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2017年12月14日
1.一刀一剪传真爱——阿仲美业团队
2016年4月,阿仲美业创始人仲建军驱车2700公里前往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经过实地察看,决定捐建山区希望小学。阿仲美业的员工纷纷加入爱的接力,为捐建山区希望小学出一份力。在他们的感召和带动下,阿仲美业的众多顾客也积极为爱接力,掏出数百、数千乃至上万元捐建山区希望小学。2016年6月,由仲建军牵头出资28万元捐建的“阿仲希望小学”正式投入使用。28万元虽不是大数目,但对于从事理发行业的“阿仲美业”团队而言,是他们用一刀一剪传递出的对贫困山区孩子们的温情、关爱。
2.爱心汇聚邻里情——白蒲镇文峰社区“相邻”工作室
白蒲镇文峰社区“相邻”工作室成立于2015年4月,以社区老党员、老干部为骨干力量。3年来,工作室围绕“乡里乡亲、紧密相连,守望相助、相亲相爱”的宗旨,7位“相邻”成员认真履职,共开展各类政策法规宣传157次、处理调解矛盾纠纷168起、收集上报民情信息422条、代办群众事项155件,在宣传方针政策、了解社情民意、联络群众感情、促进邻里融洽、改善乡风民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5月,“相邻”工作室为患癌村民杨新华、徐汉林筹集善款34580元,为两个家庭送去了关爱和温暖,传递了正能量。
3.用心托起明天的太阳——搬经镇兴夏社区“五老”团队
2001年,搬经中学退休教师张中麟牵头组织成立了由社区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为成员的“五老”团队。十几年来,10位老同志坚守“教育脱贫,让孩子健康成长”的承诺,利用社区校外辅导站,开展假期活动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为改善辅导站条件,他们组织募捐、自筹资金,张老师出资修建了辅导站门前近200米的水泥路。他们发挥特长,定期组织社区青少年开展爱国爱乡和传统文化教育;为特困家庭青年介绍就业或创业门路,帮助17个特困家庭脱贫;对特殊青少年进行帮扶教育,社区连续16年无青少年违法犯罪记录。张中麟、鞠九源、鞠九祥等几位老同志先后获得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东升南通国际石材产业城于2012年落户长江镇(如皋港区),被列为“江苏省重大项目”。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他们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2013年首批入驻企业仪式上设立100万元爱心基金。近年来先后向泉州市慈善总会、南安市慈善总会和如皋市慈善基金会捐款650多万元,资助学校、公安、贫困家庭、贫困学生等单位和个人近400万元,捐助40多名贫困大学生和上百名因病致贫人员。今年5月,东升南通国际石材产业城出资100万元,向如皋市慈善基金会发起设立400万元的南通石材协会慈善爱心基金,主要用于扶贫济困、助学助残、社区建设及其他公益慈善活动。
5.舞出爱和热——江安镇“金色年华”艺术团
“金色年华”艺术团由江安镇舞蹈爱好者金秀华牵头组建,现有成员40多位。艺术团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农村文化义演,2017年参加市镇演出13场次,到3个村教授广场舞;她们积极资助贫困学生,与16名留守儿童、贫困儿童结成对子,筹集资金、爱心物资进行资助,让他们感受亲情、家庭的温暖;她们关心关爱老人,经常利用休息日到江安敬老院给老人们送去精彩演出以及慰问物品,帮助老人修剪指甲、梳理头发、洗衣服、整理衣物、打扫房间卫生,并邀请专业医师给老人们推拿按摩,进行体检以及药物服用指导。2016年,“金色年华”艺术团被市妇联表彰为如皋市优秀巾帼志愿服务队。
6.热心公益德报社会——江苏图腾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图腾投资集团始创于1994年,是一家以智能电力设备为主业,物流、建材、股权投资资本运作等多业并举的综合性企业。在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图腾集团不断弘扬“德报社会”企业精神,每年拿出一定的利润用于捐资助学、扶贫助困。2016年,集团设立“图腾爱心基金”,每年从企业利润中拿出5%注入其中,及时救助各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职工及周边困难群众;同年9月,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签订了捐资助学协议,每年捐资2万元,帮助12名寒门学子完成中学学业。在今年5月我市“爱心慈善宣传月”文艺演出暨捐赠动员大会上,图腾集团现场捐赠20万元;8月份,公司总经理王志全又向市慈善基金会发起设立起始基金100万元的“图腾行爱心公益慈善基金”,用于扶贫济困、助医助学、灾害救助、社区建设及其他公益慈善活动。十多年来,企业累计捐款捐物近500万元。
7.冷静果敢勇救落水者——九华镇城管中队薛锦忠、薛庆华等4位城管队员
8.夕阳映红“如意花朵”——如城街道城东社区“夕阳红”服务队
9.合力合心暖春蕾——如皋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爱心助学团队
10.医者仁心惠百姓——如皋市人民医院志愿服务团队
近年来,如皋市人民医院志愿服务团队在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的同时,切实承担社会公益责任,以点滴“微公益”,汇聚巨大“正能量”。他们走遍全市各乡镇和社区义诊,累计服务时长五万余小时;先后资助20多名贫困小学生直至高中毕业;和市残联共同建立残疾儿童志愿服务基地,定期开展康复辅导及价值评估服务;无偿献血总量达29.6万ml,累计募集善款近百万元。目前,市人民医院登记在册的志愿者人数已经突破1000名,每年组织进镇村、进社区集中志愿服务活动30多次,先后获得南通市、如皋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如皋市“春蕾计划”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11.用爱守护春蕾的党校人——如皋市委党校团队
12.同心同向扶贫济困——如皋市政协委员爱心团队
近年来,如皋市广大政协委员积极投身慈善事业和社会公益活动,在帮困扶贫、慈善助学、赈灾救急等方面累计捐款超过500万元。今年初,在如皋市第十四届政协第三次常委会上,本着“自愿捐赠、定向募集、定向资助、规范管理、接受监督”的原则,设立“如皋市政协委员慈善爱心基金”,全市377名政协委员参与,共募集资金75.9万余元,分五年定向资助全市低保单亲贫困学子。
13.爱心只为桃李妍——如皋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
如皋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现有教师13人,其中高级教师6人。他们秉持终身学习理念,丰富学识拓展视野;认真开展集体备课、致力教研创新;特级教师王学东成立了名师工作室,“传帮带”组内年轻教师快速成长,沈红娟、周小娟、杨新明等老师多次获评教育部、省市级优秀课。他们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初高中的过渡。黄金梅老师为帮助一名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与家长、心理医生多次沟通,制定专门学习计划,确保该生治疗、学习两不误;朱海波老师默默资助班级困难学生,却声称是社会爱心人士捐助;陈立老师自己出资购买图书赠送给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学生。多位老师荣获“如皋市优秀班主任”、“168爱生优秀教师”、“校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14.爱心护蕾展风采——“审计爱心妈妈”团队
2012年3月,如皋市审计局固定资产投资审核中心杨锦梅、陈明娟、王建银等三位女同志组建“审计爱心妈妈”团队,主动资助雪岸社区雪北小学两位因家庭困难面临辍学的儿童,她们用女性特有的善良与温情为孩子带去了温暖和关爱。在她们的带动下,审计局17位女同志全部加入爱心队伍,先后在东陈镇雪岸社区、长江镇车马湖社区建立了两届“审计春蕾班”,累计捐资捐物8.3万元,先后资助了53位贫困家庭儿童。2016年,市审计局被南通市授予“巾帼文明岗”称号。
15.扬起生命的舞姿——下原初中“微尘”服务队
下原初中“微尘”服务队成立于2011年9月,由学校师生自发成立,致力通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社会困弱帮扶、关爱留守学生、参与社会公益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为社会文明建设服务。“微尘”服务队成立以来,先后为患重病的徐文宇同学募集捐款数万元,帮助听力障碍的严浩同学恢复听力;积极参与镇区建设、环保行动等各项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以“慈善送温暖,爱心献社会”为主题,开展贫困家庭送温暖系列活动;在社区开设教育工作服务站,开展教师进社区工作;与留守学生结成关爱对子,对结对孩子从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进行及时周到的了解和关怀。
16.给农民带来希望的帮扶模范——陈子健
陈子健,男,1960年6月出生,如皋地税局科员,曾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并两次荣立三等功。作为单位“双联双助”活动负责人,他始终与村民并肩奔跑在强村富民的道路上。9年来,联助帮服7个村、社区,累计修路100公里,实现组组通;捐购垃圾箱500余只,改善村容村貌;捐建农家书屋4所,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资助贫困户400余户,高龄老人100余名,贫困学生120余人……同时,他还积极参与镇村事务,农保征收、环境整治、秸秆禁烧、拆旧复垦、来信来访、邻里纠纷、土地流转、修路补偿等各类工作中都有他的身影。
17.立诚笃行仁心最美——范从彬
18.为乡邻开启“快乐模式”的退休教师——顾景惠
顾景惠,女,1947年2月出生,白蒲镇原蒲西陈庄小学退休教师。41岁那年,顾景惠患上了乳腺癌,祸不单行,第二年丈夫又突然中风,前后卧床8年,顾景惠忙里忙外,含辛茹苦将两个女儿培养成才。退休后,身患重病的她每月将近一半的退休工资用在乡邻身上,在村里办起了中老年舞蹈队,学跳舞、排节目、搭舞台、办晚会,用热情与豁达感染着乡邻,让众多文艺爱好者收获健康快乐。她带领舞蹈队公益演出数十场次,积极传播乡风文明。在村民们遇到矛盾纠纷时,她也总是站出来配合调解,获得乡邻的广泛认同,在村里有很高的威望。
19.如父如兄的好老师——顾钱睦
顾钱睦,男,1976年11月出生,如皋市长江高级中学教务处副主任。从教20年、任班主任18年的他,每届至少资助两名特困生、帮助两名后进生。2004年,他资助高三贫困学生陈某,帮助其申请减免学费,为让陈某安心读书,顾老师甚至多次去他家下地干活,陈某高中毕业后,仍每月汇款100元直至其大学毕业。今年“五一”期间,顾老师资助贫困学生李某做了食道息肉切除手术,使他免去了每周去医院扩张食管的痛苦,减轻了该学生家庭的沉重负担。在个人积极开展爱心帮扶的同时,顾老师积极发动同事、亲友,为更多需要帮助的困难学生争取爱心援助。在顾老师看来,爱学生是一种责任,这担子一日担上肩膀,爱就永远在前行的路上。
20.捐资助学大爱无华的爱心妈妈——李卫
李卫,女,1981年11月出生,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幼儿园教师。2015年以来,李卫一直资助云南省普洱市贫困生黄勾娟同学,组织力量捐书近万册,帮助山区小学成立了一个阅览室,被山区孩子们亲切地称为“爱心妈妈”。考虑到山区学校里还有不少品学兼优的孩子,因家庭条件极其困难,随时可能辍学,她又发动身边乐于助人的朋友,一起帮助这些孩子们。倡议书发出后,很多热心人蜂拥而来,李卫通过严格把关、筛选,精心挑选了6位志愿者,承诺一起资助这些贫困学生,直到他们学业结束。李卫先后荣获如皋市教育局“嘉奖”、“如皋市第八届骨干教师”等荣誉。
21.医者仁心,情暖相邻的好医生——陆国兵
22.几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婆婆的好儿媳——桑爱凤
桑爱凤,女,1968年5月出生,如皋市城南街道育华村村民。这位朴实的农村妇女,多年来不离不弃精心照顾瘫痪的婆婆,从无怨言。为了给患病的婆婆治病,她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背上了债务。她坚持每天给婆婆做按摩操,给老人洗澡、擦身、喂饭。几十年来,老人没有生过疮。为了照顾好老人,她回绝了外出打工的邀请,在婆婆的床边放了一台缝纫机,边陪着老人唠嗑边做着手工活儿。凭借自己的双手,加班加点做手工,最终还清了债务。桑爱凤用自己辛勤、善良、宽容、互爱演绎着平淡而精彩的生活。
23.心怀群众的社区书记——沈建华
沈建华,男,1956年9月出生,磨头镇磨头社区党总支书记。作为任职21年的老书记,他热心帮扶,帮助突遭家庭变故的张海莉圆上学梦;他关爱老人,每年过年自掏腰包给社区贫困家庭和孤寡老人200元“过节费”;他关心群众,经常上门看望慰问社区困难群众,帮助解决生活上的难题;他组建爱心团队,带领社区干部每人结对帮扶一个困难家庭,在他们的感召下,社区群众也纷纷加入爱心捐助的行列;他带头创业,致力于社区经济发展。“我的工作就是和群众打交道,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沈建华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24.诚实守信的“收费员”——宋雨佩
宋雨佩,男,1945年9月出生,如皋市城北街道皋北小区保洁费收费员。自担任收费员以来,老宋不论严寒还是酷暑,每天穿梭在各个老小区、各栋住宅楼之间。他把居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在走访入户时主动了解居民家里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一些自己能力范围内的问题,如更换灯泡、修理漏水的水龙头等。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宋便及时帮助居民向社区反映,并做好跟进直到问题解决。2017年5月,宋雨佩被诊断为癌症,面对高昂的医疗费、儿子是残疾人的家庭情况,老宋从没想过动用保洁费一分钱的念头,住院前将收取的5万多元保洁费亲手交到社区负责人的手中。
25.为社区奉献一辈子的老人——陶道林
陶道林,男,1946年12月出生,东陈镇万富社区退休人员。近3年来,陶老退而不休,仍坚持为社区继续奉献。他是社区调解员,参与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50多起,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结论,调结率100%,人民群众满意率95%;他是党务工作辅导员,为党建工作出谋划策,为党员上党课,提高社区党建工作质量;他是社区资料整理员,从社区征兵、发展新党员、农业普查、低收入农户调查、残疾人登记到党员登记建卡考评等资料,他都一清二楚,历时3年的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在他的努力下,35个组1800多个农户按时拿到了新土地证。陶老说:“只要身体好,我将奉献到老!”
26.热心帮助摔倒老人的“最美女司机”——王婷
王婷,女,1986年12月出生,城北街道陆姚村村民。2017年7月16日上午,搬经镇焦港村23组83岁老人陈应凤在骑车经过老334省道焦港河大桥时发生意外,摔倒后被自行车压在地面上。此时,一辆枣红色的轿车从桥上驶来,老人挥手求助,轿车缓缓停在老人的身边,车上走下来一位漂亮的女司机,看到老人痛苦的表情,女司机立即帮老人挪开压在身上的自行车,迅速报警并拨打了120,同时跑到自己车上拿来瓶装水和遮阳伞,给老人撑伞遮阳、擦汗喂水。120救护车把老人接走后,她默默地开车离开了现场。事后,不留姓名的王婷被网友称之为“最美女司机”。
27.“走心式”办案的检察官——吴旎妮
吴旎妮,女,1987年9月出生,自2014年3月任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科副科长以来,累计办理一审公诉案件162件195人。她坚持“走心式”办案,“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倾力帮助每一个涉案未成年人;她在检察院内打造专门工作区,精心布置心理疏导室、沙盘游戏室、解忧读书角,对每一个涉罪的未成年人进行心理疏导,开展读书活动,帮助他们正视自身的错误,重拾自信开启新的人生;她借助检校共建工作平台,与教育部门共同出台《关于联合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的意见》,以基地为载体,开展成人礼检察官领誓、法制情景剧等法制教育活动,以案说法,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28.“城市爱心驿站”首倡者——修明霞
修明霞,女,1973年4月出生,如皋文峰电器店长,如皋“城市爱心驿站”首倡者。一次偶然的机会,修明霞在网上看到苏南设立“环卫爱心休息室”,给了她很大的启发。经过与商场领导沟通,2009年,如皋文峰电器成为我市第一家主动向户外工作者提供专门休息场所的大型商场,几张桌凳、几个水杯,一台饮水机,一个微波炉,修明霞的“爱心驿站”成了环卫工人、城管队员、交巡警休憩的温馨港湾。近来来,修明霞主导的文峰义务家电维修小队先后走进城北、城南、仙鹤等16个社区及如城、开发区、江安等敬老院,义务为市民和敬老院维修家电,给敬老院的老人们打扫卫生,送去温暖和关爱。
29.情系家乡热心公益的企业家——周晨阳
周晨阳,男,1966年9月出生,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校董事长,江安镇周庄社区22组村民。他创办职业技术学校,每年为社会培养大批人才,事业成功后仍情系家乡,热心公益。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出资60余万元,为周庄社区178位80岁以上老人免费定制四季服装,每人发放1000元敬老金。他主动承担新时代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先后帮助周庄社区10多名贫困学子就读于他创办的职业技术学校,减免他们的学费,并成立贫困学生助学基金,帮助贫困家庭脱贫。他牵挂家乡发展,为周庄社区发展提供项目信息,计划投资的周庄影视项目正在进行投资可行性调研。
30.替夫尽孝的好儿媳——朱秀美
朱秀美,女,1945年6月出生,搬经镇兴夏村5组村民。24年前,无情的病魔相继夺去朱秀美公公和丈夫的生命,婆婆瘫痪卧床,身高不足1.4米的朱秀美牢记丈夫临终前“当好家,替我为妈尽孝”的嘱托,挑起家庭的大梁,悉心照顾婆婆,她每天用心为婆婆准备可口的饭菜,为婆婆购置了轮椅车,新修房间,添置家电来提高婆婆的生活质量。婆婆生病卧床时,她时刻守在病床前为婆婆喂汤喂药,端盆接尿,擦洗身子。她说:“婆婆抚养孩子长大不容易,现在婆婆年纪大了,就应该轮到我们尽孝道,这是身为儿女、儿媳的本分。”这份至诚孝心感动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