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可观:知识的思想史——记第四届中国思想史研讨会私家历史澎湃新闻

2024年11月23日至24日,复旦大学举办了第四届中国思想史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万事可观:知识的思想史”。开幕式由上海市博物馆协会名誉会长杨志刚先生主持。

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葛兆光先生,发表了题为《万事可观与万物堪思——谈知识史与思想史》的致辞。他讲到,思想史研究应突破传统局限,通过联结知识史与社会史,探索思想产生的知识土壤及其实现的社会语境,从而使思想史研究更加全面立体。他强调,思想的形成离不开知识基础。通过分析《白虎通》等经典著作,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政治伦理建立在天地结构等自然知识之上,这展现了思想与知识的紧密联系。一旦这种知识与思想的支撑关系破裂,思想文化体系就会随之崩溃,如日本江户时代从朱子学走向现代思想的过程,便是自然、社会、人类分化的结果。此外,葛先生提出,“万事可观,万物堪思”,思想史研究应从具体的事物中挖掘形而上的思想内涵。这种研究方法强调从知识史追溯到思想史,从形而下到形而上,揭示传统思想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同时,他借用陈寅恪“移情”的研究方法,倡导通过回到历史语境,真实感受思想产生的环境与情感,从中提炼被忽略的思想面向。发言最后,葛先生鼓励研究者从古地图、宗教绘画、服饰制度等丰富的文化材料中探索思想史的新视野。他指出,思想史研究的潜力还远未被完全挖掘,需要结合知识、历史与情感,开拓更加多元的研究方向。

随后,会议进入了青年学者报告环节。本次会议不仅邀请了来自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和法国远东学院的海外学者,还邀请了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的国内学者参与。

第一场分论坛主题为“法国汉学与中西思想交流研究”。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教授王论跃(FrédéricWANG)发表了题为《法国汉学家对中西思维模式的思考》的报告。在报告中,他介绍了葛兰言的关联主义思想,谢和耐提出的中国组合逻辑与西方话语逻辑的对立,汪德迈探讨的“形式”与因果的差异,以及朱利安关于过程与超越、内在与创造对立的观点,深入分析了法国汉学家对中西思维模式的多层次思考。最后,他提出了“是否需要告别相异性?以及如何避免在处理相异性时陷入文化本质主义倾向”的关键问题。

MarcelGranet葛兰言(1884-1940)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潘澍原在报告《羽翼与发明:明季儒生陈荩谟对欧洲矩度测量的知识接纳》中,以明季儒生陈荩谟所著的《度测》为例,探讨了他通过发明传统,以此来吸纳外来数学知识的做法。报告指出,通过具体分析陈荩谟在这一过程中所采取的策略,可以更清晰地审视明清学者在糅合传统学术与外来知识时所运用的多样方式与实践路径。

GeorgPeurbach,QuadratumGeometricumpraeclarissimiMathematiciGeorgiiBurbachii.(1516)

法国远东学院副教授杜杰庸(GuillaumeDutournier)的报告《一位法国汉学先生的中国经验与“本土科学”——对沙畹著作的反思性解读》,回顾了法国早期汉学家沙畹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著作。报告旨在探讨这部作品的思想渊源及其对当代中国研究的启发作用,并通过反思性视角,将其置于过去一个世纪社会科学知识范式和汉学研究形态剧变的背景下,深入分析其学术意义。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青年副研究员戎恒颖在《法国宋史研究与年鉴学派的互动》中,以蓝克利的宋史研究为核心,探讨了法国宋史研究与年鉴学派之间的学术交流与互动。报告从宋史研究和海外汉学研究的双重视角,分析了年鉴学派的社会科学研究取向,及长时段历史观察方法对法国汉学的深远影响,同时探讨了以蓝克利为代表的法国中国史研究成果,如何反哺年鉴学派的历史学研究。

第二场分论坛主要围绕“东亚地区知识、文化与思想的历史变迁”进行讨论。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博士后韩艺丹的《海域形势、利害之辨与晚明闽浙海洋的开闭》,报告系统梳理了明代后期围绕宁波开海问题的利害争辩。以嘉靖倭患、壬辰战争时期及十七世纪初的三次思想论争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开海支持者与反对者各自的立论逻辑。报告指出,十七世纪上半叶,明廷在处理对日关系时所遵循的政治与经济逻辑,最终促使闽海政策进一步收紧,而禁海一方的利弊考量也获得了中央的认可。

山东大学历史学院副研究员丁晨楠的《朝鲜士大夫们的“致富经”》认为,十七世纪以来,朝鲜与中国的对外贸易对朝鲜内贸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朝鲜士大夫的商业观念也深受同期中国思想的启发。这些士大夫在借鉴中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朝鲜实际,积极探索通过商业活动改善贫困的方法,并撰写了如《东方货殖传》《海东货殖传》等一系列“致富经”。这些著作展现了他们对日益商品化世界的主动适应和深刻思考。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吕博的《再谈〈七录序〉与阮孝绪的知识、思想世界》指出,南朝阮孝绪的“阅读领域”几乎涵盖了当时所有主要学术门类,对其个人阅读历程及其总结性著作《七录》的目录构成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阮孝绪的“阅读史”和精神发展历程,不仅展现了其个人的学术与思想世界,也折射出整个南朝学术文化与精神世界的演变。

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院教授陈芳的《〈大驾卤簿图书〉中“物”的神格化及象征性系统》从结构语言学的视角,结合天文考古学的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了《大驾卤簿图书》中“龙旗十二”的源流、“物”的神格化过程及其象征性系统。报告分析了全图通过图式结构模仿天象图的表现方式及其象征意义,进一步揭示了“物”的神格化及象征性系统在绘画创作中的核心地位与重要意义。

《唐土训蒙图汇》,1719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助理教授罗祎楠在《“我们的思想”如何生成?:走向“活的”思想史研究》中提出了“活动”的思想史叙述方式。这种方法将个人思考、人类思想世界与社会互动情境融为一体,展现出思想史超越单纯“客观研究对象”的丰富意涵。“活的思想史”研究延续了自南宋兴起的“经世”学术传统,将思想史转化为理解时代的工具,使其成为时代精神生活的核心组成部分。

叶卡捷琳娜二世收藏的中国艺术品

分论坛结束后,杨志刚先生组织最后的圆桌会议。与会学人纷纷提到,新认识到许多陌生的面孔,结识了许多本领域以外的学者,是本次参会的最大感受。这是在过往很难体会到的参会经验。会议的话题讨论,则落在了如下问题上,即什么是思想史?把思想史的范围扩展得如此庞大,是否消解了思想史的边界?这既是与会学人的共同困惑,也回到了一开始葛兆光先生“万物可观,万事堪思”的主题致辞。或许,我们可以暂时搁置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不妨先动手做起来,用更加多样的研究,来丰富历史的面向。

THE END
1.探索中国历史研究的方法论体系与实践路径中国历史研究法作为一种独特的学术方法,起源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的深刻洞察。它强调通过深入分析古代文献、考古发掘以及口头传承等多种途径来重构历史真相。这一方法不仅仅局限于政治史或军事史,它更注重将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维度融合在一起,以形成一个全面的历史观。 https://www.sddwangm.cn/shi-jie-li-shi/500210.html
2.理解中国社会变迁从家族史到社会结构的分析中国历史研究法是一门深厚的学科,它不仅要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还要学会如何将这些知识组织起来,形成科学的分析框架。家族史作为中国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探索社会变迁的一个窗口。 二、家族史与社会结构 在传统意义上,家族是中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单位。通过对家族史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家庭内部https://www.oyytr.cn/song-chao/698918.html
3.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立场出发去考察人类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立场出发去考察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指出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认为( )是历史的创造者。 A. 统治阶级 B. 人民群众 C. 公民 D. 有产阶级 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https://www.shuashuati.com/ti/fb445d0c13e8498a9e23d126000b73da.html?fm=bd734448630b86565f3f206790768bf883
4.宜宾市人民政府关于宜宾市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14.《以建成经济强市为中心 奋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宜宾建成经济强市战略研究》(论文) 发表刊物:《经济调研》(2013年1月) 作者:魏在禄(宜宾经济研究院) 一等奖(3项) 1.《金沙江水电梯级开发下宜宾生态产业集群发展研究》(专著)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年7月出版 http://www.yibin.gov.cn/xxgk/zcfg/szfwj_45/ysfh/201811/t20181109_91753.html
5.流动儿童教育逐渐进入视野的研究课题也在事实上促进了北京打工子弟学校的发展。我们希冀研究者可以通过一些基础调研活动反映问题,努力的通过政策渠道影响决策层,期望在制度安排上,为流动儿童的教育发展争取到一定空间。 【流动儿童教育-逐渐进入视野的研究课题-社会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流动儿童教育公平问题:基于社会排斥的分析视角04-30https://www.unjs.com/jiuye/chuangye/20090210105824_117585.html
6.有关读书的社会实践调研报告(通用20篇)有关读书的社会实践调研报告(通用20篇) 接地气的实践活动已经告一段落,回顾这段时间的实践活动,取得的收获不是一星半点的,这时需要好好地写一份实践报告总结一下了。你知道写实践报告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读书的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书的社会实践调研https://www.ruiwen.com/shehuishijian/6361576.html
7.大学生普世价值调研报告12篇(全文)这学期在宫厚英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小组就有没有普世价值的观点进行了社会调查工作。对我而言,这次的调研很有意义,它让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地做了一次社会调查人员。我们小组的工作是向社会人员发放调查问卷,让其回答问卷上的问题,然后统计各个问题回答的情况,总结出人们对世界上存不存在普世价值的看法。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9mrgw0ly.html
8.荐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方案2、社会调研活动。(参考主题如下,也可自选主题) (1)、关于生活用水状况调查研究 (2)、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可行性调查 (3)、市区白色污染调查研究 ( 4)、市区交通安全问题研究 ( 5)、市民交通意识及对策 ( 6)、市区道路状况及改进意见 ( 7)、旅游资源状况调查 https://www.wenshubang.com/shehuishijian/4619089.html
9.马克思主义方法研究(精选十篇)第二,主体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我们,一要注重从主体的维度去观察社会客体;二要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三要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第三,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实质上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观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czrozw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