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光45岁,他中学毕业之后到上海打工,干过多个行业,后来从摆摊卖菜发展与人合伙经营生鲜店。如今在外有多个门店。阿光每年收入上百万元。
当初阿光流转土地的目的是为了搞草莓种植基地。试种一年发现两个问题,一是工人难请,二是种草莓的效益没有想象中好。之后他一直没有扩大草莓种植面积。
阿光的基地上聘请常年女工14人,工资为每月3100元,全勤奖每月200元。女工主要负责草莓种植、管理和采摘。长年男工6名,负责打药施肥等体力较重劳动,工资是每月3800元,一名队长工资是每月5000元。另外还有食堂、看场、出纳、送货、带班会计和仓库管理人员各1人,共6名。这些工人每年工资支出超过100万元。
草莓每亩收益超过2万元是理论上的。自然风险和市场波动会影响草莓的产值。如2017年出现连续两个月的阴雨天气,造成草莓产量很低,当年亏本。最近两年阴雨天没有了,却出现了大面积死苗的问题。
草莓效益不好,阿光2017年开始发展青蛙养殖。第一年改造田块每亩投资5000元。据他介绍,青蛙每亩产量可达3500斤,销售价格为每斤10-20元,每亩收益不低于2万元。这也是理论上的。
实际上,2018年和2019年,阿光两年在青蛙上亏了160万元。2020年的青蛙还未销售,他估计今年最少亏20万到30万元。阿光的青蛙基地聘请了8个工人,为半年的工作期。
2019年,阿光发展了400亩的稻虾养殖。这几年小龙虾的总体市场行情不太好。
阿光给算了一笔总账,自2014年以来,他在这500多亩的基地上投入超过800万元。基地上的收益远远达不到这么多。算总账,阿光过去几年是亏损的。
调查时看到,一些人在城市搞房地产或是做工程赚到一笔钱后,下乡投资农业,最后却是落荒而逃。“开着奔驰来,骑着自行车走”的情况不在少数,让人感到惋惜。
阿光投资农业没有赚到钱,他的情况并不是最坏。其一,阿光投资的规模不大,并且他在果蔬销售方面有经验,他的草莓基地基本可以保本;其二,阿光个人的实力还比较强,城市几个门店经营维持赚钱,农业基地的亏损能够承受,暂时不会出现资金断流。
调查是看到,一些人之前从没有从事过农业生产经营,不懂行情,也没有销售渠道,贸然转行,将农业当做主业来做,投入全部身家,起步规模大。这样做投资,若是在农业外没有其他产业支持,甚至搞抵押贷款,加杠杆,碰到自然灾害或是市场行情不好,很容易断掉资金链。对于阿光来说,农业是副业,他还能挺得住,行情好赚一点,行情不好亏一些,不至于伤筋动骨。一些人将全部家当投入在农业上,遇到风险扛不住,很容易失败。
农业投资有风险,存在以下几方面:
二是农业不存在超额利润。农业技术门槛不高,投资门槛也不高,新品种、新技术在初期或许能带来短暂的超额利润,但是很快就会被种养规模扩大和供给增加稀释。市场容量是有限的。农业方面的技术创新和品种更新,很容易被其他人学习,一般经营主体很难长期获得超额利润。
五是农业投资很难变现和保值。发展特色种养业投入较高,比如农田平整、基础设施配套、大棚建设等等,这些折旧很快,并且资产的保值率很低,也不易转手。农业设施的通用性较差,很多人投资后,如果不继续经营,需要将土地还原,原来投资就变成一堆废弃物,基本变现不了。
六是融资问题。农业企业融资较难,一些地方推行土地权利抵押,政府支持工商资本向农民流转土地,然后拿着土地流转合同抵押贷款。企业从农户流转土地,租金往往是一年一付,没有支付租金的土地流转属于“债务”。企业拿着“债务”去抵押,银行怎么可能要?企业要减轻资金压力,没有企业会一次性向农民支付十年二十年的土地流转费,然后再拿着土地经营权去抵押的。一些地方搞的土地经营权抵押本质是政策性贷款。
由于农业经营不容易赚钱,土地流转后又不容易转手,一些工商企业投资的农业基地就变成了无法割舍的“鸡肋”。一些人投入大量资金后,看着几百万的资产无法变现,十分不甘,只好继续扩大投资,将自己在城市的房屋一套一套地卖掉输血到农业上,如果不能找到持续盈利点,最后会熬到无法兑付租金的地步。
农业有规律,市场也有规律,发展农业需要尊重规律,政策上要做出正确的引导,减少悲剧的发生。
【69创意农业服务】提供前沿的创意农业资讯与创业创新模式!近20年经验的策划规划团队——是您成功打造创意农业(休闲农业-教育农业-现代农业-新媒体农业)首选的专业服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