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农业是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发展的立体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农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为进一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理论遵循和行动指南。
大农业观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重要引领
大农业观强调充分挖掘各类农业资源,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并举,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元价值,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断提升现代农业的供给能力和产业韧性,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重要引领。
引领农业资源要素统筹利用。要素高效组合、顺畅流动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依托。树立大农业观,有利于在充分利用耕地资源的同时,拓展传统农业生产边界,向整个国土资源要食物、要效益,也有利于各地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着眼国内外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寻门路、谋发展。
引领农业整体功能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的多元功能属性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发挥好农业生态和文化传承等功能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使命。树立大农业观,有利于农业多元功能充分挖掘、协调发挥,形成农业综合效益提升的强大合力。
引领农业发展方式整体转变。在传统农业观下,通过消耗资源、大量投入生产资料的方式,尽管可以解决粮食供给短缺问题,但也要付出极大生态代价。树立大农业观,有利于从根本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的做法,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坚持系统观念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现代农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众多关系纷繁复杂,各类农产品的供需形势、各种农业资源的承载力以及农业各类功能的实现情况等处于动态变化中。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系统观念,牢固树立和践行大农业观,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
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现阶段,面对巨大的农产品供给和需求,资源环境承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这就要求发展农业必须践行大农业观,系统兼顾生产发展和生态保护,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在生产发展方面,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利用,改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提升水土资源利用效率,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在生态保护方面,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大力度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农业污染治理、循环农业发展,不仅要杜绝生态环境欠新账,而且要逐步还旧账,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一方面,农业的弱质性、粮食等基本农产品的准公共品属性,决定了农业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对接市场需求、推动农业产业化市场化数字化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要素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活力充分迸发更有赖于市场驱动。践行大农业观,既要更好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政策支持、市场监管、法治保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提升政策的稳定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强化管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有效匹配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又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持续优化市场调节机制,提高要素配置效率,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的创造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