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最新解读——数字技术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传统农产品供应链在生产环节费时费力,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并且流通环节多,供应链链条长,农产品损耗率高,还缺少农产品供应链监管体系。这不仅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供应链参与者的经济效益,还会导致农产品不能及时满足市场需求,造成农产品资源的浪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对食品要求的逐步提高,如何利用现代化技术来解决农产品供应链问题,提升农产品供应链的数字化水平,是我国供应链发展的重中之重。农产品供应链数字化是推动农产品供应链的高效率运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以及普惠三农实现“降本、增收、提效”的必经之路。

农产品供应链主要分为四个环节,生产环节、销售环节、流通环节和监管环节。通过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数字技术,实现生产环节的农情监测和智能决策、建立电商平台、建设智慧物流、构建农产品可追溯体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供应链各环节效率。

01生产环节:农情监测+智能决策

农产品供应链的最前端是农产品的生产环节,生产环节主要应用农情监测系统和智能决策系统。农情监测系统是运用物联网、互联网、传感网以及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的监测系统,在田地中放置检测温湿度、土壤水分等传感器,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实现农田环境的监测,再配备视频监控、机械化装备,可实现农田生产环境的可视化管理、机械化种植。农业生产者在手机或电脑上就可以监测到农田的基础环境、农作物生长情况、病虫害情况。智能决策系统主要是将农情监测系统中的信息进行智能分析、智能处理、智能决策和智能预警等,还可以联系专家进行在线指导。此系统集成了农业生产管理知识模型,实现科学施肥、节水灌溉、病虫害预警防治的智能化管理。

02销售环节:电子商务

农产品销售直接关联到农民的收入水平,并且农产品流通节点过多和物流成本过高等问题,会影响到消费者获得产品的价格。互联网技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减少农产品的流通环节,降低运输成本,尽是可能实现生产与消费直连。目前,我国逐渐衍生出以下5种不同的农产品电商模式。

C2B/C2F模式属于订单农业,消费者在互联网平台进行农产品预定,农户根据订单生产所需要的农产品种类和数量,以家庭配送的方式将农产品送至消费者手中。此模式是消费者直接定制农产品,农户的经营风险小。

B2B模式是商家对商家模式,前端商家从生产者手中采购农产品,后端商家通过互联网平台与前端商家交易,减少次级批发商的加入,为中小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零售商节省成本、提供便利。美菜网是典型的B2B模式,后端商家是中小餐饮企业,通过电商平台联系到前端商家。

B2C模式是商家对消费者模式最为主流,分为两种经营模式,一种是像淘宝平台型经营,扮演一个中介的角色,给商家和消费者建立一个连接的平台;另一种是像我买网垂直型经营,专注于农产品的售卖。

O2O模式是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模式,目前分为两类,一是像盒马鲜生新零售模式,消费者可以在线上下单,线下自提或者送货到家,二是像多多买菜社区化模式,在线上下单,第二天线下自提。O2O模式会建立很多前置仓,物流配送快捷便利。

03流通环节:智慧物流

物流是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纽带,智慧物流是在流通环节采用智能软硬件、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智能化管理,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物流运输的智能把控,二是冷链仓储的规划管理。

冷链仓储的规划管理主要是以物联网技术为依托,通过传感器网络实时观察农产品运输仓储环境,重点监控环境的温湿度,以气调保鲜技术和低温冷链保鲜技术保持农产品的贮藏寿命,减少损耗,防止食品污染与变质,对农产品的仓储全过程实现可控和可追溯。

04监管环节:追溯体系

01数字化开启农产品供应链源头

从农产品供应链源头开始,通过数字化提高生产效率与农产品质量,以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农产品在供应链前端的信息,并配以区块链技术实现信息共享和不被篡改,通过电商平台促使生产与消费直连。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保证农民种出品质更好的农产品,数字化管理让农业生产更高效,有利于提升农产品产量与质量,数字化平台还可以拉近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距离,促进农产品消费升级,提升农民收益。

02数字化保障农产品流通安全

生鲜农产品具有易损坏、易腐烂的特点,运输与普通物流运输不同,因此,必须考虑流通过程中农产品所处环境的温湿度、气体含量等。保障农产品流通安全是冷链物流的关键,提升流通环节基础设施设备技术水平,以物联网技术实现流通全程监控;通过导航定位与云计算等技术,提高运输智能调度水平与线路优化水平;推广产地仓+电子商务模式,建立产地仓,并通过电商平台与网络直播等模式,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过多,实现产销互联。加快发展冷链物流,缩短农产品供应链,解决物流中“断链”问题,全面提升冷链物流服务品质,有效保障农产品流通安全。

03数字化完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

04数字化助力农产品供应链升级

5G和人工智等新兴数字化技术,加快应用在农业领域,可以促进农产品供应链的创新发展。在5G技术的推动之下,能够提高物联网设备中数据的传输速度、数据精度,能够建立更全面、实时的物联网络;在农业自动化方面,使机器接收指令的速度更快、操作更精准;5G通信网络可以获得农产品供应链上各环节的全部信息、完整数据,使得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可追溯。5G最大的优势在于通信速度快、数据容量大、保证数据完整性,而人工智能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机器换人、替人思考。人工智能能够让机器完全代替人工,打造无人农场,更高效、精准的工作;还能够对数据进行学习、挖掘、推理,实现智能决策,辅助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进行智能化管理。人工智能促进农业整体的效率提升与科学发展,推动现代农业向着智慧农业时代迈进。新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可以推动技术和产业的结合,助力农产品供应链升级。

THE END
1.区块链技术与农产品溯源:实现透明供应链的关键农产品区块链溯源2.区块链产品溯源系统 数据上链 每个供应链节点(如种植、加工、运输、仓储、销售)都将农产品的关键信息记录到区块链上。这些信息可能包括生产日期、地理位置、检测报告、运输温度等。 数据上链后会生成唯一的哈希值,并与上一个区块的哈希链接,确保数据不可篡改。 https://blog.csdn.net/CobyBryantGiGi/article/details/142988819
2.区块链农业供应链业务深度解析与要求探讨新闻动态摘要:,,本文深度解析了区块链技术在农业供应链业务中的应用要求。区块链技术为农业领域带来了透明度、可追溯性和安全性,优化了农业供应链。文章详细阐述了区块链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涉及的关键环节,包括农产品溯源、智能合约、支付与结算等方面。通过整合区块链技术,农业供应链实现了更高效、更可靠的运营,提高了农产品的https://bbs.jlnk.cc/post/5687.html
3.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可行性分析物流行业知识物资本身对供应链的高效性有较高的要求,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多体现在高效的层面上。在传统运作体系下,高效率和高成本成正比例关系,高效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需要高昂的物流成本支撑。对于利润率相对较低的物流行业,高成本在业内很难被接受。区块链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点对点组网方式,它是利用编程的手段来https://www.gml.cn/Mobile/MArticles/qkljsyyyncpllwltxdkx_page1.html
4.农产品供应链平台农产品供应链服务平台农产品数字经济平台 从产到销的“平台+基地”全链路解决方案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基石,借助数字https://www.niuinfo.com/?p=12483
5.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许昌市“十四五”现代供应链发展规划的通知认真落实《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实施意见》,荣获国家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城市。我市依托“豫冷链”平台开展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农产品供应链、物流标准化、冷链配送等试点任务取得积极进展,入选省级物流标准化示范城市和智慧化试点城市、省级城乡高效配送试点城市。供应链金融发展成效明显,直接融资从2015年的96亿https://www.xuchang.gov.cn/openDetailDynamic.html?infoid=9d277f44-4573-4763-bbc4-8683fbe44dd2
6.赵春江院士:加快数字技术在产品供应链上的应用关于数字技术在产品供应链上的应用,赵春江院士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加快农产品智慧供应链政策创新。建设智慧农产品供应链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将农产品的共性技术、公共软件、智能设备纳入新基建体系里,必须依靠强有力监管的手段。智慧农业、智慧冷链、智慧市场、智慧零售、智慧监管、智慧服务、区块链追溯等新技术、新https://www.smartag.net.cn/CN/news/news10436.shtml
7.区块链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展望51CTO博客目前,区块链农业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真正全面应用区块链技术、规模化应用的成功案例并不多见,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任重道远。农业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毫无疑问,区块链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总体发展理念方面,区块链可为智慧农业夯实底层基础,为其保驾护航,促进稳健发展。在具体技术实现方面,区块链可打造绿色农产品供应链,https://blog.51cto.com/u_15127528/2692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