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

2019年11月3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0号公布,根据2022年3月2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5号令第一次修正根据2022年9月2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1号第二次修正。

第一条为规范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工作,保护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理投诉举报,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投诉,是指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与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请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解决该争议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的举报,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反映经营者涉嫌违反市场监督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线索的行为。

第四条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全国投诉举报处理工作,指导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举报处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投诉举报处理工作。

第五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理投诉举报,应当遵循公正、高效的原则,做到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

第六条鼓励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对涉嫌违反市场监督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依法进行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鼓励消费者通过在线消费纠纷解决机制、消费维权服务站、消费维权绿色通道、第三方争议解决机制等方式与经营者协商解决消费者权益争议。

第七条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同时提出投诉和举报,或者提供的材料同时包含投诉和举报内容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对投诉和举报予以分别处理。

第九条投诉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二)被投诉人的名称(姓名)、地址;

(三)具体的投诉请求以及消费者权益争议事实。

投诉人采取非书面方式进行投诉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应当记录前款规定信息。

第十一条投诉人为两人以上,基于同一消费者权益争议投诉同一经营者的,经投诉人同意,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按共同投诉处理。

共同投诉可以由投诉人书面推选两名代表人进行投诉。代表人的投诉行为对其代表的投诉人发生效力,但代表人变更、放弃投诉请求或者达成调解协议的,应当经被代表的投诉人同意。

第十二条投诉由被投诉人实际经营地或者住所地县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理。

对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以及通过自建网站、其他网络服务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电子商务经营者的投诉,由其住所地县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理。对平台内经营者的投诉,由其实际经营地或者平台经营者住所地县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理。

上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的,可以处理下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收到的投诉。下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认为需要由上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理本行政机关收到的投诉的,可以报请上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决定。

第十三条对同一消费者权益争议的投诉,两个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均有处理权限的,由先收到投诉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理。

第十四条具有本办法规定的处理权限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投诉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投诉人。

第十五条投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不予受理:

(一)投诉事项不属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职责,或者本行政机关不具有处理权限的;

(二)法院、仲裁机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他行政机关、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已经受理或者处理过同一消费者权益争议的;

(三)不是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或者不能证明与被投诉人之间存在消费者权益争议的;

(四)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投诉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被投诉人侵害之日起超过三年的;

(五)未提供本办法第九条第一款和第十条规定的材料的;

(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不予受理的其他情形。

第十六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经投诉人和被投诉人同意,采用调解的方式处理投诉,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鼓励投诉人和被投诉人平等协商,自行和解。

第十七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委托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等单位代为调解。

受委托单位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名义进行调解,不得再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

第十九条调解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委托单位工作人员主持,并可以根据需要邀请有关人员协助。

调解人员是投诉人或者被投诉人的近亲属或者有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投诉的,应当回避。投诉人或者被投诉人对调解人员提出回避申请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中止调解,并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

第二十条需要进行检定、检验、检测、鉴定的,由投诉人和被投诉人协商一致,共同委托具备相应条件的技术机构承担。

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检定、检验、检测、鉴定所需费用由投诉人和被投诉人协商一致承担。

第二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止调解:

(一)投诉人撤回投诉或者双方自行和解的;

(二)投诉人与被投诉人对委托承担检定、检验、检测、鉴定工作的技术机构或者费用承担无法协商一致的;

(三)投诉人或者被投诉人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调解,或者被投诉人明确拒绝调解的;

(四)经组织调解,投诉人或者被投诉人明确表示无法达成调解协议的;

(五)自投诉受理之日起四十五个工作日内投诉人和被投诉人未能达成调解协议的;

(六)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受理投诉后,发现存在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情形的;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应当终止调解的其他情形。

终止调解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作出终止调解决定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告知投诉人和被投诉人。

第二十二条经现场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制作调解书,但调解协议已经即时履行或者双方同意不制作调解书的除外。调解书由投诉人和被投诉人双方签字或者盖章,并加盖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印章,交投诉人和被投诉人各执一份,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留存一份归档。

未制作调解书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做好调解记录备查。

第二十三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调解中发现涉嫌违反市场监督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线索的,应当自发现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予以核查,并按照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有关规定予以处理。特殊情况下,核查时限可以延长十五个工作日。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对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调解不免除经营者依法应当承担的其他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举报人应当提供涉嫌违反市场监督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具体线索,对举报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举报人采取非书面方式进行举报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应当记录。

鼓励经营者内部人员依法举报经营者涉嫌违反市场监督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

第二十五条举报由被举报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七条对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和通过自建网站、其他网络服务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电子商务经营者的举报,由其住所地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理。

对平台内经营者的举报,由其实际经营地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理。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住所地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先行收到举报的,也可以予以处理。

第二十九条收到举报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不具备处理权限的,应当告知举报人直接向有处理权限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提出。

第三十条两个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因处理权限发生争议的,应当自发生争议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指定处理机关;也可以直接由共同的上一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指定处理机关。

第三十一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等有关规定处理举报。

举报人实名举报的,有处理权限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还应当自作出是否立案决定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告知举报人。

第三十二条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举报处理结果告知举报人或者对举报人实行奖励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予以告知或者奖励。

第三十三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举报人的信息予以保密,不得将举报人个人信息、举报办理情况等泄露给被举报人或者与办理举报工作无关的人员,但提供的材料同时包含投诉和举报内容,并且需要向被举报人提供组织调解所必需信息的除外。

第三十四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投诉举报信息的统计、分析、应用,定期公布投诉举报统计分析报告,依法公示消费投诉信息。

第三十五条对投诉举报处理工作中获悉的国家秘密以及公开后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的信息,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严格保密。

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信息,确需公开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八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理依法提起的除本办法第三条规定以外的其他投诉的,可以参照本办法执行。

举报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行为的,按照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专项规定执行。专项规定未作规定的,可以参照本办法执行。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知识产权行政部门处理投诉举报,适用本办法,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十九条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反映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问题的,按照《信访工作条例》有关规定处理。

以投诉举报形式进行咨询、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申请、信访、纪检监察检举控告等活动的,不适用本办法,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告知通过相应途径提出。

第四十条本办法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1998年3月12日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第51号公布的《产品质量申诉处理办法》、2014年2月14日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62号公布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办法》、2016年1月12日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1号公布的《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THE END
1.针对问题家电维修诈骗怎么判,我想进一步了解家电维修诈骗我该如何举报针对家电维修诈骗,可选择向公安机关报案或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若证据确凿,且涉及诈骗犯罪行为,建议直接https://www.lawtime.cn/wenda/q_48032255.html
2.专业家用电器噪声控制机构家电噪音测试cma今天给各位分享专业家用电器噪声控制机构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家电噪音测试cma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噪音投诉哪个部门? 2、有哪些知名的第三方检测机构? 3、家用电器噪音测试 噪音投诉哪个部门? http://xundian.scandiatrailers.com/post/16325.html
3.以案释法别让家电“维修刺客”畅行无阻然而,目前家电维修市场仍缺乏明确的收费标准,消费者对各品牌发布的收费指导标准也不甚了解,维修过程中许多维修项目存在计价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也令消费者无从查验。 针对消费者反映的家电维修乱象,一方面有关部门应出台规定,要求家电维修服务明码标价,维修人员应在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4ODYwMDAwMA==&mid=2247649548&idx=8&sn=61ab3da9cf7204fecb02b8f578c205d3&chksm=ed5983a933d7b2b8551a682db5d87a8383d9bfa66bb0f2b07d0b735dc00dc90d442b586da603&scene=27
4.平台上的维修家电,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师傅态度不错,但维修水平欠佳,在这高温天气里,修了半天,维修费也付了,冰箱还是不制冷,冰箱里面的东西几乎只有扔了,问题是,师傅说我们没有告诉他冰箱情况怎么样后面维修贵,建议我重新买冰箱!!!今天早上我也是着急,误点击这个啄木鸟家庭维修,体验感太差了,服务电话4000238888,形同虚设,打了也一点作用都没有。以后https://tousu.china.com.cn/complain/10083778.html
5.北京市监局出手:家电维修收费明码标价针对家电维修服务行业的坐地针对家电维修服务行业的坐地起价、混合标价、捆绑搭售等乱收费情况,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日前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起草完成《北京市家用电器维修服务明码标价规定(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 :维修人员应在服务前主动向消费者出示明码标价的内容,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 https://xueqiu.com/4582457192/255075259
6.家电维修乱象亟需解决,积极建立行业长效监管机制要闻家里电器跳闸,简单处理要价800元,重置电路收费2000元;维修空调电路板报价2100元,客户说要投诉,价格便调整为300多元;1003张维修小广告,988个地址是假的……今夏申城持续高温,空调、冰箱等家电维修问题居高不下,“小病大修”“无病乱修”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 http://www.jdw001.com/article-53991-1.html
7.提升服务质量,相关部门需引导家电维修市场规范发展@Info对此,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及时回应消费者诉求,对投诉较多的商家采取惩戒措施,督促商家提升服务质量。此外,应鼓励有条件的商家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引导家电维修市场不断规范。(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时锋)http://info.360inno.com/Resource/Information?piiiType=Industry&id=c2daad58-26c2-4f17-a31b-955f675eb5bd
8.明码标价,有效治理家电维修乱收费问题近日,为进一步规范家电维修服务经营者的价格行为,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起草完成了《北京市家用电器维修服务明码标价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中要求家电维修收费需明码标价,维修人员应在服务前主动向消费者出示明码标价的内容,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目前,征求意见稿正在https://m.gmw.cn/2023-07/06/content_36678638.htm
9.2023年《家电维修服务业管理办法》8月1日起实施报告模板.pptx2023年《家电维修服务业管理办法》 8月1日起实施报告模板.pptx,家电维修服务业管理办法8月1日实施,规范行业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2023/9/23演讲人:Elsie TEAM家电维修服务业管理办法8月1日起实施 家电维修服务业管理办法实施背景和意义家电维修服务业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https://m.book118.com/html/2023/1002/8012056125005136.shtm
10.家电销售经验范文6篇(全文)监管要与自觉并行 家电多重收费,一次购买却不能用的放心,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愤怒难消。 而据了解,目前无论是家电安装还是上门维修亦或折旧费等,均未有切实可行的强制标准予以监督实施,也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是否侵犯消费者权益,这从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二次收费”的行为。而如果是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事后收费,https://www.99xueshu.com/w/fileh2nd69mn.html
11.上海整治家电维修市场——中国青年网据悉,上海将成立家电维修市场专项整治跨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分管市政府副秘书长任总协调负责人,上海市商务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市城管执法局、市通信管理局、“12345市民服务热线”办公室为成员单位。市商务委作为牵头部门,负责专项整治工作的总体协调推进,市消保委、962512上海家电服务热线、上海交电家电商业行业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jsxw/202408/t20240805_154277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