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陇南市供销社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关于供销合作社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全市农业农村工作重点,牢记粮食安全“国之大者”,积极扛起保障农业生产所需、稳定粮食生产政治责任,努力践行为“三农”服务根本宗旨,充分发挥供销社农资商品供应“主渠道”作用,全力以赴组织、调运、供应农资商品,确保全市农业生产需要。
一、统筹安排部署,加强农资调运。市供销社党组围绕保障粮食生产安全,高度重视农资商品供应工作,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各县区供销社主任为成员的全系统农资应急保供领导小组,下发通知,及早安排部署,制定应急保供预案,实行旬报制度等方式,进一步靠实工作责任,及时掌握了解县区农资供应情况,进行精准调度。各县区供销社积极行动,筛选确定了12家县区供销社农资企业及45家基层供应服务网点作为全市应急保供重点农资企业和基层保供网点,并及时向全系统和社会公布,方便基层农资供应网点与企业高效对接,确保农民群众能够及时买到质优价廉的放心农资,接受农资预约、统一配送、社会监督,全力保障农业生产需求。农资保供企业加强农资价格、供需情况监督预警,及时掌握市场供需及价格走势,结合县域及周边地区生产需求,多措并举,精心抓好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商品的采购调运,适时组织购进绿色农资,减量增效,夯实库存,确保市场供应。一年来,全市供销社系统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调运供应各类优质化肥93555吨、农用地膜500.2吨、农药481.2吨,有力地保障了农业生产需要。
四、顺应市场规律,调整供应品种。随着陇南农业种植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农业生产用肥需求变化,各县区供销社积极顺应市场变化,转变工作思路,及时调整供应品种,强化农药化肥减量增效,不断满足农业生产变化需求。西和县农资公司根据近年来全县粮经结构调整,广大群众种粮面积减少,特色产业种植增加,尿素、二铵等大化肥销量下降的实际,积极寻找突破口,主动调整供应品种,采取“大化肥减少小化肥补、尿素下降专用肥上”的营销策略,大力宣传、推介水溶肥、绿色肥料的应用,组织供应适销对路的半夏、洋芋、羊粪肥等有机专用肥,绿色农资销售4216吨、增长40%以上,有效保障群众需求。武都区、文县供销社结合花椒等特色产业种植需求,大力采购调运花椒专用肥,做到了农资商品销售减量不减效益,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五、开展零利润销售,降低生产成本。鼓励、引导全市供销社化肥经营企业、零售网点、加盟企业、基层门点提高认识,牢记稳定粮食生产安全“国之大者”,积极开展化肥、地膜、农药等农资商品零差价、零利润销售工作,切实让利于民,降低群众农业生产成本;积极引导群众根据市场行情和价格波动情况,适时按需购买高效、低毒、绿色、有机、环保等物美价廉农资商品,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提高农资商品的利用率。
七、加强淡季储备,保障农业需求。2022-2023年度,陇南市供销社按照《陇南市化肥淡季储备工作方案》和《陇南市化肥淡季储备管理办法》规定,委托武都区、西和县供销社农资企业开展市级化肥淡储任务2000吨,实际完成储备4262吨,超额完成了2022-2023年度陇南市化肥淡季储备任务,为全市农资商品稳价保供起到了“稳压器”和“蓄水池”作用。同时,积极汇报市政府主要领导,增加2023-2024年度市级化肥淡季储备规模,会同市发改委、财政局修订完善《陇南市化肥淡季储备管理办法》,落实淡季储备品种、数量,加大绿色农资储备量,委托武都区、西和县、宕昌县三户农资企业开展了2023-2024年度市级化肥淡季储备工作,完成市级化肥淡季储备35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