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期,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农资价格出现波动和上涨。农资供应能否得到保障?各地又有哪些好的做法来积极应对?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资与棉麻局局长龙文:当前尿素和氯化钾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涨了32%和94%,与今年初相比分别上涨3.2%和5.7%,主要受国际市场拉动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资与棉麻局局长龙文:预计今年1—4月全系统将采购到货肥料3400多万吨,可满足国内用肥需求的70%。
加大生产创新服务确保春耕用肥
力保春耕期间农资供应量足、质优、价稳,各地都在抓生产、提运力,切实保障春耕生产需要。
订货不上门、签约不见面。近一个多月以来,位于山东烟台的中国农业生产资料五洲丰肥料公司,通过线上“云订货”方式,签订生产订单8000单,同比增长30%。
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烟台基地负责人孙兵:产量较往年同期增长20%,预计生产高峰将持续到4月中旬。
为了向国内适当引入钾肥资源,中国供销集团、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依托“一带一路”沿线开拓境外钾资源,今年以来通过东部海运集装箱和散货进口、西北中欧班列和西南中老铁路等海陆运输双通道,累计向国内输送钾肥资源15.6万吨。
开工率上升,生产持续向好的同时,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配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多部门,强化产销对接。各级供销合作社建立农资保供工作专班,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工作机制,确保农资不脱销、不断档、不误农时。
送科技下乡为稳产多产开好头
在保证春耕用肥的基础上,多样化的科技下乡和技术帮扶,为今年稳产多产,开好头、起好步。
广东肇庆市怀集丝苗米产业园种植户李任贵:用无人机施肥打药,一天能打几百亩的田,不仅成本降下来了,产量也提高了。
广东供销社怀集丝苗米产业园春耕服务队吴栋杰:我们与广东省农科院等多个专家团队紧密合作,培育新品种,统一种苗供应。
用大数据帮忙,与专业院校、科研单位结合开展云服务,让农民省钱省心又省力。农资到家的同时,供销系统在全国2000个线上服务点也同步展开科技指导,专家和技术员在直播间里和农民连线,解决实际困难,科学管理、精准施策。
广东供销社春耕技术服务下乡负责人吴培坚:正在开展“春风行动”系列惠农服务活动,每亩节省农药20%,减少用肥5—10公斤。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资与棉麻局局长龙文:通过农资农技大讲堂,全系统就已经开展了4000多场的送科技下乡活动,受益农户500多万。另外,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上千个供销春耕服务专班已经下沉到一线,提供生产技术指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