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各地也纷纷行动起来,或互赠礼物,或晒出家底,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全国农业大摸底”。结果不摸不知道,一摸一个不吱声,原来“独在家乡为异客”的不仅仅是黑龙江人。上海崇明藏红花、浙江衢州鱼子酱、重庆淡水澳龙、山西大闸蟹、甘肃南美对虾……
这些特色农产品,不仅外地网友不知道,连本地人也少有听闻。有的人上午还在网上笑别人,下午就被家里爆出的特产破防了:“我的家乡特产,难道特地瞒着我产?”“到底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不知道的?”
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因地制宜
我国领土辽阔广大,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大陆海岸线长,形成了多种气温降水组合,也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环境。大环境里有小环境,大气候里有小气候,一些国外特有品种也能在中国找到适宜区域种植。东北蔓越莓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蔓越莓原产北美,素有“果中红宝石”的美誉,是世界三大超级水果之一。抚远地处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的三角地带,地势低洼,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炎热多雨,良好的水环境为蔓越莓水收提供了充足条件。总体来看,抚远市与蔓越莓原产地之一的美国威斯康星州纬度相近,气候条件亦差异不大,也是适宜蔓越莓生长之地。
2014年,黑龙江省抚远市将蔓越莓引入当地种植,填补了国内没有大规模种植蔓越莓的空白。2022年,抚远的蔓越莓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4200亩,是目前全国面积最大的蔓越莓种植基地。
咱们的蔓越莓不仅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甚至还走入了太空。2022年6月,5万粒选自抚远的蔓越莓种子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启动空间搭载试验,创下国内蔓越莓太空育种先例。一年后,承载着诸多期待的种子已经在抚远肥沃的黑土地上发芽生长,静待丰收。
黑龙江老铁回礼过后,全国各地也纷纷把自家吃的喝的给黑龙江送去尝鲜。但问题是,各地特产一个比一个让人出乎意料。网友戏称“农业大摸底,一摸一个不吱声”。
不仅有松茸饼干,云南甚至暗戳戳地把原产非洲的牛油果、澳洲坚果也变成了自家“土特产”。野生澳洲坚果又叫夏威夷果,原产于澳大利亚的亚热带雨林,云南拥有与原产地极为相近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如临沧、德宏等地就属于亚热带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很适合澳洲坚果生长。
30年前,一粒澳洲坚果种子漂洋过海来到云南扎根。2018年10月,第八届国际澳洲坚果大会在云南临沧举行,参会者都被云南山地种出品质优异的澳洲坚果吸引住了。“截止到2020年2月,云南特色坚果种植面积已达三百二十万亩!”
历史积淀
正所谓“农业大摸底,越摸越惊喜”。上海崇明也“摊牌”了:阿拉有藏红花!啥?上海有啥?藏红花不是西藏的?
你别说,藏红花原本还真不是西藏产的。藏红花又称番红花、西红花,原产于希腊等地中海沿岸国家,后经印度传入西藏,再由西藏传入内地。因此,人们把由西藏运往内地的番红花误认为是西藏所产,取名“藏红花”。
藏红花在古时被作为香料、调味品使用,并逐渐被发现其临床、保健作用,成为一种贵重药材。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崇明岛和长兴岛具有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征,加上长江及东海水体的调温作用,为藏红花的生长发育营造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小气候环境。上海市药材有限公司1979年从海外成功引种藏红花球茎,如今,其位于上海崇明的生产基地已是国内单体最大的藏红花生产种植基地。
紧接着,贵州慷慨送出折耳根酒、折耳根酸奶,让爱折耳根的和不爱吃折耳根的人都沉默了。但贵州还表示:“我们家铜仁是‘抹茶之都’,没想到吧!”
抹茶起源于中国隋唐时期,唐代的人发明了蒸青散茶这种制茶工艺,并制定了评价茶色香味的方法,将茶叶蒸青后形成的茶团或者茶饼就是唐代人的抹茶。
抹茶在唐代非常流行,还由此催生了一系列茶具、茶诗。及至宋代,当时的人们认为饮用茶是高雅与智慧的结合,同时,它也代表了当时贵族上流阶层对雅致生活的想象及追求。之后,南宋时期,日本学问僧荣西禅师将中国的制茶工艺传入日本,在当地生根发芽,并逐渐发展为日本的抹茶文化。
明代以降,抹茶由于脱离群众,加之元统治者不同的饮茶习俗以及朱元璋的禁令等多种原因消亡。直到当代在上海浦东,一群留日学生归国后开设了上海宇治抹茶有限公司,抹茶文化才又在国内被重新提及。
不止福建有好茶,贵州铜仁种茶、制茶、饮茶的历史也十分悠久。《茶经》中言:“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明实录》中载“思州方物茶为上”。
如今铜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被授予“中国名茶之乡”,石阡县被授予“中国苔茶之乡”,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被授予“中国古茶树之乡”等。铜仁的抹茶制作工艺结合传统与现代,颇有古代遗风。2018年,贵州铜仁被评为“中国抹茶之都”,所产抹茶远销日本、欧美各地。这样说来,我们买的日本进口零食里的抹茶极大概率是“MadeinChina”。
科技力量
四川省的鱼子酱搞得四川人民大呼:我们家居然生产“天价”鱼子酱?那为什么自家孩子十几年来一直吃豆瓣酱?
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俄罗斯、伊朗等传统鱼子酱大国,因过度捕捞、野生动物保护等原因,野生资源枯竭。中国人工养殖迎来契机,鱼子酱世界产业版图逐步向中国转移。
近些年来,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鱼子酱产地。全世界60%的鱼子酱都产自中国,其中四川雅安生产了全球12%的鱼子酱,居全国第二。另外强调一下,浙江衢州是我国鱼子酱产量第一!
拿出地图看一看,雅安处于内陆,那为何会成为鱼子酱产地呢?狭义上的鱼子酱又称鱼籽酱,是以雌性鲟鱼的卵作原料制成的腌制品。鲟鱼是冷水性鱼类,对水质水温要求很高,需要水温常年稳定在12℃至23℃。而雅安不仅水温适宜,水质常年稳居全国前列。此外,天全县高山引流的冰雪融水,又有思经河流过,也为养殖鲟鱼提供了优质水源。
安徽这下坐不住了,拿出了与鱼子酱齐名的鹅肝。要知道在欧洲,鱼子酱、鹅肝和松露被并称“世界三大珍馐”。可是,啊?鹅肝不是法国的吗,又关安徽什么事?
鹅肝专用品种朗德鹅确实原产于法国西南部朗德省,但我们安徽六安本来就产著名的皖西大白鹅。养鹅养久了,就想着整点外国鹅养养。而安徽六安市霍邱县的气候和水土非常适宜朗德鹅的生长,因此早在上世纪80年代,霍邱县就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引进了朗德鹅这一品种。经过多年的发展,六安现在已经拥有全国最大的鹅肝生产基地。如此说来,安徽能大方送出鹅肝也就不奇怪了。
甘肃见势不妙马上坦白:我家有南美白对虾!甘肃网友震惊道:“我吃了这么多年洋芋,你跟我说咱家产海鲜?咱家也没海啊?没有海的甘肃是怎么养出南美白对虾的呢?”
甘肃省大多属盐碱地,养殖南美对虾的主要困难是水质受土质影响很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17年起,研究人员结合地区气候条件,建立了室内水泥池加温淡化—塑料日光温棚标粗—外塘养成的分级养殖模式。又在实验室分离出了适合在景泰地区盐碱水池塘中生长的有益菌类和藻类,通过扩大培养,将其定期添加到养虾池塘中,起到了稳定藻相和菌相的作用,如今这些养殖技术已经逐步走向成熟。
不止甘肃,新疆甚至还有三文鱼的养殖场,不过,这些产品的产量并不高,只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
山西的大闸蟹也是一个道理。在黄河“几字弯”,既有水质清澈的地下水,又有丰富的浮游生物和藻类。而且黄土高原的土壤肥沃,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再加上晋南地区独有的气候——高温天气短,使大闸蟹迅速成长,并且体厚肥美。只是养殖规模并不算大,这也难怪山西兄弟们对我们保密了。
“农业大摸底”让各地网友深感“独在家乡为异客”。还有一些人的固有印象也导致“家乡特产,特地背着我产”。
中国各地就像一个大家庭,趁着农历新年即将到来,带上自家的好东西给各位兄弟姐妹拜年。互相赠送的特产,传达的是对彼此热腾腾的关心和祝福,也传达出中国人和谐有爱、团结和睦的精神文化底色。
这次“农业大摸底”虽说是网友的调侃,背后蕴藏的却是对自己家乡、对祖国满满的骄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