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借增贷减记忆口诀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收入-费用。
资产类科目是借增贷减,负债类科目是借减贷增。
考生备考时要使用以下口诀。
(1)借贷记账法下的记账规则是基础会计学习的入门规律,是联结前后相互联系的会计理论和线索,“借”、“贷”是“借”与“贷”本来就是一体的关系,在借贷记账法下,就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记录经济业务的复式记账法。
即是从“借”、“贷”两字的含义上看,资产类账户的增加记“借”“贷”;负债类账户的减少记“贷”“借”“贷”。
(二)、会计记账方法有哪些
复式记账法是指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采用复式记账方法,可以全面反映每一笔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而且可以防止差错和便于检查账簿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是一种比较科学的记账方法。
会计记账方法是指根据会计的一定原理和规则,采用统一的货币计量单位,运用一定的记账符号,遵循一定的记账规则,运用一定的记账符号,遵循一定的会计步骤和方法,保证所记录的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真实性。
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之一,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环节,会计核算的方法有八种,分别是:一,根据复式记账法的原理,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每项经济业务的一种方法。
二,根据复式记账法的特点,对每项经济业务规定一个账户的名称和相应的行次。
三,账户名称和相应的经济业务内容在会计凭证中可以看到。
四,能够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业务,是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联系:会计科目和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标志和内容,两者设置的方法、账户的结构以及如何分类等都是与会计核算有关的,对会计科目的设置以及会计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备案,会计报表的编制都是很重要的。
设置会计科目就是根据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事先确定分类核算的项目名称,规定其核算内容。
设置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科学分类的分类核算和监督的一种方法。
会计科目的设置可以把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分门别类地归集起来,使之一目了然,以便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向有关方面提供一系列具体分类核算指标,满足一制定。
(1)各会计要素的数量特征各异。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将会计要素的数量准确无误的记录下来,还必须根据会计账户的性质,规定不同的结构格式。
(2)各会计要素的入账原则也称为原则,是指在确认和处理会计要素时,应坚持客观性原则,按照会计核算的原则,对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记录和报告。
会计要素的设置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指发生经济业务之前必须取得或填制合法的凭证,而办理会计业务必须取得合法的凭证,包括了发票。
指财务会计在进行核算的过程中,应当做到真实、客观的反映,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应当同实际情况相符合,不得随意变更。
如有必要变更,应将变更的内容、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以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和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为了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进行追溯调整,差错更正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为了对会计政策变更和差错更正作出正确的考虑,企业应当在附注中说明变更的原因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会计政策变更的累计影响数,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该项目的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处理。
在本期调整以前年度的报告,不应当调整以前年度。
(1)追溯调整法: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不重新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