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供销集团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格局

供销环境商河环卫上门回收车辆在山东济南商河县贾庄镇孟东村定点收运垃圾。受访单位供图

夏末秋初,万物并秀。

走进山东省商河县贾庄镇孟东村,街道宽敞洁净,民居整齐划一,村公园草木绿意盎然,农家庭院花开正艳……昔日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场景荡然无存,孟东村展示着美丽中国的盎然与生机。

绿色是当今中国发展最鲜明的底色。商河的美丽嬗变是中国供销集团为绿色中国增色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发生历史性、全局性变化,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作为实践者,中国供销集团将绿色发展、绿色生活、循环经济等新理念转化为一项项举措、一系列行动、一个个成果,不断把企业绿色转型、产业链重塑向纵深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扮靓美丽乡村“颜值”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是农民群众的深切期盼。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生态文明、循环经济的守护者,中国供销集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放在战略和全局的角度进行考量,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在助力生态宜居的乡村建设中留下深深印记。

孟东村的改变,缘于中国供销集团中国再生资源公司下属供销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在商河全县农村环卫试点推行的“定时投放、定点收集”垃圾不落地、不混装的新型城乡环卫一体化收运模式。“垃圾不落地,洋河更美丽”。不止商河县,基于这种垃圾处理“零桶”模式,山东省胶州市洋河镇的乡村容貌同样焕然一新。封闭式垃圾清运车在宽阔平整的村道上缓缓行驶,街道被绿树环绕,路旁绘制的五彩缤纷的垃圾分类宣传标语,与村间流淌的碧水清流相映成趣,共同构成胶州市洋河镇的新景象。

日前,供销环境公司中标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环卫一体化项目,中标金额每年7276.16万元,服务期24年,总标的额为17.46亿元。这标志着中国供销集团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再次扩容。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多、任务重的系统工程,不仅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供销环境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一直以来,供销环境公司推行乡村生活垃圾无害化治理,解决农村“垃圾围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努力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利用化的目标,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与发力点。

据了解,中再生公司环境板块已发展形成城乡环卫一体化、危废处置、“两网融合”三大主业,延伸发展环境检测、环保大数据、危废物流等环保管家服务,逐步构建起城乡环境一体化服务产业链。针对传统环卫业务的痛点和监管难点,供销环境公司研发上线的“智慧环卫”平台,将环卫设施与数据、管理、服务相融合,构建起全时段、全方位的环卫监管覆盖体系,实现了对工作范围内的人员、车辆、作业情况等实时监控。同时,“智慧环卫”平台借助智能回收等多项前端监测设备,可大幅提升服务辖区垃圾分类、清扫清运、可再生资源回收效率。

截至目前,供销环境公司构建的乡村生活垃圾“科学分类、定时投放、集中收集、定点清运”长效管理体系已在全国10个省44个市县级落地,正为全面构建城乡环境产业生态链、打造宜居宜业乡村,奋楫笃行。

擘画绿色乡村底色

与绿色生活对应,绿色农业是打造生态宜居美丽家园的另一关键领域。党的十九大将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之一,而农业面源污染是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一个顽疾。

2020年至今,中国供销集团山东中再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在济南市平阴县、青岛市即墨区、临沂市莒南县等地建立了完善的回收体系,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无害化处置工作,探寻了可循环利用解决方案,让这些废弃物找到了新归宿,开始了“新生”。据统计,2021年总回收转移量超过300吨。

中国供销集团对农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还体现在农膜的循环利用上。

十八大以来,中国供销集团旗下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加强科技创新,探索有机肥替代化肥、高效绿色农药替代化学农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加快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整治农业面源污染。

2021年,中农集团直属企业中农通用化工有限公司在新疆乌苏和山东淄博建立了棉花和花生可回收型高标准地膜试验示范基地,回收的废旧地膜经过清洗再造粒后变成滴灌带,今年春耕期间,被铺设在新疆乌苏的棉花地里。“滴灌带使用后,还可以继续多次回收清洗再加工利用,既解决废旧农膜污染,又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中农集团业务人员说。

循环利用是减少污染的重要方式,这只是中农集团深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一隅。

针对病虫草害防治难题,中农集团农药板块加大科研攻关力度,研发的农药环保剂型已取得约40项发明专利,并不断转化为田间生产力,助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中农立华公司研究开发“瑞苗清”等新型农药制剂产品,组建600余人的技术服务团队,扎根田间地头,提供专业高效的作物解决方案。

在推广高效绿色农资方面,中农控股公司积极推广液体肥、菌肥等绿色农资产品。其中,中国农资·乌苏服务中心为乌苏当地棉农提供全托管液体肥服务,2020年以来,累计生产液体肥3000吨,服务棉田3万亩,节省包装物料投入20余万元,降低农户施肥人工成本70余万元,肥料投入成本减少150余万元。

针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难点,中农集团不断提升畜禽粪污和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率。中农吉星在吉林省公主岭市连续6年开展堆沤肥生产施撒工作,累计服务面积超10万亩,化肥使用量每亩下降约10%。中农国昌的秸秆打捆业务已服务安徽阜阳、蚌埠,江苏盐城、徐州等地,累计服务土地面积超16万亩,销售秸秆2.88万吨。

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已成为我国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必然选择。从投入端的农药化肥减量、农膜综合治理新模式,到生产过程的作物秸秆、畜禽粪污处理,再到产出端的绿色优质供给,中农集团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步伐不断加快,正在向全产业链绿色转型阔步前进。

为“双碳”目标抱薪添柴

零碳变革已成世界共识。在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变革。《“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指出,要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着力建设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深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随着绿色消费深入人心,共享单车已成为市民“绿色出行”的方式之一。随之带来的报废共享单车处置也成为一道社会“课题”。

据统计,我国每年会产生近300万辆废旧共享单车。如果这些废旧单车能回收再利用,将至少减少铝土矿开采11万吨,减少植被破坏17万平方米,减少碳排放58万吨。

为此,中再生公司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率先实现了共享单车的生产、使用、回收、再利用的绿色闭环,打造了“共享单车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提供了报废单车批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置方案。

目前,中再生公司已在29个省份的400多个城市回收处置报废单车550余万辆,占全国报废单车拆解量的50%以上。“单车回收零件可利用率达到99%。”中再生投资控股负责人说。

不止共享单车的链条化,中再生公司还将延伸报废汽车深加工产业链作为落地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的着力点。

为构建产业深加工闭环、实现报废汽车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中再生公司布局产业链协同作战,不断完善下游再利用链条,涉及废钢铁、危险废弃物处理、废塑料再利用、废铜铝有色金属再利用、废旧轮胎再利用等多个领域。目前,从回收、分拣、拆解到处理,报废汽车回收处理体系已然形成。据统计,中再生公司报废汽车年拆解产能近20万台(辆),布局江西、河南、宁夏、湖北等地。

中国是家电制造大国,也是家电消费大国。废家电规范回收处理是我国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的重要一环。基于此,中再生公司旗下上市公司中再资源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再资环公司”)一直不遗余力地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

一方面,中再资环公司持续加大“走出去”力度,不断创新完善回收体系;另一方面,在加工环节,大力开展拆解物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据悉,为提升废旧电子产品的拆解处理能力,中再资环公司持续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力度,开展设备升级改造,提高设备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打造深加工产业链,将拆解产生的部分产物进行二次拆解,延伸废家电拆解环节。

据统计,自2014年以来,中再资环公司已累计拆解1.27亿台废家电,拆解产物超过360万吨。其中,已资源化回收利用约72万吨废塑料、52万吨废铁、127万吨废金属等,总产生量相当于节约78万吨精铁矿、104万吨铝土矿、102万吨原油等资源,不仅节能减排效果和再生资源利用能力显而易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也显著提升。

新征程上,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一盘棋战略正在中国供销集团的发展蓝图中徐徐展开,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使命在肩,任重道远,未来可期。

THE END
1.我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建设按下“快进键”山东莱州深耕种业培育“小种子”,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陕西临潼绿色引领提品质,火红石榴点燃“希望之火”;黑龙江五常擦亮“五常大米”金品牌,老字号铸就新辉煌……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第二批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典型案例,涵盖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EyNDc0NQ==&mid=2650531200&idx=2&sn=abaca08aed262025a9ec4adb2fe5ff86&chksm=bf7477508249856f886a2e2869ab0719d99f79e2432a9ec23ece941fef67dd8adb5c3e23594d&scene=27
2.“绿色农资”连点成网为农服务提质增效化肥等农资是粮食的“粮食”,农资供应是否量足价稳,事关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 2022年8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以下简称“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制定《“绿色农资”升级行动方案(2022—2025)》,对加强农资保供工作机制建设、健全提升农资流通网络体系、创新优化农资供应服务方式、切实加强农资质量管理等作出部署,促https://www.zgswcn.com/news.html?aid=191355
3.加强化肥生产推动良种选育推广绿色农药——农资储备足春耕有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春播为粮食生产打下基础,对于夺取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各地积极准备各类农资产品,力保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供应及时充足,保障春耕春播顺利开展。近日,记者来到田间地头,记录多地扎实有序推进春耕备耕的热闹场景。——编http://nyncw.cq.gov.cn/zwxx_161/ywxx/202402/t20240227_12962728.html
4.《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发布创建绿色发展示范园区。鼓励自治区各类园区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绿色园区和低碳园区。以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高新技术开发区为重点,加强绿色技术供给、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提升绿色生态环境、健全绿色发展机制,推进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绿色发展示范园区创建工作。 https://www.chinacace.org/news/fieldsview?id=13148
5.媒体报道单俊伟:向海而生,海洋科技赋能绿色农业公司要闻而我们相信,"一直在奔跑"的海大生物一定能够在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升级的浪潮中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阔步前进,用更好的海洋科技赋能全球绿色农业,带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农资与市场》杂志 第770期 记者:胡晶晶https://www.coub.cn/news/156.html
6.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未来几年,中国生物育种产业化将进一步推进,给农资市场带来一定的机遇。非选择性除草剂,将得以有更广阔的发挥空间,应用前景或将扩大。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钟华: 智能制造是农药产业升级之关键 绿色低碳、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将是2024年农化行业的热门主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部署https://www.agri.cn/sj/scdt/202402/t20240207_8607957.htm
7.新修订的2024年版《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docx电感器和电焊机制造1.1.10高效节能磁悬浮动力装备制造1.1.11节能农资制造1.1.12节能采矿、建筑材料生产专用设备制造1.1.13高效节能低碳商用设备制造1.1.14高效节能低碳家用电器制造1.1.15高效照明产品及系统制造1.1.16高效节能炉具灶具设备制造1.1.17余热余压余气利用设备制造1.1.18绿色建筑材料制造1.1.19能源计量、检测、https://m.renrendoc.com/paper/315220447.html
8.山东:创新要素供给构建全链条绿色制造体系美丽山东山东:创新要素供给 构建全链条绿色制造体系来源: 齐鲁网 编辑: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12日 简介:【展开】6614次播放 相关视频潍坊:建设“无废城市” 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美丽山东时间2024-04-15济南市钢城区:海棠花开迎客来 美丽山东 时间2024-04-15 2024年04月08日《美丽山东》完整版 美丽山东 时间2024-04http://v.iqilu.com/ggpd/ggstsd/202306/12/5337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