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费粮食对环境的影响(精选5篇)

本次问卷共发放调查表200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192份。经过小组制成统计图对图表进行分析,整理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左图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不会把剩菜打包。当我们小组成员问他们原因时,大部分的回答是觉得没必要而且太麻烦。仅有百分之四的同学会把剩饭打包,他们所给的回答是其实很少剩饭,吃多少点多少,意外情况会把饭菜打包,比如当时没胃口,有急事需要处理等等。这幅图可以反映大多数同学没有节约粮食的意识,对剩饭的处理方式不当,以致造成浪费。

对于此图可以知道同学们大多数会点太多吃不完导致食物浪费。有大约百分之三十的同学认为饭菜不好吃导致浪费,对于这个选项有位小组成员感觉诧异,便向这部分同学提到这个问题,他们解释说在家也很挑食,这是个人原因。由此图可知部分同学没有去考虑自己的饭量导致浪费。

有大约百分之六十的同学认为别人浪费食物和自己无关,只有大约百分之三十的同学觉得可惜,极少数同学会上前制止提醒不要浪费。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对食物浪费问题置之不理,节约意识薄弱,没有勤俭节约的观念,缺乏社会责任感。

此外,大部分同学是愿意参加节约粮食绿色活动的宣传的,对于部分同学的个人访谈得知,他们很愿意参加这种活动,只是个人能力有限,而且这种组织又少见。说明同学们有这个节约意识,如果加强对节约粮食的宣传,也有利于建立大学生勤俭节约的观念。

本次调研报告让大家认识到了浪费粮食的严重性,我们必须以身作则,采取措施减少浪费势在必行,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这需要大学生、学校、政府、社会四个方面共同努力。经过小组整理分析,就本次调研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大学生方面。增强个人节约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重视节约行动,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要身体力行,从点滴做起,鼓励身边的人,向他们灌输节约粮食的重要性。饮食要有规律,采取吃多少打多少原则。

我国现有产粮地18亿亩,粮食生产已经实现“十连增”,2013年粮食产量突破1.2万亿斤,粮食产能的稳步提升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基础。但我们在计算自给时忽略了一个问题,没有将国外进口的牛肉、大豆、猪肉、奶粉、玉米等农副产品计算在内,以上农副产品若折算成土地,尚需7亿亩地。也就是说,我们的粮食自给需要25亿亩,则客观上粮食缺口达到25%以上。

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曾指出:“这些年我国耕地、淡水等资源要素已经绷得很紧,而且粮食产量的增加赶不上需求的快速增长和结构的不断变化,粮食需求将继续刚性增长,紧平衡将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期态势……粮食适度进口将呈常态。”但他特别强调,“如果我国大量进口谷物将带来严重的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作为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负责任大国,依赖进口保吃饭,既不现实也不可能,饭碗还得牢牢地端在我们自己的手上。”

在依赖粮食进口问题上,我们需要考虑以下问题:进口农副产品需要使用大量的外汇,这些外汇从哪里来;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农业大国,如果粮食都不能完全自给,将给世界产生哪些负面影响;世界无战争、无动乱,一切风调雨顺时,粮食的缺口可以通过进口解决,一旦世界处于动荡不安、战争等情境时,就可能发生买不到粮的状况,那时,13亿人的粮食缺口如何解决?

因此,我认为,粮食安全应为当今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应引起全民的高度重视,并集中力量,彻底解决。

经过认真地调研,我们发现,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二。

第一个因素是,保护农民利益的法律政策措施不到位,严重伤害了农民对土地的热情,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此外,因土地国有,农民只有使用权,因而缺乏土地主人翁的意识,没有可持续的、长久的保护土地的经营理念,化肥、农药、农膜过量低效使用,导致面源污染、土壤退化,农田、海洋、草原无一幸免。

影响粮食安全的第二个因素在于种粮环节,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首先,现在的土地承包制是30年前改革初期出台的土地政策,当时的目的是缓解粮食紧张问题,但该政策使得土地被分割,难以成片耕作经营,严重阻滞了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也导致种粮成本上升。

其次,农民没有专用的粮食运输设备和仓储设备,造成收储环节的浪费。截至目前,我国农民从收割到储粮到售粮,用的都是普通的运输工具,跑冒滴漏严重,据我对东北粮区的了解,此一损失达15%左右。

第三,粮食流通环节因管理滞后,浪费严重。众所周知,国家有中储粮分工专业粮食储备任务,并限期至多粮食存三年就得更新。每一批次收储,都需浪费大量成本与粮食,而中储粮将农民辛辛苦苦种的粮食加工成陈粮处理,既糟蹋粮食,又浪费金钱。

为了彻底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应从解决阻碍粮食种、收、流通环节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行系统改革,建议措施如下:

一、加强立法,对侵害“三农”的行为施以重典,包括对工业污染者和农药、种子、化肥售假者的打击,直至其破产,对农民利益进行真正有效的保护,还利于农民,让农民满意。

二、在国家法律允许范围内,把土地所有权释放给农民,或提供50年不变的土地使用权政策,让他们珍惜使用土地,保证土地长期有效地使用。

三、鼓励农民成片种粮种植。根据我对欧美家庭农场的考察,一般的家庭农场大都拥有150英亩左右的土地(约合1000亩左右),极利于机械化使用。每个家庭农场均与粮商、粮食加工商签有合同,种什么、种多少,都根据合同,粮商春耕时先预付部分,秋收时再一次性付清全款。最值得借鉴的是,农场每千亩均建有一个收储量可达1500吨至2000吨的粮食储罐,通常收割后即直接脱粒,通过输送机直接进入粮仓。

2云南省水供给的情势分析

2.1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供需矛盾突出云南省地表形态复杂,水资源空间分布极不均匀。滇西滇南地区,高山纵横,水资源丰富,以农业为主,经济落后。而经济发达的滇中地区,人口稠密,水资源缺乏。如昆明、曲靖、玉溪等几个城镇密集的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占全省的82.3%,自产水资源量却不足19.5%。昆明所处的滇池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不足270m3,是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7,全省人均水资源量的1/12,已处于危险控制线,经济发展难以持续,再加上水质污染造成的水质型缺水,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也限制了昆明发展成为国际旅游城市的步伐。

2.2生态环境恶化,水体污染严重由于云南省经济发展相对全国落后,曾一度只顾及经济发展,不够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经济发展上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对自然环境破坏极大。云南山地坡度陡,水流势能大,地表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弱,生态系统极为脆弱。坡地耕种、山体采矿、天然林砍伐以及工业排污等生产活动使地表植被破坏严重,水源涵养能力减弱,水土流失不断加剧。湖泊河流淤积、富营养化日益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土流失方面,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14.1万km2,占总面积的36.88%,其中中度以上的流失面积8万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56.6%[5]。水体污染方面,全省114条主要河流有36.8%的水体属污染严重的河流[6]。生态环境恶化和水体污染大大削减了云南省有效水资源的供给能力。

2.3水资源开发难度大,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云南省地形复杂,河谷深切,大量水资源海拔极低,六大水系均存在干流水低田高,支流源短流小的缺陷。由于高山阻隔,建立蓄水库的难度极大,水资源调度经费高,94.2%的水资源无法得到利用。云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总体水平不高,河道外用水开发利用率仅有5.8%(全国为18%~20%)。农业、工业、生活用水浪费严重。农业是用水大户,而90%的农业用水是灌溉用水,由于传统落后的漫灌、跑马水占主导地位,有效用水率仅为32%左右,灌溉用水大大超过了作物的需水要求,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总的来说,云南省虽说水资源总量大,但由于以上3个原因和其他一些因素,导致了云南省部分地区缺水。缺少农田灌溉用水,或者用污染的水进行农田灌溉就会影响粮食的产量和品质。

3结论与讨论

摘要:讨论了我国现有农业政策和环境政策的相互影响,分析了在不影响现有农业政策目标的情况下,农业政策和农村环境政策的协调发展形式:农业环境政策一体化。政策决策者必须在农业污染控制、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之间寻找平衡点,通过改进制度安排,强化与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有关的规定,提供咨询和推广服务,修改与产品标准有关的规定,实施环境成本分担以及加强监测和研究活动,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实践,在农民收入不受影响或者部分少量减少、增加农民整体收入的同时,减少污染并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关键词:农业政策;环境政策;政策一体化

化肥:许多研究都认为化肥的过量使用是造成水污染的最主要原因。在“绿色革命”以后,粮食产量的增加主要依赖农用化学品(化肥、农药等)的投入。我国粮食产量的不断增加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化肥投入的增加,但实际上,化肥的利用率并不高,很多都流失到水体、土壤中,有研究表明,氮肥的利用率仅为30%~50%,磷肥为10%~20%,钾肥为35%~50%[5]。

农药:我国是农药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但是农药的利用率一直很低,一般来讲,只有10%~20%,大约有80%的农药直接进入环境,造成对土壤、水体、人体健康等的污染,尤其是高毒农药的使用,危害更大[6]。

农业废弃物:包括农村居民生活垃圾、生活废水、农田中秸秆残茬以及田间农膜残片等。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任意排放、丢弃导致农业污染;大部分农业秸秆被焚烧,污染大气;农用塑料薄膜带来的白色污染,导致土壤的退化、水肥的迁移等。

养殖业:随着农村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禽粪便直接进入附近水体和土地,严重影响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水质,并危害人体健康。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也带来水土流失、土壤退化等环境问题。

二、现有的农业政策对环境的影响

针对以上农业环境污染问题,我国出台了很多与农业环境有关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的农业环境政策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农业政策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高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的同时,加重了环境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1.农药、化肥的污染农业化学品的补贴加剧了环境质量问题,造成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导致鱼类中毒或者因为水质恶化导致的其他水生动物的减少,而且农药用多了以后,害虫会对农药产生抗体。

2·塑料薄膜的污染国家对设施农业的鼓励以及对农膜的补贴,在某种程度上鼓励了农民对农膜的使用。2005年地膜使用量为95万吨,地膜覆盖面积为1351万公顷,分别较2004年增加了3%和3·14%[10]。目前我国平均每公顷农田残留地膜75千克左右,地膜残留平均每公顷高达64500块左右,全国平均残留率为20%~30%。农用地膜属高分子有机化学聚合物,在土壤中不易降解,大量废膜滞留田间使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下降,造成农作物减产。而且降解之后产生有害物质,逐年积累,最终破坏土壤,导致作物减产[11]。此外,农村大量的秸秆焚烧也造成了浓重的大气污染。

3.水资源浪费严重现有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导致水价偏低,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在美国,对干旱的西部地区的灌溉水补贴,是环境质量问题的主要根源。它导致了河水盐碱化,重金属流入地表水,损害了野生动物。河流减少也损害了野生动物,因为土地都变成耕地,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受到损害[12]。

(二)提高农民非农收入的政策农村劳动力兼业和非农转移虽然可以稳定和增加农户经济收入、发展农村社会经济,但是,农户的兼业和劳动力非农转移行为必然会引起人力、物力和财力等的转移,使本来就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加分散,而且外出劳动力绝大部分为青壮劳力,导致从事农业生产和农田管理的劳动力减少。非农就业会对化肥施用水平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13]。劳动力外出转移增加了农业生产劳动力投入的机会成本,导致了农民对除草剂的依赖,特别是在高收益的水果和蔬菜作物的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情况十分突出。

从单季稻生产用工量看,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40个工降至现在的10个工。在施肥用工上,20世纪90年代中期每亩水稻施肥用工占总用工的20%左右,现在降至9%左右,降低了十多个百分点。更为重要的是减少的用工主要源于不再实行深施肥,而是洒施于土表或水表。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乡镇工矿企业的迅速发展为促进我国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据统计我国农村乡镇企业数量已达到2200万家。

乡镇工矿企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废水、废气、废物的排放剧增。目前,乡镇工业企业废水、废气、废物的排放占全国工业污染排放总量的比重由改革开放初期的11%增加到50%左右[10]。特别是部分采矿业乡镇企业存在滥采乱挖、采富弃贫的现象,对环境的破坏和资源浪费更为严重。

(三)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政策近年来,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措施,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养殖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农产品出口。

在我国畜牧业取得高速增长的同时,规模化养殖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为保障大、中城市菜篮子供给,方便运输,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大多分布在大中城市郊区和人口稠密地区,绝大多数畜禽场的粪便没有综合利用和污水治理设施,使得大城市周边地带和郊区农村单位土地面积的粪便承载量过高,粪便的肆意排放导致水体严重污染。农村大量涌现的养殖小区也对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许多畜禽粪便不加处理,堆在路边并通过水渠、河道,造成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由于化肥的大量使用取代了畜禽有机肥,畜禽粪便没有应用出路,使畜禽粪便从“利”变“害”发生了质的变化,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农民认为在放牧养殖和农药化肥方面国家出台的促进政策会对现有的资源保护产生不利影响。

其他一些农业政策也对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如农业贸易政策、农业保险政策等。农业贸易政策总体上对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JohnK.Horowitz和ErLichtenberg研究了美国中部地区农作物保险对谷农化肥和农药使用的影响。发现因为“道德风险”的存在作物保险可能会影响化学品的使用,购买农业保险的农户比没有购买保险的农户每英亩N肥的使用量多19%,农药多21%,除草剂和杀虫剂分布多7%和63%[14]。在各项具体政策中,农产品对外贸易政策带来的不利影响最大。

三、环境政策对农业的影响:

以退耕还林为例同样,环境政策也会对农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以退耕还林为例进行说明。退耕还林是生态系统恢复的一种有效途径,但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影响到区域粮食安全。退耕还林使得农户收入下降,生活水平、消费支出总体明显下降,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没有显著的效果,对非农就业的促进效果也不尽理想。张志东等对在张北县l8个退耕乡镇的研究表明,有6个乡镇粮食安全出现了严重危机[15]。

徐晋涛对西部三省的研究表明:退耕还林使退耕地区畜牧业的发展和饲料供给面临潜在威胁。退耕后,农民的人均耕地拥有量大幅度减少,三省总体上减少了三分之一强。其中,陕西省的退耕户在退耕前人均耕地面积最多(3·61亩),退耕后却成为人均耕地面积最少的省(1·37亩),耕地减少超过了60%[16]。

四、农业政策和环境政策的协调发展:

农业环境政策一体化建立全新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已经成为未来中国环境管理体制变革的核心。

实现农业污染有效治理必须进行政策创新,采取灵活的、综合运用的政策调控体系,而不是单独使用某一种政策手段。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和经济的发展,为农业和环境政策的一体化提供了机遇,这对农业政策和环境政策目标双方都有益处。必须放弃工业化初期追求农产品产量最大化和过度抽取农业剩余资本的政策目标,将政策目标的支持重点转移到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来[17]。一体化的环境政策要求人们在制定和实施有关社会经济政策的早期就对环境问题加以考虑。由于一体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制定和实施环境政策时也应全面考虑它们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在影响。农业政策可以以一种加强它们对环境的有利影响并减少其不利影响的方式得到制定和实施。成功的一体化要求政策制定者了解农业政策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要了解环境政策对农业政策的影响。一体化的政策工具是一个完整的政策集合,它由一系列相互联系同时又能够组合到一块交互发挥作用的法律法规、计划、方案、措施等组成。准确把握这些政策工具对政策目标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成功制定一体化政策的基础[18]。

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组织的一体化最理想的模式是建立综合性的管理机构来负责政策的制定和部门之间的协调。

(二)研究、推广和咨询工具农业活动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导致农民使用过多的化肥和农药等生产资料的投入来尽量减少病虫害等风险以获得最大的产量。

(三)政府和农民共同分担费用通过政府和农民共同分担费用来鼓励农民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实践证明,当经济鼓励工具被用于鼓励农民进行维护和改善环境的活动时,效果特别明显。

具体而言,较高的价格会促进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且投入品使用得越多,相应的污染环境的风险也越大。所以,减少农业环境污染,可以通过削弱价格支持降低农业的集约化程度,把农业部门置于市场压力下,这将建立起一个更有效率的农业部门并反过来减轻对环境的压力。对农民的保护性耕作给予成本分担,预防土壤流失。对分散化的家禽养殖场提供畜禽粪尿贮放、处理设施并提供部分补贴。对亲环境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使用和绿色农产品进行补贴。

(四)法规手段建立健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法律法规体系,包括对化肥和农药制定化学标准,对存在潜在污染的农业活动进行限制,对不良农业活动进行禁止,对某些高度易侵蚀土壤的耕作活动进行禁止,对某些活动发放许可证(如对抽取地下水的深井发放许可证),用法律来约束和规范农业生产活动中人的行为。引入国外的“交叉承诺”制度,即农民获得国家各项补贴以满足一系列预先指定的土地使用规定为条件。这样可以更好地调整各种社会关系,更好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五)因地制宜地调整环境与社会经济关系农业生产和环境影响依赖于当地具体的环境特征,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差异较大,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致,同一项环境政策在不同区域实施效果会产生明显的差异,因此,要准确掌握特定地区的生产数据和环境数据,调整和完善环境政策时因地制宜地调整环境与社会经济关系。

五、结论

农业生产一方面会改善环境质量,另一方面也会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在制定和实施农业政策时必须对环境问题加以充分考虑。环境政策也会对农业生产活动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在制定和实施环境政策的时候还必须全面考虑它们对农业产量、农民收入和粮食产量、粮食价格的潜在影响。政策决策者必须在农业污染控制、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之间寻找平衡点,实施农业环境政策一体化政策。

可以通过以下手段来达到农业环境政策的协调发展:改进制度安排,强化与农业投入品使用有关的规定,加强咨询和推广服务,修改与产品标准有关的规定,实施环境成本分担以及加强监测和研究活动,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和教训,在农民收入不受影污染并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贾蕊,陆迁,何学松.我国农业污染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6,8(1):59-63.(3):70-74.

[2]李海鹏.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经济分析与政策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农业大学,2007.

[3]VighiM,ChiaudaniG.EitrophicationinEurope,theRoleofAgri-culturalActivities[A].HodgsonE.ReviewofEnvironmentalToxi-cology[M].Amsterdam:Elsevier.1987.213-257.

[4]GriffinRC,BromleyDW.AgriculturalRunoffasaNonpointEx-ternality:ATheoreticalDevelopment[J].AmericanJournalofAg-riculturalEconomics,1982,64(3):547-552.

[5]唐莲,白丹.农业活动非点源污染与水环境恶化[J].环境保护,2003(3):18-201

[6]张维理,冀宏杰,KolbeH,徐爱国.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估计及控制对策Ⅱ.欧美国家农业面源污染状况及控制[J].中国农业科学,2004,37(7):1018-102

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国白酒产也的调整在所难免,市场的短期慢增长已经非常明显,行业将朝着高效整合方向发展,大鱼吃小鱼的行业并购潮流将越来越烈,一方面上市白酒企业需要保持高速增长,在慢增长环境下只能通过并购方式实现规模效应;另一方面国家针对白酒产业的十二五规划也要求行业规模企业整合产能差、效益差、竞争弱的中小企业,实现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通过并购实现产能优化,提高行业整体出酒率减少浪费粮食。

那么在整个环境不好的时下,白酒产业就不值得投资了么?对于新的资本来说,投资白酒产业就已经没有机会了吗?从这次白酒行业调整来看,主要是在逼退一些不懂白酒的资本,以保护行业的根本利益,为肃清行业搅局者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白酒到最后还是熟悉游戏规则的人来参与,这本身也是在维护行业的利益。但是从目前环境来看,白酒行业销售虽然慢增长,但是投资的黄金期却以来临,具体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一、行业慢增长抄底好时机

中国白酒产业经过过去8年的野蛮增长,到2012年基本上已经是处于虚高状态,不仅价格虚高、数据和报表也是虚高的,整个投资的回报其实已经并不是很好的,可能比起几年前的投资,目前的投资不仅投入大而且风险也大,但是回报却并不是最好的时候。所以调整期各种价格被平抑下去,泡沫被挤兑后,白酒的抄底投资时机也是最好。

二、货币宽松时投资最佳时

而白酒产品,其保值增值效果显著,以一瓶5年的白酒为例,你就算不卖出去,5年后也能够获得高达50%的升值空间,所以白酒一直受到投资者亲睐。很多白酒经销商敢去压库存,只要现金流充足,经销商都敢囤积白酒产品,以保证资产升值。

正因为白酒具有抗通胀能力,所以才吸引了很多人投资。而2013年从大的金融环境来说,美国和日本的相对宽松货币政策点燃的世界新一轮货币战争,正在影响着中国。作为首当其冲的区域,中国没有理由不选择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所以从这种金融环境来说,中国白酒的投资最佳时来临。

三、粮价在增长白酒稳升值

过去几年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涨,虽然导致中国很多制造业面临困境,但是并没有影响具有暴利的白酒产业。2013年白酒主要原料粮食的上涨,已经成为定势,中国一方面在调整国家粮食储备政策,要求尽量依靠自己出产的粮食满足国内供给,另一方面针对进口粮食会有更严格的要求。这种大环境下,粮食的价格将不断上涨。因此对于白酒产业来说,粮价的上涨,将提升白酒产品的价值和价格,否则企业无法承担不断上涨的粮价。

THE END
1.农资公司:不仅仅是卖种子的农资财富还有更酷的是,农资公司现在还涉足农业金融。你没听错,就是金融。他们提供农业贷款、农业保险等服务,让你的农业投资更加有保障。 总之,现代的农资公司,就像是一个农业科技的“大玩家”,提供从种子、化肥、农药到农业技术、农业金融的全方位服务。他们不仅卖种子,更卖科技、卖服务、卖未来。 http://nba.fulifuli.com/post/470.html
2.上证观察从基金公司的规模变化说开去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对于公募基金投资者来说,阅读定期报告是观察基金投资的最好方式。通过近期披露的公募基金2023年年报以及2024年一季报,我们可以看到基金经理过去一年来的最新思考,也可以看到一些不同寻常的现象。 市场 基金 04-22 09:06 利率“倒挂”终结 LPR改革以来房贷利率首度低于企业贷款利率 自2019年8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https://news.cnstock.com/special/2022044
3.农村创业考虑到农民用户的施 肥、用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他找到各地区的资深植保专家,挨村对大丰收农资平台上的用户进行植保技术的宣传指导,这些举措让大丰收农资电商平台的业务由点 及面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为了筹措资金,他与多个著名投资机构洽谈,凭借五谷网络的清晰商业模式和大丰收农资平台已取得的领先业绩,至今已经获得了两轮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531/20/49586_563899697.shtml
4.我想开个卖农药化肥的店。但是自己在这方面是新人,什么都不懂.问2. 要想在农资领域取得成功,需要掌握大量的农业知识,包括化肥、农药的基本原理,以及农作物的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等。3. 开设一家终端化肥农药零售店,通常需要10-20万元的投资。4. 在农资供应链中,化肥和农药通常由专门的代理商负责,零售商可以通过与他们合作获取所需的产品。5. 资金虽然重要,但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616587609844359667.html
5.股权投资成功案例分析股权的时代投资者都想获取非凡的收益,通俗点,就是暴利!暴利的事,除了军火、毒品,就是股权了,前 两个事没有几个人有能力有胆量去做,而比这两件事盈利还大的事就是股权了! 股权又一个引领世界的创富神话,百年不遇的一个商机一个可以改变一生机看你能否看得懂。很多人输就输 在,对于新兴事物第一看不见,第https://doc.mbalib.com/view/594a15544d0c68b807a98f440d29c30b.html
6.blog.setszh.cn/arc/669878.html我想看韩国一级片看的清阴道听得懂中文的完整版飞机上的空姐的一级片乌黑的阴毛特大的奶子九十多分钟左右 V.XZL1.WORLD仙踪林 曰曰操夜夜操 《室友的小爱好》免费阅读 日本后λ式动态后λ式 艳七不思在线观看 情涩导航 亚洲AV中文无码乱韩国三级 第一次破处视频黄动态图逼好紧诱惑我日她 丹麦10一19http://blog.setszh.cn/arc/669878.html
7.通胀时代来临?11月上旬36城市18种蔬菜批发价涨62.4%进入2010年,国内农用柴油、农用地膜和农药等农资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涨,蔬菜生产、流通环节人工成本也有所增加,其中流通环节工资涨幅约为20%。三是蔬菜消费需求上升。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消费理念逐步发生变化,食物结构也悄然调整,蔬菜在食品消费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蔬菜https://huzhou.loupan.com/html/news/201105/158421.html
8.王煜全直播:抓住改变未来命运的5年到最后,你能不能取得好的投资回报,取决于你懂不懂。宝宜多压,但是不要太分散。 取得超额回报,要压个股。你自己认真研究好,对股票吃透,然后获得超额回报。虽然有人工智能,但是还要自己努力。 看似科技在进步,但是还只是工具,人类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你自己看懂了,做出了行动,才是你命运改变的原因,那是多少钱都买https://www.jianshu.com/p/e4e707c99cc9
9.在家做什么可以赚钱不用投资?农资资料大家好,是不是觉得在家赚钱就得砸锅卖铁、倾家荡产去投资?嘿,别这么悲观,今天我就来给大家泼点冷水,告诉你:在家也能赚钱,还不用投资!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那就是“不用投资”并不代表“不付出”。别想着什么都不干,钱包就能鼓起来,那可不是馅饼从天上掉下来。不过,确实有一些方法,可以让你在家坐着http://bailichun.cn/post/15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