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于当前数字。3本报告将农业粮食体系分为六种类型长期危机型、传统型、扩张型、多样化型、正规化型和工业化型,并根据这一分类法分析了153个国家的量化隐性成本,涵盖了99%的世界人口。工业化型和多样化型农业粮食体系的量化隐性成本最高(按2020年购买力平价计算,达5.9万亿美元),主要是健康隐性成本。4.转型战略多种多样,因为可用的政策干预措施和投资方式极为多元。农业粮食体系在从传统型转向工业化型的历史过程中,各有各的成效和隐性成本。虽然仍需不断提高效率和安全性,但同时我们还应谨慎对待不断恶化的权力失衡、环境和社会隐性成本以及向不健康的膳食结构转变等问题。5多样化型农业粮食体系中的环境隐性成本最高
10、续和公平做法,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减少对业务的干扰。12消费者可通过自身的购买决策,选择以可持续方式生产的健康产品,从而对农业粮食体系产生影响。经济激励措施、信息和教育活动及法律法规等也能为转型提供支持,确保即便是弱势家庭也能参与变革并从中获益。13可利用机构的强大购买力来推动粮食供应链转型和改善食物环境。通过鼓励人们消费可持续、营养食品,各机构可对几代人的消费模式产生影响。如能同时开展有关粮食和营养的全面宣传教育,这一影响还会进一步增强。14在农业粮食体系不同层级(从产品和价值链到国家层级)开展有针对性的真实成本核算评估,有助于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决策者评价优先重点,权衡利弊得失。农业粮食体系各
15、数最多的行动主体,其购买决策将推动转型变革。在所有类型的农业粮食体系中,都需要解决水果和全谷类消费量较低以及钠消费量过高的问题。而在工业化农业粮食体系中,则特别需要解决加工肉类和红肉过量消费的问题。参照本报告中提到的相互依存关系,我们应当|7|前言认识到解决这些膳食风险,不仅能够应对健康隐性成本,还能通过土地利用和投入品用量的变化,减少很大一部分环境成本。越来越多的实证表明,通过干预措施提高消费者能动性,培育消费者喜好和购买习惯,能推动粮食供应链实现变革,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健康。这些认识可为下一步行动提供战略指导,突显出推动全球农业粮食体系转型变革的迫切性。这一转型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和确保
16、人人享有繁荣的未来至关重要。我们必须弥合部门间鸿沟,协调好卫生、农业和环境政策,确保公平分配变革的收益和成本,包括在不同代际间的公平分配。前行之际,我们需谨记,真正的变革始于具体行动和举措。不论是小农户采取可持续做法,还是社区齐心协力支持本地农业粮食体系创造价值,或是消费者选择购买以可持续方式生产的公平贸易产品,都会为实现更大的目标做出贡献。这些单项行动需要有利的政策和有针对性的投资加以激励。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发挥作用,而我们的集体努力可通过建设四个更好: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和更好生活,不让任何人掉队,从而推动农业粮食体系转型,共建美好未来。让我们以那些已经做出改变的人们为榜样,共同推动
17、全球农业粮食体系转型实现可持续和包容普惠的发展。虽然前路充满挑战,但潜在收益不可估量。如果能接受本报告的观点和建议,我们就能推动农业粮食体系滋养人类、保护地球、惠及当代和子孙后代。采取行动,刻不容缓,前行道路已然清晰。让我们把握时机,共同推动农业粮食体系转型,创建一个更可持续、更健康、更包容的世界。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8|概要|9|2024年版粮食及农业状况首次以上一年报告为基础编写而成,上一年报告曾采用真实成本核算这一系统化方法,量化农业粮食体系对环境、社会、健康、经济产生的显性和隐性影响,初步确认农业粮食体系的全球隐性成本极可能超过10万亿美元(按2020年购买力平价计算)。202
30、膳食风险:营养素含量低D)膳食风险:营养素含量高0200400600800100002004006008001000长期危机型传统型扩张型多样化型正规化型工业化型长期危机型传统型扩张型多样化型正规化型工业化型长期危机型传统型扩张型多样化型正规化型工业化型长期危机型传统型扩张型多样化型正规化型工业化型每10万人伤残调整寿命年数A)膳食风险:所含食物组别数量少水果含量低豆类含量低奶类含量低含糖饮料含量高坚果和种子含量低蔬菜含量低加工肉类含量高红肉含量高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海产品-3脂肪酸含量低反式脂肪酸含量高钠含量高全谷类含量低每10万人伤残调整寿命年数0200400600800100002
31、004006008001000每10万人伤残调整寿命年数每10万人伤残调整寿命年数B)膳食风险:所含食物组别数量多在工业化型和正规化型农业粮食体系中,调整农业支持方向时,可用的资源最多。这两类农业粮食体系还拥有最高的政府有效性(即政府实施转型政策的总体能力)指数评分和最高的社会保护覆盖率。多样化型体系的健康隐性成本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最高,因政府有效性和财政能力不足而面临巨大挑战。此外,这些国家里27%的人口无力负担健康膳食成本,说明除了导致非传染性疾病的膳食风险以外,他们还面临导致儿童发育迟缓和消瘦的食物不足问题。这一类型的国家需要|14|专门针对本国所面临的不同类别膳食风险和营养食品的经
40、决策和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深入分析谁承受的农业粮食体系隐性成本负担最重从投入品供应商和生产商,到加工商和批发商,再到零售商、餐饮服务供应商和消费者等核心行动主体,他们的决策都依赖于农业粮食体系所提供的价值,并对价值产生影响(图3)。一个行动主体在任何表1到2050年各国能最有效降低各子类隐性成本的预期结果子类别澳大利亚巴西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印度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二氧化碳排放造林改变膳食结构作物生产率农业扩张的制约因素造林和扩大保护区改变膳食结构甲烷排放改变膳食结构改变膳食结构食物浪费畜牧生产率改变膳食结构改变膳食结构氧化亚氮排放作物生产率改变膳食结构改变膳食结构
41、畜牧生产率氮效率改变膳食结构总氮改变膳食结构改变膳食结构作物生产率畜牧生产率*氮效率改变膳食结构耕地作物生产率作物生产率作物生产率作物生产率*牲畜管理作物生产率森林无变化作物生产率农业扩张的制约因素农业扩张的制约因素无变化无变化草地改变膳食结构改变膳食结构反刍动物密度反刍动物密度改变膳食结构改变膳食结构其他土地改变膳食结构改变膳食结构作物生产率造林牲畜管理改变膳食结构灌溉用水需求作物生产率灌溉贸易作物生产率*改变膳食结构食物浪费农业劳动力作物生产率作物生产率作物生产率作物生产率*改变膳食结构食物浪费伤残调整寿命年改变膳食结构改变膳食结构改变膳食
42、结构无变化改变膳食结构改变膳食结构注:CO2=二氧化碳;CH4=甲烷;N2O=氧化亚氮;N=氮;DALY=伤残调整寿命年;SSB=含糖饮料。建模的膳食结构变化包括各国的以下变化:澳大利亚坚果和种子、水果、蔬菜、豆类的摄入量增加,加工肉类和红肉、含糖饮料的摄入量减少;巴西加工肉类和红肉、含糖饮料的摄入量减少;哥伦比亚加工肉类和含糖饮料的摄入量减少,豆类的摄入量增加;印度糖、盐和加工食品的摄入量减少;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加工肉类的摄入量减少,豆类的摄入量增加。*埃塞尔比亚的“全球可持续性”场景包括与埃塞俄比亚国家统计局预测一致的较低人口增长假设。虽然这些子类中隐性成本的最大降幅都
45、全球农业粮食体系转型所面临的关键挑战之一。解决不平等问题需要在不同国家或不同代人之间开展合作,因此政府和政府间组织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农业粮食体系中就业的人数估计为12.3亿人,他们通过粮食供应链将食物送到我们的餐桌上。虽然农业粮食体系为世界各地提供就业机会,但不一定能保证生活水准和生活质量处于可接受水平。事实上,弱势人群承担的农业粮食体系社会隐性成本最重,例如贫困缺粮人群、小规模价值链行动主体、移民和难民、妇女、儿童和青年、残疾人以及土著人民。|18|由于农业粮食活动的非正规性质,可能会使它保留着恶劣的劳动条件(如非正式就业合同),也会给农业粮食体系转型带来更多挑战。生产者站在农业粮食
46、体系转型第一线农业粮食体系转型要想成功,就必须认识到生产者的独特地位:他们首当其冲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在采用可持续措施方面肩负重任。供应链各环节都能享受到解决隐性成本后带来的好处,但生产者在解决隐性成本时产生的支出却不一定总能得到补偿。换句话说,我们需要建立机制,减轻他们承受的资金和行政管理压力,从而激励人们实现转型。当生产者个体通过集体行动联合起来,就能产生一种谈判实力,并充分利用这一实力实现他们的经济增长目标和转型。最近全球各地出现的农民抗议活动突出展示了从一开始就通过注重包容、公平分配和参与的进程将政治经济学因素纳入考虑范围的重要性。因此,设计转型变革时,要确保让那些获取长远收益的人来
47、负担采取行动的当前成本。政府通过施加压力推动农业粮食体系改革时,无论是以法规还是以激励措施的形式出现,都必须采取包容的方式。其中一个选项就是参与认证计划,又称自愿性可持续性标准,如公平贸易或有机认证,可作为向生产者提供转型成本补偿的手段。然而,虽然此类生产者福利认证方法通常会产生积极效果,但效果也因不同标准、作物和农民组织而存在巨大差异。采用基于质量的差异定价制度的标准可通过价格效应,对农场净收入产生最大影响。而让生产者以溢价出售产品的认证计划则有助于将部分(但不是全部)隐性成本内部化。针对香蕉供应链开展的一项真实成本核算研究表明,对参与公平贸易计划的生产者而言,社会隐性成本要低得多,这就是
55、农业粮食体系(扩张型、多样化型和正规化型)需要重新设计粮食价值链的发展,跳过部分历史转型阶段,避免出现工业化型农业粮食体系犯下的错误。目前已有大量令人鼓舞的实证证明将传统的经济和行为激励措施相结合的政策组合更为有效,虽然仍需开展更多研究去扩充此类实证,以便涵盖传统型和正在转型的农业粮食体系。为转型融资金融部门越来越多有前景的倡议中都考虑到了环境和社会责任。然而,要扩大这种做法,实现全球农业粮食体系转型,似乎还受制于“隐性|22|制约因素”,其中包括农业粮食体系不同行动主体之间的分配问题以及制度现状。全球的转型成本估计在全球财力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然而由于财力在各国之间分布极为不均,因此仍需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