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目前已经学到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为何教材当中,这么早就出现了这一内容呢?
在学习1~10的加减法过程中,之所以出现了比较难的连续加减、加减混合,为的就是提高孩子们的运算能力,让他们能够适应各种加减的变化。
最为主要的一点,就是连续加减和加减混合,对于培养一年级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单纯的加减比较简单,而复杂一些的运算,要求就高了。这样的训练,能够有效帮助孩子锻炼快速反应能力。
不过,在实际的做题当中,却经常会碰到一些难题,比如:
我们看上图,这道难题,就连一年级数学老师也感觉无从下手。
为何?
看图,按理说,当一道数学题目中,出现了加减混合时,图画的含义和意图,要非常清晰,这样才可以很好地判断答题方向。
而这道题目呢?
如果你列式为:9-1-3,是解释得通的。
但是,如果你列式为:2+3+4,也是说得通的。
那么,正确答案究竟是哪一个呢?老师都觉得模棱两可的题目,孩子们又应该怎么解答呢?
而像上图这两道题目呢,就非常简单了。
这是因为,图画中的意图,相当明显!比如第一幅图,很明显可以看到鸟儿飞来飞去的方向,从而可以判断出剩下的小鸟只数。
第二幅图上面的小鸡也是这样,有去有留,很好解答。
从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出题人的方式是十分重要的。在出题时,一定要考虑到形象直观,不能人为地拔高难度,搞得太抽象!
再来看上图第5小题,这是第二道难题。
这类三角形填数,是非常难的。虽然已经学过了9的加减、9的组成,但是,这类题目非常考验小学生的发散思维、数学思维能力。
如果对于数的拆解非常熟悉,头脑又比较灵活,那么,在解答这类难题时,应该可以很快得出答案。但是,对于一些反应比较慢的同学来说,这类题目,与奥数题的难度差不多,基本上就是无从下手了。
对于以上两道难题,家长朋友,您如何看呢?您在辅导孩子学习数学时,遇到过哪些难题,觉得无处下手呢?一起来聊一聊吧!其实,对于过难的题目,我们完全可以放弃,毕竟,抓好基础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