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县点燃农资流通“新引擎”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济宁新闻

近年来,金乡县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农资流通主渠道作用,构建服务农业全过程的现代农资综合服务体系,打造“蒜都农服”新标杆,点燃农资流通“新引擎”,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2023年,金乡县被确定为全省“绿色农资”升级行动试点县、农资流通服务示范县,“113+N”的创新经验模式在全省宣传推广。

完善服务网络,打造“蒜都农服”新模式

按照“统一标识、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定价、统一标准”的管理体系,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县镇村”三级农资流通网络,将农资配送到田间地头,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米”。

打造“113+N”农资流通体系,健全县镇村三级资源网络。出资控股农资龙头企业1家,建设县级集配中心1处,布局镇级农资服务站12个,村级农资服务社200余个,实现“县有中心镇有站,村村有社连成片”的农资流通网络体系,农资储备能力达到3万吨,年销售农资3.5万吨。

构建集约高效资源配置体系,助力农资服务提质增效。整合系统内农资流通企业,组建蒜都农业服务公司,打造“蒜都农服”自主品牌,创新资本运营方式,深化与省供销农服集团合作,积极参与农服集团济宁公司的组建运营;为3家乡镇为农服务中心争取“鲁担惠农贷—供销农资贷”优惠政策,解决农资流通融资难题;培育京信合作社、浩翔肥业两家全国供销合作社农资保供重点企业,充分发挥农资流通与服务主力军作用。

健全仓储配送管理体系,实现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在布局线下销售网点的同时,创新推出“供销商城”网上商城线上服务,打造线上线下无缝对接、跨区域全天候、高效快捷一体化融合的仓储配送管理体系,实现门店端和移动端双协同。

搭建智能配送管理平台,畅通农资流通快速通道。依托大数据分析和智能调度系统,实时跟踪调度农资供需及库存情况,形成枢纽分拨最优方案,确保农资储备、流通、供应、运输等各环节的畅通,实现全县范围“一盘棋配货”管理。

推进升级行动,培育“蒜都农服”新生态

扎实推进“绿色农资”升级行动,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开展种业振兴行动,培育农资品种优势。联合中国农科院、山东省农科院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设立博士后工作站等研发平台,成立良种“育繁推一体化”基地两处,承接各类试验课题300余项,实施完成试验示范项目31项,成功培育大蒜新品种8个,选育推广大蒜品系7个,推广大蒜良种6万余亩,示范带动10万余户农户标准化种植,构建起现代种业生态链。

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实现农资绿色环保。加大绿色农资研发生产和销售力度,积极推广缓释肥、水溶肥、生物有机肥等新型肥料,更大范围内推进“测土配方、智能配肥、飞防服务、统防统治”等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努力实现精准施肥、绿色种植,促进农资经营由单一“做产品”向“做服务、做技术”转变,助推全县农药化肥年用量降低6000余吨,减少农业投入成本1200余万元。

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净化农业发展底色。严格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假冒伪劣农药流入农田,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3.8万件、废旧农膜8万吨,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探索农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以京信集团为载体,联合电信公司共同打造农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对农业生产资料等投入品实行扫码溯源,将数据要素贯穿农业生产全过程,对农产品实现全生命周期质量跟踪,为农资制造商、经销商、广大农户和农产品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精准化服务。

突出精准服务,提升“蒜都农服”新效率

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如何有效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金乡县多措并举,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

实施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依托供销系统社属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大力实施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农资流通服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打造农业全产业链综合服务体,走出了一条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村集体发展壮大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服务体系。依托本地农业资源、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全力打造良种“育繁推”+田间“技管服”+仓储“收藏售”+加工“精新高”为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服务体系,为中小农户提供单环节、多环节、全流程托管等多元化选择。

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承担中央财政资金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任务9万亩,为玉米、小麦、大蒜种植户提供“耕、种、防、收”全程托管服务,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通过农资产品集采集配、实施规模化农机作业操作、发展订单农业等方式,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实现农业节本增效、农民持续增收,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THE END
1.让农民增收经销商致富的新模式,不服不行–北方农资网让农民增收、经销商致富的新模式,不服不行 12月16-17日,以“数控、众创、共享、服务”为主题,由陕西富钾农资有限公司主办的2018“互联网+数控农业”新业态暨DT智慧?服务联盟启动仪式,在陕西杨凌召开。杨凌示范区农业局局长肖永贤,以色列海发全球市场开发农艺师Oded,著名苹果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教授http://www.bfnz.cn/1681.html
2.兴农有道《农资新零售》颠覆传统农资销售模式,解决农资赊销顽疾兴农有道《农资新零售..农资赊销一直都是行业性难题,也是农资人最为头疼事,一年到头,农资经销商手里可能大部分都是白条、各种账本,甚至几年的堆积如山。年头赊到年尾,春季赊到秋季,看似销货如同肥肉一块,实则如同刺猬抱团,咬不得、https://tieba.baidu.com/p/6390076078
3.从产品到模式,绿邦”合“力启程“一站式”开启,为“中国农资经销商转型促进者” 为了应对现代农业发展给农资生产和流通企业带来的影响,适应时代潮流推进农资流通体系变革,会上,绿邦国内首倡“一站式”的全新营销模式,筹划设立“绿邦中国农资新势力促进联盟”。在拥有过硬的差异化产品的基础上,绿邦科技定位中国农资经销商转型促进者。依托红太阳集团http://www.cnfert.com/zhuanti/lvbang/lvbang.html
4.区域开发范文12篇(全文)明确该区域市场容量和需求特点,精准投放满足该区域需求的农资产品,是进入新市场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市场容量的调查包括:本区域的耕地面积、种植结构、每亩农资需求量等。相关数据可以从县乡两级政府网站获取,也可以从当地农业统计部门获取,同时实地走访一些经销商和农户,核对手头数据。需求特点则要进行实地调研,主要对当https://www.99xueshu.com/w/ikeye0plcyik.html
5.推行“1+3”服务模式,祥云股份与经销商实现共赢南方+1+3服务模式 不断为渠道赋能 从农资经销商到农资服务商,一个词语的细微变化预示着农资行业从产品到服务的深刻变革已经到来。在三农工作的新形势下,我国农业进入现代化上升期,农资行业迎来“投入品优化升级、农化服务需求井喷”的两大机遇。一大批农资企业正在巩固自身行业细分优势的前提下进行上下游延伸,并积极推进农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11/28/c8344374.html
6.江西安远县社:构建县域农资流通服务新模式“数字农资”的推广与应用,将线上推广与线下综合服务有机结合,实现库存信息实时录入、销售数据动态查询,提高了农资调度、仓储、运输、交易等环节服务效率,探索打造了“经营网络化、管理数字化、服务在线化”的数字农资新模式。 “绿色农资”升级行动试点期限为2年,谈及安远县未来在“绿色农资”升级行动方面的规划时,https://www.chncc.com/news.html?aid=1816210
7.李科成:新型农药经销商和传统农药经销商的十大区别农药新营销专家李科成总结出新型农药经销商与传统农药经销商的十大区别。 一、经营理念 传统农药经销商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心甘情愿地做厂家的“搬运工”,反而被厂家“卸磨杀驴”。 新型农药经销商有远大的目标,善于学习,主动求变,愿意和厂家共担风险,成为厂家在区域市场的战略合作伙伴。 https://zhuanlan.zhihu.com/p/142617195
8.三级终端玩转农资营销管理·营销191农资人三极终端营销模式 农资产品营销,看似复杂的市场结构和营销,总之都可以归为三类:一是:一级经销商,二是分销网点商,三即是最终消费者,这三类都是我们厂家产品的用户和“消费者”,只是由于在市场营销环节所处的位置不同,对产品的需求功用、目的不同罢了,因此我们不妨把他们都统统称为用户,分成三个终端类别,分别进行营销https://www.191.cn/m/index.php?c=read&tid=162716
9.祝贺江门市植保渝科营销有限公司成立接下来是江门植保有限公司常务副总刘晓鹏先生讲解了江门植保有限公司的发展历史与江门植保渝科营销有限公司的股份构架与运作模式,渝科营销是一个合伙制公司是与川渝业务人员共同合伙成立,旨在激励业务人员更好的为经销商、零售商服务;工作效率最大化;给员工提供创业机会,留住人才,给员工提供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 https://www.meipian.cn/22y520k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