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照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许可证
机构编码:B0002H111000001
发证机关: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2021年4月1日
技术应用
2.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农业银行与核心企业、供应商的联盟链,搭建供应链服务平台。对接核心企业的ERP系统,将真实交易信息上链存证,链上各参与方可便捷地查阅电子凭证的流转记录,确保融资贸易背景真实性。
功能服务
本项目综合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构建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为产业链上下游的供应商和经销商提供融资服务。
1.基于订单的信贷服务:以核心企业确认后的订单作为融资依据,由核心企业或保险公司、担保公司等提供增信,为下游经销商提供短期流动资金贷款。
2.基于电子承诺付款凭证的信贷服务:对接核心企业ERP系统,为上游供应商提供融资服务。解决小微企业应收账款无法及时变现以及核心企业信用难以多级穿透的问题。
本项目由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负责平台设计、技术开发以及运营,无其他第三方机构参与。
创新性说明
2.风控能力方面,通过对接核心企业ERP系统、电商平台和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e账通)等,将行内外数据进行联合建模,提高企业信用风险防控效率和精度,提升农业银行整体的风控能力。
3.服务成本方面,通过对接核心企业供应链资金流、物流、信息流数据,结合人行征信和农业银行贷款的行为数据识别融资客户风险,降低了信贷服务的准入门槛和服务成本,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4.业务模式方面,根据上下游客户的应收账款和交易订单等合理确定融资额度和期限,支持按日计息、随借随还、利率优惠等个性化信贷服务。通过三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核实融资交易背景,实时掌握贷款资金的动向,打造更为安全的信贷服务。
预期效果
本项目上线后,将有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有效缓解供应链“长尾”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升小微企业融资获得率,扩大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
预期规模
按照风险可控原则合理确定用户范围和服务规模。预计到2021年末,“链捷贷”合作核心企业链条达1000个,融资上下游客户达到15000家,融资余额不低于700亿元。
服务信息
服务渠道
线上渠道:企业网银等
7×24小时
服务用户
符合业务办理条件的企业和个体户、农户
服务协议书
《服务协议书-“链捷贷”产品》(见附件1)
合法合规性评估
评估机构
2020年09月26日
有效期限
3年
评估结论
评估材料
《合法合规评估报告-“链捷贷”产品》(见附件2)
技术安全性评估
中国农业银行研发中心
2020年08月27日
《技术安全性评估报告-“链捷贷”产品》(见附件3)
风险防控
风控措施
1
风险点
基于应收账款等进行融资,可能存在虚假交易、重复融资风险,例如企业与供应商互相串通,伪造交易凭据,虚构应收账款进行融资。
防范措施
2
因核心企业可能对应付账款的风险识别和风险防控存在漏洞,导致核心企业存在信用风险。
结合核心企业及产业链的整体情况,建立基于核心企业贷款、债券、应收账款等一揽子风险识别和防控机制。建立面向核心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的风险感知及防控平台(农业银行信用风险预警监控系统、农业银行链捷贷风控预警系统),加强对核心企业应付账款潜在风险的提前探测、及时预警、精准处置。
利用该项目辅助对企业的客户尽职调查等反洗钱工作,提升反洗钱履职水平。严格按照《反洗钱法》有关要求,控制知悉范围并做好保密工作。
3
在数据采集、存储、传输、使用等过程,由于技术缺陷或业务管理漏洞可能会造成数据的泄露风险。
4
创新应用上线运行后,可能面临网络攻击、业务连续性中断等方面风险,亟需采取措施加强风险监控预警与处置。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将按照《金融科技创新风险监控规范》(JR/T0200—2020)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掌握创新应用风险态势,保障业务安全稳定运行,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风险补偿机制
对该项目开展业务时反洗钱义务履行的情况负责并承担违法违规责任。在金融消费者因使用金融服务而出现资金损失时,由金融场景提供方按照风险补偿机制进行赔付。
对于非客户自身责任导致的资金损失,提供全额补偿,充分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退出机制
本项目按照退出机制(附件5),在保障客户资金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系统平稳退出。
业务方面,按照退出方案终止有关服务,及时告知客户并与客户解除协议。如遇法律纠纷,按照服务协议约定进行仲裁、诉讼。涉及资金的,按照服务协议约定退还客户,对客户造成资金损失的通过风险补偿机制进行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