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是老祖宗的生存智慧。依靠一亩三分地,或者一池活水,一辈又一辈繁衍生息,同时也传承着乡土文明。如今,脚下这一方水土,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助力乡村振兴,这就需要把乡土资源盘活,让其焕发崭新生机与活力。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各地不同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形成了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孕育出独具特色的产品。以昆明为例,丰富的地貌类型、优越的气候条件、多样的生物种群,成就了种类繁多的土特产品。不管哪儿,都能拿出一两样“独门宝物”。随便列出一个地名,都可以加上一些美味作为后缀,辨识度极高。深挖“土”的资源,就是要盘活、用好一方山水,厚植优质土特产品生产的根基、土壤。

“土特产”之所以受追捧,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土”。“土”有根,什么样的水土气候,适宜播撒什么样的种子、养殖什么样的畜禽,都要依托资源禀赋、条件优势和历史文化,因地制宜生产。这种特点,预示着别处没有。就算勉强有,也不优不特。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一方水土,对于所孕育物产的品质,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也正是这种“土”,决定了“特”或“独”,这就是比较优势。念好“山水经”,关键在于立足实际,开发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食品、特色手工等产品,丰富“菜篮子”、鼓起“钱袋子”,让物质文化生活多姿多彩。

此“土”非彼“土”,内涵很丰富。在发展中念好“土”字诀,既要从源头保护好“土特产”的“土”,好的传统、工艺不能丢,保证不变味、不走样,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其赋能,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精准种植养殖,用好新的营销手段,提高市场竞争力、占有率。着眼长远,还要打开视野,注重开发农业产业新动能、农村生态新价值,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

观点2

放大“特”的优势

□刘孙恒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而扎实推进乡村的产业发展,自然需要围绕“土特产”下功夫。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山水一方情。不夸张地说,昆明就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作为春城,四季如春的气候,四季如画的风景,以及由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所形成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本身就是独一无二的。

本地人可能对此感受不深,毕竟已经习以为常,但是和其他地方一对比,就能发现昆明的与众不同。我们也能看到,昆明已经有不少“土特产”在全国都是响当当的,比如鲜花饼、呈贡宝珠梨、寻甸牛干巴、禄劝撒坝火腿、石林乳饼等等名优特产。

放大“特”的优势,首先是认识层面需要进一步加深,不能立于昆明看昆明,而应站在全省、全国的高度重新审视昆明的产业特点,深入挖掘自身既有的资源禀赋,深入研判消费市场的变化,精准对接消费市场的需求。

此外,让名优特产的名头更加响亮。这是个“好酒也怕巷子深”的年代。昆明要放大自身优势,让各种名优特产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就需要持续进行品牌塑造,培育更多有竞争力的“土特产”品牌,进而形成品牌效应,反过来带动产业发展和升级。事实上,普通消费者在买东西时一般分不清哪个东西的好与不好,往往是跟风消费或者是看牌子。所以,我们期待昆明不仅有各种农产品品牌出现,更期待有各种名牌出现,在产业振兴的路上阔步前行。

观点3

延伸“产”的链条

□武超

产业兴则农村兴,农村兴则国家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所谓的“产”,就是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是对“产”的明确解读,也是对“产业”发展的重要部署。

土特产不管再好,如果藏在深山人不识,就不能产生大的经济效益。宜良烤鸭、富民杨梅、宜良宝洪茶、石林大可枇杷、安宁食用玫瑰……无数土特产的成长之路表明,只有“土特产”流通,路子才会越走越宽;延长产业链,才能做活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不管是食用菌、花卉苗木、蔬菜瓜果、茶叶蚕桑、山地牧业、特色水产、中药材等,都涉及生产、加工、包装、仓储、销售、物流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链”,也都是可以带动农民在“家门口”就业的岗位。

延长产业链,体现在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推动全产业链转型升级方面。比如,鸡枞做成鸡枞油、核桃做成核桃乳,葡萄做成葡萄干,食用玫瑰做成玫瑰酒、玫瑰茶、玫瑰香皂等,不断延伸产业链,深挖多元价值,才能鼓起老乡的“腰包”。近年来,一些地方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特、一县一业”;一些地方建起现代农业产业园,力推产业集聚发展。名不见经传的“土特产”产业干得风生水起,小小“土特产”成了名副其实的大产业。

做优做精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价值链,这是“土特产”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从目前的情况看,不少地方“土特产”面临产业规模小、链条短的问题,品种、品质、品牌水平较低。比如xx卤腐、xx老酱、xx酱油……依然停留在初级生产环节,缺乏精深加工,尚未形成完整产业链。产品的品种、品质、品牌水平普遍不高,虽然打着“老字号”牌子在销售,但品种较单一,其文化价值、特色价值不能凸显。有的早年间有一定名气,如今消费者已经“看不上”,未能延续品牌效益。

THE END
1.2024热播电影电视剧免费VIP在线看我在中国当农人 2024/中国大陆/大陆综艺 2.0分更新至20230618期 我家的熊孩子 2016/韩国/日韩综艺 7.0分更新至20230618期 两天一夜第四季 2019/韩国/日韩综艺 6.0分更新20241125 我在中国当农人 2024/中国大陆/大陆综艺 8.0分更新20241118上 超甜搭档 http://www.gcnjtc.com/
2.中国自然特产大全全国各地自然特产大盘点你家乡的土特产上榜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孕育了数不清的自然特产,因为地方自然条件和饮食文化的不同,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特色的特产,比如云南野生菌菇、浙江水产海鲜、东北大米、海南水果……下面,小编为大家全面盘点全国各地的自然特产,包括粮油干调、果蔬水产、传统药材等,看看你家乡https://www.maigoo.com/goomai/215481.html
3.关于2023年全国“土特产”推介活动拟推介“土特产”名录的公示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土特产’文章”的重要指示精神,经农业农村部常务会议审议同意,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关工作的通知》安排,在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由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共同主办“品尝乡土味道 传承农耕文明——2023‘https://ifnd.caas.cn/xwzx/xxgg/6c2aeef306bf47829f3242797a75dac7.htm
4.做好“土特产”文章而产业振兴中,“土特产”是一篇大文章。什么是土特产?一般而言,土特产是指来源于特定区域,依据本地气候、土壤、水质、历史人文传统、技术、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所生产的品质优异的农产品或加工产品。狭义的土特产一般指当地的农林等特产,广义的土特产还包括手工艺产品等众多具有本地特色的产品。http://www.bingtuannet.com/btllw/jjsh/202407/t20240708_190892.html
5.首页批发 西藏特产 野生特级羊肚菌 菌中之王 羊肚菌 大量有货 ¥3224.00¥3730.00 【森馈商贸】热线 13888825146 羊肚菌 干货野生羊肚菌蘑菇 ¥2080.00¥2410.00 陇南康县土特产 礼盒装鸡腿菇 山珍干货野生菌 干鸡腿菇200g ¥58.50¥77.50 古田食用菌 新货古田特级新鲜鸡腿菇食用菌干货批发500g http://shu.china-rad.com/
6.品土居畜牧养殖和农产品土特产种植的信息网站 0 精彩推荐 君子兰不同季节施肥指南 在春季和初夏,气温回暖,君子兰的生长较为旺盛,主要以长叶为主。这时应该给君子兰施氮钾肥,氮肥可以促进叶子的生长和变绿,钾肥可以使叶子更厚,根系更壮。施肥的频率大约是一个月2-3次,最好选择早春或傍晚在阴凉处施肥。 https://www.pintuju.com/
7.打造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土特产”效益全链条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农业农村部举办的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洽谈会上获悉,本届大会签约总额超过1100亿元。其中,精加工农产品成为展会主角。 本届展会上,全国16个省份的680种特色农产品一一亮相。这个展台20多种芝麻系列产品吸引了众多目光。工作人员介绍,通过精加工的农产品附加值提高了35%,当地每亩芝麻的种植效益增加了600http://m.cnwest.com/szyw/a/2023/09/08/21863780.html
8.湖南“土特产”远销海外前三季度农产品出口151亿元新闻新闻 午间新闻 2023 00:00/00:00 自动 倍速 湖南“土特产”远销海外 前三季度农产品出口151亿元 节目简介https://www.mgtv.com/b/510379/20026885.html
9.河南十大土特产河南省,简称“豫”,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郑州,位于中国中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河南十大土特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河南十大土特产 1、道口烧鸡 安阳市滑县的道口镇是全国闻名的烧鸡之乡。道口烧鸡由道口镇义兴张烧鸡店所产,是河南名特产食品之一。其造型、色泽、味道、软烂被誉为四绝,冷食或热食https://www.yjbys.com/lvyou/meishi/1020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