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事考试机构有关负责人和公招考题研究资深专家对网上帖子进行澄清
今天上网,发现网上有人在公招考试前,就在征集‘郭明义,我心中的雷锋’的帖子,是不是泄露考题咯?”
“昨天参加完省上公招考试后,我看见网上有‘专家’分析如何作答才能得高分的内容,是不是我不按照网上‘专家’的思路作答,就拿不到高分了?”
按网上参考答案几乎不可能得高分
“昨晚,我就注意到不少网站出现了所谓‘专家’提供的参考答案,基本上这类信息都出现在国内一些民间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的网站上,这明显是为了培训机构招生所做的宣传。”我省公务员考试命题研究的一资深教授说,他曾参加过公务员考试命题,长期研究公务员考题命题的方向和主旨。看见网上的内容后,他与参与命题的其他专家进行了交流,一致对网上的所谓的“参考答案”不认同,网上的答案偏离了题目主旨,“如果考生真按照网上的思路答题,基本上没有得高分的可能性。”
省人事考试机构有关人士说,这几年他们在组织各类公招考试时,发现有部分培训机构,派自己员工参加考试,考完后立即将部分考题内容、试题解析,发布在培训机构的网站上,以暗示考生,他们能拿到最新的公招考题,或者“有背景”,以吸引考生参加培训,
“去年抓住的用扫描笔扫描试卷的考生,最后证实就是培训机构的员工。”
能猜对热点材料绝不可能猜透命题角度
针对网上在公招考试前,一些关于“郭明义,我心中的雷锋”的帖子的问题,该教授和省人事考试机构有关人士也进行了澄清。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郭明义是全国的典型,央视等媒体连续几天对其进行了专题报道。“《申论》考题的出题原则就是要让考生‘有话说’,要与社会热点话题相联系,所以涉及郭明义的材料,肯定会差不多,不可能有多个版本。”该教授说,即使培训机构猜中《申论》材料,但绝对猜不准命题专家出题角度,“不难看出,试题虽然涉及热点材料,但命题角度是非常有新意、有创造的。”该教授说,题目规定的“裂变的力量”,考生要回答:什么是郭明义精神裂变的力量,应该如何影响和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学习郭明义精神等,而不是单纯阐述雷锋精神,如果按照重庆征文比赛的角度来答题,肯定得不了高分。
专家教你破题
《申论》是主观性试题,不可能有一成不变的标准答案,但有个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考生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
那如何作答,才能符合命题的基本出发点和要求呢?省公务员考试研究命题的专家进行了支招:
第二题目的是希望考生思考应该怎样学习郭明义,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为今后工作打下一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作答重点是要阐述什么是郭明义的幸福观,同时简要说明当代青年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幸福观,再从“你”的角度,简要谈谈自己怎样学习、弘扬助人为乐的幸福观。
第三题考生都有话可写,但无论用什么模板都不可能套用的。考生不论从哪个角度写,都必须切合题目规定的“裂变的力量”话题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密切结合社会生活现实和自身实际体会,体现申论以论为主、以理服人的特点。
第三题应该写进什么是郭明义精神裂变的力量;为什么郭明义精神具有裂变的力量;时代需要郭明义精神裂变的力量;作为未来的公务员,自己应该怎样学习郭明义,“被裂变”或者成为裂变的原子,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和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学习郭明义精神。
附《申论》题目:
1.请依据材料简要分析归纳,郭明义的先进事迹从哪些方面体现出“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
2.郭明义说:“有同志说我傻,可我自己并没有一点做傻事的感觉。……为社会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觉得自己被党组织所信任、被群众所信赖、被社会所需要,就会感到很充实、很快乐、很幸福。”你怎么理
解郭明义的幸福观?请加以阐述。
3.如材料(八)中所言,“郭明义精神正以裂变的速度传播着”,“郭明义精神裂变、迸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对此你有什么领悟,受到什么启示?请以“——也谈裂变的力量”为副标题,自拟标题,自选角度,联系社会生活和自身实际,写一篇800—1000字的议论文。华西都市报记者姚长寿摄影谭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