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合“给定资料1”,概括我国公共图书馆存在的问题。(10分)
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中公参考答案】
我国公共图书馆存在的问题有:一是经费投入不足。全国公共图书馆经费、新增藏书、购书经费低于同期GDP增长的速度。二是人均图书拥有量较少且不均衡。三是人员编制不足。各级公共图书馆的业务工作量大幅增加,导致人员编制结构性不足。四是缺乏国家立法保障。五是馆舍和设备老化、馆藏陈旧等问题。六是公共图书馆设置布局缺乏统一规划,网络体系尚不健全。七是公共图书馆的资源保障能力,特别是地方文献的保障能力也有待加强。
二、在第二十三个读书日来临之际,某市教育局要求全市开展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X区中小学纷纷以不同形式迎接“世界读书日”的到来。请根据“给定资料2”,整理一份《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总结报告》。(20分)
要求:
(1)紧扣资料,内容全面;
(2)逻辑清晰,语言准确,不拘泥于格式;
(3)不超过450字。
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总结报告
在2018年4月23日第二十三个读书日来临之际,为营造校园“悦读”氛围,倡导多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X区各中小学举办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读书活动以迎接“世界读书日”的到来。现将活动内容报告如下:
中公教育官方刷题APP中公教育精挑好题,免费刷题,题题刷到点子上!
三、“给定资料3”中划线句子写道“有专家表示,中国人阅读现状是令人担忧的”,请你根据“给定资料3”,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10分)
(1)准确、全面,逻辑清晰;
(2)不超过250字。
四、请根据“给定资料4”,以《各国引导国民读书的经验》为题写一份材料,供领导参考。(20分)
(1)内容具体,符合实际;
(2)目的明确,切合主题;
(3)条理清楚,有概括性;
(4)不超过400字。
各国引导国民读书的经验
英国、西班牙、印度、韩国以及日本在引导国民读书的过程有诸多经验值得借鉴,具体内容如下:
(1)自选角度,间接深刻;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明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1000字左右。
【中公参考例文】
时代重温读书的价值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互联网时代,信息唾手可得,搜索无往不利,获取知识的门槛变低了。当此之时,为什么要重温读书的价值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相比碎片化、被动型的知识获取,读书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知识、整体性思考。通过阅读,有利于让人类智慧的结晶序列式地内化于心。不管纸质书还是电子书,不管书籍的介质、读书的方式如何变化,这样的价值不会衰减、意义不会褪色。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良好阅读传统的国度里,竟然出现了读书无用的言论。事实上,阅读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并不陌生,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价值理念冲击着这个时代,“开卷有益”备受争议,“快餐文化”广为流传,教育引导偏差引起的“功利性阅读”等问题凸显,成为文化建设上的拦路虎。”把阅读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的人一定拥有开阔的精神版图;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全民阅读的品质,这样的国家一定拥有勃勃生机和巨大潜力。
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实现提升自我素质与修养的价值。在今天读书变成了一种“作秀”,变成了一种“功利”。一些干部沉迷于觥筹交错、迎来送往,满身烟酒味,毫无书卷气;不少人心为物役,铁了心做“物质的短暂情人”,一些地方的“读书无用论”则夺下了孩子手里的课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多读书,既有敦促干部避免知识老化、思想僵化、能力退化的考虑,更有培养人文精神、涵养政治伦理、提升思想境界的深意。俄国作家冈察洛夫说:看书和学习是思想的无穷发展。通过学习,可以远离低级趣味,提升道德境界,获得高尚情操。
让阅读成为一种文化底蕴,实现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如今,“全民阅读”不仅给我们创造了一个提升自己的空间,更为一个国家的文明进步凝聚了力量。社会上急功近利风气让很多人相信了“一夜成名”。从社会层面看,将人与读书世界隔离开来的,往往是浮躁之气、功利之心。这种病象,也侵袭到阅读内部。不少书店和书市,唱主角的是七拼八凑的成功学、致富术、官场秘笈,这些文化垃圾倾倒在心灵家园,非但不能长精神,还要“长疾瘤”。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软实力的提升离不开文化底蕴的积淀,也就离不开阅读。因此,应该培养良好的读书氛围,积淀浓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