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IPO观察|驾考宝典母公司谋上市,曾被监管点名整改,千万账款难以收回
驾培软件也要冲刺上市了。
武汉木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木仓科技”)是国内用户数量第一的互联网学车平台,拥有“驾考宝典”等一系列APP,目前正在谋求创业板上市。但接受了两次辅导,等待了10个月,更新了3版招股书之后,木仓科技的IPO申报流程仍然停留在“新受理”阶段。
收入结构发生变化
2018年至2021年1-6月(报告期),木仓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47亿元、2.06亿元、3.31亿元和2.45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约为7945.61万元、5531.83万元、9548.07万元和7799.6万元。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报告期内,木仓科技的收入结构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与此同时,汽车导购信息服务的收入规模也不断萎缩,从2018年的6539.86万元下滑至2021年上半年的707.04万元,营收占比下降至不足3%。
取而代之的则是学车服务。报告期内,木仓科技学车服务营业收入分别为3130.51万元、5359.71万元、1.73亿元和1.71亿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2.68%、26.03%、52.37%和69.94%。
木仓科技学车服务营收快速增长,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驾考培训增值服务销售数量的增长。今年上半年,木仓科技驾考培训增值服务销售数量达到436.25万单,而去年全年为501.03万单;
二是学车服务费用的提升。2018年木仓科技驾考培训增值服务的平均单价为26.98元,2020年提价至35.87元,2021年上半年的平均单价已经达到41.23元。
服务屡遭投诉
核心APP被监管部门点名整改
如上所述,木仓科技驾考培训服务收入和营收占比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而高增长主要依赖于“用户付费模式”。
为了吸引更多学员付费,木仓科技推出了一项“考不过就补偿”的服务,即“在驾考培训服务主要付费产品中,公司对满足一定条件的考试未通过学员给予一定金额的补偿”。
驾考宝典APP上显示,全科通关VIP价格为168元,考不过补偿140元。其中科目一考不过补偿50元,科目四考不过补偿50元,科目二考不过补偿40元等。
为了履行该补偿,木仓科技产生了一定的保障成本。2018年至2019年,木仓科技向保险机构采购保险服务,保障成本分别为565.58万元、587.01万元。从2020年开始,木仓科技转为自行履行补偿义务,当年保障成本就降至294.21万元,2021年上半年更是只有20.59万元。
不过,保障成本大幅减少背后,木仓科技的补偿模式引来不少会员投诉。
截至2021年11月2日,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驾考宝典的投诉达到436条,投诉原因集中在“考不过补偿”服务理赔问题、误开VIP等问题上。例如,有学员表示,其上传了考试成绩及详细记录申请补偿,驾考宝典却以“交管网没有查到对应科目的挂科成绩分数”为由拒绝赔偿。
另据招股书,木仓科技报告期内涉及3次APP通报整改,1起不予行政处罚:
2020年8月31日,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公布了《关于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通报(2020年第四批)》,驾考宝典APP存在强制用户使用定向推送功能的问题;
2020年11月17日,湖北省通信管理局通报,木仓科技APP驾考宝典、全国违章查询APP存在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行为;
2021年1月22日,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通报,木仓科技APP车友头条又存在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的问题。
昔日第二大客户“暴雷”
千万应收账款预计难以收回
虽然木仓科技于2018年按照账龄,对行圆汽车应收款计提了坏账准备,并于次年提起诉讼请求追回欠款。不过即便胜诉,木仓科技预计未来回款难度很高,故在2019年末对行圆汽车的应收款项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除了行圆汽车外,截至2021年上半年,木仓科技还存在其他应收账款。虽然木仓科技表示其他客户资金实力强,回款有保障,但由于汽车整车销售市场不景气,部分整车厂商或汽车经销商因未能达到销售预期效果而减少营销费用的支出,导致木仓科技应收账款回款难度加大。2021年上半年,公司的应收账款回款比例(剔除行圆汽车)为5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