984df4cac92d63713f0e8b/
9.2022年化工行业分析报告20220312101415.doc土地流转促使我国农资流通渠道更加下沉和扁平化 47 七、主要上市公司简况 49 1、联化科技:农药市场依然广阔,医药蓝海正在开辟 49 2、扬农化工:草甘膦景气度持续,新项目将成为增长点 51 3、烟台万华:下游需求回暖提升 2021年业绩 52 4、齐翔腾达:丁酮、丁二烯价差拉大增厚公司 2021年业绩 53 5、国瓷材料:2021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312/8064021117004062.shtm
10.湖州桑蚕产业发展研究5篇(全文)从1996年开始, 面对整个蚕茧行业的不景气, 富安茧丝绸集团公司开始着手进行生产过程再造、积极调整公司发展战略, 将公司从事蚕茧生产的科研、农资等前期产业活动和从事蚕桑种植、养殖、收购等中期产业活动的部门从产业链条中撤出来, 将这些分别交付由专业的社会科研机构、蚕桑基地、合作社区完成, 转而集中企业技术优势资源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qmfftim.html
11.一号文件即将公布第十年聚焦三农(附股)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大幅度下滑,航天证券认为主要有几个原因:1)子公司敦煌先锋销量减少,利润同比出现大幅度下降,种子产业整体利润同比下降4433万元;2)受纺织行业不景气影响,棉花销售市场低迷,无法实现棉花顺价销售,棉花产业同比下降4185万元;3)受油脂、番茄酱市场低迷影响,食品业同比下降2370万元。https://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45,20130118268954352.html
12.再探大热的交易型B2B平台,崛起原因与行业图谱在上述这两个领域,涌现出了多家发展不俗且获得融资的B2B交易型垂直电商平台,像钢铁领域的找钢网、我的钢铁网、欧浦钢网和航运领域的运去哪、航运城等等。而在化工、布料、纸浆等领域,也同样存在这样有趣的特点,行业越不景气,B2B交易型垂直电商平台发展越凶猛。 https://www.tmtpost.com/1427061.html
13.农药产业是一个永远朝阳的产业,是永不落伍的行业农药行业不景气几年了,周期性调整还在继续。但农药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保障粮食增产增收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农化行业与其他行业一样受宏观经济影响,但因其弱周期性属性,所受影响有限,农业生产、作物种植无论自身还是对作为农资的农药都有较强的刚性需求。 https://www.swordchem.com/new_detail/id/175.html
14.农药行业产能过剩科技含量低成常态,急需加强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副院长杜凤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农药行业普遍不景气已经成为我国农药行业的新常态,在新常态下,我国农药企业应该考虑优化手中的登记证资源,做精做细,打造几个高品质、差异化、有竞争力的产品,这应该是我国农药企业发展的方向。 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教授吴学民持有同样观点。他认为,我国农药http://www.cinic.org.cn/hy/nongye/432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