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小幽余生不加糖

参见国外标准《IEC60664-1》国内对应标准《GBT16935-1》

(1)绝缘配合insulationcoordination考虑了预期微观环境及其他影响作用情况下电气设备绝缘特性的相互关系。

(2)电气间隙clearance两导电部件之间在空气的最短距离。

(3)爬电距离creepagedistance两导电部件之间沿固体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

(4)固体绝缘solidinsulation插在两导电部件之间的固体绝缘材料。

(5)工作电压workingvoltage在额定电压下,在设备的任何特定绝缘两端可能产生的交流电压或直流电压的最高有效值。注1:不考虑瞬时现象。注2:开路和正常运行二种情况都要考虑。

(6)过电压overvoltage峰值大于在正常运行下最大稳态电压的相应峰值的任何电压。

(8)耐受电压withstandvoltage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施加在样品上的电压,该电压不会引起样品的击穿/或闪络。

(9)有效值耐受电压rmswithstandvoltage在规定的条件下,不造成绝缘击穿的电压的最高有效值。

(10)额定电压ratedvoltage制造商对元件、电器或设备规定的电压值,它与运行(包括操作)和性能等特性有关。注:设备可有一个以上的额定电压或可具有额定电压范围。

(11)污染pollution使绝缘的电气强度和表面电阻率下降的外来物质(固体·液体或气体)的任何组合。

(12)环境environment可能影响设备或系统性能的周围情况。

(13)污染等级pollutiondegree用数字表征微观环境受预期污染程度。

(1)绝缘配合绝缘配合意指根据设备的使用及其周围的环境来选择设备的电气绝缘特性。只有设备的设计基于在其期望寿命中所承受的应力(例如电压)时才能实现绝缘配合。

(2)污染微观环境决定污染对绝缘的影响,然而在考虑微观环境时必须注意到宏观环境。有效地使用外壳,封闭式或气密封闭式等措施可减少对绝缘的污染。这些减少污染的措施对设备受凝露或正常运行中其本身产生的污染时可能无效。

固体微粒、尘埃和水能完全桥接小的电气间隙,因此凡微观环境可存在污染之处都要规定最小电气间隙。

注1:在潮湿的情况下污染将会变为导电性污染。由污染的水、油烟、金属尘埃、碳尘埃引起的污染是常见的导电性污染。

注2:电离气体或金属沉积物引起的导电性污染仅在特定的情况下发生,例如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灭弧室,这种情况不包括在本部分中。

(3)污染等级为了计算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微观环境的污染等级规定有以下4级;污染等级1无污染或仅有干燥的、非导电性的污染,该污染没有任何影响;污染等级2一般仅有非导电性污染,然而必须预期到凝露会偶然发生短暂的导电性污染;污染等级3有导电性污染或由于预期的凝露使干燥的非导电性污染变为导电性污染;污染等级4造成持久的导电性污染,例如由于导电尘埃或雨或其他潮湿条件所引起的污染。

材料组别:

本部分将绝缘材料按其CTI值划分为四组,CTI值是根据GB/T4207-2003使用溶液A所测得的。具体分组如下:绝缘材料组别I600≤CTI;绝缘材料组别II400≤CTI<600;绝缘材料组别IIIa175

绝缘材料可采用耐电痕化指数(PTI)来表明耐电痕化性能。某一绝缘材料属于上述四种绝缘材料组别之一是基于其PTI值不小于该材料组别规定的较小值来决定。根据GB/T4207一2003规定的方法使用溶液A验证PTI值。

(5)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1、安全距离包括电气间隙(空间距离),爬电距离(沿面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2、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3、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应以承受所要求的冲击耐受电压来确定。对于直接接至低压电网供电的设备,其所要求的冲击耐受电压是在基础上确定的额定冲击电压。如果稳态有效值电压暂时过电压或再现峰值电压比冲击耐受电压所要求的电气间隙更大,则表F.7a中的相应值适用。应在综合考虑冲击耐受电压、稳态有效值电压、暂时过电压和再现峰值电压之后,选择最大的电气间隙。注:对于稳态有效值电压或再现峰值电压电气间隙的确定应保证在这些电压连续施加时无击穿现象发生,产品标准技术委员会应考虑这情况。

简单地讲,爬电距离是:由于导体周围的绝缘材料被电极化,导致绝缘材料呈现带电的现象。此带电区的半径,即为爬电距离。电气间隙是指:在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测得的最短空间距离。即在保证电气性能稳定和安全的情况下,通过空气能实现绝缘的最短距离。

在布局大功率继电器PCB的时候,需要将强电AC220V和弱电DC24V(及以下)保持在符合安全标准的距离范围内,才能保障用户安全和电气性能的稳定。

1.根据实际的额定电压查表15,比如220V,过电压类别II的情况下额定冲击电压2500V,这个过电压的等级划分有标准的,Ⅱ类指的是:如家用电器、手提工具和类似负荷;

2.查表16得出基本绝缘在额定冲击电压2500V情况下最小电气间隙为2.0mm;

所以在我们平时接触到的220V家用电器的范畴里,电气间隙至少应保持在2mm以上,注意:电气间隙指的是空气距离。

爬电距离的确定步骤就稍微繁琐一些了:1.确定被考核部位的工作电压;2.确定被考核部位的材料组别(CTI指数);3.确定被考核部位的污染等级;4.按不同的绝缘,在相应的表中查在该工作电压、材料组别和污染等级下的爬电距离要求。

另外,强弱电之间的开槽是可以增加爬电距离的。比如,如果强弱电之间的板上间距只能保持在3mm,那在其中间开个槽就能够符合安全标准了,注意:捷配PCB开槽的线宽应在0.8mm及以上。

THE END
1.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定义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怎么测量电气间隙是指介质中导体之间的最小边缘距离。在高压设备中,为了防止闪络放电等问题,需要特别注意电气间隙的大小。电气间隙常用定距法、剖面率法、毛细管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测量。 2.爬电距离的定义和测量 爬电距离是指介质表面沿着介质表面弧长方向或者直线方向的等效路径长度。在高压设备中,为了防止闪络放电等问题,需要https://www.eefocus.com/e/509580.html
2.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pptxIEC 60664-1;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定义;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定义;影响爬电距离的因素;过电压(overvoltage): 峰值大于正常运行下最大稳态电压对应峰值的任何电压。 本质是电力系统中的一种电磁干扰现象。;分类;雷电过电压 ?直击雷电过电压:由雷电直接击中电网/电器形成网路高压 ?感应雷电过电压:雷击造成路径附近https://mip.book118.com/html/2019/0920/5224203114002131.shtm
3.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有什么区别“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是两个概念,在进行判断时必须同时满足,不可以相互替代.电气间隙的大小取决于工作电压的峰值,电网的过电压等级对其影响较大,爬电距离取决于工作电压的有效值,绝缘材料的CTI值对其影响较大。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所以根据定义,爬电距离测试任何时候不可以小于电气间隙。当然对于两个带电体,通常是https://www.chem17.com/tech_news/detail/2939335.html
4.揭秘高压应用安规中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3. 揭秘高压应用安规中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下) 时长: 23:42下载电子研习社观看完整章节 在遵循安全性和设计指南的同时,要实现尽可能高的功率密度,我们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高压印刷电路板间距和集成电路封装。本主题将会总结常见终端设备的注意事项并提供了速查表,这些终端设备包括:电信、服务器和无线基础设施;电机https://www.eeyxs.com/livebroadcast/index/playback.html?tid=942&cid=6771
5.GB9706.12020与GB9706.1爬电距离定义为两个导体部件之间沿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如果最小的爬电距离小于最小的电气间隙,那么最小电气间隙值应作为最小爬电距离。影响爬电距离的因素:有效值工作电压或直流电压值、污染等级和材料组别等。 两重对操作者的防护措施的最小爬电距离是表16中规定的一重对操作者的防护措施的限值的2倍。当http://www.xmzjy.org/zhjzhl/607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