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对未来十年大豆供需走势进行了预测。
1宏观经济与国际贸易
自新冠疫情以来的波动结束之后,近期全球经济呈现温和增长的积极态势。尽管通胀压力仍在持续,紧缩的货币政策和供应链的恢复使其影响有所减弱。从长期来看,通胀率仍将保持高位,这将继续抑制展望期内的全球经济产出,全球经济增长率将继续收缩。预计2024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将增至2.7%,并在2027年后长期保持在这一水平。在2024-2033年期间,全球GDP实际年平均增长率预计为2.8%。
低收入国家GDP的实际增长预计将继续高于高收入国家,这仍将是农产品需求的重要驱动力。展望期内,高收入国家的GDP年均增长率预计为1.8%,而低收入国家的GDP年均增长率预计为4.9%,是高收入国家的两倍多。在主要经济体中,预计美国GDP实际年平均增长率为1.9%;与2014-2023年的10年间相比,中国GDP增长将放缓,预计展望期内的年平均增长率为4.5%。
报告预计,因短期内包括大豆在内的多种商品出口减少,2024年美国农产品出口总额将自2022年创纪录的1,961亿美元降低14%,至1,695亿美元。随后出口将稳步增长,年平均增长率达1.7%,至2033年出口总额将达到1,965亿美元。
2美国大豆国内消费和出口需求概况
2024/25-2033/34年度
2003至2033年美国大豆国内供需及出口回顾及展望
种植面积:
美国大豆种植面积预计将从2023/24市场年度的急剧下降趋势中恢复,在2024/25年度增长至8,700万英亩,随后至展望期末保持平稳。
大豆价格:
预计美国及全球大豆产量将出现增长,期末库存有所恢复,美国大豆价格将从2023/24年度的高位回落。名义大豆价格在2024/25年度为11.30美元/蒲式耳,随后在2026/27年度下降至10.50/蒲式耳,之后随着库存使用比趋于稳定,价格也将保持在这一水平。
国内消费:
受到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对生物燃料指令的推动,美国国内豆油需求预计将持续保持上涨趋势。若各级政府在2023年10月实施的政策持续到2033/34年度,生产生物燃料的豆油使用量将从2023/24年度的128亿磅增加到2033/34年度的145.5亿磅。受到动物产品产量增长的支持,美国国内豆粕需求预计将稳步增长。
出口概况:
随着全球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的消费回暖,美国大豆出口量在展望期内保持稳定增长。2023/24至2033/34年度间,美国在全球大豆贸易中的份额将由28%下降到26%,而巴西的份额将出现增长。由于美国国内需求强劲,预计美国豆油出口量在展望期初将保持较低水平,到2033/34年度将增至历史最高水平。美国大豆压榨能力提升,压榨量增加,豆粕出口预计自展望期初将开始呈现增长态势。
3大豆及大豆产品的全球供需走势预测
预计到2033/34年度,中国仍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占全球大豆进口量的62.4%。其它中上收入国家及中低收入国家预计将占全球豆粕进口量的56%。尽管在展望期内进口量有所下降,但欧盟仍将是世界上最大的豆粕进口市场。
到2033年,巴西、美国和阿根廷三国仍将是全球最主要的大豆及大豆产品出口国。
4全球大豆贸易展望
2003至2033年全球大豆进口情况回顾及展望
全球大豆进口量将增加4,480万吨(增长25.3%),达到2.216亿吨。
未来十年,中国对大豆的需求将推动大豆贸易持续增长:
其它主要进口国家及地区也将实现增长:
2003至2033年全球大豆出口情况回顾及展望
预计到2033/34年度,巴西、美国和阿根廷三个主要大豆出口国的出口量将占全球大豆贸易的90%。
5全球豆粕贸易展望
2003至2033年全球豆粕进口情况回顾及展望
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全球多个地区采用现代饲养方式,拉动市场需求广泛增长。受此推动,至2033/34年度,预计全球豆粕进口总量将攀升10.7%,达到8,130万吨。
2003至2033年全球豆粕出口情况回顾及展望
阿根廷、巴西和美国仍是全球前三大豆粕出口国,至2033/34年度,其豆粕出口总量在全球豆粕出口量中的占比将高达约88%。其中,阿根廷和巴西的占比分别约为39%、31%,美国的占比则略微降至约占18%。
6全球豆油贸易展望
2003至2033年全球豆油进口情况回顾及展望
受到食品和工业需求的推动,预计展望期内全球豆油进口量将增长约15%,至2033/34年度达到1,380万吨。但全球植物油贸易仍以棕榈油为主,因此,豆油贸易的增长仍取决于与棕榈油市场份额的竞争。
2003至2033年全球豆油出口情况回顾及展望
阿根廷、巴西、欧盟和美国是全球四大主要豆油出口国。预计到2033/34年度,四个国家的大豆油出口总量在全球的总占比将达70%左右。其中阿根廷豆油出口量在全球总量的占比预计为46%,而巴西、欧盟和美国的占比分别近11%、8%和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