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访谈访京东农村电商负责人李贺明:农业如何拥抱互联网+?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电商门户互联网+智库

截止到2016年10月9日,全国已有433家特产馆,另外涉农企业和专营店铺664家,分布在7个大区共32个省及直辖市。

以下是网经社(100EC.CN)独家对话京东农村电商战略负责人李贺明:

精准扶贫战略实现三大赋能

网经社:京东农村电商在2016年的主要发展情况如何?商业模式是怎样的?

网经社:与其他同行企业相比,请问京东农村电商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解决了哪些行业痛点?

网经社:农村电商物流是行业痛点之一,京东是如何解决这一痛点的?

李贺明:经过近十年的努力,京东已经建成了闭环、全程可追溯的物流体系,覆盖全国的中小件物流和大件物流网络已经相对完善且运行良好。近年来,京东投入巨资打造电商冷链物流体系。目前,京东集团在全国运营了254个大型仓库,仓储设施占地面积约550万平方米,拥有6780个配送站和自提点,覆盖全国范围内的2646个区县,极大地提升了物流配送时效和便利。“京东帮服务店”能够在1700多个县的44万行政村,提供大型家电的配送、安装和售后等服务。

京东物流实验室正在开展全自动物流中心、无人机、仓储机器人以及自动驾驶车辆送货等项目研发,无人机送货已进入试运营阶段,这将不断提升京东的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同时,为了实现智能化商业的愿景,京东已经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了大量研发投入,并开始在各个环节展开应用实践。进入双11以来,京东无人机在宿迁、西安、北京等多地同时投入运营,这意味着继今年618首飞之后,京东无人机在成熟应用领域又进了一步。

网经社:目前,京东农村电商平台交易量情况如何?

李贺明:如2016年的双十一,覆盖了44万个行政村的1700多家京东帮服务店占据了京东大家电30%的销售额,280升以上的大容量冰箱占京东帮所销售冰箱数量的60%,55英寸以上的大屏幕电视、滚筒洗衣机和变频空调等高端产品在京东帮销售的各自品类中都有超过或接近一半的占比,烟机灶具和热水器等品类的销量也随着农民的生活条件改善而大幅增加,分别比2015年双11期间上涨了2倍多和1.8倍以上。

网经社:京东如何保证网络销售农产品的质量以及农产品食品安全?网络销售中哪几个环节相对重要?

李贺明:源头直采、加强品控。京东向质量可靠的生产源头发起直采,建立科学完善的品控体系,创新品控方法,完善品控措施,增强品控实效。我们有六大品控措施,分别是严审商家资质、严控进货渠道、抽检、自主研发的质控系统、处罚以及无忧退换货。正是这样严格、苛刻的品控机制保障了在商品流通的全过程中的商品质量和服务。

网经社:未来,京东农村电商有哪些发展规划和布局?

李贺明:京东将与更多的县域联手探索“互联网+”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在以下七个方面共同努力:

1、商品流通渠道建设

2、优势产业转型集聚

3、龙头企业发展培育

4、产品品质标准提升

5、消费服务体验改善

6、电商生态综合布局

7、电商产业精准扶贫

农村电商一片蓝海问题即机遇

网经社:近年来,农村电商发展火爆,行业也诞生了众多的企业,为什么这么火?这种火是真火还是虚火?

李贺明:目前城市市场相对饱和,发展空间变小,中国农村地区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基本建设投入不足;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结构性矛盾突出;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信息等服务滞后;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农业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等问题。问题即是机遇,面对农村市场这片蓝海的开发,企业与农民的需求都是紧急且迫切的。

网经社:2016年一系列农村电商发展政策的出台,对行业的发展会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李贺明:2014年以来,在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农业电子商务及电商精准扶贫三大战略的综合推动下,我国部分县域地区在商品流通渠道建设、优势产业转型集聚、龙头企业发展培育、产品品质标准提升、消费服务体验改善、电商生态综合布局、电商产业精准扶贫等方面,帮助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发展、推动农村换貌,取得显著成效。

近期即将出台的国家《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以较大篇幅,系统性地部署了电子商务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积极开展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等主要工作任务,并针对任务和发展目标,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电子商务促进县域经济行动和“电商扶贫”专项行动。随着规划的逐步落地,以及配套政策的出台,互联网+“新三农”将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县域企业转型的新动力,并推动农村电商、农业电商和电商精准扶贫工作向更有秩序、更有活力、更有成效的方向转变。

网经社:您认为目前农村电商行业主要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京东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网经社:传统三农企业也纷纷转型,您认为三农行业拥抱“互联网+”的机遇与挑战在哪?

李贺明:一是农村消费品质化、消费体验化、渠道品质化发展:

消费品牌化。《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要“提高城乡电子商务品牌意识”。农村消费者对于网购商品的价格敏感性逐步降低,对于品牌和品质的敏感性逐步提升。

品质电商不仅要提供迅速准确的最后一公里配送,还要提供完备的、人性化的售后服务,充分保障消费者权益。

渠道品质化。规划提出:“营造安全放心的电子商务消费环境,维护公平竞争的电子商务市场秩序”。电子商务平台不仅仅要提供品牌产品,更要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必须向质量可靠的生产源头发起直采,建立科学完善的品控体系,创新品控方法,完善品控措施,增强品控实效。

二是农业产业生态化、营销精准化、运营现代化发展:

营销精准化。规划提出:“加速发展精准农业,形成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电子商务与传统农业的结合,改变了过去盲目流通、产需信息不对称的局面。

运营现代化。规划提出:“加大流通标准在电子商务领域的推广应用力度,依托电子商务助推“三品一标”建设、加速农林产品的商品化、品牌化和电商化进程”。电子商务的竞争,已经由单纯的价格战,向综合实力的竞争,提升涉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在未来竞争中胜出的主要要素。

三是农民扶贫持续化、扶贫精准化、扶贫社会化发展:

扶贫社会化。规划提出:“充分发挥各类社会扶贫力量的积极作用”。近年来,京东联合友诚扶贫基金会、今日头条等,设立消费扶贫日,推动供应商伙伴,如联想、格力、美的等大型企业参与消费扶贫,在企业员工福利和食堂采购方面优先选择贫困地区的产品,实现扶贫全社会参与。

THE END
1.农村电商,农村电商平台最新资讯为什么农村电商深受农民喜欢?农村电商平台消费人群有什么特点?随着农村电商政策的扶持,农村电商消费逐年增长。更多农村电商资讯关注亿邦动力网农村电商频道。https://www.ebrun.com/qpd/44.html
2.达州市农村电商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如万源依托兴达农资公司打造的“万宝网”,在县城建起配送中心,在乡村建设配送站点150个;通川区以“互联网+农村电商+城乡物流”为理念,为农村提供网络代购、市场需求、信息发布和技术指导等服务,积极探索多渠道下单、个性化支付及草根物流模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商务、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系统。在推动平台上线的同时,https://www.sc.gov.cn/10462/10464/10465/10595/2016/7/21/10388981.shtml
3.基于互联网+农村的电商发展研究——以农村淘宝为例.docx随着信息科技和网络的发展以及移动终端的普及,电商成为一种人们普遍使用的购物模式。在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商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农村电商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以基于互联网+农村的电商发展研究为重要写作内容以农村淘宝为例,介绍了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分析了互联网+、电子商务和农村淘宝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728/8106007021006115.shtm
4.“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商物流发展问题及对策物流行业知识英脉“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已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举,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根基是农村电商物流。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加大力度实施“数商兴农”“快递进村”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三大强基固本工程,这标志着国家鼓励通过数字互联网技术和数据要素赋能农村电商物流发展,但当前农村电商物流整体面临基础设https://www.gml.cn/Mobile/MArticles/hlwbjxncdswlfzwtjdc_page1.html
5.江苏徐州:“互联网+”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农业电商是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近年来,农业电商发展如火如荼。江苏徐州顺势而为,积极探索“传统产业+电商”模式,开展特色产业线上拓展行动,把牛蒡、银杏等特色农产品、优质工艺品等优势产业链“搬上”网络,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沙集模式”等一批农村电商集聚区。如今,农村电商已成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新引擎。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5058493551370275749&item_id=15058493551370275749
6.农产品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是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也可理解为在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和增值网上以电子交易方式进行交易活动和相关服务的活动,是传统商业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电子商务分为:ABC、B2B、B2C、C2C、B2M、M2C、B2A、C2A、O2O 等。而农村电子商务,是指通过网络平台嫁接各种服务于https://m.tuliu.com/tags/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