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电子商务促进农产品供应链数字化的路径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电商门户互联网+智库

10月18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进行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统地论述了我国发展数字经济的部署,提出了很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总书记强调,我国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以前是说做大做强数字经济,这次增加了做优,把做强放在第一位。

总书记提出我国发展数字经济具有三大优势、三个有利于和两个深度融合。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来探讨今天的话题。

电商十四五规划关于农产品供应链的部署

专家组的基本研判是,我国电子商务已经进入“成年”发展阶段,“十四五”是我国电子商务全面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守正创新、共生共享共赢将成为产业发展主旋律。《规划》必须坚持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规划》用“五个成为”描绘了2035年的远景目标。即到2035年,电子商务成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幅跃升的重要驱动力,成为人民群众不可或缺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资源高效配置的重要引擎,成为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力。

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的总体情况

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电子商务与农产品供应链。那么,农村电商是一个什么发展情况呢?

1.农村电商发展的情况

农村电商是在农业现代化和电子商务发展双重推动下发展起来的。截至2021年6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2.97亿,占网民整体的29.4%;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9.2%。2020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79万亿元,同比增长8.9%。

2020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4158.9亿元,同比增长26.2%。分品类看,零售额前三位的品类分别是休闲食品、粮油和滋补食品,分别占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的19.82%、14.55%和11.25%。从增速来看,增速前三位的品类分别是粮油、奶类和肉禽蛋,同比增速分别为58.7%、57.7%和56.9%。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分别占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的62.46%、16.87%、14.75%和5.92%,同比增速分别为27.9%、14.4%、27.3%和44.0%。

2.农村电商发展的特点

农村电商在促进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乡,开辟出了一条方便、快捷,促进城乡商品“双向流通”的重要渠道。

电子商务从流通端切入,逐步向农业产业链上游延伸,渗透到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推进农产品在生产、组织、管理、加工、流通、储运、销售、营销、品牌、服务等环节互联网化。

电子商务已成为许多家庭购买农副产品的日常方式,也是小镇青年的重要生活方式。农村居民透过电商接触到外界,更加注重个性化、品牌化、多元化的消费体验,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不断释放,消费者追求更高的消费品质和体验,农村人的生活方式与城里人逐渐趋同。

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为拉动农产品上行、促进乡村消费升级、扩大农民就业、带动农业数字化转型、促进电商脱贫长效机制建设等提供了坚实保障。电子商务成为县域创新创业的重要阵地。

3.农村电商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挑战)

农村电商供应链能力不足,各类主体缺乏协同,可持续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已成为农村电商发展的三大短板。

农村物流体系末端服务能力不足,降低了电商产品的品质,增加了电商产品的物流配送成本,出现“农产品出村难、工业品进村难”的双重困境。尤其是农产品电商,还未形成稳定的温控运输体系,极大地阻碍农村电商规模化发展。

4.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的风险

农产品供应链涉及主体多、环节复杂。农产品供应链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是支撑农产品供应链的血脉,贯穿供应链始终。供应链安全风险集中体现在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是否畅通。

有学者将农产品供应链安全风险进行了归类和划分。包括由自然灾害、动物疫病、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造成的商流中断,由物流阻塞造成的运输中断,由网络崩溃造成的信息隔断,以及由于金融危机影响资金流造成的供应链中断。此外,各国政府的外贸政策不确定性也会造成供应链中断。

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把农产品供应链安全风险分为自然灾害、动物疫病、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物流阻塞、网络崩溃、金融危机、政策干预等8类。

这八类风险的发生环节和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其中,公共卫生和金融危机是全局性的风险。公共卫生事件不仅会影响需求端,也会影响生产端,对城市和农村都会造成严重影响,无论是非典疫情,还是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城市供应短期内有短缺,生产端也出现了农资供应不上和农产品滞销的问题。因此,应急措施主要是库存和调运。

金融危机主要影响供应链的资金流动和消费者的信心,影响加工生产,造成需求不振,当金融危机发生时,库存对于农产品供应链有重要调节作用。

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供应链数字化路在何方

未来,农村电商发展趋势:

二是农村电商交易内容发生重大变化,农村生活在线化、商业数字化展现良好前景。

三是农村电商经营主体发生重大变化,不同主体需要重新定位,在农村电商的生态链条上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四是农村电商消费层次发生重大变化,追求品牌与品质成为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背景下的新趋势。

五是农村电商矛盾发生重大变化,最核心的矛盾问题已经高度聚焦于供应链,成为打通农村电商“任督二脉”的关键。

路径一:供应链数字化与数字乡村同频共振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做好农产品供应链创新,要抓住数字乡村建设机遇。农村电商不仅仅是农产品销售方式的创新,还是整体供应链的改变。主要的工作有三个:建设数字化的农产品供应链,打通农产品供应链信息通路,促进产销对接;建设配套的仓储物流体系,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发展农产品核心加工产业,打通农产品上行通路。

围绕县域产业数字化升级,阿里数乡推广智慧农业促进生产,以电商产业规划、产业数字化聚焦县域农产品和非农产品,基于打造精品网货和区域公共品牌、建设产地仓完善供应链,利用整合营销、品牌传播拓展销路,赋能“种产供销”全链路。

路径二:供应链数字化与电商新业态协同发展

我们站在数字经济角度来看,农业的整个生产链、供应链、销售端,都需要发生重构。未来,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深度融合、双轮驱动,必将提升农产品销售效率、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电商平台通过农产品数字供应链打造,能够快速缩减供应链的链路,降低销售成本,提高农产品商品的品质,减少农产品损耗。

今年我调研了社区团购。社区团购在供应链成本上,与综合超市与农贸菜场存在区隔,更接近线下小商贩。社区团购在货品周转率和资金周转率强于超市,在商品损耗率上显著低于农贸菜场。总体上社区团购与农贸菜场供给效率近似,克服了传统线下小贩“低成本但低规模”;“超市高规模但高成本”弊端。

社区团购是零售行业的新业态,高效衔接供给需求,在提高流通效率,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多样性需求方面,跟以往的菜店或者农贸市场相比,社区团购具有重要的创新性。社区团购符合零售终端供给小型化趋势,它形成的数据可以反向指导品牌商生产,供应商备货,对订单模式,数字仓储,产销精准对接起到助推作用。

社区团购一头连着农产品的生产供应和县域的商业体系,另一头连着城市社区居民的服务,中间跳过批发市场环节,大大缩短了供应链条环节,对于节约社会成本具有很大的重要意义,对国家建立新的供应链体系具有重要价值。未来,社区团购要坚持需求导向、技术赋能、有序竞争,更好地促进供应链全环节的变革和进步。

路径三:供应链数字化与农村电商大数据深度融合

发挥数据在农业农村中的作用,通过农业大数据的利用,实行产销一体化,将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链接成一个有机整体,并对其中人、财、物、信息、技术等要素的流动进行组织、协调和控制,是农产品价值增值的重要途径。

乡村产业振兴要靠数字平台。实现数字乡村,要结合农业产业打造B2C、B2B到F2C等平台,还要打造从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多层次多样化的数字平台。当前,特别要结合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打造特色高端农产品电商平台和供应链平台,增加附加值。

比如,一亩田就是农业领域的数字平台。他们建立的供采智能匹配系统正在为全国3000万用户提供高效精准的连接服务,每天产生30万对精准的供采对接。平台每天还产生近10TB的数据。

举个例子,2019年落地的徐闻菠萝流通大数据是“一亩田天机农业大数据”与县域单品的首次结合,徐闻菠萝连续两年持续不减的市场热度,这个大数据系统发挥了很重要的保驾护航作用。

路径四:供应链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创新

农业和农村的金融服务中,农业供应链金融、农业保险很重要。2020年9月,人民银行等八部委发布的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首次定义了供应链金融。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提出“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为农业供应链金融实现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政策支持。

今天,供应链已经发生了变化,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很快。数字化供应链,是将现代数字技术和供应链模式进行结合,通过数据、流程、智能算法等技术,打通供应链各个环节中信息交流的壁垒,实现“数字驱动供应链”的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是大势所趋。未来,业界看好的模式是金融机构、第三方供应链平台、核心企业三方合作,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打造共享式综合型供应链金融平台。

结束语

“十四五”期间,农村电商与农产品供应链深度融合,将相互赋能,成就彼此。

数字平台或者说互联网平台在农产品供应链发展中至关重要,地方政府可以借势数字乡村建设,与大型互联网平台合作,推动农产品标准化、电商化、品牌化。

扎根农村的电商平台、数字平台,应该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更好承担起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

THE END
1.“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电商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互联网+”给农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1995 年以来,我国就运用互联网来发展农产品。多年来,由之前 的从零起步到现在的多个政府机构积极参与,实现规模化, 农产品电商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如今,我国已建立了由大 型农业企业、主要电商平台等构成的电子商务系统,农户或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根基,与此同时,政府部门https://www.qingbaoyuan.vip/doc/71601/
2.“互联网+”时代下农产品供应链发展研究[主 题词]:农产品 -- 供应链管理 -- 研究 -- 中国 [学科分类]:经济学 [页 码]:193页 [定 价]:CNY68.00 [摘要]: 本书基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实证分析影响农产品供应链的各种因素,从而为农产品供应链优化提供理论指导。相关资源中国农产品绿色供应链耦合机制研究 = Study on the coupling mechanism http://www.yidu.edu.cn/103240/detail/book/66ce76b2617cb9a5eff9357d.html
3.(四)张家口市商务局市场建设运行领域百问百答农产品供应链的有效投资范围是:1.升级改造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支持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交易区和内部道路等公共设施,满足分区、分类经营和批零分离、人车分流要求。完善通风、排水和垃圾处理等设施改善环境卫生。加快完善检验检测、产品湖源等设施设备,严把农产品入市质量安全关。开展信息化和智能化改造,推动实施电https://www.zjk.gov.cn/content/bwbd/197919.html
4.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精选十篇)我国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主要有两类:一是基于传统推式经营体系,有加工型企业+农户物流组织模式、批发商+批发市场+零售物流组织模式等;二是基于拉式经营体系,有流通型企业+农产品生产者物流组织模式、第三方物流模式、期货模式、基于信息共享的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等。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2rdpon0.html
5.艾瑞:2023年中国生鲜食材供应链行业洞察互联网源本生鲜致力于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数字化科技,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与食品安全防控能力。整体来看,源本生鲜围绕“数据+农业+安全”发展战略,打造农产品供应链数字化平台(即源本生鲜食材配送管理平台)、食品安全智慧治理平台、数字农业平台,进而不断筑高企业在生鲜食材供应链数字化服务方面的竞争壁垒。https://report.iresearch.cn/content/2023/04/466108.shtml
6.供应链视角下新疆果蔬农产品出口物流模式研究*张正、高阔、于斌等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模式进行阐述②参见张正《供给侧改革下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创新研究》,《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第101-106页;高阔、唐雯钰《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模式与提质增效分析》,《江苏农业科学》,2017 年第24 期,第333-337 页;于斌《互联网+背景https://www.fx361.com/page/2021/0525/1208550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