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丰巢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了IPO招股说明书,或将成为“中国快递柜第一股”。
招股书称,丰巢在智能快递柜行业是全球第一,2023年实现收入38亿元,虽然过去三年累计亏损超过37亿元,但在2024年前五个月,丰巢实现首次盈利,净利润7160万元,经调整净利润为2.19亿元。
在强势的规模扩张后,丰巢终于在今年扭亏为盈,连年增长的电商退货率,又为其“逆向生意”撕开了一道希望的口子,赢得上市的窗口期。而拥有33万组快递柜的丰巢,想做的生意,不止于送快递。
连亏8年,首次赚钱的丰巢闯关IPO
2015年,徐育斌创立丰巢,从末端配送服务起家,希望通过智能快递柜,改善消费者收快递的体验。
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丰巢分别实现收入25.26亿元、28.91亿元和38.12亿元,并在快递末端配送服基础上,衍生出消费者智能交付服务、增值服务共三大业务板块。
第一大类“快递末端配送服务”仍是丰巢的支柱型业务,其模式是向每件存入快递柜的包裹收取服务费,客户主要是快递员,其次是快递公司。这项业务近三年来分别占据总营收的57.6%、58.3%、48.2%。
第二大类“消费者智能交付服务”是丰巢的高增长业务,近三年来分别占据总营收的5.9%、10.7%、26.8%,并在今年前五个月继续增长到36.3%,增速明显提高。这部分业务的客户以个人消费者为主,有两类服务场景,一是电商退换货,二是个人散单寄件,消费者都可以提前把包裹投到快递柜,供快递员随时取件,解决“不在场”的难题。
第三大类“增值服务”,包括畅存、互动媒体服务、洗护服务和到家服务等,近三年来分别占据总营收的36.5%、31%、25%,占比逐年下滑。
自成立以来,丰巢为了快速占领市场,开启粗放式扩张,快递柜的建设和运营成本居高不下。截至今年5月底,丰巢在全国31个省拥有超33万组智能快递柜,据业内人士透露,一台智能快递柜每年的投入、运营和维护成本高达10万元左右。
从盈利情况看,丰巢已经连续八年处于亏损状态,过去三年累计亏损超37亿元。
亏损焦虑,迫使丰巢在2020年开启保管收费模式,这一举措提升了丰巢的格口周转率,从2022年的65.7%,上升到2024年前5个月的74.6%。但是今年6月某上海法学生上诉丰巢,要求退还1元保管费引发巨大争议,现已整改为自愿打赏形式。
而丰巢能在2024年扭亏为盈,核心原因或与其覆盖率和使用频次提高有关。
近10年扩张后,丰巢在快递柜数量上位居行业第一。华东和华南是其重点市场,其中华东地区占全部智能柜43.9%。这些地方人口密集、人均可支配收入更高,电商购物和快递柜使用频次也更高。
受运费险与跨店满减等平台规则变化影响,电商购物的退货率逐年走高,出于对灵活度与便捷性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使用智能快递柜寄件。
据招股书,丰巢目前和12个电商平台达成退换货服务合作,消费者在申请退换货时可以直接选择丰巢,这部分需求场景的激增,使得丰巢柜子的使用频次不断增长,“消费者智能交付”业务板块迎来营收扩张——单位成本下降了,边际收益自然提升了。
在效率至上的社会,遍布全国20万个社区的丰巢快递柜,仍在努力提升自身的使用频次。
它们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依托丰巢快递柜衍生的服务,比如畅存、互动媒体、洗护服务,同时瞄准B端和C端,将柜子的使用率与经济价值最大化。
畅存,就是为用户提供存包裹的服务,丰巢还借此推出会员计划,按月、季度、年订购费分别为5元、15元及55元。不过从2021年到2023年,这些畅存包裹只占据丰巢包裹总数的6.9%、7.9%、8.0%,波动微小,预计对营收的贡献也较小。
洗护服务,是面向消费者提供的“衣服寄洗”解决方案。用户在线上下单后,可选择将衣服寄存在快递柜,再由丰巢寄送到洗护工厂,最后寄送回来。招股书显示,丰巢目前仅在广东有一家自营洗护工厂,其他135家合作工厂分别位于全国25个省份。洗护订单数量由2022年约6.9万份增加至2023年约54.8万份,今年前五个月更是猛涨到了96.2万份。
比如到家服务,涉及保洁、家电清洗、上门维修等。丰巢在其中更多是扮演一个渠道角色,由第三方或外包公司履约订单,目前覆盖全国14个城市,还在持续扩张中。
尽管副业做得五花八门,但整体来看,增值业务在丰巢近三年的营收规模都在9亿元左右,未见显著突破,占比则由于“消费者智能交付”业务的崛起,呈现出下降趋势。
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4全球独角兽榜》显示,丰巢估值250亿元,位列榜单第270名。
走至IPO分水岭的丰巢成功扭亏为盈,但想要持续扩张和赚钱,仍面临不小的挑战:
由于“末端配送服务”处于产业链下游,业务模式依仗多方合作伙伴,导致丰巢的抗风险能力较弱。
作为占比五成左右的核心业务,丰巢的“末端配送”业绩受制于消费趋势、电商平台、物流公司、小区物业等多维因素,任何层面变化都有可能引发波动。
以物业为例,在丰巢的“进场”和“存续”方面拥有话语权,此前有新闻爆出,多地小区物业曾发出丰巢撤柜通知,或将柜机拆至最小尺寸,原因是“快递柜使用率过低”。
不容忽视的是,相较快递柜自取,仍有大批消费者更青睐驿站取件或送货上门的配送方式。
新版《快递市场管理办法》提出:“快递企业在投递快件时,不得擅自将快件投递到智能快件箱或服务站。”这给丰巢业务流程增加难度的同时,也无疑将更大的选择权交回到用户手中。
丰巢的两大业务扩张策略或带来额外的成本压力。
招股书称,IPO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扩展智能柜网络、加强增值服务,主副业并行扩张的策略,可能对丰巢的成本支出、资源分配和盈利水平造成压力。截至今年6月,丰巢的流动负债已高达66.18亿元。
摆在这家百亿独角兽面前的课题,或许不仅是通过上市缓解财务压力,更应是如何通过业务结构与模式的优化,减少外部风险因子,维持好增长与盈利的确定性。
(点击图片,报名参会)
11月12日《2024创新零售峰会》将重磅开启!基于本次峰会,《2024创新零售TOP奖》评选也正式开启。本次奖项设置包含5大类,创新模式、AI零售应用、创新营销、优质供应商、最佳服务商等,且由专业评审组,进行综合打分评选。本次创新零售奖项评选,报名企业均可参与。
山姆的“极速达”才是杀手锏?
2024上半年两个风向:折扣店、会员店
便利店:一边扩张,一边进化
咖啡赛道到了2024下半场,还能卷的动?
盒马NB奥莱,开启扩张模式?
抢滩前置仓,实体商超集体迎来“第二春”?
2024,本地零售商一定要知道的“客流”和“盈利”增长公式
2024,零售回归本地
2024,直播电商“硝烟再起”
2024,新茶饮争相IPO,赛道进入“新战事”
华润万家携手熊猫花花,中国IP+超市,火热“出圈”
瑞幸、库迪们,加盟模式下“狂奔”?
2024年3大机会赛道:本地生活、出海、直播电商
谜底女装:激活“沉睡客户”,复购客户业绩达70%,它找到了业绩倍增的“新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