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可能性》测试题(共10篇)

“foxidea”投稿了10篇三年级上册《可能性》测试题,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三年级上册《可能性》测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上册《可能性》测试题

一、看清题意,认真填写。(共16分)

1、在括号里填上可能、不可能或一定。

(1)水加热()会沸腾。

(2)明天()是晴天。

(3)石头()浮在水面上。

(4)奥运会()会在英国伦敦举办。

2、盘子里放着3个苹果,5个橘子,2个桃子,7个梨,小明随便拿出一个水果,有()种可能,拿到()的可能性最小,要想让这种水果的可能性最大,至少还要加()个。

3、

(1)在()盒子中有可能拿出,在()盒子中不可能拿出○。

(2)在()盒子中有可能拿出○,还有可能拿出。

(3)要想在C盒子中一定摸出○,应该怎么画?你来画一画。

4、盒子里有4个象棋棋子,三个卒,一个马,任意摸出一个,摸到卒的可能性(),可能性是()/();摸到摸到马的可能性(),可能性是()/()。

二、反复比较,合理选择。(共12分)

1、抛一枚硬币,朝上的可能性()。

A.正面大

B.反面大

C.两面差不多

2、联欢会上,小丽买了许多红气球和黄气球。她把这些气球吹好,然后放到事先准备好的几个盒子里。

你知道她每次放到盒子里的气球是什么颜色的吗?

A.全放红气球

B.全放黄气球

C.既放红气球又放黄气球

(1)任意拿出一个,一定是红气球。()

(2)任意拿出一个,可能是红气球。()

(3)任意拿出一个,一定不是红气球。()

(4)任意拿出一个,可能是黄气球。()

3、小红比她妈妈的年龄大是()的。

A.不可能

B.一定

C.有可能

三、幸运转盘,欢乐年华。(共12分)

四、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估估、记记、画画、想想。

一个正方体有6个面,一个面上写A,一个面上写B,四个面上写C。如果把这个小正方体抛30次。

(1)估一估:()面向上的可能性大些,()面和()面向上的可能性差不多。(6分)

(2)记一记:请你画正字,把小明抛的情况记录下来。(12分)

C、C、A、C、B、C、B、B、A、C、C、C、C、A、C、A、C、C、B、C、C、C、B、C、C、C、A、C、B、C

(3)画一画:(请你把统计结果涂成条形图)(9分)

(4)从条形统计图中,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3分)

2、请你帮商场在右边的幸运大转盘中图上适当的'颜色。(9分)

3、盒子里有一些大小相同的球,分别是15个红球,6个花球,9个白球,12个绿球,20个黄球,6个黑球,任意摸出一个球。

(1)在里填上><或=。(8分)

①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摸到绿球的可能性;

②摸到黑球的可能性摸到花球的可能性;

③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摸到黄球的可能性;

④摸到花球的可能性摸到白球的可能性;

(2)在这些球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有()种可能,摸到()球的可能性最大。(4分)

4、袋子里分别装有5个球,按要求给它们涂上颜色。(9分)

(1)从袋①中摸出一个球一定是;

(2)从袋②中摸出一个球不可能是;

(3)从袋③中摸出一个球可能是。

五、数学攀登,乐在其中。(附加题:10分)

有一批糖果,按每5千克装一袋,装了122袋,只是最后一袋没有装满,这批糖果可能有多少千克?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可能性》说课稿

一、结合学情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人教版的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时“可能性”。《可能性》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的新增内容。这一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这一知识领域的“概率”范畴,而概率已成为未来公民应该掌握的主要知识,它是培养学生随机性观点理解世界的主要内容。“课程标准”对这部分的要求:

让学生从生活事例中丰富对确定和不确定事件的认识,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探究的乐趣,注重对事件可能性的理解。

这部分的知识是在学生已初步感受了不确定现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基础,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和简单的实验,让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表达能力以及初步的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合作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情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是不确定的。

教学难点:会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语来表达事件发生可能性。

二、联系实际说策略

(一)说教法: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因此我设计了“提出问题情境——学生实践验证——解释与应用”的教学模式。

整节课,学生在猜想、验证、判断的探究活动中经历着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随机性,尝试着成功的喜悦。并通过游戏、竞赛、实践操作、小组合等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学的轻松,学的愉快,形成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共同发展。

(二)说学法: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所以,我这节课设计了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猜一猜、画一画、说一说、实践、验证、游戏等。

三、体现课标说流程

第一板块: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猜一猜”的游戏使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初次接触到“可能性”,直接地感受到“可能性”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唤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第二板块:实践活动,探究新知。

本板块开展有趣的摸三角形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验、猜想、验证以及交流的过程中感受“一定”“不可能”“可能”形成的条件,同时,通过对统计结果的观察和比较初步培养学生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例二的处理,采用了学生自学的方式,安排学生自己去学习汇报,把主动权交给了孩子使学生有可以施展的`平台。然后,再次调动积极性,采用了用喜欢的手势判断生活中的事例一项活动,目的是进一步丰富对生活中确定与不确定的理解。

第三板块:巩固升华,活用知识。

本版块我为学生精心设计了四个小练习。其中涂一涂和举手游戏是为了让学生细心地判断,而且在举手的同时他们也在进行理性的思考,怎样才能符合要求,这也为下节课学习可能性的大小做了良好的铺垫。我设计了说、涂、动手结合的练习模式,能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巩固新知。

第四板块:总结评价,深化知识。

一方面是总结学生的收获,另一方面提出今后学习的要求,让学生进一步深化知识,并体会到了数学与现实的关系。

四、说反思。

可能性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教材分析:

在现实世界中,有些事件的结果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预知,即确定现象;有些事件的结果在一定的条件下无法事先预知,即随机现象(不确定现象)。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随机现象,《课程标准》第一学段新增了属于概率知识范畴的内容《可能性》。旨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认识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教材选取了“新年联欢会上抽签表演节目”的现实情境,引入本单元的学习内容。通过主题图及例1、例2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体验在现实世界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设计思路:

1.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及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作为教学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引导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

1.学生初步体验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学生了解一定、不可能、可能的意义,能够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3.学生感受“一定”、“不可能”、“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教学重难点:理解可能性,建立正确的随机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元旦节快到了,东方超市为了吸引顾客,准备举行一次摸奖活动。摸奖的规则是:在一个盒子里放一些球,凡是一次购物满50元的.顾客,都有一次摸奖机会。摸到红球有奖,摸到白球没有奖。如果请你设计,你能想出几种放球的方案

板书学生的方案:全放红球全放白球既放红球又放白球

[设计意图]把教材中呈现的“新年联欢会上抽签表演节目”的情境改变为更贴近学生、学生更熟悉、更现实的摸奖的情境,为更好的引导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作好心理上的准备。

二、第一次摸球活动,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可能性

㈠学生小组合作摸球,感受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可能性。

提问:根据你们的方案,会出现什么结果呢

小组合作,用老师提供的学习材料(摸球用的盒子、5个红球、5个白球、试验结果记录单)依次进行摸球试验,并把试验的结果记录下来。

小组合作要求:1.小组长组织,确定记录人和汇报人;2.摸前搅和一下,摸时不能看,按一定顺序来摸,次数不定;3.每摸一次,就把结果记录下来;4.摸完后,观察记录单,能发现什么。

试验结果记录单:

⑴全放红球

摸球次数

球的颜色

⑵全放白球

⑶既放红球又放白球

㈡组织学生交流,认识“一定”、“不可能”、“可能”。

学生汇报试验结论,并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试验的。如,汇报全放红球试验时,说一说放了几个红球,摸了几次,每次摸到的是什么颜色的球,能摸到其它颜色的球吗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汇报完成板书:

可能性

一定

结果确定{

不可能

结果不一定─可能

㈢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描述摸球试验的结论。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空间,学生没有老师的限制,只有根据学习目标的自主学习活动,盒子里放多少个球,摸多少次……一切都由学生做主。教师的作用发挥在汇报过程中的引导学生反思上,让学生通过第一次摸球活动,深深地感受到不管盒子里放几个球,也不管摸几次,在不看的前提下,如果只放红球,就一定只能摸到红球,不可能摸到其它颜色的球;如果既放红球,又放白球,就既可能摸到红球,又可能摸到白球。在对比中更好地体会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

三、判断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可能性

用“一定”、“不可能”、“可能”不仅可以描述摸球试验的结论,还可以描述现实世界中的自然想象和社会现象。出示P105图,想一想,这些事件的发生是“一定”、“不可能”,还是“可能”

组织汇报,说说判断的理由。

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现象的结果是确定的,哪些现象的结果是不确定的。

[设计意图]借助现实世界中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和列举哪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哪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在描述、思考、讨论和交流的活动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学生对确定和不确定事件的认识。

四、第二次摸球,进一步认识可能性,感受“一定”、“不可能”、“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㈠认识前一次摸球的结果不影响后一次摸球。

出示摸球的盒子,放入2个红球和2个白球,说一说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能确定吗为什么

学生猜一猜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请猜的同学摸一摸

再猜一猜,摸一摸……当学生前一次摸到红球后,下一次可能猜会摸到白球,这时让学生亲自摸一摸,想一想为什么不能如人所愿,感悟到前一次摸球的结果不影响后一次摸球;

㈡感受“一定”、“不可能”、“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继续猜一猜,摸一摸,当学生摸出一个球后,把这个球拿出,让学生再猜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并摸一摸;当学生摸出一个球后,把这个球又拿出,让学生再猜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再摸一摸……让学生感悟到在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可能”也会变成“一定”或“不可能”,“一定”或“不可能”也会变成“可能”。

[设计意图]可能性作为一种随机事件,是不受人的主观愿望控制的。但许多学生有这样的错误认识,即第一次摸到红球,第二次就该摸到白球。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随机的概念,我设计了第二次摸球活动,让学生先猜再摸,暴露学生的认识,并让学生亲自动手摸一摸,想一想,感悟到对于某一次摸球来说,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事先是无法确定的,并且前一次摸球的结果不会对后一次摸球产生影响。通过逐步拿出球,让学生感悟到在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可能”也会变成“一定”或“不可能”,“一定”或“不可能”也会变成“可能”。

五、学习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组织练习,深化对确定和可能性的认识

㈠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描述现实世界中的自然想象和社会现象。

㈡根据结果设计放球方案,,说一说怎么想的,并摸一摸。

1.一定能摸到红球;

2.可能会摸到红球;

3.不可能摸到红球。

㈢猜一猜:东方超市的老板会怎样放球为什么每种颜色的球放多少

[设计意图]设计第三次摸球和猜一猜的练习,让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又有新的认识,学生的思维能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并且为下一节课学习可能性的大小埋下伏笔。

可能性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1、让学生在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对可能发生的结果和可能性的大小作出判断,并正确使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发生可能性的大小,与同学进行交流。

2、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及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正确建立对“等可能性”的理解;让学生能够利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每组用的同型不同色的小球;转盘原材料;记录表等。

教学实录:

一、复习导入

介绍两种颜色的乒乓球。

师:你喜欢什么颜色的球?如果我把一只黄球与一只白球放在这个口袋里,让你来摸一摸,你能摸到你喜欢的颜色吗?

生:大概,可能摸到。

二、初步认识可能性大小

1、猜一猜。

师:老师带来的口袋里放了放5个黄球和1个白球,如果让你来摸一摸,你估计情况会怎么样呢?

生1:很容易摸到黄球。

生2:也可能摸到白球。

生3:我认为摸到黄球的次数会多一些。

师:情况真是这样的吗?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知道自己猜得对不对?

生:动手摸一下就知道了。

2、试一试。

师:那我们就来亲自动手试一试吧。

教师呈现活动要求:“每人每次任意摸出1个球,记录员记录摸得的结果,把球放回口袋摇一摇,换下一位继续摸。每组一共摸20次。”

师:按照要求,摸球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

生1:不能抢。

生2:不能偷看。

生3:是任意摸、随便摸的意思。

3、说一说。

师:请按小组汇报一下,并说一说你们是怎样统计的。

生1:我们是用打勾的方法统计的;

生2:我们是用画横线的方法统计的;

生3:我们是数正字的;

师:能介绍一下你们小组是如何用数正字的方法进行统计的吗?

学生介绍方法。

师:你们觉得数正字的方法怎么样?

生1:简洁,一目了然。

生2:一个正字五画,数起来很方便。

师生根据统计表共同分析结果。

4、议一议。

师:通过摸球活动,你觉得能验证你刚才的猜想吗?

生:能。

师: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吗?

生: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大。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黄球多比白球多,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就比白球的可能性大。

师:也可以怎么说?

生: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比黄球小。

教师板书:可能性大小

三、理解等可能性

1、变式思考,明晰概念。

教师出示图并提问:口袋里装着5个黄球和一个白球,任意摸,情况会怎样呢?

生:摸到白球

师:一定是白球吗?

生:不一定,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黄球。

师:摸到白球的可能性会怎么样呢?

生: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比黄球大。

2、实验比较,加深感悟。

教师出示图并提问:如果把口袋里的球换成4个白球、2个黄球呢?

生1: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比黄球大一些。

生2:黄球摸到的次数可能比白球少。

师:让我们来继续通过试验验证我们的想法吧。

学生动手实验,教师针对各小组的不同情况,分别给予指导。

统计各小组摸到不同颜色球的情况,记录并分析。

师:同样是可能性有大有小,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生1:摸到黄球和摸到白球的次数相差没那么大了;

生2:因为白球和黄球相差没那么多了,摸到白球的可能性也就没那么大了。

3、促进迁移,深化理解。

教师出示图并提问:如果是3个黄球和3个白球,任意摸球,又会怎么样呢?

生:可能摸到白球,也可以摸到黄球。

师:现在摸到这两种球的可能性是……?

生:一样的,相等的。

师:为什么?

生1:因为它们的个数一样的。

生2:球的个数相等,被摸到的可能性相同。

……

教师板书:相等

4、引发探究,鼓励创新。

教师出示口袋,里面放着5个白球。

师:要使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比白球大一些,怎么放黄球?

生1:摆6个。

生2:摆6―9个。

师:这几种摆法中,哪一种只多那么一点点?

生:应该摆6个。

师:要使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比白球大得多,怎么放呢?

生:摆1个,2个,3个都可以。

师:你们也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提出类似的问题吗?

生:摸到的黄球的可能性和摸到的白球的可能性差不多。

生1:6―7个。

生2:摸4-5个也行。

生3: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和摸到白球的`可能性相等,要摆几个黄球?

生4:5个。

四、体会等可能性的公平性

1、感受等可能性在实际生活的运用

播放录像:足球比赛抛硬币选择场地的情境。

师:谁知道裁判在干什么?

生:用抛硬币的方法选场地,还可以确定谁先发球。

师:你觉得用抛硬币的办法决定场地和谁先发球,是不是公平合理呢?

生1:因为硬币有两个面,只要两个队长选择一个面就可以了,很方便。

生2:抛到正面与反面的可能性一样的,就比较公平。

师:类似于这样的公平竞争的方法还有哪些呢?

生1:铁锤、剪刀、布。

生2:掷骰子。

2、设计等可能性。

多媒体播放两学生下棋场景,两小朋友正用掷骰子的方法决定谁先走棋。

画外音:“掷到六点朝上就你走,掷不到六点就我走。”

师:如果是你,你愿意按这个规则与他下棋吗?

生1:不愿意。因为六点只有一面,甩不到六的有好几面,不公平。

生2:六点很难抛到,1、2、3、4、5很容易抛到。

师:如果你来下棋,同样用掷骰子的方法,你能设计一个公平的规则吗?

生1:如果掷到单数就你走,扔到双数就我走。

生2:如果掷的点数大,你大你就走。

生3:如果掷到1,2,3面,你走,如果掷到4,5,6我走。

生4:如果掷到单数,或是双数也可以的。

师:为什么这些规则你愿意接受呢?

生:因为它们的可能性相等。

五、综合应用可能性大小的知识。

师:老师前两天我去逛商场,看到商场里正用转盘搞一场“转、转、转,转出幸运星”的有奖促销活动,我们来看一看。

电脑出示转盘

教师先指导学生观察转盘,并说一说转动这个转盘,结果有几种可能。

师:如果你是商场的经理,你会制定怎样的中奖规则?

生1:绿色没有奖,红色一等奖。

生2:绿色三等奖,紫色二等奖,红色一等奖……

师:我注意到,你们都是把红色定为一等奖,为什么呢?

生1:因为转到红色的可能性比较少。

生2:一等奖奖品贵,应该由少数人得,不然老板就亏了。

师:其它几个商场的老板看到这个转盘,也都想用转盘搞一场有奖促销的活动,不过每个商场老板的想法不太相同。你能不能根据老总的要求来设计一个转盘?

分小组按要求制作转盘。

交流各组制作的转盘。

师:如果你是消费者,你最希望去转哪个转盘?为什么?

生1:我最希望转我们自己的转盘。

生2:我最希望转这个,因为获奖的可能性很大。

生3:是,要求中奖的可能性很大,不中奖的可能性很小。

师:如果你是老板,你希望设计哪个转盘?

生:当然希望是得大奖的人数少的了。

师:想想这几个转盘都是按哪个要求制作的?

生:中奖和不中奖的可能性相等。

师:在生活中,象这样的事例是随处可见,关键是要靠我们用明亮的双眼去寻找、去发现,用你智慧的大脑去分析、去判断。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104页“可能性”。

二、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一个装着黄球的盒子,一个贴着红、绿贴纸的骰子,若干投影片投影仪。

学具准备:六个装有红、黄、白三种颜色小球的盒子,六个骰子,若干红、绿贴纸,水彩笔若干。

全班分6个学习小组,每组6人。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1、目标确定:

“可能性”是新教材的内容,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也接触过,但作为数学中的概率知识来学习还是第一次,对他们而言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重组教材,制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学生能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经历猜测和简单的试验初步了解可能性的大小。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⑵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能对某些事件进行推理,概括其结果。对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进行描述,并和同伴交流想法。

⑶情感目标:在游戏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学习带来的快乐,并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在和伙伴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⑷教材的重点难点:有关概率知识对学生而言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设计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升华为理性认识尤为重要,所以我把体验、描述生活中的确定和不确定事件为教学重点。通过实验领悟可能性大小与其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所占总数数量多少的密切关系为本节课的难点。

2、教学策略选择:

根据学生的心里特征和教材实际,本节课选择了演示、观察、操作、启发、和情境性等教学策略,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自主学习、重视体验等多种学习策略,力求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表达能力以及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态度。整堂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有效学习方式,推出可能性的几种情况与“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学生学的积极主动,老师教得轻松自然。整个教学过程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变成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效伙伴或合作者。学生在“猜球”、“摸球”、“涂色”、“小小裁判”、“选词填空”、“设计骰子”等充满情趣的情境中玩数学、学数学,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四、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教学流程设计意图

一、引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第一次到你们班上课,我想知道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好,这节课我们大家就一起来做游戏。老师带来了几种不同颜色的球,悄悄装在盒子里。每小组的同学轮流来摸球,猜猜看你摸到的会是什么颜色的球?

二、展开

(一)认识“可能”、“一定”、“不可能”

1、初步感知(猜球)

学生们轮流摸球,前几个小朋友摸了以后,下面开始有“黄球”、“红球”、“白球”的叫声。

师:谁愿意说一说你们摸球的情况?

学生各抒己见

师:“大家说得很好那谁能把这些情况用一句话既清楚又简单地表达出来呢?”

引导学生说:在摸球的时候有可能摸到白球,有可能摸到黄球,也有可能摸到红球,摸到球的颜色不能肯定。

小结:象这样当答案不确定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可能”这个词来表达。(板书)

师:如果继续摸的话,你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用黑板上这个词来说一句话。

2、再次感知(摸球)

师:看大家玩得那么开心,我也想玩,老师这也有一个盒子,里面装的也是小球,看看能摸出什么颜色的球。

教师第一个摸出是黄球。接着走到学生中,学生参与摸球。

随着每个学生摸出的都是黄球,学生喊“黄球”的声音越来越大。

轮到最后一个学生摸球了,老师问:“你们能不能马上说出他摸的球的颜色?”

如果学生猜测是黄球,说说为什么?(学生猜测里面全是黄球)

师:一定吗?

【备选】当学生回答不一定时,打开盒子验证一下。

小结:当我们知道结果只有一种情况时,可以用“一定”这个词来表示。(板书一定)

如果在这个装着黄球的盒子里摸出一个白球,你认为可能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不可能)

(二)、初步了解可能性的大小

1、有什么办法在这个盒子里可能摸到白球呢?

2、放几个可以容易摸到?

根据学生回答师生共同进行验证。小组合作,把数量比例不同的黄球、白球放到盒子里进行实验,验证结论对错。

3、如果要求盒子里摸出的一定是白球该怎么办?

4、概括

通过刚才的摸球游戏,你们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各抒己见

师:一般事情都有“一定可能不可能三种情况”,当然,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有时候可能性也会发生变化。

5、揭题(板书课题――“可能性”)

(三)生活中的“可能性”

1、小小裁判(出示书P105插图)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具有可能性,你看,这里有几件和生活紧密联系的事情,请你运用“一定”、“可能”、“不可能”对这几件事进行判断。同意说法的打√,不同意的打×。

⑴地球每天都在转动。

⑵我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东西。

⑶三天后下雨。

⑷世界上每天都有孩子出生。

⑸太阳从西边升起。

⑹吃饭时,人用左手拿筷子。

(实物投影出示插图)学生进行判断。有争议的让学生说说为什么。

2、选词填空

同学们在语文课上我们都做过选词填空。今天数学课也要来做选词填空,看谁填得又对又快。

人会老。明天的数学测试小明()得满分。

可能性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可能性(一)

教学内容:

教材104~105页

1.使学生初步本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能够列出简单实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一、活动引入新课

击鼓传花游戏,鼓声停时一位同学上台抽签,签中内容有礼物、唱歌、猜谜。

猜猜他抽中了什么签?

(引出用可能、不可能等词来表达,揭示课题:可能性)

二、自主探索,获取知识

(一)教学例题1

请同学们看前面,这里有个盆:1号盆、2号盆。(实物:例题上的装有不同颜色小球的盆)咱们来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颜色的球。

展示两盆中球的颜色、数量。

1、从1号盆里面任意摸出一个球,一定是红球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各小组都已讨论好了,谁想代表小组发言?(依次指名学生说)

(依次板书:一定可能不可能)

师:小朋友讨论得都非常好。下面,我们实际来摸一摸,验证一下。1号盆,谁来?(学生摸出3个后提问,如继续摸下去,结果怎么样?)

2、从2号盆里任意摸一个呢?请小组讨论

请学生摸一摸(摸出3个后提问,如继续措下去,能摸到红球吗?那可能摸出什么球?为什么?)(老师可根据盆里剩下的球随机提问,如:接下去可能摸出什么颜色的球?接下去一定能摸到什么球?……)

3、活动小结

(二)教学例题2

1、生活中有许多的“可能性”

例如:……(请学生举例几个)

2、自已阅读书本例题2

谁理解题目意思了,给大家解释一下。

独立完成

3、汇报、讲评

4、练习

108页练习二十四第一题。

三、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可能性的知识,把今天所学的知识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想一想生活中哪些事是一定会发生的,哪些事是不可能发生的,而哪些事是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呢?你能举出一些例子,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说吗?请同学们先下位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学生说)

学生说完后全班交流。

四、巩固练习

P1082、3

教学反思:

可能性(二)

教材P106―107

教学目的:

1、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学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转一转、说一说等活动,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学习兴趣。

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可能性”举例子说明。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案》,来自网!

关于“可能性”的知识。

二、实践探索新知

1、教学例3(比较两种结果的可能性大小)

(1)观察、猜测

出示小盒子,展出其中的小球色彩、数量,(四红一蓝)

如果请一位同学上来摸一个球,你们猜猜他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

和同桌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猜?

(2)实践验证

学生小组操作、汇报实践结果。

汇总各小组的实验结果:几组摸到红,几组摸到了蓝色。

从小组汇报中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

小结:摸到红色多,摸到蓝色的少,因为盒中球红多蓝少。

(3)活动体验可能性的大小

小组成员轮流摸出一个球,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20次。

活动汇报、小结

实验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到两点:一、每次摸出的结果是红色还是蓝色,这是随机的,不以人的主观意愿而变化。二、但摸的次数多了以后,在统计上就呈现某种共同的规律性,就是摸出蓝的次数比红多。

(4)小组实验结果比较

比较后,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出示多组的实验结果,虽然数据不一致,但呈现的规律是相同的

2、教学例4

(1)出示盒内球(一绿四蓝七红)

(2)猜一猜,摸出哪种颜色的`球可能性最大,摸出哪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小?为什么?

3、P106“做一做”

图中每种颜色进行了分割,此时学生可以用数份数的方法来看三种颜色所占的区域大小。

利用前面学过的分数的知识让学生说一说每种颜色占整个圆面的几分之几,为以后学习可能性的精确值做铺垫(因为概率与这些分数相等)。

三、练习

P1094

第4题,是一种逆向思维。并体现开放性,如第1小题,只要红比蓝多,就能满足条件。第2小题,只要蓝比红多,都满足条件。

P1095

可能性(三)

教材P107―109

4、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5、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6、通过学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转一转、说一说等活动,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学习兴趣。

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出示小盒子,展出其中的小球色彩、数量,

如果请一位同学上来摸一个球,他摸到什么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大?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1)每小组一个封口不透明袋子,内装红、黄小球几个。(学生不知数量、颜色)小组成员轮流摸出一个球,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20次。

记录次数

三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说课稿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创造,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进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可能性”的内容。在现实世界中,严格确定性的现象十分有限,不确定性现象却是大量存在的,而概率论正是研究不确定性的规律的数学分支。标准将“概率”作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统计与概率”中的一部分,从第一学段起就安排了有关的学习内容。本单元主要是教学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使学生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不确定的现象,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这部分内容可用四个课时来教学。我讲的主要是第1课时,例1和例2的内容,使学生初步体验在现实世界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下面我就本节课说一说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2)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简单描述事件发生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同伴的合作和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初步体验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可能性测试题

一、填空。(每空2分,共26分)

1.抛硬币时,结果是正面的可能性与反面的可能性。

2.一副扑克牌中取出10张红桃、5张黑桃、2张梅花放在一起,任意抽出1张,最有可能抽到(),其次是(),最不容易抽到(),方片牌()抽出。

3.右边圆盘中有红色、黄色、蓝色指针指在()的

可能性最大,指针指在()的可能性最小。

4.一个箱子里有20个大小相同的球,其中5个红球、15个白球,任意摸出1个球,最有可能是()球。

5.口袋里有6个球,写着1,2,3,4,5,6,任意摸1个,有()种情况。

6.妈妈买回8个豆包,2个虾肉包,明明任意吃1个,他可能吃到的是()包,也可能是()包。他吃到()包的可能性比较大。

7.“十一”黄金周期间,某市人人乐超市进行购物有奖活动,规定凡购物满50元者均可参加刮奖,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10名,纪念奖100名。妈妈10月1日购物56元,他去刮奖,最有可能刮中()奖。

二、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

1.由自然数1,2,3()组成6个不同的两位数。

A.不可能B.可能C.一定能

2.某班有48人,男生32人,女生16人,选1名班长,是()可能性大。

A.男生B.女生C.男生、女生一样

3.口袋里有20个大小相同的'球,其中12个红球、2个黄球、6个花球,任意摸出1个球,有()种可能。

A.1B.2C.3

4.转动转盘,指针最有可能指到()。

A.电视机B.洗衣粉C.鞋子

5.下列事件中,()是不可能发生的。

A.母鸡下蛋B.明天会下雨

C.人体吸入大量煤气会中毒D.姚明将长到3米高

6.盒子中有14个大小相同的球,其中8个白球、4个黄球、2个红球,摸到()球的可能性最小。

A.白B.黄C.红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5分)

1.明天一定会有雪。()

2.冬天气温可能会降到零下5摄氏度。()

3.第一级可能全是男生。()

4.期末考试我们班一定考第一。()

5.班主任一定是老年人。()

四、连一连。(5分)

一定是黑球

红球的可能性小

黑球的可能性小

不可能是黑球

红球与黑球的

可能性一样

五、想一想。(8分)

一定打“√”,不可能打“×”,可能打“○”。

地球每天都在转动。()三天后会下雨。()

我从出生到现在没吃一点儿东西。()

太阳从西边升起。()

六、涂一涂。(10分)

1.摸出的一定是红球。

2.摸出的不可能是红球。

3.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大。

4.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小。

5.摸出红球和黄球的可能性一样大。

七、回答问题。(12分)

甲乙丙丁

1.转动哪个转盘,指针落在4个区域的可能性一样大?

2.转动哪个转盘,指针落在区域1个的可能性最大?

3.转动哪个转盘,指针落在区域3个的可能性最大?

4.转动哪个转盘,指针落在区域2个的可能性最大?

八、现有两个箱子,里面装着大小相同的黑球和白球,下面两个同学,谁的说法对?为什么?(7分)

乐乐说:我摸出的可能是黑球贝贝说:我摸出的一定是白球

九、解决问题。(15分)

1.图书室中有小明非常喜欢的《三毛流浪记》《格林童话》和《蓝猫淘气三千问》三本书,如果图书室只允许最多借两本书,他可能借哪两本?请你一一列举出来。(6分)

2.随意安排甲、乙、丙三名同学假期三天中护校,每名同学参加护校一天。(9分)

⑴这三名同学参加护校的顺序,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把它们列举出来。(6分)

⑵其中甲在乙之前的排法有多少种?(3分)

附加题。(10分)

若A,B,C三人参加了书法、歌咏、电脑三项比赛。

已知:①A没参加书法比赛;

②B没参加电脑比赛;

③每人参加了两种比赛项目;

④每次比赛中有他们三人中的两个。

猜一猜:A,B,C各参加了什么?(先列表分析再回答)

三年级上册英语测试题

一、小小翻译官,选出正确的译文

()1.Hollo,AreyouLiuTaoA.不,我不是。

()2.Morning,mydear.B.你好,你是刘涛吗?

()3.I’mSam.C.再见,博比。

()4.Hi,YangLing.D.宝贝,早上好。

()5.No,I’mnot.E.我是山姆。

()6.Goodbye,Bobby.F.你好,杨玲。

二、想一想,选一选。

()1.当王兵向新认识的'朋友做自我介绍时,他说

A.Hello!B.Hello,I’mWangBing.

C.Goodmorning,MissLi.

()2.想问对方是不是迈克时,可以这样问

A.Hello,Mike.B.Goodafternoon.

C.Yes,Iam.

()3.早上遇到你的同学,你可以说

A.Goodmorning.B.Goodafternoon.

()4.与“Hi,I’mBobby”意思一样的句子是

A.Hello,I’mBobby.B.Hi,Bobby.

C.I’mMike.

三、选择填空。

()1.A:Goodmorning,YangLing.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Goodmorning,Mike.b.Godming,YngLing

()2.A:AreyouLiuTao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Yes,I’mYangLing.b.No,I’mnot.

()3.A.Goodbye,WangBing.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Goodbye,MissLi.b.Goodafternoon,SuHai.

()4.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Hello,I’mMike.

a.Yes,Iam.b.Hi,I’mLiuTao.

()5.A:AreyouJohn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Yes,Iam.b.Hello,John.

()6.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Goodafternoon,Helen.

a.Goodafternoon.b.Goodmorning.

()7.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Yes,Iam.

a.I’mBobby.b.AreyouBobby

()8._________isTina.She’smy_________

a.This;Samb.This;friend.

()9._________John._________Myfriend.

a.She’s;She’sb.He’s;He’s

()10._________YangLing._________LiuTao.

a.She’s;He’sb.He’s;She’s

四、默写字母Aa-K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出下列字母对应的大小写.

1.KFC______2.bed________3.hj_________4.BIG________5.ABC_______6.age________7.bcdf______8.CAF_______9.BEE_______

六、出下列字母的左邻右舍。

1.________Ee_______2._______Bb_______3.________Jj_______4._______Gg_______5.______Dd______

七、读一读,找出不同类的单词。

()A.hiB.helloC.Bobby

()2.A.heB.sheC.this

()3.A.MikeB.IC.SuHai

()4.A.JjB.KkC.Gg

()5.A.GoodmorningB.GoodafternoonC.Goodbye

()6.A.WangBingB.YangLingC.SuHai

()7.A.BobbyB.MikeC.Sam

()8.CcB.DdC.Ff

()9.SuHaiB.JohnC.Tina

()10.IB.youC.MissLi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测试题

一、填空题。

1、看谁算的又快又准。

05=

354=

3006=

6307=

0+7=

165=

323=

777=

2、计算25(6+3)时,先算()法,再算()法。

3、长方形的周长=()

正方形的周长=()

4、小丑表演节目时有2顶不同的帽子可戴,有3条不同的裤子可穿,他共有()种搭配穿法。

5、今年有()天,其中2月有()天,3月有()天,24个月是()年。

6、小兔上午拔了15根萝卜,下午拔了20根萝卜。如果每筐装5根萝卜,装这些萝卜需要()个筐。

7、1角=()元,6角就是6个()元,是()元,1分米=()米,12个1分米就是12个()米,就是()米。

8、通过学习,我们发现0乘任何数都得(),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减0都得()。

9、下午5时是()时,14时20分是下午()。

二、判断题。

1、北京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在北京开幕,其中2008年是闰年。()

2、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长和宽也一定相等。()

3、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4、长方形的周长=边长4。()

5、在50米赛跑中小明成绩是9.4秒,小亮是10.5秒,小亮快。()

三、选择题。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款是4厘米,周长是()。

A、12厘米

B、24厘米

C、20厘米

D、10厘米

2、站在一个立方体的边上,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A、10分

B、20分

C、40分

D、1时40分

4、在一百米短跑比赛中,小新的成绩是17.4秒,小亮20.5秒,小军20.1秒,小海22.4秒。他们的成绩从快到慢依次是()。

A、小新、小亮、小军、小海

B、小新、小军、小亮、小海

C、小海、小军、小亮、小新

D、小海、小亮、小军、小新

5、小数30.50读作()。

A、三十点五零

B、三零点五零

C、三十点五十

D、三零点五十

四、计算题。

1、竖式计算。

618+269

840-805

344

2036

7.2+2.6

6.5-4.6

2、计算(注意:要有步骤)。

74-(100-48)

81(72-63)

(23+25)6

7208-56

五、解决问题。

1、三年级(1)班有男生和女生各18人参加队列和团体操表演,队列表演时每4人站一行,能站几行?

2、亮亮有200元钱,奶奶有800元钱,亮亮和奶奶八月花了745元,八月节余了多少元?

THE END
1.学法减分扫一扫答题软件,学法减分扫题,12123学法减分答题神器6粉丝 学法减分答题神器一扫就出答案 00:50 学法减分答题神器软件一扫出答案,12123学法减分答题神器 00:52 2024最新版在线使用拍照秒出答案 ,拍照搜题一秒一题,轻松加6分 00:17 学法减分扫一扫答题,免费学法减分扫题,12123学法减分答题神器 00:33 学法减分扫一扫答题软件,学法减分考试答题神器,20题库https://www.163.com/v/video/VSA0ID1SG.html
2.家长会学习经验介绍发言稿(通用9篇)在做阅读时,第一遍要以读者的角度读,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第二遍带着问题,把自己想象成作者来读,让自己真正读完后有所感动,置身于这个故事当中。这样读后综合读者与作者双重角度再依照答题模式答题,考虑问题周密,注意看题目分数分析有几个得分点,这样基本课外阅读不会丢分。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uk638.html
3.《分一分》二年级数学教案12篇(全文)同位之间互相说一说,集体反馈 板书: 装了()袋 12里减去()个4 12-()=8 12=3×4 小结:我们重复取走的数量是4,4个4个拿出来,取了3次,也就是12里面有3个4。(板书课题:分一分)2、15粒糖,每3粒一堆,可以分几堆?(借助圈一圈)同位之间讨论,你是怎么想的? 集体反馈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eiliynpj.html
4.表示远指指示代词的是.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 存在即是被感知 完整题目与答案 同学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一个声音说话…‘一体化程度最高”“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等文字,该同学查找的国际组织应是 . 欧洲联盟 . 欧洲共同体 . 北美自由贸易区 . 亚太经合组织 完整题目与答案 分低纬度、中https://www.shuashuati.com/ti/17232f410e0e4deda8d0c5847d24201c.html?fm=bd44f2397ded15b72dc6363f48d857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