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甘肃白银:“三变”变出农村“新天地”地方金融

甘肃白银:“三变”变出农村“新天地”

走进黄河之滨的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水川镇顾家善村,记者仿佛走进了一片花的海洋。这个被称为“花村”的西北小村庄,依山傍水,鲜花遍布,游人如织,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田园式旅游休闲度假胜地。顾家善村党支部书记王维富向记者介绍说:“以前我们村是个传统的蔬菜种植村,2017年9月,白银市在所辖三县两区选了63个村开展农村‘三变’试点,顾家善村充分利用濒临黄河的自然资源优势,按照‘三变+乡村旅游’的模式,整合全村土地、房屋等各类旅游资源,成立乡村旅游公司,将资源变资产,在村里村外广种鲜花,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农民用土地、房屋入股,按股分红,按人工计酬。”他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到2018年年底,村集体旅游经济收入预计将达到10万元以上,村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1.8万元以上。

因地制宜盘活现有沉睡资源

在白银市农村“三变”改革试点过程中,如何利用现有优势资源、盘活用好村集体资产,是“三变”改革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在该市农村“三变”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记者了解到,“三变”的首要任务就是将资源变资产。受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白银市耕地面积只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4.4%,有效灌溉面积仅占7.56%。村集体财产大多以废弃荒地、学校、道路和公共水利设施为主。为挖掘现有资源潜力、让沉睡的村集体财产发挥作用,各村因地制宜,走出了多样化贴合当地实际的发展道路。

会宁县河畔镇冯家堡村采取“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模式,村集体将现有的水利设施、高位蓄水池整修后,作为村集体资产入股甘肃甘富果业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每年给村集体分红5500元用于村集体发展资金。此种方式让村上的闲置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也为龙头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了保障。

靖远县东湾镇杨柳村以“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新建蔬菜大棚10座,合作社负责大棚种植、经营。每座大棚每年收益3万至5万元,村集体每年收取10%的管理费,其余收益全部返还到合作社及成员手中。采用该模式既可防范抵御市场风险,又能保障农民收益。截至今年7月,全市以土地形态的入股占全部入股总额的82%,土地流转费和农民务工收入也成为入股分红的主要形式,占全部收益的94%。

积极探索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在“三变”改革试点过程中,白银市紧盯市场,结合扶贫攻坚,积极探索“项目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产业合作社走、合作社跟着龙头企业走、龙头企业跟着市场走”的扶贫新模式,建立起了经营主体和贫困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目前,63个试点村确定承接龙头企业3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7家、家庭农场1家。

在靖远县东升镇甘肃鼎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刘治德向记者介绍,该公司采取“企业+农户”的产业扶持模式,在柴辛村流转土地1.27万亩,带动全镇发展枸杞种植。自“三变”改革以来,该公司共接受务工人员2000多人次,发放劳务分红200多万元,发放土地入股资金25.4万元,带动贫困户112户,人均增收达1000元以上,龙头企业带动效益明显。

甘肃万邦百汇商务有限公司联合景泰县喜泉镇大水奓村和草窝滩镇西和村成立旅游公司,开展“千合农庄”乡村旅游项目。该公司通过发展和依托综合体子项目,辐射带动两村及周边500户农户参与“三变”改革。该公司计划到2020年底,逐步建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田园综合体,成为全市乃至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

统筹整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在资金变股金方面,白银市各县区大胆尝试,强化顶层设计,出台了一系列操作性强的政策。该市在“量化入股”实施细则方面和政策灵活运用方面均作出明确规定,以指导农村“三变”改革实践。

记者了解到,景泰县出台了《景泰县“三变”改革财政资金变股金指导意见》《景泰县财政支农资金入股量化折股实施细则》,为全县各类资金“量化入股”提前搭建了顶层设计架构。该县结合全县“6+5”产业扶贫支持方案,共整合筹集各类资金达7500余万元,专项支持全县农村“三变”改革。

完善机制确保农户稳定收益

为了降低农村“三变”改革所面临的各类风险,白银市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机制,将农业特色产业纳入政策性保险范围,引导商业保险机构适时推出适合新型经营主体需求的农业保险产品。该市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探索多种风险补偿方式,确保入股群众利益不受损失。

记者在景泰县金坪养殖专业合作社了解到,该合作社与正大集团合作,以定猪仔价格、定饲料价格、定回收价格的“三定”模式为依托,提前锁定市场风险,鼓励100户农户自筹200万元入股合作社。今年3月,正大集团在猪肉价格下跌至5.4元/斤(毛重)的情况下,按照约定的7.2元/斤的保底价格收购了合作社960头生猪,让入股农户真正吃上了“定心丸”。

同是景泰县的草窝滩镇长城村新品红辣椒种植基地项目,则通过搭建与知名品牌“老干妈”的直供渠道,以“定种苗、定药肥、定技术、定收购、补保险”的“四定一补”方案,保证农户有稳定收益。

政策跟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农村“三变”改革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在白银市农村“三变”改革推进过程中,人行白银市中支主动介入,及时出台了《白银市金融支持农村“三变”改革的指导意见》,引导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涉农、扶贫及“三变”改革的信贷支持力度,对考核达标的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农行“三农事业部”执行低1个至两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增加涉农信贷资金达3亿元。该行落实扶贫再贷款达5亿元,重点向全市农村“三变”改革倾斜,撬动新增涉农贷款达15亿元。该行支持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单列“三变”改革专项信贷计划,鼓励开发适合“三变”改革的信贷产品,降低贷款利率,降低“三变”改革经营主体的综合融资成本。

人行白银市中支党委书记、行长白伟东告诉记者:“农村‘三变’改革是激活农村资源要素的创新举措,是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是增强脱贫稳定性的有力抓手,对统筹解决‘三农’问题、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下一步,人民银行和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充分用足、用活、用好现有各类货币信贷政策,进一步改进和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强化金融知识宣传和普及,在全市农村‘三变’改革中确保金融业不缺位、有作为。”

THE END
1.村集体三变工作成效显著,农村三变改革实践总结报告学习总结1、法律分析:农村“三变”改革,即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改革,这一改革的核心宗旨在于将农村的闲置资源转化为活跃的资产,从而使村集体和农民能够通过股份合作的形式,获取分红收益,有效提升他们的经济收入,实现农民的共同富裕。 2、农村“三变”改革的详细解读:农村“三变”改革http://m.benbenshu.com/360aa1BCF0F8.html
2.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靖州“三变”改革富了村民近年来,靖州坚持党建引领,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等“三变”改革为载体,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吸纳相关职能部门、金融机构、涉农龙头企业等,建强堡垒,推进党建融合、资源整合、力量聚合,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助推“三变”改革的强大动力,让一个个“沉睡”的农村集体资源为乡村振兴高位开局储势蓄力。同时,https://www.0745news.cn/folder2017/folder3266/folder4430/2024-02-20/691947.html
3.2022农业农村遴鸭点“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其实质是以产业为平台,以股份为纽带,形成更好带动农民参与的利益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乡村产业要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https://www.gongxuanwang.com/articleDetail/96798
4.关于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的实施意见将集体和农户个人拥有且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资产和财产权利,在清查核实、确权登记、评估认定基础上,经过协商,入股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取得股份权利。https://www.wydbw.com/info/12/85564.html
5.主播喊你来了解什么是“三变”改革和“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组织?①鄂温克融媒主播喊您了解“三变”改革和“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组织的相关内容。 什么是“三变”改革? “三变”改革是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牧民变股东”。资源变资产,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资金变股金,让分散的资金聚起来;牧民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OTMxMTMxNw==&mid=2651356390&idx=7&sn=81294f3a99756f6525b59c9d5b581645&chksm=81f21532c1a15ec7e93ff01c5d6cf3e7e3fc6e67896a07a122aa2650b39d55567afdf24b4556&scene=27
6.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三变”改革后,村民喜领2014年9月,在许疃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土桥村成立土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全村7260亩土地全部纳入合作社统一管理,在全县率先完成整村“一块田”改革。在此基础上,土桥村推行“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 许疃镇党委委员、土桥村包村干部卢毅介绍,村集体领办合作社,农民以土地、农机入社,http://www.bozhou.cn/jingji/p/258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