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壯大能力提升——我國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綜述經濟·科技

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對於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提升國家應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我國航空應急救援體系政策規劃與體制機制逐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航空裝備技術顯著進步,東北、西北、華北、華中、西南、東南6個區域應急救援中心即將陸續建成,我國航空應急力量基本實現2小時內到達災害事故地域。

強化航空應急救援體系頂層設計

“國家重視與政策支持,強化了航空應急救援體系的頂層設計與規劃引導。”中國災害防御協會會長、應急管理部原副部長鄭國光30日在北京舉行的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研討會上表示。

鄭國光介紹,近年來,我國陸續出台了《國家綜合防災減災規劃(2016-2020年)》《“十四五”國家應急體系規劃》等頂層設計文件,將航空應急救援納入國家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明確了發展目標和方向,從宏觀層面推動了體系的逐步完善。應急管理部於2019年9月印發了《應急救援航空體系建設方案》,明確了航空應急救援5種能力和主要擔負8項重點任務,提出構建應急救援指揮平台、完善應急救援航空網絡、建設應急救援航空關鍵力量和完善應急救援航空保障條件等重大工程,使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的內容更加具象化。

航空應急救援體系規模壯大

“航空應急救援作為一種高效救援手段進入公眾視野,各級均加大了對航空應急救援的資金投入,用於購置救援飛機、建設基礎設施、開展科研項目等。”國家消防救援局原助理總監、中國航空學會航空應急救援首席專家閆鵬對記者說。

閆鵬介紹,國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航空應急救援事業,促進了產業發展。按照《應急救援航空體系建設方案》規劃部署,東北、西北、華北、華中、西南、東南6個區域應急救援中心即將陸續建成,航空應急救援保障基地將隨之投入使用。

閆鵬說,目前,我國開展航空應急救援業務的省份由19個增至23個,按照《“十四五”通用航空發展專項規劃》,到2025年底,全國開展航空應急救援的省份數量計劃達到25個。全國統一部署大中型救援直升機數量由2018年70余架增加至目前140余架。中央航空消防租機補助資金,已由2019年3億元提升到2024年10億余元。

民航局利用民航財政資金持續支持通用航空應急服務能力提升,支持保險機構積極開發航空應急、醫療救護等領域的保險新產品,鼓勵公益組織提供資金拓展通用航空應急服務。與航空應急救援相關的配套設施,如加油設施、維修保障設施、航材儲備設施等也得到了進一步完善,為救援飛機正常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航空應急救援體系能力提升

“科技發展推動了航空應急救援體系進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校長呂衛鋒在研討會上表示。

呂衛鋒介紹,近年來,航空應急救援力量在救援裝備性能提升、信息獲取與處理、創新救援方式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使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在應對災害與緊急情況時更高效、更精准、更安全、更全面。

我國自主研發了一系列性能優良的航空應急救援裝備,如AG600大型水陸兩棲飛機、“新舟”60固定翼滅火飛機、AC313大型民用直升機、“翼龍”系列無人機等,引進了高原型直升機,這些裝備在不同救援場景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劉大響表示,應急管理部門、民航部門、軍隊等相關部門之間建立了航線快速審批、應急聯動等更加緊密的協同合作機制,在信息共享、資源調配、聯合救援等方面加強了協作,形成了救援合力。

本次研討會由中國航空學會主辦。中國航空學會是航空航天科學技術工作者自願結成依法登記成立的全國性學術性非營利法人社會團體,於1964年成立,是民政部AAAAA級社會組織。(新華社記者林紅梅、王秋韻)

THE END
1.发展存短板我国需推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先略视点赵冰化认为,我国应急救援装备性能存在短板、救援技术存在空白、各自为战无法协同、“三断”(断路、断网、断电)通信保障亟待提升、缺乏学科交叉融合、缺乏认证和测试、与应用场景结合深度不够、存在战斗减员等痛点。闫鹏表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http://www.chinaidr.com/news/2024-12/243034.html
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共安全专项“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技术及开发车辆运行安全状态实时监测与预警车载终端,构建车辆安全性诊断与测试平台,实现车辆安全隐患在线预警。 课题四:重大事故下客运车辆应急逃生、自主救援关键技术及装备 针对重大交通事故司乘人员自主救援与应急逃生率低、易发群死群伤,课题拟通过对交通事故致因机理、司乘人员逃生思维行为、交通事故逃生需求等理论进行研究,https://tjjt.tongji.edu.cn/info/1101/2930.htm
3.“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精选4篇)研究内容: 研究行驶车辆安全性网络诊断、车辆安全隐患在线预警等关键技术;研究客运车辆重大交通事故下的应急逃生、自主救援等关键技术;研究道路交通行为立体化监测、不良交通行为取证服务等关键技术;研究道路交通安全风险评估与短临预测预警、行驶车辆安全风险主动干预等关键技术;研制高可信智慧安全驾驶、客运车辆一体化应急救援https://www.360wenmi.com/f/filefut46dx0.html
4.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对标全灾种、大应急任务需要,加大先进、特种、专用救援装备配备力度,基本建成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完善全国统一报灾系统,加强监测预警、应急通信、紧急运输等保障能力建设,灾害事故综合应急能力大幅提高,成功应对了多次重特大事故灾害,经受住了一系列严峻考验。http://www.ciudsrc.com/webdiceng.php?id=158150
5.反恐怖工作会议9篇(全文)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要及时改进完善,保证一旦发生恐怖(突发)事件,能够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救援和处置工作。 (六)严格24小时值班制度,做好应急保障工作 我站反恐怖防范工作领导小组要严格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坚守岗位,严禁擅离职守,时刻保持临战状态,保证通信联络、应急车辆、人员等工作落到实处,遇有突发https://www.99xueshu.com/w/file2d12olt9.html
6.安全知识趣味问答题库B.存在毒物作业项目的提交职业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C.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浓度或强度 D.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 E.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 36.特种设备是指( AC )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 https://www.safehoo.com/Item/5662764_2.aspx
7.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范文(9篇)第二条 交通运输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终止与善后等活动,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交通运输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交通运输设施毁损,交通运输中断、阻塞,重大船舶污染及海上溢油应急处置等,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疏散或者救援人员,提供应急运输保障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https://www.xuexila.com/fwn/shishifangan/c1889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