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乘法》单元教案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并在实际生活得到应用。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3.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计划课时:8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找规律(课本第30~31页.)

教学目标:

1.探索两个个位都是0的两位数和三位数的乘法计算,并解释计算的过程与方法。

2.在数学情境中,探索、发现乘法的运算规律,发展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3.能根据运算规律从已知算式推出未知算式,发展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两位数成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关键:理解掌握两位数成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具:课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学、揭示课题:

1.提问:原来我们学过的乘法都有什么内容?

2.出示课本第30页算一算第一组,由学生独立计算。

提问:说一说你是如何计算的。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探究体验,展示过程。

1.提问为什么50×10=500呢?你是怎么想的?能不能用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说明呢?生答:50×10表示50个10相加或表示10个50相加,就是500。教师可以介绍50×10=50×2×5=100×5=500

2.出示第2、3组算式,学生口答,思考30×20,12×40,120×40的计算过程,然后在全班交流。

3.探索规律:

师:观察三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全班汇报。

学生交流:

生:发现一个乘数扩大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另一个乘数不变,积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

三、精讲点拨

(1)当乘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另一个乘数不变,积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也就是说,乘数的末尾多几个0,积的末尾一定多几个0。

(2)小结: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先计算末尾0前面数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

(3)练习:30×40140×30

由学生独立完成,归纳计算程序,明确步骤。先计算14×3=42在添上原来因数中被省略的0,即140×20=4200

试一试,课本第30页第四组习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同桌间说一说计算步骤。

四、拓展练习:

1.书上第31页第2题有多种计算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

维。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

2.书上第31页3、4由学生独立完成,可以列表,也可以写算式。

3.练习:P31第5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归纳计算程序,明确步骤。

先计算13×7=9116×6=96在添上原来因数中被省略的0,即13×70=91016×60=960

4.练习、巩固两个个位都是0的两位数和三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

五、本节小结

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师生小结:先计算末尾0前面数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

0。求出积。

板书设计:找规律

5×1=55×10=5050×10=500

当乘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另一个乘数不变,积也扩大

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也就是说,乘数的末尾多几个0,积的末尾

一定多几个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上做了有益的探索和

大胆的尝试,非常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在参与中探索出计算规律。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练习导学

14×4=15×2=10×3=50×8=40×2=50×4=40×40=

30×80=24×30=15×50=60×20=50×20=130×20=18×50=

二、算法展示

(一)活动一:探索3×20的算法

1.学生交流讨论算法。

2.教师揭示算理:把20先看成2,2×3=6,3乘的这个2表示2个十,那么6表示6个十,6个十就是60。

(二)活动二:探索5×20的算法

1.集体交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喜欢的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

(三)活动三:探索10×20的算法

这道算式的两个乘数都是整十数,用什么方法计算,同桌相互交流。

4)变式运用

既然找到了规律就要会对上面所学的算式会运用规律。

三、拓展训练

1.根据每一组第一个算式填空。

12×3=365×13=65

()×30=3605×()=650

()×30=36005×()=6500

学生独立完成,在进行交流汇报,着重引导学生观察乘数和积的关系变化。2.填一填。(看谁填的多)

()×()=800()×()=1260

3.1盘能装下28个鸡蛋,那么10盘能装下多少个鸡蛋?20盘呢?20盘呢?……

3×20=605×20=10010×20=200

教学反思:在练习中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第3课时

教学内容:队列表演(一)(课本第32~33页.)

1.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情境,利用点子图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2.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3.正确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横式笔算,并选择正确简洁的运算途径。教学重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一、情景导学

学校举行队列表演,一共有12行,每行有14人(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的主题图)

二、探究新知、展示算法

1.独立感知问题情境,搞清楚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要列什么样的算式解决它,再独立列出这个算式。

2.引导学生利用点图算出14×12的结果。

(1)学生独立思考,并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本上。

(2)展示学生的想法:(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的例1)

方法一:把12拆成6乘2的形式进行口算,转化成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连乘计算。

方法二:把12拆成10和2,再进行口算。

方法三:把14、12都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进行口算。

3.出示P32表格,引导学生理解。(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的例2)

THE END
1.一年级数学教案怎么写上册(优秀8篇)一年级数学教案怎么写上册篇3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小学一年级上册第28—29页 本节课围绕的4、5、6的组成设计了三个操作活动。活动一,4的组成。教材提出了拿出2个蓝色花片和2个红色花片,合起来有几个花片的问题,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目的使学生在操作中理解合起来的含义,体验合的方法,并通过摆出的花片http://www.jiaoyubaba.com/jiaoan/muban/57905.html
2.一年级数学教材研讨(通用11篇)[1]黄家慧. 浅谈如何优化初中数学例题教学[J].学苑教育,2012,08:32-33. [2]瞿高海.教材中例题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其对策[J].数学教学通讯,2014,07:19. 篇5:一年级数学教材分析心得 二、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化素材,结合本阶段学生的特点,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地呈现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https://www.360wenmi.com/f/file3aul72dd.html
3.一年级上册拼音《aoouiu》说课稿12篇(全文)一.教材分析: 《j q x》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教学部分第6课。本课配有4幅小图和一幅大图,大图是配合识字教学的情景图。另3幅小图分别位于声母j、q、x的下面:母鸡昂头捉虫子、飘飞的气球、切开的西瓜,它的图形指示声母的样子,图形中的事物指示声母的读音,这样不但引起学生的注意,增强了书写的直观性,https://www.99xueshu.com/w/filea9sev8e4.html
4.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案和反思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案和反思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修订时更加注重研究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心理,努力提供更具现场感的数学活动线索;更加注重分析基本数学思想在知识形成、应用和拓展过程中的作用,努力引领学生积累高质量的思维活动经验;更加注重提高习题配置的针对性、层次性和可选择性,努力帮助学生逐步加深对数学知识和方法https://www.hner.cn/index.php?r=space/person/blog/view&sid=71b9a25abdd848a0ad72ea0a6ad57138&id=4145173
5.新版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分析20230817.docx新版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分析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数学(第四版)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主要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综合运用三个方面的内容。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分为一单元加与减(一)、三单元生活中的数、五单元加与减(二)、六单元加与减(三)。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分为二单元观察物体、四单元有https://m.renrendoc.com/paper/288745675.html
6.2023年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学情分析(汇总9篇)本班36名同学在一学期的一年级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如对数字的认识、简单的加减法运算都有一定的基础。从同学们的学习跟考试检测中发现影响本班学习掌握的因素较多。 (二)教材内容分析 (三)、认识钟表,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跟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http://cooco.net.cn/zuowen/3357179.html
7.15的认识教案,幼儿园大班11到20的认识的教案怎么写3、结合生活实际,会数、会读、会写100以 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 授权方式:免费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未知 2008-02-28 24 · 人教版数学第一册教案(新教材)全册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全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一册全册教材分析:本册http://www.qiatong.com/yy/shzs/107113.html
8.新版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第一课时 分数乘整数【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信息窗1【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知道“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4/0820/16/79930059_1131855256.shtml
9.第三单元加与减(一)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秋之韵五、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好玩、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较浓厚,所以他们喜欢通过操作学具摆一摆、说一说、算一算,从而获得对加法意义的理解。但是,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经验的不同,学生对加法的理解和计算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有的学生能快速计算5以内的加法,可能有的学生计算能力会差一些。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7d02027e0102x2f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