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泥的“目数”也称为“码数”,是形容紫砂泥粗细的一个指标。紫砂泥料在开采后,经风化,除杂质,粉碎,使用筛子过滤后泥料的粗细,称为“目数”。这一个过程也叫“过目”。以60目为基准,相对目数越大泥料越细腻,反之则越粗糙。如今制作的紫砂壶,采用不同的泥料练制方法,目数基本在60左右。
紫砂泥料的目数,在练泥的过程中,有一个筛的过程,就是一平方英寸的筛网上有多少孔的意思。比如:50目的泥料,就是说一平方英寸的筛网上有50个小孔(一英寸等于25.4毫米)目数这个数值越大,说明这个粉料越细,反之就越粗。紫砂壶的目数,也有人称为“码数”,其实就是筛选紫砂泥用的筛网,上面每平方厘米中的小孔的个数。
目数越高的紫砂泥越细,那做出来的紫砂壶,也一定是相对更细腻的,颗粒不会太过于粗大。反之目数低的紫砂泥,做出来的紫砂壶,一定相对颗粒更粗些,手感也不会那么细腻,紫砂的质感应该更突出。其实这个完全是个人喜欢,因为粗细程度不一样!
紫砂泥料的透气性是由它原有的气孔多少来决定的,而气孔的多少,是紫砂本身特性所决定的,而不是外观颗粒大小来决定的。不能说我把紫砂泥料磨细了,它的气孔就会少了,或者把紫砂泥料磨粗了,气孔就会增加了。透气性并不等同于透水性,不要搞混淆。退一步说,就算目数粗的壶透气性要有些变化,但那也是非常轻微的,也没听说有什么机器能测出其中具体的差别。
紫砂壶因有“砂”而珍贵,这“砂”便是“骨”。泥料细腻的壶适合新手或是送礼,即便对方不懂紫砂,细腻的东西人也容易被接受;颗粒丰富的壶适合老壶友,一是透气性好,容易泡养,二是壶的“身份明确”,再者喝茶多为男士,有些壶就需要阳刚气,一定要用颗粒丰富的泥料才能制出韵味,换细腻的泥料就不伦不类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