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组织排放问题

凡不通过排气筒或通过15米高度以下排气筒的有害气体排放,均属于无组织排放.

2.达标排放问题

执行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表1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的规定.

3.估算无组织排放量

3.1无组织排放源的源强确定方法

无组织排放源是指没有排气筒或排气筒高度低于15米排放源排放的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源的源强确定方法有三种:(1)物料衡算法:通过全厂物料的投入产出分析,核算无组织排放量。(2)类比法:通过与工艺相同、原料相似的同类工厂进行类比,核算无组织排放量。(3)反推法:通过对同类工厂,正常生产时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现场监测,利用面源扩散模式反推,确定无组织排放量。

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

计算

系数

工业企业所在

地区近五年平均

风速m/s

卫生防护距离L,m

L>2000

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构成类别1)

A

<2

2~4

>4

400

700

530

470

350

260

80

380

290

250

190

140

B

>2

0.01

0.021

0.015

0.036

C

1.85

1.79

1.77

D

0.78

0.84

0.57

0.76

注:1)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构成分为三类:

Ⅰ类:与无组织排放源共存的排放同种有害气体的排气筒的排放量,大于标准规定的允许排放量的三分之一者。

Ⅱ类:与无组织排放源共存的排放同种有害气体的排气筒的排放量,小于标准规定的允许排放量的三分之一,或虽无排放同种大气污染物之排气筒共存,但无组织排放的有害物质的容许浓度指标是按急性反应指标确定者。

Ⅲ类:无排放同种有害物质的排气筒与无组织排放源共存,且无组织排放的有害物质的容许浓度是按慢性反应指标确定者。

4.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Technicalguidelinesforfugitiveemissionmonitoringofairpollutants

HJ/T55-2000

批准日期2000-12-07实施日期2000-12-07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主题内容本标准对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点设置方法、监测气象条件的判定和选择、监测结果的计算等作出规定和指导,是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附录C的补充和具体化。1.2适用范围1.2.1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监测部门为实施GB16297-1996附录C,对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进行的监测,亦适用于各污染源单位为实行自我管理而进行的同类监测。1.2.2本标准为技术指导性文件,环境监测部门应按照GBI6297—1996附录C的规定和原则要求,参照具体情况和需要,执行标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1.2.3工业炉窑、炼焦炉、水泥厂的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点设置,仍按其相应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O78—1996;GB16171—1996;GB4915-1996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其余有关问题参照本标准的规定执行。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GBI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3、定义

本标准所涉及的名词术语,包括无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源、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单位周界等,其含义均与GBI6297-1996中相应的定义相同。

4、无组织排放监测的基本要求

5、监测前的准备

5.2被测无组织排放源的基本情况调查除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和排放速率(估计值)之外,还应重点调查被测无组织排放源的排出口形状、尺寸、高度及其处于建筑物的具体位置等,应有无组织排放口及其所在建筑物的照片。

5.4仪器设备和监测资料准备5.4.1监测资料准备GB16297—1996和本标准是无组织排放监测最主要的技术依据;由固定源排放的污染物标准分析方法中有关无组织排放的采样方法和样品分析方法是最重要的方法依据,必须在监测前阅读和理解其中的有关部分。5.4.2现场风向、风速简易测定仪器准备通常可用三杯式轻便民向风速表,亦可采用其他具有相同功能的轻便式风向风速表。仪器应通过计量监督部门的性能检定合格,并在使用前作必要调试和检查。5.4.3采样仪器和试剂准备。按照被测物质的对应标准分析方法中有关无组织排放监测的采样部分所规定的仪器设备和试剂作好准备。

6、监测日期和监测时段的选择

6.1被测无组织排放源的排放负荷应处于相对较高的状态,或者至少要处于正常生产和排放状态。

6.2监测期间的主导风向(平均风向)便利于监控点的设置,并可使监控点和被测无组织排放源之间的距离尽可能缩小。

6.4在通常情况下,选择冬季微风的日期,避开阳光辐射较强烈的中午时段进行监测是比较适宜的。

7、现场气象条件的简易测定和判定

对现场的气象条件进行简易测定和判定,是设置监控点(即采样点)的依据,亦是确定本次监测在何种气象条件(适宜程度)下进行的真实记录,下面列出的测定和判定应在采样起始前进行。

7.1风向和风速的简易测定

将轻便风向风速表置于被测单位开阔地带。若现场无适当的开阔地带,可将轻便风向风速表置于高处(但一般不超过15m)进行风向风速测定。

表工空旷地带的风向风速简易测定结果

说明:风向读数的坐标原点为度。

风向和风速的测定除采样之前进行外,还应在采样过程中重复1~2次,如发现风向有显著变化,应移动监控点位置后重新采样。

7.2局地流场的简易测定

当无组织排放源的下风向具有一处或多处建筑构造,或存在其他影响气流运动的地形变化等,以致可能影响污染物的迁移途径时,必须进行局地流场的简易测定。

以单位平面布置图(5.1.3)为参照,自无组织排放源为起点至拟设置来样点(即监控点)的途径之中,凡气流运动可能因受阻而改变方向之处的上方和下方,均应设置局地流场的测点,选定后的测点应标于单位平面图上,并同时标上测点编号等标记。

局地流场的简易测定仍使用轻便风向风速表。在一个测点只测定1分钟平均风向,必要时可重复测定1~2次。

将局地流场的测定结果填于表2中,同时还要将各测点的1分钟平均风向标明于单位平面图中。

表2局地流场测定结果

测点编号

测点位置

1分钟平均风向(度)

备注

1

2

3

4

5

注意:如果总体风向的变化较大,可能引起某一局地流场测点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流向,则应注意测试,并将两种不同的流向同时标明于记录表格和厂区平面布置图上。

对标有测点流向的平面图进行仔细分析,得到比较完整的局地流场图。要特别注意分析可能存在的复杂局地流场,若发观测点和测试的数据不够,应进行必要的补测,直至弄清楚局地流场情况为止。

7.3大气稳定度的简易判定

大气稳定度等级划分为强不稳定、不稳定、弱不稳定、中性、较稳定、稳定共六级,对应于A、B、C、D、E、F表示。

按照下面的程序计算和判定大气稳定度:

——由太阳高度角h0和云量,经查表得出太阳辐射等级;

——根据地面风速和太阳辐射等级,由查表得出大气稳定度等级。

大气稳定度等级是对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具有重要影响的参数,有关的计算和查表方法详见附录A。

7.4涡流现象及涡流孔穴尺寸的简易测定

7.4.1涡流现象

涡流是在气流运动中受到切变力的作用而形成的,当气流在运动中遇到物体阻挡时,就会产生涡流,

其结果是在物体的背风而形成回旋气流,称为孔穴,此即涡流。典型的涡流总是发生在建筑物的背民面,

如图1所示。

孔穴的尺寸大小和其中气流回旋的激烈程度不仅与风速有关,也同阻挡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有关,孔穴的大小可以估算,也可用简易的方法实测。

7.4.2涡流孔穴尺寸的估算

如图2所示,若建筑物的水平宽度为W;高度为H;顺风长度为L,那么涡流区(孔穴)的水平宽度Yr、高度Zr和顺风长度Xr可分别按(3)、(4)、(5)式估算。

Yr=1.5W(3)

Zr=1.5H(4)

Xr/H=(A.W/H)/(1B.W/H)(5)

式中:A、B为系数,由下式确定:

当L/H<1时,

A=-2.03.7(L/H)-1/3;

B=0.150.305(L/H)-1/3。

当L/H>1时

A=1.75;B=0.25

7.4.3用轻便式风向风速表判定涡流区边界

先将风向风速表置于较远离涡流区的位置,观察风向标的方位和摆动情况,然后逐渐向涡流区靠近,待观察到风向标的方位和摆动情况发生明显变化,即可判断该位置已进入涡流区。

7.4.4目测法判定涡流区边界

准备好适当的人造烟源(例如,采用适当大小的香柱),并将其置于涡流边界的上风向,用肉眼直接观察烟流的运动情况,并用以确定涡流区域的边界。

8、各气象因子于无组织排放监测适宜程度分类

8.1适宜程度的分类方法

依据各气象因子的数值分为四类。

a类: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适宜于进行无组织排放监测;

b类:较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较适宜于进行无组织排放监测;

c类: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较不适宜进行无组织排放监测;

d类:很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不适宜进行无组织排放监测。

8.2风向变化的适宜程度分类

平均风向本身对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没有意义,用10分钟平均风向的标准差(7.l)代表风向变化的大小,其对无组织排放监测的适宜程度分类见表5。

表5风向变化的适宜程度分类

适宜程度分类

a

b

c

d

8.3风速的适宜程度分类

以平均风速(亦可以10分钟平均风速测定值为依据,见本标准7.l)来划分其对无组织排放监测适宜程度,见表6。

表6风速的适宜程度分类

平均风速(m/s)

1.0※-2.0

2.1-3.0

3.1-4.5

>4.5

适宜程度类别

※风速小于1.0m/s应看作是静风或准静风,该种情况下的无组织排放监测另有说明。

8.4大气稳定度的适宜程度分类

大气稳定度不同等级对无组织排放监测的适宜程度分类见表7。

表7大气稳定度的适宜程度分类

大气稳定度等级

F、E

B、A

8.5正确理解和应用气象条件

8.5.1由8.2~8.4所作出的适宜程度分类,并非严格和绝对意义上的分类,监测人员应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和特点,选择在本地区既实际可行,又具有比较适宜的气象条件下进行无组织排放监测。

8.5.2在一般情况下,风向变化、平均风速和大气稳定度三项气象因子中,以其中适宜程度最差的一项所达到的类别来估计该次监测中气象条件总的适宜程度。

例如:于某年某日某时段进行无组织排放监测,风向变化的适宜程度属b类;风速的适宜程度属c类;大气稳定度的适宜程度属d类,则该次监测的气象条件总适宜程度可估计为d类。

8.5.3如果三项气象因子中的任一项达到d类,或者其中两项达到。类,则该次无组织排放监测应取消,或更换时日。

8.5.4平均风向本身对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没有意义,但它将影响无组织排放监控点(即监测点)的位置,其中将要影响污染物的迁移途径和距离等。所以,平均风向的选择应结合源的具体情况考虑。

9、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布设方法

9.1在单位周界外设置监控点的方法(适用于除现有污染源无组织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氟化物之外的监控点设置)。

9.1.1一般情况下设置监控点的方法

在单位周界外设置监控点的具体位置,还要考虑到围墙的通透性(即围墙的通风透气性质),按下面几种方法设置监控点。

——当围墙的通透性很好时,可紧靠围墙外侧设监控点。

——当围墙的通透性不好时,亦可紧靠围墙设监控点,但把来气口抬高至高出围墙20~3Ocm,如图4中A点处。

——围墙的通透性不好,又不便于把采气口抬高,此时,为避开围墙造成的涡流区,宜将监控点设于距围墙1.5~2.0h(h为围墙高度(m)),距地面1.5m处,如图4中B点所示。

9.1.2存在局地流场变化情况下的监控点设置方法

当无组织排放源与其下风向的围墙(周界)之间,存在有若干阻挡气流运动的物体时,由于局地流场的变化,将使污染物的迁移运动变为复杂化。此时需要按照7.2的叙述进行局地流场简易测试,并依据测试结果绘制局地流场平面图。监测人员需要对局地流场平面图进行研究和分析,尤其需要对无组织排放的污染物运动路线中的某些不确定因素进行仔细分析后,决定设置监控点的位置。

例如:由图5所示,无组织排放源位于车间B的P点,无组织排放的污染物随局地流场运动的路线可能有如下几种情况。(1)建筑物C较高时,污染物随局地流场运动至周界E处,监控点应设置于E处附近;(2)当建筑物C十分低矮时,污染物越过建筑物C,落到周界D点;(3)当建筑物C处于一定高度时,可能有部分污染物运动落到E处,另一部分落到D处,此时可将四个监控点分别设于D和E处,依据采样分析结果,确定其中的浓度最高点。

9.1.3无组织排放源紧靠围墙时的监控点设置方法

无组织排放源紧靠围墙(单位周界)时,即对监测带来有利的一面,同时也有其特殊的复杂性,此时监控点应分别如下几种情况进行设置。

——排放源紧靠某一侧围墙,风向朝向与其相邻或相对之围墙时,如该排污单位的范围不大,排放源距与之相对或相邻的围墙(单位边界)不远,仍可按9.1.1或9.1.2的叙述设置监控点。

——如果排放源紧靠某一侧围墙,风向朝向与其相邻或相对之围墙,且排污单位的范围很大,此时在排放源下风向设监控点已失去意义,主要的问题是考察无组织排放对其相近的围墙外是否造成污染和超过标准限值。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应选择风向朝向排放源相近一侧围墙时,在近处围墙外设监控点;戏于静风及准静风(风速小于1.om/s)状态下,依靠无组织排放污染物的自然扩散,在近处围墙(单位周界)外设置监控点。有关的问题在下面叙述。

——无组织排放源靠近围墙(单位周界),风向朝向排放源近处围墙,且排放源具有一定高度,应分别下列情况设置监控点:

如图6所示,监测人员应首先估算无组织排放污染物的最大落地浓度区域,并将监控点设置于最大落地浓度区域范围之内(图中A点)。按照GBI6297-1996中的有关规定,按此原则设置的监控点位置,可以越出围墙外10m范围,按6式估算最大落地浓度区的位置和距离。

(6)

式中:H——排放源有效高度。对于无组织排放,通常可以不考虑其热力和动力抬升,所以可用排放源的几何高度代替有效高度,m;

图6中的A点虽然是最大落地浓度,但无组织排放的污染物已由P点迁移至A点,已经过一段距离的稀释扩散,浓度终究已大大降低,所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仍然将监控点设置于周界围墙边,但将采样进气口提高到图6中B点处,B点的高度按7式计算:

(7)

式中:X——B点的高度,m;

a——排放源至B点的水平距离,m;

H、b、q——同6式。

还应注意,按照GBI6297-1996中的有关规定,监控点设置的高度范围为1.5~15m,故若计算得到的B点高度超过15m,则应将B点位置作水平移动,直至其计算高度落到15m以下的范围。

9.2在排放源上、下风向分别设置参照点和监控点的方法

9.2.1参照点的设置方法

9.2.1.1设置参照点的原则要求

环境中的某些污染物(在GBI6297-1996中规定H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氟化物为该类物质)具有显著的本底(或称背景)值,因此无组织排放源下风向监控点的污染物浓度,其中一部分由本底或(或背景)值作出贡献,另一部分由被测无组织排放源作出贡献,设置参照点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本底值的大小。所以,设置参照点的原则要求是:参照点应不受或尽可能少受被测无组织排放源的影响,参照点要力求避开其近处的其他无组织排放源和有组织排放源的影响,尤其要注意避开那些可能对参照点造成明显影响而同时对监控点无明显影响的排放源;参照点的设置,要以能够代表监控点的污染物本底浓度为原则。

9.2.1.2参照点的设置范围

按照GBI6297-1996的有关规定和9.2.l.l的原则,参照点最好设置在被测无组织排放源的上风向,以排放源为圆心,以距排放源2m和50m为圆弧,与排放源成1200夹角所形成的扇形范围内设置。

如图7所示,由CDEF围成的扇形,即是设置参照点的适宜范围,这样的安排既符合GB16297—1996的有关规定,又具有避开近处污染源影响的余地。

9.2.1.3平均风速等于和大于1m/s时的参照点设置

平均风速等于或大于lm/s时,由被测排放源排出的污染物一般只能影响其下风向,故参照点可在避开近处污染源影响的前提下,尽可能靠近被测无组织排放源设置,以使参照点可以较好的代表监控点的本底浓度值。

9.2.1.4平均风速小于lmin/s(包括静风)时参照点设置当平均风速小于lin/s时,被测无组织排放源排出的污染物随风迁移作用减小,污染物自然扩散作用相对增强,此时污染物可能以不同程度出现在被测排放源上风向,此时设置参照点,既要注意避开近处其他源的影响,又要在规定的扇形范围内比较远离被测无组织排放源处设置。

9.2.1.5存在局地环流情况下的参照点设置当被测无组织排放源周围存在较多建筑物和其他物体时,应警惕可能存在局地环流,它有可能使排出的污染物出现在无组织排放源的上风向,此时应对局地流场进行测定和仔细分析后,按照前面所说的原则决定参照点的设置位置。

9.2.2监控点的设置方法

9.2.2.1设置监控点的原则要求

9.2.2.2一般情况下设置监控点的方法

9.2.2.3处于涡流区内的监控点设置

如果无组织排放源处于建筑物的正背风面(如图9所示),其下风向将不可避免处于涡流区内。从理论上判断,由无组织排放的污染物在涡流中将受到搅拌混合,此时监控点的设置将不受上述中的夹角限制,应根据情况于可能的浓度最高处设置监控点。

实际上:建筑物背风面的涡流激烈程度既同风速有关,也同建筑物的大小、形状等因素有关,所以监测人员最好在现场用轻便风向风速表或人造烟源按7.4.4的叙述进行简易测定,并按测定结果判断无组织排放的污染物受到搅拌混合的激烈程度和分布情况,决定监控点的布设方法。

无组织排放源处于建筑物的倒背风区(如图10所示),则排放的污染物可能部分处于涡流区,部分未处于涡流区,此时应尽可能避开涡流区,于非涡流区内设置监控点。

在这样的情况下设置监控点,仍然必须用轻便式风向风速表或人造烟源对排放源附近的流场作一些简易的测定和分析,依据流场的具体情况设定监控点的位置。

9.2.2.4无组织排放源处于建筑物迎风面的监控点设置

无组织排放源处于建筑物的正迎风面时(如图11所示),排放的污染物向源的两侧运动,此时应将监控点设置排放源两侧,较靠近排放源,并尽可能避开两侧小涡旋的位置。

监测现场排放源近旁的气流状况仍应预先作简易调查,然后才确定监控点的具体位置。

无组织排放源处于建筑物的侧迎风面时,污染物将向其下风向紧贴墙面运动,此时应在排放源下风向靠墙(图12A点)设置监控点,亦可同时在下风向墙尽头处(图12B点)设监控点。

9.2.2.5同一个无组织排放源,存在两个以上排放点的监控点设置

——如果在监测前可以确认,其中两个排放点的排放速率较接近,且污染物的扩散条件正常(指无涡流和局地环流等情况),应通过查表(见附录B;ZY数值表)作出估计。当两个排放点间的距离小于表中ZY时,两排放点下风向的浓度叠加区中的浓度将超过其中任一排放点单独形成的扩散区浓度,此时可将4个监控点中的2个设于浓度叠加区,另2个针对两单独的排放点设置,最终取其中实测浓度最高者计值;若两排放点间的距离大于ZY,应分别针对两个排放点设置监控点,最终取测值最高者计值,不考虑在浓度叠加区设监控点。

——若存在涡流或局地环流时,两个点排放的污染物混合作用加剧,情况更为复杂,此时要因地制宜,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设监控点,并更多的考虑在混合区设监控点。

9.2.2.6排放源具有一定高度时的监控点设置

如果条件许可,以提高采气四位置来抵消排放源的高度,这样设点最为有利。

如果条件不许可提高采气口位置,则需对无组织排放的最大落地浓度区域进行估算后设置监控点,估算的方法参照本标准9.1.3第2点。

9.3复杂情况下的监控点设置

9.3.1在特别复杂的情况下,不可能单独运用上述各点的内容来设置监控点,需对情况作仔细分析,综合运用有关条款设置监控点。

9.3.2在特别复杂的情况下,不大可能对污染物的运动和分布作确切的描绘和得出确切的结论,此时监测人员应尽可能利用现场可利用的条件,如利用无组织排放废气的颜色、嗅味、烟雾分布、地形特点等,甚之采用人造烟源或其他手段,籍以分析污染物的运动和可能的浓度最高点,并据此设置监控点。

9.3.3由于无组织排放的具体情况,气象条件和地形变化都是多种多样的,监测人员很可能遇到本文叙述之外的具体情况,此时应发挥创造性,在符合GBI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附录C和其他有关原则规定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解决监控点设置方法。

10、无组织排放监测的采样方法、分析方法和计值方法

10.1无组织排放监测的采样频次

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采样,一般采用连续1小时采样计平均值。

10.2无组织排放监测的采样方法

10.3无组织排放监测分析方法

无组织排放监测的样品分析方法按照国家环保局规定的,与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相配套的标准分析方法(其中适用于无组织排放部分)执行,个别没有配套标准分析方法的污染物,应按照该污染物适用于环境空气监测的标准(或统一)分析方法执行。

10.4无组织排放监测对工况的要求

按照GBI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8.3的规定:在对污染源的日常监测中,采样期间的工况应与当时的运行工况相同,排污单位的人员和实施监测的人员都不应任意改变当时的运行工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的工况要求按国家环保局制定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办法》执行;其他为了处理厂群矛盾等具有特定目的的监测,应根据需要提出对采样期间的工况要求,经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

但是,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无组织排放实行限制的原则是,即使在最大负荷的生产和排放,以及在最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稀释的条件下,无组织排放监控值亦不应超过排放标准所规定的限值,因此,监测人员应在不违反上述原则的前提下,选择尽可能高的生产负荷及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稀释的条件进行监测。

按照GB16297—1996的有关规定,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值的计值方法分别下面两种情况进行计算。

例:为对某污染源的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进行监督控制,按规定于无组织排放源上风向设参照点,于排放源下风向的适当位置设四个监控点,如何依据测定结果判断该污染源的无组织排放是否超标?

计算:

(1)参照点的1小时平均值;

(2)四个监控点的1小时平均值分别为m=m1m2m3m4/4

a=a1a2a3a4/4

b=b1b2b3b4/4

c=c1c2c3c4/4

d=d1d2d3d4/4

(3)比较四个监控点的测值大小(均指1小时平均值)后,得到b>a>c>d

结论:因为x>y,所以该源的无组织排放超标。

11、标准实施

由于排放同一种污染物的工厂集群,或者由于特殊的地形构成,气象条件等因素,造成确实无法实施本标准时,应由环境监测部门提出报告,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对特定污染源缓期或免于实施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

无组织排放源常用分析与估算方法

李亚军

(核工业二0三研究所)

结合实际工作,给出了环境影响评价中普遍遇到的无组织排放源几种常见的污染物排放量的估算方法、估算模式以及模式的适用条件等。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无组织排放源的调查及预测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无组织排放源估算方法

1概述

日常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根据不同的建设项目、建设项目的工艺特点、原辅材料的使用及储存、转运等工艺过程的不同,往往涉及各种各样的无组织排放源的污染物排放量估算过程,由于无组织排放源的分布特点以及污染物的排放特性受地形、地理条件、气候特征、气象条件等的影响较突出,因此,其排放量估算过程相对比较复杂,估算结果与实际情况也存在较大差异。本文结合实际情况,给出了几种常用无组织排放源污染物估算的经验模式及其适用条件,可供环境评价工作者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对无组织排放源污染物排放量进行估算和参数选择。

2无组织排放源分析

无组织排放源是指没有固定排放设施或者排放高度低于15m的地面污染源,通常包括面源、线源和点源等。如露天堆放的煤炭、粘土、石灰石、油漆件表面的散失物等,均属面源的无组织排放;汽车在有散状物料的道路上行驶时的卷带扬尘污染物排放属于线源污染;散状物料在汽车装料机械落差起尘量以及汽车卸料时的扬尘污染排放等都属于点状无组织排放源。

无组织排放源项的排放量以实际监测结果最为准确。其监测方法为:在排放源常年主导风下风向设监测监控点,同时在上风向设监测对照点,二者的差值结合物料损失量即为无组织排放源污染物的实际排放结果。可以用污染物的排放量、排放浓度分别进行统计分析。但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仅适用于现有的无组织排放源的污染排放时较为简单,且结果相对可靠,实用性强。

环境影响评价中,往往涉及到拟建污染源的排放估算,此时的统计方法仅仅依靠监测是不能完全满足要求的,需要借助于类比调查或经验估算的方法来完成。类比调查的分析方法需要对建设项目及类比调查对象的设计生产规模、生产工艺、地理位置、区域环境功能、特点、当地气候、气象等要素综合分析对比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或监测,监测统计只能作为类比调查的重要补充手段。经验估算则作为一种简便、实用的分析方法被广泛的应用,这种方法是在前人大量的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得出的一整套能比较客观反映污染排放规律的估算统计方法。被大多数人所认可。

本文重点介绍无组织排放污染源几种常见的经验估算模式,供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者参考。

3常用无组织排放源估算模式

3.1室外污染物无组织排放量估算

(1)露天堆放的物料无组织排放量估算

推荐采用秦皇岛码头煤场起尘量经验估算模式,模式为:

(1)

式中:Q——堆放场地起尘量,mg/s;

u0——50m高度处的扬尘起动风速,一般取4.0m/s;

u——50m高度处的风速,m/s;

w——物料含水率,%;

M——堆场堆放的物料量,t;

k——与堆放物料含水率有关的系数,见表1。

表1不同含水率下的k值

含水率(%)

6

7

8

9

k

1.019

1.010

1.002

0.995

0.986

0.979

0.971

0.963

0.96

(2)物料装车时机械落差的起尘量估算

物料装车机械落差的起尘量推荐采用交通部水运研究所和武汉水运工程学院提出的装卸起尘量的经验公式估算,经验公式为:

(2)

式中:Q——物料装车时机械落差起尘量,kg/s;

u——平均风速,m/s;

H——物料落差,m;

(3)自卸汽车卸料起尘量估算

自卸汽车卸料起尘量,推荐选用山西环保科研所、武汉水运工程学院提出的经验公式估算,经验公式为:

(3)

式中:Q——自卸汽车卸料起尘量,g/次;

u——平均风速,m/S;

M——汽车卸料量,t。

(4)汽车在有散状物料的道路上行驶的扬尘量估算

汽车在有散状物料的道路上行驶的扬尘,选用上海港环境保护中心和武汉水运工程学院提出的经验公式估算,经验公式为:

(4)

式中:Q——汽车行驶的起尘量,(kg/辆);

V——汽车行驶速度,km/h;

M——汽车载重量,t;

P——道路表面物料量,kg/m2;

L——道路长度,km。

(5)生产设备和管道泄漏量估算

采用北京化工研究所推导出的经验公式进行估算,公式为:

(5)

式中:--------设备和管道不严的泄漏量,kg/h;

K——安全系数,l~2,一般取l;

C——设备内压系数,见表2,或用下式计算,C=0.106+0.0362lnP

P——绝对压力,atm;

v一设备和管道的体积,m3;

M——内装物质的分子量,g/mol;

T——内装物质的绝对温度,K。

表2设备内压系数

绝对压力P(atm)

17

41

161

401

1001

设备内压系数C

0.121

0.166

0.182

0.189

0.25

0.29

0.31

0.37

(6)钢铁铸件浇渣时CO的散发量估算

式中:Gs---C0浇渣时的散发量,g/h;

S——每小时的浇铸件量,t/h;

W——单个铸件重,kg。

3.2室内无组织排放源的污染物排放量

(1)各种酸雾(H2SO4、HNO3、HC1、HAC、HF)的排放量估算

式中:——酸雾散发量,kg/h;

M——酸的分子量,g/mol;

u——室内风速,m/s,往往利用当地气象台的年平均风速;

F——蒸发面的面积,m2;

P——相应于液体温度时的饱和蒸汽分压,mmHg;可以查手册得出,当酸的浓度小于10%时可以用水饱和蒸汽代替。

(2)敞露物料散发量的估算

(8)

式中:Gs——有害物质散发量,g/h;

F——有害物质的散露面积,m2;

M——有害物质的分子量,g/mol;

PH----有害物质在室温时的饱和蒸汽压:

T——绝对温度,K;

A,B——各种物质的经验系数,见表3。

表3各种常见物质的经验系数

物质名称

分子式

M

C6H6

78

34172

7.962

甲烷

CH4

16

8516

6.863

甲醇

CH3OH

32

38324

8.802

乙酸甲酯

CH3COOCH3

74

46150

8.715

四氯化碳

CCl4

153.8

33914

8.004

甲苯

C6H5CH3

92

39198

8.330

乙酸乙酯

CH3COOC2H5

88

51103

9.010

乙醇

C2H5OH

46

23025

7.720

乙醚

C2H5OC2H5

46774

9.136

(3)油漆件表面的散发量估算

(9)

式中:Gs——油漆件表面污染物质的散发量,g/h;

——油漆耗量,g/m2;

m——油漆中污染物的含量,%;

3.3其它情况的污染物排放量估算

储罐大呼吸逸失量的估算

(10)

式中:G——装罐大呼吸年损失量,t/a;

m——年装罐重量,t/a

M——气体的平均分子量,g/mol;

Pi——在平均气温下污染物在空气中的饱和蒸汽压,mmHg;

d——污染物的平均比重,t/m3;

T0——标准状态下的温度,273K;

C0——当地多年平均气温。

4各类计算模式的适用条件及使用方法

在估算各种物料无组织排放量的时候,首先要明确污染源的运行工况,常用的估算公式都是在良好天气条件下及污染源正常连续运营的情况下所得出的经验估算模式。

上述模式中公式(1)~(4)一般适用于颗粒物的散失量估算,不适用气体及液体物质的估算。利用公式(1)~(3)估算时,应分别估算各风速组的粉尘起尘强度,再根据各风速组的发生频率,求得全年污染物排放总量。同时应考虑物料含水率、地面的湿润程度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公式(5)适用于液体或气体的散失量估算。公式(6)~(10)主要适用于气体物质的散失量的估算。

各公式的估算结果与实际排放结果有一定误差,应根据各物料的粒度、密度及污染排放控制措施等实际情况进行相应修正。

由于上述粉尘产生量的估算模式均以煤的堆放及装卸为基础总结出来的经验计算公式,煤的堆放平均粒径一般均小于2cm,且密度一般为1.4~1.5t/m3,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如对于粒径大于2cm,且密度远大于煤的密度(如石灰石堆放等)的颗粒物堆放起尘计算中,估算结果应乘以0.4-0.6的修正系数。

6.注意事项

6.1与环保局沟通

在做环评项目时,若遇到无组织排放问题,首先和当地环保局沟通:这个地区是非准许无组织排放.有的地区,比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不准许无组织排放,就得按有组织排放处理大气污染物.只有准许无组织排放的地区,才能让企业在达到有关排放标准的前提下,进行无组织排放.

6.2治理方法

有机废气和恶臭治理:有机废气有吸收法、吸附法、热分解、焚烧及催化燃烧等。恶臭的治理也有吸收法、吸附法、燃烧法、微生物法、中和或掩蔽法。

THE END
1.第3.3课《创作木制飞机模型》(教案)2024压岁钱袋 (教学设计) 《交通标志我会认》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二、整理书包》(教案) 光荣的少先队(教案) 遵守纪律我能行(教案) 《学习习惯调查》(教案)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5.3龙宫觅宝 |沪科黔科版 活动三 学会发豆芽(教案) 《绿色小卫士——垃圾分类与环保实践》(教案) 《6 奇妙的剪纸》(教案)https://www.zxxk.com/soft/48911289.html
2.(完整版)《威尼斯的小艇》公开课教学设计经管文《威尼斯的小艇》公开课教学设计 《威尼斯的小艇》公开课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1、读课文,https://bbs.pinggu.org/thread-12856282-1-1.html
3.WordPress主题7B2模版登录窗口美化有子主题就放在child.js文件中 $(function(){/*弹窗登录效果-www.xiaohuli.vip*/$("#login-box .login-box-content").addClass("b2-radius");$('.login-box-content').prepend(''+''+''+'WordPress主题 7B2登录窗口'+' 日常办公、行业软件完备全套'+' 影视动漫、学习教程应有尽有'+' https://blog.csdn.net/QWQ123Q/article/details/144005901
4.B52战略轰炸机的驾驶舱军工企业军事战术军用飞行器BB-52战略轰炸机的驾驶舱2024-05-20 16:37:07 大自然的合唱 山东 举报 0 分享至 0:00 / 0:00 速度 洗脑循环 Error: Hls is not supported. 视频加载失败 大自然的合唱 3712粉丝 大自然的合唱 00:34 母狮将自己的幼崽推到水中后又救起 02:45 料很足的印度街头美食 01:04 Torso,一个用https://www.163.com/v/video/VI1ND27NS.html
5.wordpress主题模板wordpress企业主题柒比贰(7B2)主题是一款集合wordpress企业主题、wordpress微信主题的wordpress多功能高级付费主题模板,全面支持微信登陆、微信支付、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和APP等各个场景。https://7b2.com/page/510
6.主机007主机向导B2 PRO主题5.4.2最新免授权版 B2 PRO 5.4.2 最新免授权版不再需要改hosts,和正版一样上传安装就可以激活。并且不限域名,之前总有人说换了域名进不去网站之类的,现在不存在该问题啦。https://mega.nz/folder/wUMSAJAZ#pcy- 资源下载 wangzhe125886个月前 https://www.zhuji007.com/
7.kafka公网和内网kafka网络协议比如为某个主题增加了若干分区,控制器在负责创建这些分区的同时要更新上下文信息,并且需要将这些变更信息同步到其他普通的broker节点中。不管是监听器触发的事件,还是定时任务触发的事件,或者是其他事件(比如ControlledShutdown,具体可以参考《优雅关闭》一节)都会读取或更新控制器中的上下文信息,那么这样就会涉及多线程间的https://blog.51cto.com/u_16099346/9791583
8.ASDASoftV5.3.3.0台达伺服驱动器软件.zipASDASoft_5.3.3.0 台达Delta ASDA A2-Soft是台达电子专为伺服驱动器开发之特殊软体,现阶段支援ASDA-A2、ASDA-B2之机种,软体功能齐全,包含示波器监控,装置监控,异警监控,数位输入输出控制,参数编辑器,自动调机功能等等。 ASDA-Soft软体目的在于让使用者可以非常快速的熟悉并使用,所以各界面设计时都致力于简单容易操作https://www.iteye.com/resource/weixin_38744435-11664819
9.物流审计研究范文6篇(全文)“成本、效率、服务”的管理主题, 实现精确的核算、精细的管理和精准的服务, 具体目标是低本高效运作、快速响应市场, 促进客户满意度提升, 努力提升烟草2. 仓储分拣评价 (B2) 仓储分拣评价指标用于衡量卷烟物流仓储管理和分拣包装环节的作业水平, 是审计评估卷烟物流内部作业效率的重要手段, 对加强仓储、分拣环节https://www.99xueshu.com/w/ikeyakmso59t.html
10.Tkinter入门教程您也可以根据需要更改字体颜色和其他属性。例如,您可以创建多个不同的自定义字体对象,用于表示不同的颜色主题,并在程序运行时动态地切换它们。 3. 组件讲解 3.1 tkinter 的核?组件 在tkinter 中,有 21 个核?组件,它们提供 了GUI开发的完整功能,因为使?频率较?。 https://developer.aliyun.com/article/1413897
11.晚会策划方案(通用15篇)b2:银行xx分行XX年总结表彰大会暨迎新春联欢晚会 合:现在开始! 进入章节环节,表演共分三个章节,主要以演唱、舞蹈、语言类节目为主,中间加以其他形式多元化的节目进行穿插组合而成,我们做的以下安排的节目与章节主题相关。 第一乐章关怀大爱无痕 章节片头视频——关怀温情回顾(vcr)用三种情感来体现xx银行在多年来的https://mip.oh100.com/a/202211/5586786.html
12.GitHubdevwan/GitHubChineseToplenve/VBlog V部落,Vue+SpringBoot实现的多用户博客管理平台! 5.3 Java 05/15 ?回到目录 Java #RepositoryStarsLanguageUpdated 1 2018/CS-Notesnewpanjing/simpleui A modern theme based on vue+element-ui for django admin.一款基于vue+element-ui的django admin现代化主题。全球+网站都在使用!https://github.com/dev-wan/GitHub-Chinese-Top-Charts/tree/bac4dc5cedc0b22193a703809398e72296eaa697
13.更新日志开源商城新零售系统免费多商户B2B2C5.3.9 2024-05-28 15:26:19 单商户V5.3.9更新说明 注意事项: 1、升级前请先做好备份! 2、升级之前请注意php版本配置到7.4 3、确保授权域名与当前支持主题风格变化 * 商品列表样式调整 * PC端,首页滚动一段距离,随便点击商品进入详情,滚动位置就在底部,要滚动到顶部 0 的位置 * PC端,商品列表增加一http://api.niushop.com/web/product/update.html?product_key=B2C_V4
14.漫步者B2室内电视壁挂音响拼接道闸工程广播类 音响设备 室内壁挂系列 漫步者 B2 室内电视壁挂音响 对比 收藏(0) 漫步者 B2 室内电视壁挂音响蓝牙5.3光纤,同轴,APP控制主题 回复 浏览 作者 时间 暂无讨论帖 点击浏览全部 猜你喜欢 日日高KD-501 惠威款壁挂 1件/20只(独立包装)额定功率20W 登录可见 日日高木纹壁挂 https://www.lnxmt.com/goods.php?id=28726
15.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测定方法6.3.2.1.2 展开:同GB/T 5009.22中5.3.2.1.2。 6.3.2.1.3 观察及评定结果: 6.3.2.1.3.1 在紫外光灯下观察第一、二板,若第二板的第二点在黄曲霉毒素B1、B2、G1、G2标准点的相应处出现最低检出量,而第一板在与第二板的相同位置上未出现荧光点,则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G1含量在5?g/kg以下;B2、G2https://m2.antpedia.com/blog/260774.html
16.组合式空调机组GB/T1429493(全文完整版)6.3.2 盘管耐压性能试验 在5.3.2规定的试验压力条件下试压。 6.3.3 额定风量和全压试验 应按附录A(补充件)或附录B(补充件)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型式检验时,当额定风量小于等于60000m3/h时,应按附录A的方法试验,当额定风量等于大于80000m3/h时,可按附录B的方法试验。 http://www.iwuchen.com/a-51/
17.XSR32FC系列流量积算仪XSR32FCIKRIB1B1V0XSR32FC2 组 参数名称 取值范围 地址 默认值 章节 设计工况压力 -99999~99999 MPa 46H 00000 5.6 无温度、固定温度、公式计算、PT100、 温度输入信号 CU100、CU50、K 偶、T 偶、E 偶、S 偶、 4FH PT100 5.3 4-20mA、0-10mA、0-20mA 3.4 参数设置 温度小数点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BH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802/8142135112004124.shtm
18.华为(HUAWEI)手环B2商务版怎么样B2比上一代外观更为时尚,同时金属托架部分还采用了高强度航空铝材,整体更加轻薄和坚固。在腕带方面还提供有抗敏TPU软胶材质和真皮两种。B2最大的变化就是加入了一块高清触摸屏幕,通过内置的6轴传感器,可进行各种精确的识别。金属机身、触屏控制、兼容安卓和IOS系统都是这款智能手环的亮点。 https://best.pconline.com.cn/product/2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