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整理了2023年防灾减灾网络答题答案,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3年防灾减灾网络答题答案
一、单选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B)A.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
B.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C.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
D.减轻社区灾害风险,提升基层减灾能力
2、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根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其中特别严重的等级用(D)色表示。
A.蓝
B.黄
C.橙
D.红
B.定期清除漏到、楼梯间堆积的杂物
C.高层建筑设置避难层
D.将私家车停在消防车道上
4、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化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
一、地震常识
(一)单选题
1.地球内部由表及里可分为()三个圈层。A
A.地壳、地幔、地核B.地壳、地核、地幔
C.地幔、地核、地壳D.地核、地幔、地壳
2.地震是地球的()运动的结果。D
A.外部B.地壳C.地幔D.内部
3.在所有自然灾害中,对人员伤亡来说,被称为群灾之首的是()BA.洪灾B.地震灾害C.火灾D.瘟疫
4.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一年约有五百万次,其中能造成破坏的地震约()次左右。C
A、10000B、5000C、1000D.20000
5.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是()。A
A.各类建(构)筑物的破坏和倒塌B.大地震动
C.地面开裂D.火灾
6.有极少数地震发生在城市下面,称为(),如唐山地震、阪神地震等。BA.城市下地震B.直下型地震C.直上型地震D.破坏性地震
7.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称为震源深度,根据震源深度划分,地震可分为()。C
A.浅源、深源两类B.远震、近震两类
C.浅源、中源、深源三类D.远震、近震、中震三类
8.一次地震在距震中不同的地方可能有不同等级的烈度,而震级只有()个。A
A.1B.2C.6D.很多
9.震级相差一级,释放能量相差约()倍。CA.10B.20C.32D.5
10.从历次大震看,在城市造成最严重、最普遍的次生灾害是()。D
A.毒气污染B.交通瘫痪C.停电、断水D.火灾11.地震灾害有()特点。D
A.持续性B.突发性和纵横性
32.据20世纪资料的统计,我国因地震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全部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D
A.24%B.34%C.44%D.54%
33.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是()BA.构造地震B.火山地震C.陷落地震D.人工地震
以下关于地震波的说法,哪一项是不准确的()。D
A.现在仍需要通过地震波来了解地球内部构造
B.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
C.科学家根据地震波的反射、折射,得出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D.地震波像光波一样,波长较短,穿透深度有限
35.()是地下岩石层沿一个破裂面或破裂带两侧发生相对位错的现象。AA.断层B.错位层C.破裂层D.位错层
36.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可造成损坏或破坏的地震被称作()CA弱震B.有感地震C.中强震D.强震
37.用来衡量地震大小的“尺子”叫做()。A
A.震级B.震源C.地震烈度D.有感地震
38.震级与()释放出的能量有关。地震越强,震级越大。BA.震中B.震源C.震级D.地震烈度
39.地球上的有感地震,仅占地震总数的()。A
A.1,B.20,C.13,D.14,
40.()是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的“尺子”。D
A.震中B.震源C.震级D.烈度
41.环太平洋地震带所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的()。C
A.四分之一B.二分之一C.四分之三D.三分之二
42.我国约有()多条地震带,地震分布范围很广。B
A.10B.20C.30D.40
43.震源在大城市及其周围地下的地震,被称为()。这类地震往往会造成城市
较大的损失。日本的阪神地震和我国的唐山地震都属于此类。AA.城市直下型地震B.远震C.构造地震D.天然地震
44.地面上与震源垂直相对应的那个地点称为()。C
A.震中距B.震源深度C.震中D.震级
45.世界上大多数地震都是(),我国绝大多数地震也为此类地震。AA浅源地震B中源地震C深源地震D.次深源地震
46.目前世界上记录到的最深的地震,震源深度约为()多千米。BA.600B.700C.800D.900
47.()是指震源深度大于300千米的地震。C
A.浅源地震B.中源地震C.深源地震D.次深源地震
48.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称为()。B
A.震中B.震源C.震级D.震中距
49.一般情况下,()以上地震人才有感觉,称为有感地震。BA.2.0级B.3.0级C.5.0级D.6.0级
50.我国的自然灾害,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是()。C
A.洪水B.雪灾C.地震D.旱灾
51.一般来说同样震级的地震,震源深度越大,对地面造成的破坏()。CA.越大B.一样大C.越小D.可大可小,不一定
52.一个地震发生,()越大,对地面造成的破坏越大。C
A.震源深度B.震中矩C.震级D.地震波
(二)多选题
1.下列哪些工程属于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ABCDA.核电站、核反应堆、核供热装置、核废料处理工程
7.历史上从未记录到发生地震的地方,今后也不会发生地震。()错8.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强烈地震的地区,今后绝对不会发生强震。()错9.为了更直观、更深入的了解地球内部构造,人类至今已经钻透地壳。()错10.通常地震都发生在距地面1000千米以下的地方。()错
11.我国是一个地震灾害不严重的国家,原因是我国国土面积大,地震分布并不均匀。()错
12.地震部门专家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向社会发布自己的地震预测意见。()错13.目前我国地震预报已经非常准确。()错
14.在天然地震中,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的地震是构造地震。()对15.地下岩层断裂或错动引起的地震叫构造地震。()对
16.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塌陷地震。()错
17.由地下核爆炸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人工地震。()对
18.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火山地震。()对
19.由矿井塌陷引起的地震称人工地震。()错
20.从震源垂直向上对应地面的地方叫震中,通常用经纬度表示震中位置。()对
21.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2倍。()对
22.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做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在60千米以内的为浅源地震。()对
23.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程序发布。()对
24.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记录的地震波形计算得出,是用来表示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一种量度。()对
25.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称震源;从震源到地表的垂直距离为震源深度。()对
26.如果发现动物行为异常:鸡不进窝,狗乱叫,就说明一定要发生大地震了。()错
27.通常情况下,震区各点由于震中距不同,受到的破坏程度和人对地震的感觉也不一样,因此烈度也不相同。()对
28.一般而言,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发生地震时,横波总是先到达地表,而纵波总落后一步。()错
29.在同一地方,震级越大,对地面的破坏也越大,因此,地震烈度也越大。()对
30.任何一个科学家或地震机构都不能根据自己的预测意见,向社会发布地震预报。()对
31.地震预报包括4种类型:地震长期预报、地震中期预报、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对
32.火山地震是发生次数最多、破坏力最大的地震类型。()错
33.构造地震是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对
34.当地下溶洞或矿山采空区支撑不住顶部的压力时,就会塌陷引起振动,这叫做陷落地震。()对
35.全球有85%的地震发生在板块边界上。()对
36.发生在板块边界上的地震叫板缘地震,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绝大多数地震均属此类。()对
37.发生在板块内部的地震叫板内地震,如欧亚大陆内部的地震多属此类。()对
38.板内地震发生的原因既与板块之间的运动有关,也与局部的地质条件有关。()对
39.塌陷地震大约不到全球地震数的3,,引起的破坏也相对较小。()对40.在家中倒竖酒瓶可以提前发现地震。()错
41.弱震是震级小于4级的地震,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错42.中强震是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的地震,属于可造成损坏或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对
43.震级越大的地震,发生的次数越少;震级越小的地震,发生的次数越多。()对
44.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欧亚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对
45.一次地震虽然只有一个震级,但它在不同的地区所造成的破坏却是不同的。()对
46.地震烈度为,度的地震会使房屋受到破坏,地面出现裂缝。()错47.我国台湾地区地震多发的原因与板块运动无关。()错
48.宏观前兆是人的感官能觉察到的地震前兆。它们大多在临近地震发生时出现。()对
49.微观前兆是人的感官不易觉察,须用仪器才能测量到的震前变化。()对50.地震预报是世界公认的科学难题,在国内外都处于探索阶段。()对51.地震预报只能由各级政府发布,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发布地震预报。()对
57.地震前地下岩层受力变形时,埋藏在含水岩层里的地下水的状况,有时也会跟着改变。()对
59.纵波和横波都能传递能量。()对
D.地面与空间相结合的观测系统
16.下列哪些可以判定为地震谣言()。D
B.传说地震是由外国人预报的,跨国地震预报。
C.对地震后果过分渲染,预言“某个地方将要下陷”“某个地方要遭水淹”的传
言。
D.以上都是
1.微观前兆是人的感官不易觉察,须用仪器才能测量到的震前变化。下列属于微观前兆的是()。ABCD
A.地壳的变形B.地球的磁场、重力场的变化
C.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变化D.小地震的活动等。
2.地震前自然界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叫地震前兆,分为宏观异常和微观异常。下面()属于宏观异常。BCD
A.地应力变化B.地下水变浑浊、冒泡等异常变化
C.动物异常反应D.地声、地光
3.地震监测台网主要由()组成ABCDE
A.省市台网中心B.测震台C.强震台D.流动台E.车载台网中心4.地震前兆观测测项有()ABCD
A.地壳形变B.地震电磁C.地下流体D.重力观测
5.下列行为,()会对地震观测环境造成破坏。ABCD
A.爆破、采矿、采石、钻井、抽水、注水。
B.在地下流体观测环境保护范围内堆积和填埋垃圾、进行污水处理。C.在观测线和观测标志周围设置障碍物或者擅自移动地震观测标志。。D.在地形变观测环境保护范围内进行振动作业。
三、震害防御
1.“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我省共创建省级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
个。D
A.10B.20C.50D.56
2.根据《山东省防震减灾条例》规定,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此生灾害
的建设工程,应当依法进行()。A
C.防震减灾科普宣传D.地震应急演练
3.在选择建筑物的地基时,应避开()。D
A.坚硬的土地B.地下水位较深的地方
C.开阔地带D.活断层通过的部位及附近
4.小王家要盖新房子,为了房屋安全,地基应选在()。BA.旧沙滩上B.基岩完整且稳定的地方
C.活动断裂带上D.古河道上
5.减轻地震灾害的工程性措施包括()。C
A.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B.制定防震减灾规划
6.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
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CA.不必B.根据建设单位需要C.必须D.没必要
A.不停地呼救B.不顾一切的行动
C.精神崩溃,惊慌失措D.保存体力,寻找脱险捷径
8.家中应备好应急包,应急物品不应包括()B
A.饮用水、高热量耐储放的食物B.保暖衣物、高跟鞋C.收音机、手电筒D.常用药物和急救用品
9.创伤现场急救技术()。A
A.止血、包扎、固定、搬运B.止血、包扎、固定、等待医护人员C.止血、包扎、等待医护人员D.止血、等待医护人员10.地震发生时,要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就地避险,不可冒然外逃,以下最不
安全的地方是()。D
A.床下B.桌子底下C.开间小的卫生间D.窗子边
11.地震发生时,以下那种手段能有效避免次生灾害发生()AA.切断电源、切断燃气源、火源B.切断水源C.关好门窗D.立即外逃
12.室内易于形成避震空间的地方是()。A
A.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地方B.客厅、大厅等开间大
的地方
C.没有支撑物的床上、炕上
D.门、窗口等与外界相通的地方
13.在室内准备应急避险场所措施是()。A
A.将坚固的写字台、床或低矮的家具下腾空B.紧闭门窗C.把家具清走D.把重物放置在高处
14.室内避震的注意事项,哪项是对的()。A
A.应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B.试着打开煤气
C.挺直身体,尽全力呼救
D.在地上躺平,保持不动
15.遇到下列地震次生灾害时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AA.遇到火灾时,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B.不等地震停止就开始转移
C.毒气泄漏时使用明火
D.跳楼离开
16.家庭防震演练具体需要做到()A
D.练习快速紧急避险;把杂物摆放在逃生路线上;震后紧急撤离;紧急救护演习
A.水文B.气象C.地象D.地下流体
18.地震时人会站立不稳,应该()。B
A.使劲跑B.蹲在地上C.叫喊D.六神无主
19.楼房避震应该()。C
A.跳楼B.躲在窗下
C.用枕头或软垫护住头部,就近躲在床、桌下或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小开间内
D.乘电梯下楼
20.在学校上课遇到地震时,要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BA.窗户边B.课桌下或桌旁C.过道上D.楼道内
21.正在上课的学生,遇到地震应该()A
A.迅速在课桌下躲避,地震停止后,在教师统一指挥下,迅速撤离教室B.拔腿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