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市场和产地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会导致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一亩田等农产品电商平台通过为蔬菜主产区种植户免费提供大数据行情等服务,指导菜农选择合适售卖市场。此外,多家电商平台还通过加强基地直采、打通供应链,助力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实现供需更好匹配。
少量蔬菜品类出现价格波动
蔬菜价格走势成热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10月26日,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平均价格为5.99元/公斤,比10月25日上升1.4%。另据一亩田天机农业大数据显示,通过对监测的油菜、小白菜等19种蔬菜整体走势分析,10月25日,19种蔬菜平均价格上涨到4元/斤,与半个月前相比平均上涨16%。与此同时,各类蔬菜品类的采购热度同样呈现快速上涨趋势,上述一亩田数据显示,单从采购商平台联系数量来看,10月17日至23日,大葱同比上涨128%、白菜同比上涨134%。
10月27日,新京报记者在部分电商平台发现,近日一些绿叶菜类价格出现浮动。在某电商平台,200g生菜售价6.9元/包,较10月上旬同款生菜的售价上涨1元;100g香菜售价2.8元/份,10月上旬同款香菜售价1.9元/份。不过,也有不少蔬菜品类价格未有明显变化,同样在该平台,1kg的毛冬瓜售价为7.9元/个,500g千禧贝贝番茄7.9元/份,均较10月上旬价格未有变化。
多平台加大民生必需品备货量
作为距离民生需求最近的菜篮子之一,生鲜电商也在采取多项举措,做好民生产品储备。10月27日,新京报记者从每日优鲜获悉,在加大民生必需品备货量方面,目前肉蛋奶、蔬菜水果、粮油饮用水等日常生活必需品的备货量已增加至平时的4倍,可以满足每天的订单需求。叮咚买菜方面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将为可能出现的部分区域站点产品短缺情况,做好风险预案与调拨管理准备。其中,土豆、鸡蛋、白菜等基础民生商品的备货量是平时的2倍左右,且视情况增加部分站点的日配次数。本来生活方面也称,目前全力做好蔬菜正常保量供应,实现充足供应。
市场信息有效对接助力供需匹配
“销售方式传统、信息不对称、渠道单一仍然是很多地区农产品卖难、农户增收难的重要原因。”一亩田研究员介绍,像白菜品类,北京新发地价格稳定在1元左右,还呈现上涨趋势,有新发地的采购商反馈,北方个别产地价格仍然出现过0.1-0.2元的价格。这一方面是因为产地信息的滞后,对外界的价格和供需关系等信息缺乏敏感,另一方面也是种植户的销售渠道单一,只能“坐等靠”,等着别人上门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