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升级时代,家电服务标准也应提升“品质”
伴随消费升级,家电消费体验的提升变得尤为重要,而整个家电服务行业也更需要以“品质”为核心的爆发。从卖产品到卖服务,从普通的售后服务到“匠心服务”,应该成为整个行业的共识。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秘书长杨晓军表示,家电维修行业进入门槛低,行业内鱼龙混杂是造成这一行业乱象的直接诱因,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行业标准的不统一、行业监督的不到位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不完善。但要杜绝此类现象并非一日之功,关键在于加强服务企业自身的监管和服务人员的自律。家电售后服务行业越发透明化和标准化,才能改善行业乱象。
苏宁易购公司空调市场部市场总监王荣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维修跟售前服务不一样,售前服务是非常标准化的,相对容易监管。而维修服务没有标准,比如买一台空调是整体的,但是你要去修,里面上百个部件都有可能有问题。而且服务的地区非常分散。以空调为例,目前全国的空调保有量大概有四到五亿台,维护量非常之大,所以监管难度非常大。
王荣昌指出,消费者是无辜的,因为你不可能要求消费者有维修的专业知识,但消费者却又是解决问题的主体,要靠消费者自己从意识上觉醒“如果消费者全都不去选那些游商,全都到正规平台的话,我相信慢慢的游商要么有的死掉了,要么有的也会变得规范起来。”
另外,希望协会等有关单位能多做一些发声,要告诉消费者哪些平台是正规的,合理的。“当然,企业是最应该做好这方面的功课的。”王荣昌坦言,苏宁有一个清晰透明并且非常公道的收费标准,而且苏宁的售后服务是自营的,苏宁的维修人员基本上全年都会维持在一个稳定的工作状态,也有稳定的收入,杜绝一些维修人员在维修旺季“赚一票是一票”的现象,对于这些作恶企业不能轻易原谅,必须让他们整改。也只有这样,整个家电维修的市场才会越来越规范。未来才能真正有一个健康的行业环境。
他表示,每个家电企业都应该会出台相应的售后服务标准,只不过不是所有消费者都知道和理解。当然,这也是下一步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把售后的工作在售前就给消费者明示,让消费者心中有数。
消除标准“痛点”,让诚信成为行业共识
有专家指出,要净化家电维修市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第一,应进一步完善家电维修服务业的法律法规,为消费者维权和职能部门执法提供有力依据。第二,家电维修行业组织要加强对家电维修企业、人员的监管,定期向社会发布“白名单”和“黑名单”,利用强制手段及时惩处不法商家,依靠法律的权威让不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第三,优化投诉渠道和受理取证流程,方便消费者投诉;第四,家电企业也要强化维修等售后服务,建立和完善直营维修网点,方便消费者维修。最后,应积极采取措施,扶持家电维修市场发展,使这一细分市场的竞争更充分、业务更透明,倒逼从业者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同时,追本溯源,家电维修乃至其他维修服务问题的根源,是诚信机制的严重缺乏,各家平台特别是互联网搜索平台的诚信义务应责无旁贷。
以互联网平台的推广排名为例,如何防范“劣币驱逐良币”?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诚信排名机制,把诚信而非商业利益放到前面,就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对此,上海亿达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毅智在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能够让那些提供虚假信息的网络服务商真正“流血”,感受到违法违规的严重后果,就会起到有效警示的效果。他建议,可借鉴环保公益诉讼方式,通过检察院、消费者协会等介入,产生指导性案例、理顺机制。
在市场经济中,诚信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不讲诚信、坑蒙拐骗的企业,即使逞一时之势、得一时之利,也终将因信用“亏空”而被淘汰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