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和新化县供销社2004年系统改制,农资市场原有的经营格局早已打破,以供销系统为主渠道独家经营农资已成为历史,现演变成为由农业部门、生产企业、个体多头经营的格局,经营渠道纷杂。目前全县具有农资经营资格的个体和公司有58家,其中经营规模较大的有4家。这4家农资经营企业均由原供销社系统改制员工参与经营,服务范围覆盖全县31个乡镇及周边县市,占市场销售总量的80%左右,在全县农资经营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全县农资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资价格波动幅度大
新化县农资全部依靠县外调入,目前受俄乌战争和国际市场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农资价格市场波动大,价格增幅超出往年,如尿素近期的零售价格每吨2100元,复合肥每吨3000元,钾肥每吨2600元。以种植一亩水稻为例,农户每亩需购买复合肥25公斤、钾肥10公斤、尿素10公斤,共需支出122元,其他费用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粮食价格则相对稳定,导致农民种粮收益降低,农资价格的波动严重影响农民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和农民种粮积极性,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二)存在销售市场无序、市场管理混乱的情况
除了原供销系统改制员工经营的4家规模较大的经营店,其余县内绝大部分农资零售点分散于广大农村,点多面广线长,年销售化肥只有十到几十吨,有的甚至只有几吨。有的经营户素质低,在经营中存在以次充优、以不足含量充足量销售等坑农害农现象,而农民消费安全意识普遍不高,全县农资销售市场不可避免出现一些过期、失效农资产品或达不到使用效果的劣质产品,这种现象虽不普遍,但如监管执法不力,将对农业生产、粮食安全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
(三)农资仓储条件差规模小,化肥冬储实施难
县供销社系统改制后,县农资公司的仓库被新化县诚信农资经营部买断,地处火车站附近,仓库占地面积10余亩,原来有条火车专线进入,但是目前已经荒废,环境较差,大挂车也无法进入,物流成本较高。新化县梅苑农资销售中心地处上渡中心学校后面,属于居民区,路比较窄,货车无法进入,到货后需用叉车等转运,物流成本也高。新化县农家富史丹利总代理农资专卖经营部在新化县中央粮库内租用了10个货柜进行储存,但中央粮库今年开始已经不对外出租,还需另寻找仓库。其余各门店由于没有仓库,造成整个新化市场化肥冬储难以实施,市场供应明显不足,农资价格偏高,农民负担加重。
三、工作建议
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农资保供稳价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一环,要未雨绸缪,尽早谋划建立完善农资保供稳价机制,最大限度减少农资波动对粮食安全的不利影响。
(一)建设规范化县级农资仓储、配送中心,提升保障能力
供销部门要在各级政府和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开展资源整合,加快县级农资仓储配送中心建设。要打破行业界线,通过资产、资源等方面的联合,积极推动县级农资仓储配送中心的建设,将直接服务于农业信息进村,发布规范性指导性建议售价,消除市场分散经营的信息差,让农民及时得到所需安全生产信息;改善农资经营市场混乱的局面,避免假冒伪劣及违禁农资进入市场,保障农民生产安全;缓解县外调入农资的仓储压力及交通运输压力,开通农业生产资料下乡的“快车道”和“直达车”,减少中间环节,利用连锁配送的规模优势,降低物流成本,降低农资价格;落实淡季农资储备工作,直接调控农资价格市场,减轻农民负担。要推进网络建设,完善连锁经营体系,通过发展连锁经营,保障农民用上质优价廉的农业生产资料。
(二)成立县农资协会,加强行业自律管理
县供销联社参股企业新化快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要稳妥推进各村的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进一步完善扩大基层服务组织,使其尽可能地全部纳入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形成地域整体优势,避免相互无序竞争,更大范围地发挥连锁经营的终端作用。农资协会要严把农资商品入口和出口关,杜绝假冒伪劣农资商品经由供销社渠道流入市场,确保农资质量安全可靠;要积极引导协会内农资企业带头稳定农资价格,通过农资直供、提前进货、边进边销等方式平抑化肥价格上涨,稳定价格,发挥农业生产保供稳价“压舱石”作用,成为稳定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
(三)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农资经营秩序
要进一步强化农资市场的整治工作,严厉查处假冒伪劣农资产品,铲除制造、加工、销售窝点,并对已查处的农资违法案件进行公开曝光。要加强协同配合,市监部门要坚决取缔和打击无证经营和各种违法行为,杜绝假冒伪劣农资流入市场,发改部门要加强对销售企业农资价格的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哄抬物价、谋取暴利等违法行为,确保农资价格稳定。
(四)加大对农资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农资企业发展
县供销联社要积极争取支农优惠政策,减少农资企业运转困难。如适当提高农业补贴标准,对系统农资经营企业在物流、仓储、网点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多给予项目和资金扶持。同时免征农资企业增值税,由于农资经营利润较低,税收直接影响供销社系统农资经营企业与个体经营在经营竞争中的优势。其次给予农资运输支持,在春耕备耕等用肥旺季,给予供销社系统农资经营企业运输方面的优惠,畅通农资的调运,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
(五)建立农资储备信息报告制度,统筹农资调度
(六)加快农资技术推广,建设农资服务队伍
建立庄稼医院、农村综合服务社,建立一支高素质具备农资经营和管理的为农服务队伍,坚持人员办公到一线、农资供应送一线、服务保障在一线,农资企业员工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指导、农机作业等农业社会化服务,将农资供应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能力。要推广农业新科技、新品种,努力为种粮农民排忧解难,解决农业生产上的后顾之忧,提高种粮积极性,不断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
新化县社: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立完善农资保供稳价机制的调研报告
33432164
主办单位: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