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张原的十岁生日还有三周。他站在电三轮儿的驾驶位上,双手扶着车把,背上是昨天刚从老家背来的书包。一顶橘红色大头盔在他头上晃晃荡荡,上面印着几个小字:外卖骑手,送啥都有。
“走!”爸爸过来坐到驾驶位上。戴着大头盔、坐在旁边的张原一手扶着车座,一手拽住爸爸的衣脚。“出发!”张原望着前方,大声喊。
这是儿童文学作品《我的世界》的开篇。
《我的世界》是青年作家左昡以外卖骑手子女生活为题材写作的小说。作品以外卖骑手的孩子张原随父母在北京过暑假为切入,他用孩子的眼睛打量着穿行在城市中的外卖骑手,并试着去追随和描摹他们在城市里的独特轨迹与专属印记。无论是同为骑手子女的女孩小草,还是偶然结识的男孩北北,都成为张原这个夏天里难以忘怀的伙伴。
最近,由天津市委宣传部指导、天津出版传媒集团主办、新蕾出版社承办的“新时代新写作新担当——《我的世界》创作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
与会嘉宾合影
左昡
新蕾出版社社长、总编辑马玉秀认为,左昡写作的是“我们身边的、当下的、热气腾腾的真实故事”。
研讨会中,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张纪欣认为,《我的世界》用平实笔调讲述我们的身边人身边事,将主题性、文学性、可读性结合在了一起,以独到眼光为我们描绘了不同儿童群体的生存境况,也为城市小读者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的窗。
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儿童文学委员会原主任高洪波认为,《我的世界》的语言尖新跳脱,从中可以看到一个成熟儿童文学作家的功力。左昡为了写就这部作品,深入体验生活,是真正投入自己的热情、自己的生命去写作。
儿童文学作家、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葛竞表示,这本书其实有两个元素,一个是“我”,另一个是“世界”,“我”在这本书中是儿童视角的主人公,而“世界”是主人公所面对的现实。这是孩子在成长路上要完成的两个重要人生功课。作品有很强的电影镜头时空交错感,加上富有节奏感的语言,读来有强烈的情感共鸣。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副主任梁鸿鹰说,作为一个不断挑战自我的作家,左昡在这本作品中将“身边”和“当下”很好地呈现给了小读者。书中用一个个日常生活场景,将不同生活境况与成人和儿童的世界连接起来,特别是让孩子们清晰地看到世界上真正的欢乐、忧愁、幸福与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