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意义教案(精选21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数的意义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材分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共有“五个板块”的内容: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与单位换算和小数的近似数,其中小数的意义的理解是本单元的关键。这一单元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而且知识点比较散,所以这一单元的复习有一定的难度。

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平时的作业情况,笔者出了相应的前测卷,了解了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前测分析,发现:本单元知识学生的错误主要集中在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近似数和小数与单位换算这三块内容,其中学生对小数的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很不乐观,情况如下:

图1第一幅图的错误率居然达到了25、53%,第二幅图的错误率是36、17%,图2的错误率也是25、53%。图1第一幅图和图2的错误率是我没有预想到的,测试前我以为这样的基本的题、常见的题,学生的掌握情况会比较好,但是前测的结果让我吃了一惊。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系统地整理和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知识,沟通小数和分数、小数和整数之间的联系,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2、通过介绍0.3、分析错例、猜数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复习与整理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在学习中,让每一位学生享受到表达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通过整理和练习,巩固本单元知识。

教学难点:通过整理和练习,对知识的进一步领悟。

教学预设:

一、梳理知识

1、回顾知识。

(1)揭题: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进行整理和复习。(出示课题: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和复习)

(2)引导回顾:回忆一下,这一单元我们学了哪些知识?

根据生说师相机板贴知识点。

2、整理知识。

(1)提出问题:那现在我写一个小数(板书:0.3),你能用学过的知识来介绍它吗?

(2)明确要求:在你的介绍中不出现这个数,但让别人一听就明白你在介绍它。(出示课件)

(3)回答一生,理解要求

评价:这样的介绍符合要求吗?

(4)知识归类:他用到了这儿的什么知识?

3、独立思考

(5)思考:他是从意义的角度来介绍的,那还有不一样的介绍吗?

(6)记录:看来已经有很多同学想到了,别急,把你想到的记录在学习单第1题的框里。

学生记录。

师巡视并引导:想到一种的再想想还有没有不同的介绍方法,比一比谁想到的方法最多。

(7)汇报,根据生说师相机板书内容。

预设:

①意义:3个0.1;画图;十分位上是3,个位是0等。

②大小比较:比0.2大比0.4小的一位小数。

③小数点的移动规律:如3的小数点左移一位是几。

④近似数:如0.29保留一位小数。

⑤单位换算:如300千克等于几吨。

(8)总结:一个0.3大家居然想到了这么多,这是我们全班同学的智慧,把掌声送给自己。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0.3”,让学生自主地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梳理。这样的学习任务,对学生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样的学习任务,

二、查漏补缺

1、过渡:刚才我们用一个0、3对这单元的知识进行了梳理,这节课除了梳理,我们还需要查漏补缺,我对你们的作业和练习情况进行了整理。猜一猜,我们班哪块知识错误最多?(出示课件)

2、根据生说,课件相机出示相应内容并分析。

预设:

(1)小数与单位换算。

①出示错例。

②说妙招:的确,这块内容错误比较多。那做这类题目谁有妙招?

学生总结方法,师板书。

③做一做:那让我们用这个妙招一起来做一做这几题。在学习单第2题的框里写一写过程。

④汇报,师相机书写过程。

(2)小数的近似数。

②分析错误:这题错误稍微有点多,主要有两种错误,(出示错例)你能帮忙分析一下错误原因吗?

生分析原因。

③引导总结:对于做这样的题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3)小数的性质与大小比较。

①课件:恭喜你们,你们做得很棒!

②沟通联系:同学们做得这么棒,这个问题肯定难不倒大家,那小数的大小比较跟整数的大小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③同桌交流:想好的跟同桌说一说。

④汇报。

(4)小数点的移动规律。

②沟通联系:小数点的移动规律其实我们早就用到过了,一起来看。

出示题,做题,问: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5)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①课件出示:找0、4题

②学生判断:图2、

③激疑:图1为什么不可以?(0.04)图3呢?(0.8)

④总结:都涂了4格,为什么表示的小数却不一样?

图1得出4/100,图2得出4/10,图3:通过再分得到了8/10,所以这个4格其实表示的是0.8。所以我们不仅要看涂的份数,还要看分的总份数。

⑤沟通联系:那问题又来了,出示问题:小数和分数有着怎样的联系?

⑥做错题:相信现在大家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吧!这题应该是(1.04)这题呢?总份数不是10份的要先平均分成10份,是0.6。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根据学生错误情况,让学生对本单元易混淆和出错的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查漏补缺。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说出自己解题的思考过程,总结解题的方法,分析错误的原因,

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思维能力;让学生沟通小数与整数、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优化。而且本环节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内容,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巩固提升

1、猜数。

(1)大家学得这么棒,奖励大家玩一个猜数的游戏,(出示课件:猜猜我心中想着几)它就装在这个信封里。

(2)第一猜:给大家第一条信息:它在1与2之间(课件出示直线),会是几呢?

生猜。

师:有多少种可能?(无数种)

(3)第二猜:那再给你第二条信息:它保留一位小数约是1、7,可能是几?

生猜,师相机板书。

师:那这个数最小是几?

最大是几?(1、74,1、749……)(师板书)

师:这些数都有可能吗?为什么?(只要看百分位,跟后面的数没关系。)

师:那找得到这个最大的数吗?(找不到)

师:那有多少种可能?(无数种)

(4)第三猜:那再给你一个信息:它是一个两位小数。

生猜,师判断:大了,小了。

(5)揭晓答案:1.66

2、找位置。

(1)那你能在这条线上找到1、66的位置吗?

(2)那要准确地找到它,谁有好方法?

3、说关系。

(1)出示1、0、1、0、01。

(2)问:1、0、1、0、01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猜数”和“找位置”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对本单元知识进行综合练习,加深学生对小数的意义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对小数的近似数、小数的大小比较等的认识,直观地理解1、0、1、0、01之间的关系,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猜数”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知到近似数的取值范围;在“找位置”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感知“找小数位置”的步骤:先确定这个小数在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再确定它在哪两个相邻的一位小数之间……感知“找小数位置”的方法:可以从左往右,也可以从右往左等。】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是怎么复习的?对你以后的学习有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让学生回顾这节课复习与整理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374650285750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和复习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和复习

742950228600意义和读写

意义和读写

板书(部分):

63500057150

742950114300性质和大小比较

性质和大小比较

74295025400小数点的移动规律

小数点的移动规律

768350273050单位换算

单位换算

768350203200近似数

近似数

教学反思:

这一单元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且知识点比较散,对于这一单元的复习,怎样对知识进行梳理?怎样可以做到高效?怎样能让学生形成新的认知?通过对这一节课的研究,感悟到上好复习课,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去展开。

1、制定任务,高效梳理。

学习任务好比承载教学内容的“舟”,复习课学习任务的选择要符合知识内在的逻辑,又要构建整体的学习框架。“介绍0.3”这一任务无疑是一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学生需唤醒所有有用的知识,这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个“0.3”,承载了本单元涉及的五块内容,学生通过“介绍0.3”,一个单元的知识点以各种方式表达了出来,高效地完成了本单元的知识梳理。

2、基于学情,有效复习。

复习的功能之一是查漏补缺,也就是说,要针对学生学习困难和错误进行复习。这一单元知识多又散,一节课中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通过前测,了解了学生的学情。

小数的读写、性质与大小比较、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比较,这些内容学生基本上没有问题,所以这节课中对这些内容的处理相对比较简单,如大小比较知识只是让学生沟通了小数大小比较与整数大小比较的联系;小数点的移动规律也只是让学生沟通了跟以前知识之间的联系。

本节课的重点放在小数的意义、小数与单位换算、小数的近似数等内容上。如“找0.4”题,通过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都涂了4格,表示的小数却不一样”,通过比较、分析、总结,让学生感悟到“不仅要看涂的份数,还要看平均分成的总份数,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的才能直接写成小数”,从而进一步理解了小数的意义以及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又如“单位换算”这块内容错误比较多,所以让学生经历了“说妙招——用妙招——说思路”这样一个过程,帮助学生掌握这块内容。

一、复习

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数。

1角=()元1分米=()米2角=()元

1厘米=()米1分=()元1毫米=()米

二、教学例1:

1、出示例1:用“角”或“分”作单位,说出下面物品的价钱。

指名回答问题。注意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完整。

橡皮的单价0.3元是3角;信封的单价0.05元是5分,练习簿的单价0.48元是4角8分或48分。

2、教学小数的读法:

你能读出下面的小数吗?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0.05读作:零点零五0.48读作:零点四八

引导学生总结读整数部分为0的小数的方法:

从左往右依次读出各位上的数。

3、初步感受两位小数的含义。

想一想:0.3元是1元的几分之几?0.05元是1元的几分之几?0.48元呢?

小组讨论交流。

汇报:0.3元是1元的十分之三。

思路:1元=100分,1元平均分成100份,1份是1分,1分就是1元的1/100;0.05元是5分,是5个1/100,也就是1元的5/100。

根据上面的思路,让学生说明0.48元是1元的48/100。

引导学生看到0.05和0.48都是两位小数,都表示百分之几。

4、“试一试”

A、理解:1厘米是1/100米,1/100米可以写成0.01米。

B、用米为单位的分数和小数分别表示4厘米与9厘米。

学生回答并说名理由。

比较:这三个分数都是什么样的分数?(百分之几的分数)

这三个小数呢?(两位小数)

我们知道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那两位小数又表示什么呢?(百分之几)

三、数形结合,建立小数的概念。

1、出示例2:把什么看作“1”?(正方形)

看着图形将1/10和1/100写成小数。学生自主填空后回答。

提问:0.1表示什么?0.01又表示什么?

2、试一试:学生自主练习,进一步体验小数的意义。

3、思考:

观察前面出现的小数与分数的关系,你有什么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观点。

结论:分母是10、1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4、想一想:

1/1000写成小数是多少?29/1000呢?你能写一写、读一读吗?

B、进一步体会读法:0.001读作:零点零零一

0.029读作:零点零二九

强调:小数部分的零要一个一个的读,不能只读一个零。

我们知道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那么你知道四位小数表示什么吗?学生回答。

5、练一练:

学生自主填空,交流时注意让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进行说明。

四、巩固练习:

练习五的`1—5题。

练习时让学生自主练习,指名回答时要培养学生完整回答并应用自己学过的知识阐明观点的习惯与能力。

注意:练习的第3题,出现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读写应该不会有困难,但是在用小数的意义进行说明时,对于一部分学生可能会造成困难,虽然题目没有要求学生进行意义说明,但是在教学中还是应该有初步的渗透。

【教学内容】

课本第49页例3课堂活动第2题及练习十三。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小数及小数的计数单位,让学生会读小数。

2、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一些自然、人文景观的数据的读写,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小数及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

小数部分的读法、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小数,什么叫小数呢?一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两位小数呢?三位小数呢?学生回忆整数读法并在全班交流。

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会读小数吗?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小数的读法。

二、自由讨论、学习新知

1、教师用卡片出示例

0.7,0.19

2、学生先自由读一读,再抽读。

3、议一议:读小数时要注意什么?

4、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再归纳小结小数的读法,强调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读法的不同。

三、巩固新知

1、同桌相互读数。(课堂活动第2题)

2、练习十三第4题。

让学生独立看题后,再把自己从题中获得的信息告诉同桌或全班同学。

3、练习十三第5题。

教师先引导学生认识表格,并向学生简介表中一些名称的含义。

再让学生看表分组接龙游戏。

4、练习十三第6题学生自己看图写数,三人板演,集体订正。

5、指导练习。

(1)第9题。

教师:5.6与5.7之间相差多少?让学生数一数,5.6与5.7之间平均分成了多少份?从而认识到把0.1平均分成10份,即比0.1更小的计数单位是0.01。因此,第1小题应该填两位小数。

同理,比0.01更小的计数单位是0.001,第2小题应该填三位小数。

填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第10题。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明白每个小数位上的数代表着什么。

四、拓展提高

1、练习十三第1、2、3、7、8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思考题:第12题用2,5和3个0写小数。

(1)1个0都不读出来的一位小数。

(2)3个0都读出来的小数。

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读一读。

3、课后作业:第11题和第13题。

回家请父母帮忙,与父母共同完成。

五、课后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小数的读写

0.7读作:零点七

0.19读作:零点一九

3.08读作:三点零八

103.503读作:一百零三点五零三

读整数部分时按整数读法来读,读小数部分时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及其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会正确读写小数。

3、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制分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重点:了解小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具:课件、正方形卡纸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元6角4分=()元

10元5角=()元

=()元

7分=()元

谁能说出生活中还有那些小数。

学习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

3、小数与分数能进行互化。

自主学习(方式)、教师指导方案:

1、看书上第2页认一认。

2、把“1”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1份是(),也可以表示()。

其中的59份是(),也可以表示()。

3、读出下面的小数,并写出它们所表示的意义。

0.9读作:

表示:

0.304读作:

表示

0.06读作:

展示方式:(学习目标中1、2……采取什么方式展示)

1、抽生回答,集体点评。

2、小组交流,抽生回答。

3、学生展示,集体交流。

检测内容:

填空:

0.2表示是()位小数,它表示()分之()。

0.15是()位小数,它表示()分之()。

0.008是()位小数,它表示()分之()。

0.3里面有()个十分之一

0.05里面有()个百分之一

0.009里面有()个千分之一

小数的意义

把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是1/10,也可以表示为0.1.

把1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是1/100,也可以表示为0.01.

作业:

6页2、3、4题

1、借助计数器,掌握小数的数位。

2、根据小数的数位顺序表,能理解数位顺序表上的计数单位,以及进率关系。

3、结合具体情境,能抽象出小数的基本性质的具体内容,并能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

教学难点:

掌握小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过渡: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小数的意义,接下来老师要来考考你们,看你们掌握得怎么样?

(课件出示)

1、填空。

3写成小数是()10

表示()写成小数是()100

表示()写成小数是()4表示()

2、读一读下面一段话中的小数。

北京地铁10号线列车的最高运行速度是80千米/时,约为米/秒。

师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首先要来研究小数“”中每个数字的含义。(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三))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认识数位。

出示计数器,师问:这个计数器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后汇报

师小结并引导学生拨数:同学们的观察都非常仔细,百位、十位、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都是小数的数位。小数点的左边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右边依次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那你们能在这个计数器上拨出“”吗?学生尝试在计数器上拨数,师指名上台演示。

课件出示拨数情况,引导学生认识:

“”中有5个“2”,这5个“2”所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小数点右边第一1个“2”在十分位上,它表示2个

师提问:小数点右边第2个“2”在百分位上,它表示2个

引导学生思考后回答:11,用小数表示是,所以这个“2”也可以表示,它也可以表示多少?1001可以写成,所以这个“2”表示2个100

师追问:说得很有道理,那最后一个“2”在什么位置,表示多少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最后一个“2”在千分位上,表示2个1,也可以表示2个1000

师引导学生再次思考:小数点左边两个2分别表示多少?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内交流,最后集体汇报。

2、认识计数单位及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师引导思考:整数的数位顺序表是个位、十位、百位,那么小数的数位顺序是怎样的呢?

课件出示小数的数位顺序表,介绍数位名称及对应的计数单位: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

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

小数点右边第四位是万分位,计数单位是万分之一();

课件出示整数的数位顺序表,进行小组讨论:看一看,比一比,在数位顺序表上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有何异同?

学生讨论后汇报交流,师生共同总结:

相同点: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不同点:整数部分在小数点的左边,数位顺序是从右往左依次排列,计数单位由小到大,只有最小的计算单位——1,没有最大的计算单位;而小数部分在小数点的右边,从左往右依次排列,计数单位由大到小,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只有最大的计数单位——

师强调:小数的半数单位也是“满十进1”,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6页“看一看,说一说”的图片,进而发现:10个元是1元;10个元是元,再次明确小数的计数单位是“满十进1”。

三、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1、出示教材第7页“试一试”情境一:同样的毛巾,小熊商店每条5元,小狗每条元,这两个毛巾的价格一样吗?

引导学生讨论后交流汇报。

2、出示教材第7页“试一试”情境二:涂一涂,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自主涂色,并汇报:和一样大。

3、即时练习。

课件出示题目:下面的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哪些知识?

一、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2.揭示课题:小数的意义与读写(板书:小数的意义与读写)

(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50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米?3份呢?

2.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

3.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多少?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

4.思考什么是分数?什么是小数?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49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解决。

(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还遗留的问题。

2.交流小数的意义。

(1)这是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根据以上学习你能知道什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2)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

把1米看成一个整体,如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多少的分数表示?引导学生答出可以用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

(3)什么叫小数?引导学生讨论。

(4)师生共同概括: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投影出示)。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3.交流小数的计数单位。

四、达标训练

1.填空。

(1)0.1是()分之一,0.7里有()个0.1。

(2)10个0.1是(),10个0.01是()。

(3)写成小数是(),写成小数是()。

2.课本做一做。

3.判断:

(1)0.40里面有4个0.01。()

(2)35克=0.35千克()

4.把小数改写成分数。

0.90.090.0359

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

五、堂清检测

(一)出示堂清检测题。

1.填空题。

(1)小数点把小数分成两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是小数的()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是它的()部分。

(2)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计数单位是()。

(3)一个小数,它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位,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

(4)千分位在小数点()边第()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5)有一个数,百位和百分位上都是5,十位个位和十分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

2.读出下面各数。

0.785.70.3078.0056600.50688.188

3.写出下面各数。

零点一二七点七零七二十点零零零九

四千点六五零点九一八五十三点三五三

(二)堂清反馈:

布置作业

教材P55页1.2.3题。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与读写

十分之一----------------0.1

百分之一----------------0.01

千分之一----------------0.001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

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

数叫做小数。

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认识数学知识源于实际生活,用于实际生活。

3、通过分析、对比、概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初步渗透对应思想和分类思想。

4、激发学生大胆质疑、问答,培养创新意识。

理解小数的意义

理解三位小数的意义

直尺、课件

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逛过超市吗?大家在挑选商品的时候,一般看些什么?

一、看价签,引出小数

1、课前我知道了你们都挺爱逛超市的,在超市里买过食品、衣服,那么,你们买学习用品吗?我发现有一家文具店,那里的文具又好又便宜,你们想去看看吗?一会大家认真看,挑一件你们最喜欢或最需要的文具的价钱记下来,好吗?

2、看课件。

3、说说你记得都是什么?这些都是什么数?这些都是用小数表示的价钱,还能用别的方法表示吗?试一试。

4、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如果组里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困难,一会儿告诉全班同学我们一起来研究。

5、汇报:(师选择板书)

6、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这么多小数,还把他们用分数表示出来了,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小声读读,你们有什么发现吗?(独立思考)有想法了吗?快跟组里同学说一说。

7、汇报:生发现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

二、解决实际问题

1、我们初步认识了小数,除了在价签上见过小数,你还在哪见过小数?举个例子说一说。你能说一说它是什么意思吗?

2、测量。以小组为单位:

(1)测量身边物体的长度。

(2)以米为单位用小数表示出来。

(3)把测量结果写在记录单上

(主要解决三位小数)

三、小结

1、有关小数你还知道些什么?你是怎样知道的?

2、小数还有许多有趣的知识,你们还想继续了解吗?你们有什么办法能学到这些知识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

2.初步学会较容易的除法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一)列式计算:一筒奶粉500克,3筒奶粉多少克?

教师板书:500×3=1500(克)

(二)变式:

1.3筒奶粉1500克,一筒奶粉多少克?

2.一筒奶粉500克,几筒奶粉1500克?

教师板书:1500÷3=500(克)

1500÷500=3(筒)

(三)小结:整数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探究新知

(一)理解.

1.课件演示:

2.小结: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3.练习:根据,写出下面两个除法算式的商.

1.8×0.5=0.9

0.9÷0.5=0.9÷1.8=

(二)教学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例1.服装小组用21.45米布做了15件短袖衫,平均每件用布多少米?

1.理解题意,并列式:21.45÷15

2.小组讨论,理解算理,尝试计算.

3.课件演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例1)

4.练习:68.8÷485.44÷16

5.总结计算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和整数除法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

四、课堂练习

(一)计算下面各题.

42.84÷767.5÷15289.8÷18

(二)只列式不计算.

1.两数的积是201.6,一个因数是72,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2.把86.4平均分成24份,每份是多少?

3.64.6是17的多少倍?

(三)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

五、布置作业

101.7÷979.2÷6716.8÷7

(二)一台拖拉机5小时耕5.55公顷地,平均每小时耕地多少公顷?

六、板书设计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会写一位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知道自然数和整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理解小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他们热爱数学的情感。

1、能识别小数,正确读写小数

2、知道十分之几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用两位小数表示。

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去过超市购物吗?(去过)。大家看看这些物品的标价,

(多媒体展示)

像48、25、0、6、1、5、这样的数你们见过吗?(见过)。它们有个什么特点呢?(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像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小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小数。(板书:认识小数)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小数与我们学过的整数有什么不一样?

生:都有个小圆点。

师:真聪明,这个小圆点叫小数点,来,一起说说它的名字。(生齐读)你们别看小数点它小小的,圆圆的,它的作用可大了,它把小数点分成了两部分。

师:小数点的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小数点就写在整数部分个位的右下角的位置。

二、联系实际,探究新知

1、试读小数师:你们见过小数,那你们会读吗?(同桌试读)

7.5611.11129.29

9.05500.501005.007

2、总结小数的读法

先让学生自己试试,再由老师总结读小数的方法。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部分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通常要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小数的读法学生可能读得不准确,学生在试读的过程中,老师了解情况,反馈时及时加以纠正,最后小结,给学生以准确的读法)

3、写小数

师:我们已经会读这些小数了,那这些小数是怎么写的呢?让我们动手来试一试。

板书:六点七八、零点四九、一百五十点六零

4、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现实意义建构

师:同学已经会读写小数了,那么谁知道,这些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分别表示多少钱?

师放课件,学生回答。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设计意图:这里不要求学生尽全尽美地回答,只要学生能提到点自上,就说明他对于小数价格的实际含义有所了解,但也要注意学生表达的逻辑性,培养准确完整的表述能力。)

小结:这些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小数点的左边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几角,小数点右边第二位表示几分。

5、同学们现在翻开书本第88页,把表填一填,填完后,师指名学生想报一报哪种商品的价格。

6、练习价格之间的转换:

(5.36)元=()元()角()分(109.06)元=()元()角()分

(10)元(8)角(2)分=()元(79)元(9)角(9)分=()元

7.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几个同学在干什么?(生答:量身高)

二、王东身高1米30厘米,只用米作单位怎么表示?我们现在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你们知道一米有多长吗?用手比画一下,一分米呢?

1.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

师:这是一张1米长的尺子,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每份是1米的几分之几?

师:1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也就是几分之几米?(请学生回答)

师:对了,1分米是1米的,也就是米。米写成小数是0.1米。

板书:1分米=米=0.1米

师:这一段是3分米,那3分米等于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呢?

3分米=米=0.3米

学生练习分米和米的转换。(口述)

2、感知“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

师:同学们,1厘米有多长呢,笔画一下,面对同样的事物,我们只要换个角度,就会有新的发现。

多媒体展示:标有1—100的米尺

师:现在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每份的长度是多少?(1厘米)

师: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0.01米)

多媒体展示:1厘米=米=0.01米

师:3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米)用小数表示呢?(0.03米)

多媒体展示:3厘米=米=0.03米

师:我们出个有点难度的,那18厘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呢?(0.18米)

板书:18厘米=0.18米

学生练习米和厘米的转化。(口述)

3、学生交流,探索规律。

像0、1、0、3中的小数部分只有一个数字(小数点后面含有一位数),这样的小数是一位小数。

像0、03、0、18小数点后面含有两个数字,这样的小数是两位小数。

想一想:什么样的分数能用一位小数来表示?什么样的分数能用两位小数来表示?(同桌讨论)

回答前问。

王东身高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米。

全班交流,写成1.30米和1.3米都是对的,(因为30厘米也就是3分米)

完成89页做一做。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①76、42读作七十六点()

②7厘米用小数表示为0.7米()

③5角用小数表示为0.5()

2、填单位名称。

8.47元=8()4()7()2.39米=2()3()9()

20.06元=20()0()6()0.84米=0()8()4()

2、把日记里的数据改成用小数表示

叮铃铃!我要迟到了!我赶紧从2米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用2分米长的牙刷刷完牙,迅速洗把脸。到校门口商店买了一个6角钱的鸡蛋和1元5角的面包后,飞奔到教室。

4、仔细看图,说说哪个图中的涂色部分可以用0.3表示,为什么?

(四)、知识拓展

1、除了在价格多少,长度多少上,我们可以用到小数,你们还是什么哪里见过小数?(生答)播放多媒体小数的用述。

你们知道在什么地方不能用小数吗?

表示人的数量,植物、动物,物品等的数量时不能用小数。

2、我国古代用小棒表示数,为了表示小数,就把小数点后面的数放低一格。

在西方,小数出现很晚,最早使用小圆点作为小数点的是德国数学家克拉维斯。

现在,有一部分国家用小圆点“。”表示小数点,还有一部分国家用逗号“,”表示小数点。

总结:

1、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小数,你有什么收获?

师:其实,关于小数还有很多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让我们在生活中多观察,挖掘更多关于小数的奥秘吧!

认识小数

48、25、0、6、1、5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48、25

整数部分o(小数点)小数部分

(一)熟练地掌握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进一步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

(二)通过归纳整理,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熟练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归纳整理小数乘除法的意义

1.口算下面各题,并说出各算式的意义。

15×31。5×315×0。315÷3

28×22。8×228×0。22。8÷2

25×52。5×52。5×0。52。5÷0。5

12×41。2×40。12×0。40。12÷0。4

2.思考:

①小数乘法的意义有几种情况,是按什么划分的?分别是什么?

②小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

讨论得出:小数乘法的意义包括两种情况,按乘数是整数还是小数划分。当乘数是整数时,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当乘数是小数时,表示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小数除法的意义是已知两个因素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3.比较归纳、整理:

看表思考:小数乘除法的意义与整数乘除法的意义有哪些地方相同,有哪些地方不同?

讨论完成下表:

(二)复习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1.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说出下面各题的积中各有几位小数。

23×0。521。4×0。727。5×12。031。84×0。026

提问:你是根据什么确定积中的小数位数的?为什么?(小数乘法中,积中小数的位数是由因数的小数位数决定的。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因为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因数扩大了多少倍,积也扩大多少倍,要使积不变,就要缩小多少倍。)

(2)根据4×25=100,75×52=3900,你能很快说出下面各题的积吗?

①0。4×2。5=(1);②0。075×0。52=(0。039)。

提问:

①式中的因数共有两位小数,为什么积中没有小数部分?②式中的因数共有五位小数,为什么积中只有三位小数?(因为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是零,根据小数的性质被划掉。)

(3)计算并验算:

67×75=836×25=125×24=

订正后回答:

0。67×7。5=8。36×0。25=0。125×2。4=

小结:

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计算方法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

讨论得出:

相同点: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后,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

不同点:小数乘法,还要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4)口算:

0。8×4=4×0。8=0。05×20=20×0。05=

0。03×9=9×0。03=1。9×5=5×1。9=

观察上面的算式:谁的积大于被乘数?谁的积小于被乘数?(乘数大于1时,积小于被乘数;乘数大于1时,积大于被乘数。)

练习:在下题的○中填上>,<或=。

①1。6×1。2○1。6;②1。4×0○1。4;

③0。24×5○0。24;④3。7×2。1○3。7;

⑤0×7○0;⑥0×2。8○0。

上述规律对于⑤,⑥两题为什么不灵了?应该补充什么?(上述规律应该补充“被乘数不为零时”。)

2.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1)计算并验算(P34:6):

1。89÷0。54=7。1÷0。125=0。51÷0。22=

计算后订正,提问:

①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根据什么?(把除数转化为整数。根据商不变的性质,除数扩大了几倍,被除数也扩大几倍。)

②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小数除法需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后面添上0再继续除。)

(2)口算:

4。2÷0。6=1。5÷5=3。2÷0。8=2÷4=

哪些算式的商大于被除数?哪些算式的商小于被除数?为什么?

(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

练习:在下面的○中填上>,<或=。

30÷0。6○301。8÷9○1。80÷0。2○0

3。6÷4○3。627÷0。3○270÷1。2○0

上述规律应该补充什么?(上述规律应该补充“被除数不为0时”。)

(三)综合练习

1.口算:

39。78×1=3。6÷3。6=2。87×0=

1×0。56=7。8÷1=0÷2。87=

“1”与“0”有什么特性?

2.计算并求近似值:P35:2。

小结:怎样取积、差、和、商的近似值?(先算出积、差、和后,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求商的近似值时,要除到需要保留的数位的下一位,然后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

3.作业:P35:1,3。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复习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和法则,对整数和小数的乘除法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归纳,通过填表的形式,学生明确了它们的联系与区别,把新知识同旧知识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巩固旧知识。

通过练习,进一步完善了积与被乘数、商与被除数大小关系的规律,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加强检验,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整数乘法:

4×25=100

75×52=3900

小数乘法:

小数除法:

(一)教学目标

1.能体会分米、厘米、毫米的含义,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

2.记住这些单位之间的进率。

3.能估计一些较短物体的长度。

4.会量较短物体的长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1分米、1厘米、1毫米的实际含义。

2.教学难点: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具体观念。

(三)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米尺、透明塑料尺、壹分硬币、两支铅笔。

2.学具准备:每人学生尺一把、壹分硬币一枚、线一根、长铁钉一枚。

(四)教学过程

1.搭好桥梁。

(1)小朋友,想知道一个人有多高,黑板有多长,数学书本又有多宽,可采用什么方法?(用尺量)

(2)你怎么想到要用尺量呢?(尺上有刻度)

(3)出示米尺:小朋友比划一下一米大约有多长?

(4)估计:黑板大约有多长?教师实际量一量,得黑板长3米多。

多的部分不到1米,究竟是多少?我们需要用比米小的单位来帮忙。

2.实践操作。

(1)认识厘米。

①实物投影仪上放上塑料尺,请学生观察,从“0”刻度线到标有“1”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板书:厘米cm)

②学生在自己的尺上找1厘米的长度(手指宽,橡皮厚,1分硬币的最大宽……),并用尺比量一量。

③量一量:铁钉有多长?(3cm)

④出示两支铅笔,一支10厘米,一支1厘米多一些,估计这两支铅笔大约有几个厘米长。

(2)认识分米。

①这支铅笔长10厘米,还可以叫做1分米长(板书:分米dm),所以1分米=()厘米。

②同上,学生在尺上找1分米的长度,找身边的物品长(宽)大约是1分米的物品,可实际去量一量。(衬衣两纽扣之间、手掌宽……)

③在米尺上数一数,1米有几分米?也就是几个10厘米。1分米=10厘米,那么1米=()厘米。

④想一想:1米、1分米、1厘米有多长?

小游戏:伯;说我比划,即同桌1人说1米(或1分米、1厘米),另一人马上用手比划出来。

(3)认识毫米。

①还有一支铅笔为1厘米多一些,究竟是多少长呢?我们需要认识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板书:毫米一)

②1毫米用手难以比划·了,我们就用铅笔芯来点吧。

③长度是1毫米的物品很难找吧?(1分硬币的厚度,数学练习簿的厚度……)

④猜一猜,再在尺子-上数一数()毫米=1厘米,

3.归纳运用。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单位?(长度单位)(完成课题)

你会给这些单位从大到小排排队吗?

你知道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进率)

(2)看看课本上是这样说的吗?(课本第85-86页)

(3)练一练:课本第87页“练一练”1、2、3。(先观察,估计一下各物品的长度,再测量)

(4)练一练:课本第87页“练一练”4、5、6。(其中6为同桌合作题)

(5)拿出线,同桌合作量一量是多少长?(1米2分米,4厘米6毫米)

学生填完结果并订正

第二教时

3、生1: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较。

(2)连线。把相等的数用直线连起来。

第五教时

第六教时

反馈:

第九教时

第十教时

第十二教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P78~79的内容。

1、使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本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更牢固地掌握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难点、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求出小数近似数。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来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以及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把较大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并能按要求求出小数的近似数。

二、复习小数的意义

1、做整理和复习第1题(

(1)学生在书上填写,集体订正。说一说这些小数的意义。

(2)说一说小数的意义是什么

问: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各表示几分之几的数

2、(1)在小数里,小数部分最高位是哪一位从小数点起,向右依次有哪些数位每个数位上计数单位是什么

(2)填空。

0.1里面有()个0.01。10个0.001是()。

10个0.1是()。0.1里有()个0.01。

三、复习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大小比较

1、练习。

(1)把下面小数化简。

4.70016.01008.710014.00

(2)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的数写成两位小数。

4.213.121

①学生做,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②问:做题时是根据什么来做的什么

(3)、做整理和复习第2题。

0.10.0120.1020.120.021

(2)按要求从小到大排列。

四、复习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1、做整理和复习第3题。

(1)小数点向右移动,原来的数就扩大,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数有什么变化小数点向左移动,原来的数就缩小,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数有什么变化

问:要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应怎样移动

(2)学生练习,指名回答。

2、练习。

(1)把1.8扩大100倍是()。()扩大1000倍是6.21。

(2)把()缩小100倍是0.021。()缩小1000倍是6.21。

五、复习求小数的近似数和整数的改写

1、把下面小数精确到百分位。

0.8342.7863.895

(1)学生做,指名板演。

(2)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

486700521000

(2)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

4600000007189600000

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指名板演,说一说怎样把一个较大数改写

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3、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并保留一位小数。

67100209500

(1)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指名板演。

(2)比较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要注意什么

(3)比较25万和0.25亿大小,可以把25扩大10000倍,0.25扩大1亿倍。得到两个整数再比较大小。

(4学生练习,集体订正。

(5)小结:把一个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万”位或“亿”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点后面的0,再在后面添上“万”字或“亿”字,反过来,一个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要改写成原来的整数,只要把它扩大1万倍或1亿倍就可以

了。

六、全课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

怎样的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小数的性质是什么?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有什么规律?我们可以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作业设计】

1、0.45表示()。

2、把6.9566.9656.6599.6655.669按从小到大排列是()。

3、把6712098600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是()万,保留一位小数是(

)万;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是()亿,保留一位小数是()亿。

4、在○里填“>”、“<”或“=”。

16.36○16.630.36万○3600

0.97○1.010.23亿○2100万

5、100千克稻谷可出大米76千克,平均每千克稻谷出大米多少千克

10000千克稻谷可出大米多少千克

1.了解小数是如何产生的,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2.明确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它们之间进率。

3.经历小数的发现、认识过程,感知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体验探究发现和迁移推理的学习方法,培养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难点: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教学工具

课件

一、复习导入

师出示课件(m,dm,cm)并问到:首先来见见几位老朋友,你还认识它们吗谁来读一读

指一名学生试读

师:一起读

生齐读。

师:想一想,括号里应填几

指名回答。

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他们测量的结果分别是多少

生:1米1分米、1米2分米

师:如果只用米作单位,该怎样表示呢

生:1.1米、1.2米(师板书)

师:生活中,在哪些地方可以见到小数来看几幅图片。(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小数)

师:我们把小数点后面有一个数的小数叫做一位小数,找一找还有一位小数吗

小数点后面有两个数的叫做两位小数,能找一找吗

谁能说一个三位小数

师: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小数。(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

1、探究一位小数的意义

师出示课件:把一米平均分成十份,这里的一份是多少

生:一分米

师: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呢生:十分之一米

师: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呢

生:0.1米

师: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1份是1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小数是0.1米。这里还有两个括号需要填写,大家独立完成,可以吗

生完成,师指名回答,并让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集体评价。

师:观察这些分数和小数,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如果有困难,师引导:观察这些分数的分母是几小数是几位小数

得出结论: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师板书)

师:理解了吗考考你,完成作业纸巩固练习1

生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2、探究两位小数的意义

师:刚才我们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如果平均分成100份,会是什么样子呢来看一下。(课件出示)

师:其中的一份是多少呢

生:1厘米

师: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呢

生:一百分之一米

师:用小数表示呢

生:0.01米

师:真聪明,那么后面的括号继续交给你独立完成。

生完成,师指名说,集体评价。

师:再来观察一下这些分数和小数,又有什么发现呢

生交流,得出: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师板书)

师:学会了吗还得考考你。请大家完成作业纸上巩固练习2

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探究三位小数的意义

师:把一米平均分成1000份是什么样子呢又会有怎样的发现呢

现在把这个任务交给你和同桌,交流讨论,完成第三个探究。

生生合作交流,师巡视。

生完成,汇报结果,集体订正。

师:观察这里的分数与小数,能得到一个结论吗

生: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师板书)

4、推想、概括小数的意义

师:试想一下:把一米平均分成一万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数怎样表示小数呢如果平均分成十万份呢

师:能不能把我们刚才的这些发现概括成一句简洁明了的话呢

生交流,师引导说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师板书)

师:现在把我们所学的知识应用起来,请大家完成作业纸《应用感受,巩固意义》

生完成,指名回答,订正。

5、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与进率

师出示课件:思考一下,0.3里有几个0.1

生:0.3里有3个0.1

师:0.06里有几个0.01呢0.007里有几个0.001呢

生依次回答.

师:0.1、0.01、0.001写成分数分别是多少呢

生: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师:小数的计数单位就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师:再思考:十分之一里有几个百分之一百分之一里有几个千分之一

生回答。

师:所以小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

生:是10

三、综合应用、拓展提升

生独立完成作业纸上的《综合应用》

第一题: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第二题:指名回答,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四、拓展视野

课件出示教材“你知道吗”指名读一读。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1.使学生理解小数降法的意义,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算理,并能够正确计算.

2.提高学生迁移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理解小数除以整数中“商与被除数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复习铺垫

(一)填空

1.0.32里面含有32个()

2.1.2里面含有12个()

3.0.25里面含有()个百分之一

4.2.4里面含有()十分之一

5.8里面含有()十分之一

(二)列竖式计算2145÷15

二、指导探究

(一)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1.(课件演示:小数除法的意义)

板书课题:小数除法的意义

2.练习:(继续演示课件:小数除法的意义)

(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1.(课件演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2.练习

68.8÷485.44÷16

三、质疑小结

(一)教师提问

1.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2.今天学习的除法与过去学习的除法有什么不同?它与整数除法有什么联系?

将课题补充完整: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二)组织学生对今天所学的知识质题答疑.

四、反馈练习

(一)列竖式计算(分组完成)

42.84÷767.5÷15289.8÷1879.2÷6

(二)列式计算.

1.两个数的积是201.6,一个因数是72,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三)应用题

一台拖拉机5小时耕3.55公顷地,平均每小时耕多少公顷?

五、课后作业

计算下面各题

42.21÷186.6÷437.5÷615.36÷12

1.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2.会进行单名数和复名数单位之间的换算。

3.体会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会进行互化。

4.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探索单位换算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把单名数化成复名数。

多媒体课件。

课时:

课时一

一、导入:

师:(课件展示教材第4页上面的图)同学们好,咱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小朋友在做什么?(学生小声议论:可能是在测量黑板的长度吧?)仔细观察一下,你知道这位小朋友量出的黑板长度是多少少吗?

生:学生边观察边交流。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在观察过程中让学生收集数据,探讨并理解几分米或几厘米换算成以“米”作单位应怎样表示,鼓励学生想出不同的表示方法。

二、探讨与交流:

1、学生汇报:黑板长2米,又多出36厘米。

师:这些数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吗?

生:数的单位不一样。

师:单位不同,计量起来不方便,那咱们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把这些数据的单位换算成统一的。

师:你认为换算成哪个单位来计量更合适呢?

生:我觉得换算写成以“米”为单位比较合适(也有同学说换算成以“分米”为单位比较合适)。

师:那咱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如何用“米”来表示黑板的长度吧。

2、活动要求:

(1)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把以“厘米”作单位的数换算成以“米”作单位的数应该怎样操作。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

(2)汇报结果: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想法。

生:因为1米=100厘米,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36厘米就是36份,就是100(36)米,如果用小数表示就是0.36米。所以黑板的长度就可以表示为2.36米。

师:(归纳)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份或几份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1份或几份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1)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设计意图:进一步使学生掌握以“分米”“厘米”作单位的数换算成以“米”作单位的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三、探讨与延伸

师:刚才咱们学习了长度单位的一种表示方法,那么,鹌鹑蛋和鸵鸟蛋的质量又如何表示呢?(师出示图片课件,生思考回答)

生:可以用克与千克来表示。

师:称量质量较小的物体一般用克作单位,称量质量较大的物体一般用千克作单位。那么如何用千克来表示鹌鹑蛋和鸵鸟蛋的质量呢?

生1:鹌鹑蛋的质量是12克=1000(12)千克=0.012千克。

生2:鸵鸟蛋的质量是先把500克用千克表示出来再加上原来的的1千克。500克=1000(500)千克=0.5千克,鸵鸟蛋重0.5千克+1千克=1.5千克。

师:(归纳)把1千克平均分成1000份,1份或几份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也就是说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同学们通过思考,懂得了用小数表示物体的质量,大家表现得都很好。用小数表示物体的质量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所以,大家都应该熟练掌握。

设计意图:结合情境图,让学生明白由低级单位数化成高级单位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四、生活与应用:

师:为了能更好的熟悉低级单位和高级单位数之间的互化,咱们现在做个活动,前后位的同学相互合作,通过目视估算出对方的身高和体重。

活动要求:

1、目测估算出的结果要尽可能的接近事实。

2、把身高转换成以米为单位的数,体重转换成以千克为单位的数。

3、与其他同学互相交流,选出较为准确的数据,汇报给老师。

生:(认真估测、交流并汇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发现生活中更多的数学信息。

五、巩固练习:

1、师:咱们先看一看这个表格,哪位同学愿意来填一填?(师出示教材第5页“练一练”第一题课件)

学生纷纷举手抢答。师给予评议。

2、师:(出示课件“练一练”第二题。)同学们知道图片上的这只鸟叫什么名字吗?它是世界上飞的最快的鸟?叫军舰鸟。大家认真读题后,自己独立完成有关军舰鸟的数学信息。

六、总结:这节课咱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换算的方法,其他的数量单位也是可以换算的。生活中,很多时候都需要进行单位换算,你可以与同学一起去找一找。

七、作业:教材第5页第4题。

八、板书设计:

36厘米=0.36米

12克=0.012千克

500克=0.5千克

九、后记:

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要求学生会把低级单位的数转化为高级单位的数,会进行单名数和复名数的互化。在单位换算方面,特别是在小数意义的基础上理解单位换算,相对孩子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对于这部分知识,只是要求孩子们重在理解,掌握方法。

在备课时,我就考虑到由于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小数的接触不是很多,小数的意义又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怎样在教学中找出孩子们生活与这一数学知识的契合点,让他们能自然地融入到学习中去,作了详细地分析。由于孩子们的接受能力有所不同,在教学中我对问题的设置与教材略有变化。我认为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比较顺畅。

1、结合具体情境,结合实际操作,通过观察、类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2、在理解小数意义的基础上学会读小数和写小数,并分清与整数读写的区别。

3、经历探索小数意义的过程,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结合实际操作,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

经历探索小数意义的过程。

自制课件正方形纸片、正方体模型

一、情景创设

课件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师:请大家用最响亮的声音告诉老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与哪个季节有关

生:春天。

师:对,春天来了,瞧,(课件展示)花儿绽放了,蝴蝶飞来了,人们也纷纷走到了户外。看,画面上的老太太在读报纸呢,一直蝴蝶从她的身边飞过,它看到了什么呢

课件出示:1千瓦时的电可以让电动车运行千米。

师: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1千瓦时的电可以让电动车运行千米。

师:是个什么数

生:小数。

二、合作探究

1、教学小数的读写

师:你还会读其他的小数吗

课件出示一组小数。指名学生读。如果都读对了给自己适当的鼓励。

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教案《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然后分组讨论:小数的读法和整数的读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学生讨论后回答汇报。

教师小结:小数点前面的数按照整数的读法去读,小数点后面的按照数字出现的顺序去读。

师:打搅会读小数了,那你会写小数吗

生:会。

课件出示零点四七四点一三十二点四零五

学生自由写--交流--集体订正。

2、教学小数的意义

师:大家既然都见到过小数,那想一想都是在哪里见到的:

生举例生活中的小数(超市的货架上、小票上、课本上等等)

师:大家都是善于观察、乐于发现的好孩子。那你知道元是什么意思吗

生:1角。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

师出示正方形的纸,然后让学生图出元。

生操作然后汇报。

师生共同通过课件展示来理解1角=元,然后拓展到2角。

师操作让学生回答表示的是多少元。

师:我还是把1元平均分成10份,你能表示出3角吗涂一涂。

生操作后汇报

师:你知道元是多少钱

生:1分。

师:那1元里面有多少个1分呢

生:100个。

师:也就是说(课件展示元表示把1元平均分成份,取了其中的份,用分数表示。--学生自然而然的填写了答案。

元呢元呢。

让学生用手中的正方形的纸片进行涂写、汇报。

展示的图片,让学生写小数和分数。

借助课件讲解与分数的关系。让学生写与分数。进一步理解三位小数。

师小结:通过我们刚才的谈话,我们不难看出小数与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实小数就是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是小数的计数单位。到这里,这节课我们主要就学习了出示课题"小数的读写及意义",学得怎么样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测验一下。

三、课题达标

(课件)展示题目

采用的方法是学生口答,并要学生说出原因。教师做适当的点评和评价。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了解小数是如何产生的。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

3、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抽象、概括及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小数与分数的关系,深刻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法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米尺

教学课时1课时

一、旧知复习

二、生活中的小数

1、小数的产生

2、请同学们利用学具盒中的米尺分组测量课桌、书本、黑板的长与宽。

小结:从日常生活和测量中,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除了可以用分数的形式表示以外,还可以用另外一种形式小数来表示。分数与小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共同来研究小数的意义。

三、探究新知

探索一:一位小数的意义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在尺子上是多少?写成分数是多少米?写成小数呢?

小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板书: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探索二:二位小数的意义

还记得1米等于多少厘米吗?根据这个知识,结合刚才一位小数的学习,再利用米尺图,以小组为单位对下面的三道小题进行探究学

小结: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

板书:二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探索三:三位小数的意义

如果把1米的尺子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怎么用分数表示?又怎么用小数表示?你能举例说明你的表示方法吗?

小结: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

板书: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①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这就是小数的意义。

②把1米看成一个整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也就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探索四:小数的计数单位及进率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用小数写作0.1、0.01、0.001

那么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板书: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四、练习达标

1、把下面各图中涂色的部分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来。(课本P33页“做一做”)

2、判断题

(1)0.1、0.01、0.001…是小数的计数单位。

(2)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是小数的计数单位

(3)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后面,用圆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数,叫做小数。

3。填空

0.8里面有个0.1;0.008里面有8个;

0.32里面有32个;6个是0.6;

0.5表示把整体;平均分成份,取其中的份。

0.24表示把整体;平均分成份,取其中的份。

《小数的意义》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二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课后反思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简便计算的方法。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简便计算的方

教法学法:

主动探究法、练习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小黑板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复习小数的意义。

2、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3、怎样进行小数加减的计算。

二、展示交流。

专题训练一:完成课本18页第一题、第二题。

专题训练二:完成课本18页第三题

专题训练三;完成课本18页第四题。

专题训练四:完成课本18页第五题

专题训练五:完成课本18页第六题。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布置

五、单元测试

(一)小小知识窗看谁本领高!(25分)

1、里面有()个,里面有()个。

2、4个百、5个十、3个十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3、的计数单位是(),它含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4、58厘米=()米

540克=()千克

7元8角3分=()元

9吨40千克=()吨

5、小数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6、千克、1000克、吨、1千克10克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

7、在○里填上<、>、=。

米○362厘米

284克○千克

米○532厘米

8、不改变大小,写成三位小数是()。

9、一个小数,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位,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位。

10、□5.□5,使这个数最小是(),使这个数最大是()。

(二)火眼金睛辨对错。(10分)

1、与大小相同,计数单位也相同。()

2、小数点的后边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3、时=4时40分。()

4、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法。()

5、和之间只有一个小数。()

(三)选择。(10分)

1、比10少()

A、

B、

C、9

2、由2、4、5三个数字组成的最大的两位小数是()

C、

3、大于小于的小数有()个

A、9

B、10

C、无数

4、这个数()位上的零可以去掉。

A、百

B、十

C、百分

5、小红在计算小数减法时,将减数错看成38,得108,那么正确的结果是()

(四)计算。(32分)

1、口算:(10分)

=

+=

+11=

2、列竖式计算:(6分)

+

3、脱式计算,能简算的就简算:(6分)

(+)

4、列式计算。(10分)

(1)一个数比与的和多,这个数是多少?

(2)从里减去与的和,差是多少?

(五)解决问题:(18分)

1、五月份某运输公司一队运货吨,二队运货吨,三队比二队多运货吨,三个队五月份共运货多少吨?(4分)

2、妈妈买鞋用去元,买袜子用去元,给了售货员150元,还剩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计算)(6分)

3、光明小学四二班向灾区的小朋友捐款情况如下表

小组:第一小组、第二小组、第三小组

钱数(元):、比第一小组少、比第二小组多

(1)第三小组捐款多少元?(2分)

(2)三个小组一共捐款多少元?(3分)

(3)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3分)

(六)智力大比拼(5分)

一桶油连桶重千克,用去一半后连桶重千克,这桶油重多少千克?桶重多少千克?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第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要特别重视学生在新知的学习中运用已有知识经验,使学生经历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过程,并将已有知识经验迁移到新知的学习中。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元、角、分和米、分米、厘米的现实情境,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通过解释元、米是什么意思,认识到与,与是同一个数的不同形式,为探究小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

2.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空间。

本节课创设了让学生借助米尺探究小数意义的活动,并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认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认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通过猜测、验证,认识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通过思考、交流,发现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直至总结概括出小数的意义,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中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和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正方形纸

学生准备:正方形纸,水彩笔直尺

注:本书“上课解决方案”中的“备教学目标”“备重点难点”见前面的“备课解决方案”。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一些商品价格标签,让学生说说商品的单价。(课件出示商品的价格标签)

2.谈话引入。

同学们都能正确地读出这些商品的标价,这是因为我们在三年级时学习了“元、角、分和小数”,一些商品的标价用元作单位时,要用小数表示。那除了商品的标价可以用小数表示外,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小数?

预设生1:测量身高时,我的身高是米。

生2:跳远比赛时,我的成绩是米。

3.过渡:生活中有很多小数,教材中也举了一些例子,请同学们翻到教材2页,自己读一读。这些小数到底表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商品的价格引入小数,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活动:探究小数的意义。

1.做一做,说一说。

(1)课件出示教材附页1中的图片,根据所给的图片做一做,说一说,元和米分别是什么意思?

(2)全班交流:元是1元1角1分,1角是1元的,也可以写成元,1分是1元的,也可以写成元。

1.11米是1米1分米1厘米,1分米是1米的,也可以写成米,1厘米是1米的,也可以写成米。

2.画一画,涂一涂。

(1)(出示一张正方形纸)引导学生操作:用一张正方形纸表示“1”,把这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10份,将其中的1份涂色,并想一想涂色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

(学生展示操作成果并汇报)

师:我们把这张正方形纸看成“1”,平均分成10份,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是,用小数表示是。表示把“1”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1份。比较一下“1”和“”的大小,“1”里面有几个“”?

预设生:1比大,1里面有10个。

(2)引导学生讨论:如果把其中的3份涂上颜色,用分数怎样表示?小数呢?

①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独立完成。

②汇报交流。

1、了解小数的产生和理解小数的意义。

2、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育方面:

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其价值,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的“小数的意义”问题。

2、内容分析:教材选用测量黑板、课桌,一方面这两种事物都是教室里学生非常熟悉的,另一方面学生在测量之后除了能够体会小数的产生于实际需要以外,还可以将测量结果作为一般的常识来掌握。考虑到学生对长度单位比较熟悉,教材仍选用了米尺作为教学小数意义的直观教具,以长度单位为例说明小数的实质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教材通过分米(厘米、毫米)改写成米数,三个层次共同说明,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表示,再进一步用小数表示。教材着重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的角度说明小数的含义,最后教材说明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由学生自己填出。

3、学情分析:小数的意义属于概念教学,比较抽象,在操作中要重过程。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对概念认知的思维特点,我们在制定本课教学环节时注意联系生活,尽量联系学生身边的事物,充分利用有效资源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使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小数的基础上知道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5、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小数意义的探究过程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多媒体课件、测量工具(米尺)。

(一)操作导入:

1、让两名学生测量黑板、课桌长度。(用米作单位)

2、交流测量结果,展开讨论。

3、引导小结:

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板书课题: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黑板、课桌长度的活动,当让学生用米作单位说出黑板的长时,学生心理产生了矛盾,因为测量黑板时多出的部分不够1米,课桌也不够1米,无法得到整数的结果,需要用其它数来表示,由此引出“小数”。学生通过测量亲自体验了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引导探究:

1、认识一位小数。(出示米尺)

(1)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的地方。

①用米作单位,怎样用分数来表示?为什么?(结合分数的意义说明)②用小数表示是:0.1米。

③谁来说说0.1米表示什么?(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1分米,是米,也可以写成0.1米。)

板书:1分米=米=0.1米.

(2)讨论:

①用米作单位,3分米怎样用分数和小数表示?7分米呢?

②分别说说0.3米、7分米表示什么意思?

2、认识两位小数。(出示米尺)

(1)在米尺上找出1厘米的地方。

①用米作单位,怎样用分数来表示?为什么?

②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③谁来说说0.01米表示什么?(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是米,也可以写成0.01米。)

板书:1厘米=米=0.01米.

①用米作单位,3厘米怎样用分数和小数表示?6厘米呢?

②分别说说0.03米、0.06米各表示什么意思?

3、认识三位小数。(出示学生尺)

(1)在尺上找出1毫米的地方。

②用小数表示是:0.001米。

③谁来说说0.001米表示什么?

板书:1毫米=米=0.001米。

①用米作单位,3毫米怎样用分数和小数表示?6毫米和13毫米呢?

②说说0.003米和0.006米各表示什么意思?

照这样分下去,还可以得到万分之一米也可以写成0.0001米。

象刚才小圆点后面一位的小数叫一位小数,两位的小数叫两位小数

(三)概括:

1、概括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1)什么样的分数可以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来表示?

(2)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分别表示几分之几?举例说说。

2、概括小数的意义。

师: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设计意图】小数的意义是十分抽象的概念,学生比较难理解。要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方式,防止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因此,我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使学生始终参与到概念的探究过程中,通过比较、归纳、分析和综合,理解小数、分数之间的关系,最后抽象出小数的意义。从具体事例推进到语言描述,这个过程需要迁移类推,更需要抽象概括,这样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小数的计数单位和进率

(1)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展开讨论)板书:(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2)1米里有几个0.1米?0.1米里有几个0.01米,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3)师:因为整数和分数相邻两个单位间进率都是10,所以这些分数也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个位的右面,用一个小圆点(小数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设计意图】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而是让学生从解决问题中发现、归纳出来。这样能促使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探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通过讨论交流和概括总结,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五)巩固应用

1、学生看书并完成例1的空白。

2、P51“做一做”用分数、小数表示涂色部分。

3、闯关练习:

(1)括号里能填几?你是怎么知道的?

0.3里面有()个,0.09里面有()个;0.08里面有()个。

(2)下面的括号里能填几?

0.1米里面有()个0.01米;

0.01米里面有()个0.001米;

0.001米里面有()个0.0001米。

(3)找朋友:(用线把上下两组数连起来)

0.0450.130.00010.9

4、说说这些小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它里面含有多少个计数单位

0.30.180.250.036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小数和分数的关系,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和对计数单位的认识,让所学知识得以巩固。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七)板书设计: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小数的产生:在进行计算和测量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

THE END
1.机动车驾驶员考试需考几个科目?在学习过程中,每位学员有五次预约科目二和科目三道路驾驶技能考试的机会。如果第五次仍未能通过,即使其他科目已经合格,也将被作废。因此,这些考试不仅考验技术,还考验持之以恒的决心。 通过严格的考试体系,机动车驾驶人考试确保了驾驶者的素质和道路安全。每个环节都是为了培养出具备良好驾驶习惯和技能的驾驶员,为社会https://www.autohome.com.cn/ask/10665913.html
2.科一是在精简500道题里出吗?不完全是,精简500题包含了部分历史题 https://ask.jiakaobaodian.com/detail/21867806.html
3.sdmzgz.com/go39516227.htmlChinesegrillKTVsex video 我在网吧被黑人 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动态图 河南丝袜三级片网站。 丝袜脚踩踏vk 宝宝我就蹭一会好不好 欧美四级真做在线 极品白嫩嫩少妇无套实战 14may18_XXXXXL56endian印 小雪尝禁果又粗又大的视频 简體中文老女人乱性视頻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yy1111111少妇中文字幕 http://sdmzgz.com/go39516227.html
4.公司面试逻辑思维题(通用12篇)篇1:公司面试逻辑思维题 1、一辆巴士可以装多少个高尔夫球? 2、清洁完西雅图市的所有窗户需要花费多少美元? 3、在一个国家里,人们都想有个儿子,每个家庭都会不断的生孩子,直到有个儿子为止。那么这个家庭的男女比列会是多少? 4、为什么窨井盖是圆的?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ka1j2h.html
5.我不是猪头攻略大全答案:把小狗图案拖出屏幕即可。 13、帮小明算一算这题是多少? 答案:12 6倒过来就是9了,没毛病。 14、电脑卡住了,请关闭电脑 答案:移开电脑,点击隐藏在电脑下的电源总闸。 15、禁止吸烟 答案:掐灭烟头 16、仔细看图,里面有多少条曲线? 答案:0 https://www.9game.cn/news/9922231.html
6.www.shuofangjituan.com/apfnews48698657.shtml“总是同样的人,同样的种族,这就是为什么人们都在抗议,这就是为什么全世界都在讨论这件事。”!!? 马凯硕:我认为肯定存在东西方对抗的风险,但与此同时,我认为我们可以告诉西方,有一种更明智的方式来应对亚洲的回归,他们应该与亚洲合作,学会与亚洲分享权力。事实上,从短期来看,我对此是悲观的,因为西方需要一些http://www.shuofangjituan.com/apfnews48698657.shtml
7.全科出科考试生对社区中所有人的生老病死负有全部责任B.全科医生在患者生病的过程中均陪伴在病人床边C.对患者的所有健康问题都要由全科医生亲手处理 D.全科医生对人生各阶段以及从健康到疾病的各阶段都负有健康管理责任E.如果全科医生调动工作,就必须将自己的患者带走17.对“以社区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1/0106/15/28454097_955506558.shtml
8.longdalvye.com/mmmj/176324.shtml对时任包头市财政局局长张某某给予谈话提醒;对包头市财政局副局长奇某某给予批评教育并责令作出书面检查;对时任包头市财政局债务管理办公室负责人李某某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对时任包头市财政局债务科科长王某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对时任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任某某给予批评教育并责令作出书面检查;对时任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http://longdalvye.com/mmmj/176324.shtml
9.驾考精灵科一500题驾考精灵科一500题是驾驶员考试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驾考精灵科一500题可以帮助您快速通过驾驶证考试2025科目一科目四考试。https://jszks.jsyks.com/hf7fch
10.以0为话题的作文500字17篇(全文)因此, 教师在组织亲子活动过程中要指导家长 (亲人) 增加和宝宝交流、沟通的机会, 不断观察体会宝宝传出的互动信息, 并做出适当反馈以不断促进宝宝各方面的发展。“以关系为基础”的亲子活动就是这种注重为婴儿建立情感、环境互动关系前提下的亲子活动。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az7pn5of.html
11.科目一精选500题免费2023软件车友交流愚人节阿维塔12敞篷版AI图公布,大家觉得会不会是真话藏在假话里? iCAR即将推出新款纯电SUV V23,融合复古与科技越野风格,预计近期亮相。 坦克500新升级,OTA带来智能驾驶新体验。 智己汽车最新升级IMOS 2.7.0,百项优化即将震撼登场。 理想汽车破纪录,一季度交付飙升,随着新车型https://www.dongchedi.com/tag/ugc/16147782
12.人才辈出的金匏村吴姓金榜题名达500人文化之乡——金匏出了500多大学生 金匏村“文化之乡”的美誉由民国时期吴才崧、吴旭林考取北京大学,吴克继、吴克宽、吴克清、吴才基考取中山大学,吴柏贞、吴师谦、吴师传考取黄埔官校,等等二十位金匏子弟读大学的佳绩而成名的。早在清朝末期,吴师贞秀才和吴世铭、吴世全两位武秀才就已拉开了金匏文化之乡的序幕http://www.tianxiawushi.com/plus/view.php?aid=9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