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安型设备电气设备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导体绝缘体

在增安型防爆电气设备中,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是保证设备防爆电气性能和安全性能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指标。

定义:

电气间隙,是指不同电位的带电导体之间在空气中的最短距离。

爬电距离,是指不同电位的带电导体之间在绝缘材料表面上的最短路径。

增安型设备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测量

绝缘部件上有效的凸筋和凹槽应该符合:

(1)凸筋的高度至少为2.5mm,厚度应该与材料的机械强度相适应,至少为1mm。

(2)凹槽的深度和宽度都不应该小于2.5mm。

类型:

爬电距离(图中的虚线);爬电间隙(图中的红线)。

图1

说明:两带电导体之间绝缘材料表面上的凹槽的宽度小于2.5mm(深度不予计较),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为两带电导体之间的空间最短距离和绝缘体表面的最短路径(爬电距离与电气间隙相同)。

图2

说明:两带电导体之间绝缘表面上的凹槽的宽度大于2.5mm(深度不予计较),电气间隙为两带电导体之间的空间最短距离,爬电距离为沿绝缘体(包括凹糟)表面的最短路径。

图3

说明:两带电导体之间绝缘表面上有v形凹槽且宽度大于2.5mm的,电气间隙为两带电导体之间的空间最短距离,爬电距离为沿绝缘体(包括凹槽,但凹槽底部在2.5mm处计算)表面的最短路径。

图4

说明:两带电导体之间绝缘表面上有倒V形凸筋,电气间隙为两带电导体之间跨越凸筋顶部的空间最短距离,爬电距离为沿绝缘体(包括倒v形凸筋)表面轮廓线的最短路径。

图5

说明:两带电导体之间绝缘表面上有未粘结的绝缘接合件且两边凹槽的宽度小于2.5mm,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为两带电导体之间(通过未粘结的缝隙)的最短距离。

图6

说明:两带电导体之间绝缘表面上有束粘结的绝缘接合件且两边凹糟的宽度大于2.5mm,电气间隙为两带电导体之间(通过未粘结的缝隙)的空间最短距离,爬电距离为两带电导体之间(通过未粘结的缝隙)沿绝缘表面凹糟的最短路径。

图7

说明:若两带电导体之间绝缘表面上有未粘结的绝缘接合件,一边有宽度大于2.5mm的凹糟,另一边有宽度小于2.5mm的凹槽,电气间隙为两带电导体之间(通过未粘结的缝隙)的空间最短距离,爬电距离为两带电导体之间(通过未粘结的缝隙)沿宽度大于2.5mm的绝缘表面凹槽轮廓线的最短路径(不计宽度小于2.5mm的凹槽)。

图8

说明:若两带电导体之间绝缘表上插入绝缘体的有未粘结的绝缘接合件,电气间隙为两带电导体之间跨越绝缘接合件顶部的折线空间最短距离,爬电距离为两带电导体之间沿绝缘接合件表面的最短路径。

图9

说明:若螺钉头与凹窝壁之间的间距大于2.5mm,计算爬电距离时应该计入这个距离,但应注意六角头螺钉的六角头位置,电气间隙是带电导体与螺钉的最短路径。

增安型产品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工作电压的确定

当按照GB/T3836.3-2021表2中的工作电压(交流有效值或直流)确定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时,如果工作电压是在表2描述的两个电压值之间时应如何通过工作电压来确定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呢?

这种情况下,应采用较高级别的电压值来确定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但是,在GB/T3836.3-2021表2中的注释a:当确定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规定值时,工作电压可能比表中的电压值高出1.1倍。系数1.1表示,在电路的许多地方中,工作电压等于额定电压,许多常用的额定电压考虑到1.1倍这个系数。

以eb保护级别、材料级别为I类为例:

如果工作电压是225V,则要求的最小爬电距离应为5mm;如果工作电压是220V(200×1.1),则要求的最小爬电距离为4mm。

THE END
1.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定义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怎么测量电气间隙是指介质中导体之间的最小边缘距离。在高压设备中,为了防止闪络放电等问题,需要特别注意电气间隙的大小。电气间隙常用定距法、剖面率法、毛细管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测量。 2.爬电距离的定义和测量 爬电距离是指介质表面沿着介质表面弧长方向或者直线方向的等效路径长度。在高压设备中,为了防止闪络放电等问题,需要https://www.eefocus.com/e/509580.html
2.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pptxIEC 60664-1;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定义;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定义;影响爬电距离的因素;过电压(overvoltage): 峰值大于正常运行下最大稳态电压对应峰值的任何电压。 本质是电力系统中的一种电磁干扰现象。;分类;雷电过电压 ?直击雷电过电压:由雷电直接击中电网/电器形成网路高压 ?感应雷电过电压:雷击造成路径附近https://mip.book118.com/html/2019/0920/5224203114002131.shtm
3.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有什么区别“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是两个概念,在进行判断时必须同时满足,不可以相互替代.电气间隙的大小取决于工作电压的峰值,电网的过电压等级对其影响较大,爬电距离取决于工作电压的有效值,绝缘材料的CTI值对其影响较大。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所以根据定义,爬电距离测试任何时候不可以小于电气间隙。当然对于两个带电体,通常是https://www.chem17.com/tech_news/detail/2939335.html
4.揭秘高压应用安规中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3. 揭秘高压应用安规中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下) 时长: 23:42下载电子研习社观看完整章节 在遵循安全性和设计指南的同时,要实现尽可能高的功率密度,我们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高压印刷电路板间距和集成电路封装。本主题将会总结常见终端设备的注意事项并提供了速查表,这些终端设备包括:电信、服务器和无线基础设施;电机https://www.eeyxs.com/livebroadcast/index/playback.html?tid=942&cid=6771
5.GB9706.12020与GB9706.1爬电距离定义为两个导体部件之间沿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如果最小的爬电距离小于最小的电气间隙,那么最小电气间隙值应作为最小爬电距离。影响爬电距离的因素:有效值工作电压或直流电压值、污染等级和材料组别等。 两重对操作者的防护措施的最小爬电距离是表16中规定的一重对操作者的防护措施的限值的2倍。当http://www.xmzjy.org/zhjzhl/607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