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专业代码:053200
二、入学要求
入学要求: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修业年限:3年
四、职业面向
序号
专门化方向
就业岗位
执业职格证书
1
2
3
4
五、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从事电子整机装配、调试、维修、检验、销售与售后服务以及生产设备操作等方面工作;能够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结合起来;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知识结构及要求
(1)掌握常用元器件的规格与标准检测方法;
(2)掌握电工、电子线路的基本知识;
(3)掌握典型电子整机的组成原理及各部分元件作用;
(4)理解常用功能电路的组成原理及性能;
(5)了解电子整机生产中所用到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6)了解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生产组织、过程管理、技术管理方面,质量控制、电子产品营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7)掌握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2.能力结构及要求
(1)能够熟练操作和使用常见电工电子仪器、仪表,并能按电子产品要求准确测量其技术指标;
(2)知道电子元器件的性能和参数,能够初步识读电工电子产品的线路图和工艺文件;
(3)能够装配、调试、检测与维修常用电子设备和电子产品;
(4)能够按照技术说明书操作、使用与维护较复杂的电子设备;
(5)能够使用ProtelDXP软件绘制电子线路原理图、PCB印制电路板图;
(6)初步学会电子产品的防护知识,了解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的管理基础知识;
(8)初步具备电子产品的市场营销能力。
3.素质结构及要求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勤奋工作的职业道德素质;
(2)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明确的职业理想;
(3)具备从事电子产品制作、电子设备维修与线路板设计等方面工作的基本业务素质;
(4)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体能、健全的心理素质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5)具有良好的协作意识,有集体主义观念;
(6)具有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勇于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六、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
公共必修课程包括思想政治、语文、历史、数学、英语、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等,具体要求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规定执行。公共必修课程课时数不低于总课时数的30%。
专业技能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和专门化方向课程,各专门化方向课程课时数应大体相当,教学中学生至少要选择一个专门化方向的课程学习。
专业技能课程和实习实训环节课时数不少于总课时数的50%,实习实训环节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
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学校专业特色、用人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自行设置,课时数不超过总课时数的5%。
(一)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
课程名称
学时数
职业生涯规划
30
心理健康
职业道德与法律
28
经济政治与社会
5
哲学与人生
6
语文
180
7
数学
8
英语
9
体育与健康
144
10
艺术
72
11
信息技术
合计
972
(1)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2)心理健康
主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3)职业道德与法律
(4)经济政治与社会
(5)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过程中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6)语文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7)数学
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选学内容:极限与导数、导数的应用、积分及其应用、统计。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象、数形结合、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能力,为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8)英语
英语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9)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10)艺术
通过对音乐、美术基础知识、技能的进一步学习和艺术活动的组织参与,达到提高审美修养、丰富精神世界、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促进健康成长的作用。
(11)计算机应用基础
(二)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平台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154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120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电子产品结构与工艺
传感技术及应用
电视机原理与维修
203
音响设备原理与维修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1)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子信息类、电气电力类等专业必备的电工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一般电工问题的能力,具备学习后续电类专业技能课程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2)课程教学目标
使学生会观察、分析与解释电的基本现象,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会使用常用电工工具与仪器仪表;能识别与检测常用电工元件;能处理电工技术实验与实训中的简单故障;掌握电工技能实训的安全操作规范。
3)教学内容结构
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和选学模块两部分组成。
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120学时。
选学模块是适应不同专业需要,以及不同地域、学校的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选学内容,选定后即为该专业的必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少于34学时。
课程总学时数不少于154学时。
4)教学内容与要求
基础模块
教学单元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与建议
学时分配建议
总计
理论
实
训
认识实训室与安全用电
认识实训室
通过现场观察与讲解,了解电工实训室的电源配置,认识交、直流电源、基本电工仪器仪表及常用电工工具;对本课程形成初步认识,培养学习兴趣
安全用电
了解电工实训室操作规程及安全电压的规定,树立安全用电与规范操作的职业意识;
通过模拟演示等教学手段,了解人体触电的类型及常见原因,掌握防止触电的保护措施,了解触电的现场处理措施;通过模拟演示等教学手段,了解电气火灾的防范及扑救常识,能正确选择处理方法
电路的组成
与电路模型
认识简单的实物电路,了解电路组成的基本要素,理解电路模型,会识读简单电路图;
识别常用电池的外形、特点,了解其实际应用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
测量
理解参考方向的含义和作用,会应用参考方向解决电路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类比,理解电动势、电位和电能的物理概念;
理解电流、电压和电功率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计算;直流电路电流、电压的测量实验:能正确选择和使用电工仪表,掌握测量电流、电压的基本方法;能测试小型用电设备的电流、电压
直流电路
电阻
了解电阻器及其参数,会计算导体电阻,了解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在家电产品中的应用,了解超导现象;
能区别线性电阻和非线性电阻,了解其典型应用;
识别常用、新型电阻器,了解常用电阻传感器的外形及其应用;
电阻测量实验:根据被测电阻的数值和精度要求选择测量方法和手段,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了解使用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及用电桥对电阻进行精密测量的方法
34
欧姆定律
了解电阻元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掌握欧姆定律;掌握电阻串联、并联及混联的连接方式,会计算等效电阻、电压、电流和功率
实训项目:常用电工材料与导线的连接
了解常用导电材料、绝缘材料及其规格和用途;会使用合适的工具对导线进行剥线、连接以及绝缘恢复
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
了解支路、节点、回路和网孔的概念;
通过实验,总结电路中节点电流及回路电压的规律,掌握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
能应用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列出两个网孔的电路方程
实训项目:电电故障的检查
通过学生讨论、师生互动,学习检查电路故障的方法,能用电流表、万用表、电压表(电位法)检查电路故障
电容和
电感
电容
通过参观电子市场或家电维修部,增加对常用电容器的感性认识,了解其种类、外形和参数,了解电容的概念,了解储能元件的概念;
能根据要求,正确选择利用串联、并联方式获得合适的电容;
电容器充、放电实验:可通过仪器仪表观察电容器充放电规律,理解电容器充、放电电路的工作特点,会判断电容器的好坏
22
电磁感应
理解磁场的基本概念,会判断载流长直导体与螺线管导体周围磁场的方向,了解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了解磁通的物理概念,了解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了解磁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和磁导率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掌握左手定则;
掌握右手定则
了解电感的概念,了解影响电感器电感量的因素;
了解电感器的外形、参数,会判断其好坏
实训项目: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的认识
熟悉实训室工频电源的配置;
了解信号发生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钳形电流表、万用表、单相调压器等仪器仪表;
了解试电笔的构造,并会使用
续表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
交流电的基本物理量
理解正弦量解析式、波形图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应关系,掌握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理解有效值、最大值和平均值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理解频率、角频率和周期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理解相位、初相和相位差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40
旋转矢量法
理解正弦量的旋转矢量表示法,了解正弦解析式、波形图、矢量图的相互转换
纯电阻、纯电感、纯电
容电路
掌握电阻元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理解有功功率的概念;掌握电感元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理解感抗、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概念;
掌握电容元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了解容抗、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概念;
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的使用实验:会使用信号发生器、毫伏表和示波器,会用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会测量正弦电压的频率和峰值,会观察电阻、电感、电容元件上的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串联电路
理解RL串联电路的阻抗概念,掌握电压三角形、阻抗三角形的应用;
理解RC串联电路的阻抗概念,掌握电压三角形、阻抗三角形的应用;
理解RLC串联电路的阻抗概念,掌握电压三角形、阻抗三角形的应用;
交流串联电路实验:会使用交流电压表、电流表,熟悉示波器的使用,会用示波器观察交流串联电路的电压、电流相位差
实训项目:常用电光源的认识与荧光灯的安装
了解常用电光源、新型电光源及其构造和应用场合;荧光灯电路安装实训:能绘制荧光灯电路图,会按图纸要求安装荧光灯电路,能排除荧光灯电路简单故障
交流电路的功率
理解电路中瞬时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物理概念,会计算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理解功率三角形和电路的功率因数,了解功率因数的意义
电能的测量与节能
会使用单相感应式电能表,了解新型电能计量仪表;
了解提高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及方法;提高功率因数的实验:会使用仪表测量交流电路的功率和功率因数,了解感性电路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及意义
实训项目:照明电路配电板的安装
了解照明电路配电板的组成,了解电能表、开关、保护装置等器件的外部结构、性能和用途,会安装照明电路配电
三相正弦交流电
相交
流电源
了解三相正弦对称电源的概念,理解相序的概念;了解电源星形联结的特点,能绘制其电压矢量图;了解我国电力系统的供电制
用电保护
了解保护接地的原理;
掌握保护接零的方法,了解其应用;
了解电气安全操作规程,会保护人身与设备安全,防止发生事故;初步掌握触电现场的处理方法
选学模块
教学单
理
论
(基本定理)
电源的模型
了解电压源和电流源的概念,了解实际电源的电路模型
戴维宁定理
了解戴维宁定理及其在电气工程技术中进行外部端口等效与替换的方法,如对电子技术中输入电阻、输出电阻概念的解释
叠加定理
了解叠加定理,了解在分析电路时复杂信号由简单信号叠加的方法
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了解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及其应用
互感
互感的概念
理解互感的概念,了解互感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能解释影响互感的因素;
理解同名端的概念,了解同名端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能解释影响同名端的因素
变压器
了解变压器的电压比、电流比和阻抗变换
谐振
串联电路的谐振
了解串联谐振电路的特点,掌握谐振条件、谐振频率的计算,了解影响谐振曲线、通频带、品质因数的因素;
了解串联谐振的利用与防护,了解谐振的典型工程应用和防护措施。
串联谐振电路实验:观察RLC串联电路的谐振状态,测定谐振频率
电感与电容并联电路的谐振
了解并联谐振电路的特点,掌握谐振条件、谐振频率的计算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三相负载)
三相负载的连接
了解星形联结方式下三相对称负载线电流、相电流和中性线电流的关系,了解对称负载与不对称负载的概念,以及中性线的作用;
了解对称三相电路功率的概念与计算;
非正弦
周期波
非正弦周期波的概念
了解非正弦周期波的分解方法,理解谐波的概念
瞬态过程
瞬态过程的概念及换路定律
理解瞬态过程,了解瞬态过程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理解换路定律,能运用换路定律求解电路的初始值
RC串联电路瞬态过程
磁路
磁路的
物理量
了解磁路和磁通势的概念;
了解主磁通和漏磁通的概念;了解磁阻的概念,了解影响磁阻的要素
铁磁性材料
了解磁化现象,能识读起始磁化曲线、磁滞回线、基本磁化曲线,了解常用磁性材料;
了解消磁与充磁的原理和方法;
了解磁滞、涡流损耗产生的原因及降低损耗的方法;
了解磁屏蔽的概念及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综合实训
万用表的组装与调试
能识读万用表基本电路图,了解万用表的内部结构,
能对万用表电路元器件进行识别与测量,能装配、调试万用表
1.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以适应电工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职业岗位变化,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适应不同专业及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可通过对选学模块教学内容的灵活选择,体现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和教学要求的差异性。教学过程中,应融入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的培养。
2.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积极探索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电工技术基本理论的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过程的体验或典型电工产品的制作等,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子信息类、电气电力类等专业必备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一般电子问题的能力,具备学习后续电类专业技能课程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1.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84学时。
2.选学模块是适应不同专业需要,以及不同地域、学校的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选学内容,选定后即为该专业的必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少于70学时。
3.课程总学时数不少于154学时。
第一部分模拟电子技术
二极管及其应用
二极管的特性、结构与分类
通过实验或演示,了解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了解二极管的结构、电路符号、引脚、伏安特性、主要参数,能在实践中合理使用二极管;
了解硅稳压管、发光二极管、光电二极管、变容二极管等特殊二极管的外形特征、功能和实际应用;能用万用表判别二极管的极性和质量优劣
整流电路及应用
通过示波器观察整流电路输出电压的波形,了解整流电路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能从实际电路图中识读整流电路,通过估算,会合理选用整流电路元件的参数;
通过查阅资料,能列举整流电路在电子技术领域的应用;
搭接由整流桥组成的应用电路,会使用整流桥
滤波电路的类型和应用
能识读电容滤波、电感滤波、复式滤波电路图;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滤波电路的应用实例;
通过示波器观察滤波电路的输出电压波形,了解滤波电路的作用及其工作原理;
会估算电容滤波电路输出电压
实训项目:整流、滤波电路的测试
能焊接整流、滤波电路;
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三极管及
应用
通过三极管日常应用实例,了解三极管电流放大特点;掌握三极管的结构及符号,能识别引脚,了解特性曲线、主要参数、温度对特性的影响,在实践中能合理使用三极管;
会用万用表判别三极管的引脚和质量优劣
放大电路的构成
能识读和绘制基本共射放大电路;
从实例入手,理解共射放大电路主要元件的作用
放大电路的分析
了解放大器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
了解小信号放大器性能指标(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含义;
会使用万用表调试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
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通过实验或演示,了解温度对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影响;能识读分压式偏置、集电极一基极偏置放大器的电路图;
了解分压式偏置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搭接分压式偏置放大器,会调整静态工作点
常用放大器
集成运算放大器
了解集成运放的电路结构及抑制零点漂移的方法,理解差模与共模、共模抑制比的概念;
掌握集成运放的符号及器件的引脚功能;
了解集成运放的主要参数,了解理想集成运放的特点;
能识读由理想集成运放构成的常用电路(反相输入、同相输入、差分输入运放电路和加法、减法运算电路),会估算输出电压值;
了解集成运放的使用常识,会根据要求正确选用元器件;
会安装和使用集成运放组成的应用电路;
理解反馈的概念,了解负反馈应用于放大器中的类型
20
低频功率放大器
列举低频功率放大器的应用,了解低频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要求和分类;
能识读OTL、OCL功率放大器的电路图;
了解功放器件的安全使用知识;
了解典型功放集成电路的引脚功能,能按工艺要求装接典型电路
实训项目:音频功放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会熟练使用示波器,会使用低频信号发生器;
会安装与调试音频功放电路(前置放大器由集成运放构成);
会判断并检修音频功放电路的简单故障
第二部分数字电子技术
数字电基础
脉冲与数字信号
理解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区别;
了解脉冲波形主要参数的含义及常见脉冲波形;
掌握数字信号的表示方法,了解数字信号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数制与编码
掌握二进制、十六进制数的表示方法;
能进行二进制、十进制数之间的相互转换;
了解8421BCD码的表示形式
逻辑门电路
掌握与门、或门、非门基本逻辑门的逻辑功能,了解与非门、或非门、与或非门等复合逻辑门的逻辑功能,会画电路符号,会使用真值表;
了解TTL、CMOS门电路的型号、引脚功能等使用常识,并会测试逻辑功能。
能根据要求,合理选用集成门电路
组合逻辑电路
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知识
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步骤;
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种类
12
编码器
通过实验或应用实例,了解编码器的基本功能;
了解典型集成编码电路的引脚功能并能正确使用
译码器
通过实验或日常生活实例,了解译码器的基本功能;
了解典型集成译码电路的引脚功能并能正确使用;
了解常用数码显示器件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通过搭接数码管显示电路,学会应用译码显示器
实训项目:制作三人表决器
能根据功能要求设计逻辑电路;会安装电路,实现所要求的逻辑功能
触发器
RS触发器
了解基本RS触发器的电路组成,通过实验掌握RS触发器所能实现的逻辑功能;
了解同步RS触发器的特点、时钟脉冲的作用,了解其逻辑功能
JK触发器
熟悉JK触发器的电路符号;
了解JK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和边沿触发方式;
会使用JK触发器;
通过实验,掌握JK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实训项目:制作四人抢答器
会用触发器安装电路,实现所要求的逻辑功能
时序逻辑电
寄存器
了解寄存器的功能、基本构成和常见类型;
了解典型集成移位寄存器的应用
计数器
了解计数器的功能及计数器的类型;
掌握二进制、十进制等典型集成计数器的外特性及应用
实训项目:制作秒计数器
可按工艺要求制作印制电路板;
会安装电路,实现计数器的逻辑功能
整流电路的应用
了解三相整流电路的组成与特点
通过比较,了解共射、共集和共基三种放大电路的电路构成特点
会使用公式估算静态工作点、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电压放大倍数
多级放大电路
能区分多级放大电路的级间耦合方式;
通过比较,了解三种耦合方式的优缺点;
通过电子产品的实例,了解幅频特性指标的重要性;
了解多级放大器的增益和输入、输出电阻的概念及工程中的应用
直流稳压电源
集成稳压电源
了解三端集成稳压器件的种类、主要参数、典型应用电路,能识别其引脚;
能识读集成稳压电源的电路图
开关式稳压电源
了解开关式稳压电源的框图及稳压原理;
了解开关式稳压电源的主要优点,列举其在电子产品中的典型应用
实训项目:三端集成可调稳压器构的直流电压电源的组装与调试。
会安装与调试直流稳压电源;
能正确测量稳压性能、调压范围;
会判断并检修直流稳压电源的简单故障
放大器
场效晶体管放大器
了解场效晶体管的结构、符号、电压放大作用和主要参数;
了解场效晶体管放大器的特点及应用
谐振放大器
能识读典型谐振放大器的电路图,理解其工作原理;
了解典型谐振放大器主要性能指标及在工程应用中的意义
实训项目:组装收音机的中频放大电路
会组装中频放大电路
会测试调整电路,能用扫频仪测量幅频特性
正弦波振荡电路
振荡电路的组成
掌握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框图及类型;
理解自激振荡的条件
常用振荡器
能识读LC振荡器、RC桥式振荡器、石英晶体振荡器的电路图;
了解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能估算振荡频率
实训项目:制作正弦波振荡电路
会安装与调试RC桥式音频信号发生器或LC接近开关电路;
能用示波器观测振荡波形,可用频率计测量振荡频率;
能排除振荡器的常见故障
高频信号处理电路
调幅与检波
了解调幅波的基本性质,了解调幅与检波的应用;能识读二极管调幅电路图;
能识读二极管包络检波的电路图,了解其检波原理;
可通过示波器观测调幅收音机检波电路的波形;
了解检波电路的功能
调频与鉴频
了解调频波的基本性质,了解调频与鉴频的应用;
了解调频电路的工作原理;
能识读集成斜率鉴频器的电路图,了解其工作原理;
可通过示波器观测调频收音机鉴频电路的波形,了解鉴频电路的功能
混频器
通过典型应用实例,了解混频器的功能;
能识读三极管混频器的电路图,了解其工作原理
实训项目:组装调幅调频收音机
会按电路图组装收音机;
会进行中频调整、频率覆盖及统调;
会分析并排除收音机电路的常见故障
晶闸管及其应用电路
一般晶闸管及应用
了解晶闸管的基本结构、符号、引脚排列、工作特性等常识;
了解晶闸管在可控整流、交流调压等方面的应用
特殊晶闸管及其应用
了解特殊晶闸管的特点;
了解特殊晶闸管的应用
实训项目:制作家用调光台灯电路
会选用元器件;
会组装调试电路
数字电路基础
逻辑函数化简
了解逻辑代数的表示方法和运算法则;
会用逻辑代数基本公式化简逻辑函数,了解其在工程应用中的实际意义
脉冲产生电生电路
了解多谐振荡器、单稳触发器、施密特触发器的功能及基本应用;
了解555时基电路的引脚功能和逻辑功能;
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
时基电路的应用
了解555时基电路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会用555时基电路搭接多谐振荡器、单稳触发器、施密特触发器
实训项目:555时基电路的应用
会装配、测试、调整应用电路;
能排除常见故障
D触发器
掌握D触发器的电路符号和逻辑功能;
通过实验,掌握D触发器的应用
数模转换和
模数转换
了解模数转换的基本概念,列举其应用;
了解典型集成模数转换电路的引脚功能和应用电路的连接方法
实训项目:数模转换与模数转换集成电路的使用
会搭接模数转换集成电路的典型应用电路,观察现象,并测试相关数据
《电子线路CAD》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基础平台课程。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电子线路CAD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了解电路仿真的知识,培养学生利用电子线路CAD软件进行电路原理图绘制和PCB板制作的基本技能,为适应电子线路CAD绘图和PCB制板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一)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电子线路CAD的基础知识;
2.掌握原理图绘制的方法;
3.掌握PCB板的设计方法;
4.了解电路仿真的基本知识。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能够熟练地进行CAD文件管理;
2.能够熟练地制作原理图;
3.能够熟练地设计PCB板;
4.能够制作元件及封装;
5.能够制作简易的PCB板;
6.能够进行简单的电路仿真。
(三)思想教育目标
1.培养学生自学意识和独立分析问题意识;
2.树立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3.培养规范操作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
本课程是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基础课程,包括ProtelDXP2004的功能和文件管理方式,简单电路原理图的绘制,原理图元件的绘制,PCB板的基本设计过程,元件封装的制作和PCB板的编辑与完善。课程内容包括讲授内容及综合实训,总学时数不少于120学时。
ProtelDXP概述
ProtelDXP简介
了解CAD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
了解ProtelDXP的特点;
能安装ProtelDXP;
熟悉ProtelDXP的主窗口
文件管理
能建立项目文件;
了解常用的文件,能建立项目文件的内部文件;
能打开、保存、关闭、复制、移动、重命名、删除文件等
绘制电路
原理图
设置原理图绘制环境
了解绘制原理图的一般流程和方法;
能在项目中建立电路原理图的设计文档;
能设置电路原理图的设计环境(打开工具栏、图纸大小、方向、标题栏的设计及内容填写、图纸栅格的大小)
24
放置元件及设置属性
能加载元件库;
能查找所需元件;
能放置元件和调整(元件的选取、点取、旋转、翻转、移动、复制、删除等操作);
能设置元件属性(标号、标称值、封装号、显示、隐藏等属性)
绘制电路原理图
掌握电路绘制基本技术(画线工具的使用、绘制导线、放置节点、放置电源和接地、放置文字、绘制总线、放置网络标号、放置电路端口);
能绘制电路原理图(包含分立元件、集成电路、总线、网络标号、电路端口等部件的电路)
进行原理图电气检查,产生各种报表
能进行原理图电气检查;
能产生网络表,能读懂网络表的含义;
能产生元件列表文件;
能打印原理图文件
绘制原理图元件
能建立元件子库;
能使用元件库编辑器画图工具;
能绘制分立元件、集成电路图形;
绘制带子件的元件
PCB(印制板)图的设计和绘制
设置PCB板基本参数
了解PCB板的结构;
了解设计PCB板的基本原则;
能在项目中建立PCB图设计文档;
能设置印制板尺寸大小;
能设置印制板工作层
26
14
载入网络表及元件封装库
能加载元件封装库;
能把网络表载入PCB设计文件;
能放置和调整元件封装(移动、旋转、翻转);
能调整元件标注文字的位置;
能放置文本的和调整位置;
能判断原理图元件与元件封装管脚焊盘的是否一致并改正
元件布局
能进行元件自动布局的操作;
能手工调整布局(按给定布局进行)
PCB板布线
能对指定连线进行预布线(按图纸要求进行);
能对指定连线设置线宽
完善PCB板
能设置PCB板设计规则;
能进行指定区域的敷铜、指定网络的补泪滴;能在指定位置设置安装孔;
会生成各种PCB板报表
绘制元件封装图形
绘制元件封封装图形
能建立元件封装子库;
能使用元件封装编辑画图工具;
能按给定尺寸绘制元件封装图形;
能使用元件封装向导制作封装
实训:制作简易PCB板
制作简易PCB板
能打印PCB设计图纸;
能把PCB图通过热转印到敷铜板上;
能腐蚀敷铜板;
能在覆铜板上按要求打孔
电路仿真
了解电路仿真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能加载仿真激励源库和仿真元件并设置参数;
能设置电路仿真类型和参数;
能运行电路仿真并分析仿真结果
5)教学方法建议
本着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的原则,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精讲多练、做学一体,可用典型的实际应用电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从原理图绘制到实际PCB板的生成,使学生对CAD课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演示教学内容,同时通过组织参观、实验实训、观察记录把学生引向实践。通过组织小实验、小课题,拓宽思维空间,激发成就动机,使学生能主动地学习。运用小组学习、讨论、交流生活经验等方式深化学习内容。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认识单片机
单片机的结构
通过实际单片机产品观察与讲解,介绍单片机的基本功能,了解单片机的外形以及组成电路,对本课程形成初步认识,培养学习兴趣
16
单片机的开发软件安装与使用
通过模拟演示等教学手段,了解单片机开发软件的种类及使用
通过模拟演示等教学手段,了解计算机只能使用二进制计数方式。但是由于二进制数码冗长,且书写和阅读都不方便,因而在编写程序,以及向计算机输入数据时,仍然采用十进制或十六进制数,由计算机将其转换为二进制数后进行处理,处理结果再转换成十进制数输出。从而让学生了解在学单片机时,需要熟悉并掌握各种数制及其相互之间的转换。
单片机最小系统
通过实际单片机产品观察与讲解,了解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组成部分电路及原理
电路制作程序调试与烧写
了解单片机的基本输出端口,了解电路原理图,掌握实际制作时所需要的元件,了解电路制作步骤,掌握电路的调试,了解程序编写,掌握程序调试的基本步骤
MCS-51单片机常用输出接口及接口电路,硬件资源
了解MCS-51系列单片机有4个8位并行输入/输出接口:P0口、P1口、P2口和P3口。了解单片机的接口常用电路LED接口电路,继电器接口电路,光电耦合器接口电路,音频接口电路,了解单片机的片内数据和程序存储器
C51基础
掌握C51的各种数据类型的特点和使用方法;理解常量和变量的差异;理解C51数据存储类型与单片机存储器结构关系,理解51单片机硬件资源的C51定义及使用方法;掌握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位操作运算符和自增减运算符的特点和典型应用
了解单片机的基本输出端口,了解电路原理图,掌握实际制作时所需要的元件,了解电路制作步骤,掌握电路的调试,了解点阵显示模块结构及引脚。熟悉8X8LED点阵模块的原理,能识别点阵显示块,并且会用万用表测出点阵的各个引脚
程序编写
了解程序的流程图,掌握简单程序的编写,掌握程序调试的基本步骤,能读懂并动手编制简单的点阵程序
模拟洗衣机机目
了解单片机的基本输入端口,了解电路原理图,掌握实际制作时所需要的元件,了解电路制作步骤,掌握电路的调试。了解光耦和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中断的应用与编程
了解程序的流程图,掌握简单程序的编写,掌握程序调试的基本步骤
模拟洗衣机项目
MCS—51单片机中断系统
会使用外部中断;
掌握中断处理程序的编程方法
数字钟项目
了解程序的流程图,掌握简单程序的编写,掌握程序调试的基本步骤;掌握一秒定时电路的制作与编程;
掌握数码显示电路的制作与编程,掌握电子时钟电路的制作与编程
数字电压表项目
了解电路原理图,掌握实际制作时所需要的元件,了解电路制作步骤,掌握电路的调试。掌握A/D转换电路的制作,掌握将转换的数字信号换算成实际电压值的方法
了解程序的流程图,掌握简单程序的编写,掌握程序调试的基本步骤。掌握相应电路的程序编写
扩展系统的应用
了解系统扩展的方法和外设地址的推算
矩阵键盘
电子温度计项目
了解电路原理图,掌握实际制作时所需要的元件;
了解电路制作步骤,掌握电路的调试;
了解程序的流程图,掌握简单程序的编写,掌握程序调试的基本步骤;
掌握相应电路的程序编写
串行通信
智能机械手项目
能识读基本电路图;
了解机械手工作原理;
能对机械手各个工作点进行测量;基本机械
《电子产品结构与工艺》
1.了解电子产品结构特点和生产工艺;
2.了解工艺文件的基本格式和内容;
3.掌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原则、方法与设计流程;
4.了解焊接基本知识和电子工业自动化焊接技术;
5.了解整机装配的内容、特点、基本要求,掌握电子产品装配的工艺;
6.理解电子产品调试和检验的作用,掌握其基本内容和方法。
1.使学生初步具备电子产品的装配、调试、检验、包装能力和排除一般故障能力,能对常用元器件进行识别与测试,能正确选用常用装配、焊接工具;
2.能识读产品工艺文件;
3.会手工制作印制电路板,会使用PCB软件进行PCB的计算机辅助设;
4.会手工焊接和拆焊技术及技巧,熟练掌握手工焊接五步法;
5.会进行表面贴片元器件的手工焊接和拆焊,具有工业生产锡焊和表面安装的基本操作能力
6.能够根据整机装配的工艺流程和要求,进行电子整机产品的装配;
7.会按照工艺文件要求,对简易电子产品进行调试和检验,并能正确填写检验报告。
8.能讨论和处理一般电子产品故障。
(三)情感教育目标
1.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质量保证意识、安全操作规范意识;
2.注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相互协作的团队意识等现代职业意识。
主要内容包括:预备知识和技能(包括常用电子元器件识别和测试、常用电子材料及工具)、电子产品结构工艺基础、印制电路板工艺、焊接工艺、SMT装配焊接工艺和微组装技术、电子整机产品装配工艺、整机产品调试和检验工艺。
每一项知识内容后安排有多个实训项目,课程总学时数不少于154学时。
一
预备知识和技能(包括常用电子元器件识别和测试、用电子材料及工具)
常用元器件识别和测试
要求:
建议:
常用电子材料及工具
建议:以实物为主,通过多媒体课件及教学光盘的展示讲解,还可采用知识竞赛、团队协作方式进行,让学生多讨论、多练习
二
电子产品结构工艺基础
电子产品结构特点、生产工艺和结构工艺
要求:了解电子产品结构特点和生产工艺
电子产品适应性
要求:理解工作环境、使用方面和生产方面等对电子产设备要求
建议:利用图片、实物、教学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讲解电子产品适应性要求
电子产品防护设计
要求:理解电子产品的气候防护、散热、减振与缓冲及电磁兼容设计
建议:利用图片、实物、教学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讲解电子产品防护设计
电子产品技术文件
三
印制电路板工艺
印制电路板基本知识
要求:熟悉印制电路板的作用和种类
建议:以实物为主,通过拆卸各种代表性的电子产品及设备,观看教学光盘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实训内容以上述建议编排
印制电板的设计
建议:除了通过教学光盘、实物等手段,建议以项目实训方式进行,选择稳压电源、信号源等电子产品中有代表性模块(如功放电路、振荡电路等)的印制电路板,对其设计进行剖析、比较,要求学生写出分析报告(方式不限,简单明了)
印制电路板的制造
工艺
建议:除了通过教学光盘、实物等手段,建议项目实训方式进行,选择万用表、稳压电源、功放等简易电子产品和设备的主要模块印制电路板电路,首先进行手工制作,再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要求学生前后对照,分析不同
四
焊接工艺
焊接材料
要求:熟悉常用焊接材料的分类、特性和用途建议:配合光盘、课件及实物进行
焊接的基本知识
要求:了解焊接的分类、方法,锡焊的特点和机理%建议:配合教学课件或光盘的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手工焊接
要求:掌握手工焊接和拆焊的方法、技巧,熟练掌握手工焊接五步法
主要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方式,同时,观看教学课件或光盘中的动画演示,分解、放慢操作步骤,帮助学生掌握
实训项目一般编排为:分立元器件的焊接、集成电路的焊接、特殊元器件的焊接及元器件的拆焊;可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如让学生自我创意模型,或规定项目,展开竞赛等方式进行
电子工业自动化焊接技术
要求:了解电子工业生产中常用的几种焊接技术,比较它们的不同和适用场合
建议:通过观看教学光盘和参观现场
五
表面安装技术(SMT)
认知表面贴片元器件
建议:利用图片、教学光盘和实物讲解元器件结构特点和封装,将不同类型的贴片元器件做成示教板,帮助学生通过示例认知常用贴片元器件
表面贴装手工焊接技术
1.掌握手工贴装元件的基本操作步骤;
2.掌握点胶(或涂焊膏)和贴片元器件;
3.能使用控温电烙铁焊接贴片元器件;
4.会使用热风枪和放大镜;
5.会进行表面贴片元器件的拆焊
建议:观看教学光盘、动画演示分解动作和步骤,教师作操作示范讲解。实训建议以项目形式进行,采用遥控器、贴片收音机、数字钟、数字万用表等电子产品进行手工焊接组装
自动焊接设备操作
建议:观看成套表面贴装设备生产过程教学光盘或参观SMT生产流水线
六
整机装配工艺
准备工序中的加工
建议:实训内容按以上要求编排,建议以项目实训方式进行,选择两三个电子整机产品,如万用表、稳压电源、收音机等,按准备工序工艺要求进行
零部件的装配工
建议:实训内容按以上要求编排,建议以项目实训方式进行,选择两三个电子整机产品,如万用表、稳压电源、收音机等,按工艺要求进行零部件装配
整机总装
建议:实训内容按以上要求编排,建议以项目实训方式进行,选择两三个电子整机产品,如万用表、稳压电源、收音机等,按工艺要求进行整机总装。
整机包装
建议:实训内容按以上要求编排,建议以项目实训方式进行,选择两三个电子整机产品,如万用表、稳压电源、收音机等,按工艺要求进行整机包装
七
整机调试与检验工艺
整机调试工艺
建议:实训内容按以上要求编排,可选择由典型电路如整流滤波电路、放大器、振荡电路、运放电路或简易电子产品如稳压电源、万用表、收音机等,按工艺要求进行整机组装后的调试
整机检验工艺
建议:实训内容以模仿工厂检验工位设计,建议选择一至两个有代表性的电子整机产品(如收音机、复读机等),以测试检验其包装、主要电性能指标为例进行
故障检修
要求:掌握故障检修的一般步骤和常用方法
建议:实训内容按以上要求编排,可选择由典型电路如整流滤电路、放大器、振荡电路、运放电路或简易电子产品如稳压电源、万用表、收音机等,按工艺要求进行整机的故障检修
八
具有典型代表性电子整机产品(如21"或25"彩色电视机)整机组装、调试、检验实训
要求及建议:两人一组,完成一台电子整机产品的组装、调试、检验,故障检修
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以适应电子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职业岗位变化,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适应不同专业及学生学习需求的多样性,可通过对选学模块教学内容的灵活选择,体现课程的选择性和教学要求的差异性。教学过程中,应融入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的培养。
《传感技术及应用》
1.了解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现状、特点以及在信息技术中的重要地位;
2.了解传感器在生产控制领域和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3.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特性;
4.会分析各种传感器测量电路;
5.了解各种传感器的典型应用。
1.初步具备查阅传感器手册并合理选用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传感器的能力;
2.会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仪表调试和检测传感器;
3.能够看懂传感器安装接线图,学会正确安装;
4.了解传感器的安全操作规范,能够维护传感器。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高度的责任心、精益求精的工作热情,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3.强化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
4.培养规范操作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
为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传感器的功能及应用,教学内容按照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其教学内容包括:认知传感器、应变式电阻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压电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霍尔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和气敏传感器,其教学结构由选用传感器、检测与调试传感器以及安装传感器三部分组成。
1.选用传感器主要介绍传感器的构成、分类、用途和基本参数。
3.安装传感器的内容包括学习各种传感器接线图,安装连接传感器的注意事项。
4.课程总学时数不少于154学时。
项目
任务
(一)认知传感器
(二)应变电阻式传感器
(三)电容式传感器
(四)电感式传感器
(五)压电传感器
(六)超声波传感器
(七)霍尔传感器
1.实验六霍尔传感器特性测试;
2.霍尔传感器的功能测试
(八)磁电式传感器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了解磁电式传感器测量转速的工作原理和方法
实验七磁电式传感器特性测试
(九)温度传器
1.热电偶、热电阻以及热敏电阻工作原理、结构;
2.热电偶、热电阻以及热敏电阻主要技术参数、三者性能差异、选型原则;
3.热电偶、热电阻以及热敏电阻在测试温度、流量等参数方面的应用;
4.热电偶、热电阻以及热敏电阻在测试温度、流量等参数方面的应用;
5.热电偶、热电阻以及热敏电阻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及注意事项
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了解温度传感器测量温度的工作原理和方法;
2.会制作热电偶
(十)湿度传感器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了解湿度传感器测量湿度的工作原理和方法
实验九湿度传感器特性测试
(十一)光电传器
(十二)气敏传感器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了解气敏传感器测量气体浓度的工作原理和方法
实验十一气敏传感器特性测试
《电视机原理与维修》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数字视听设备应用与维修方向的一门专业课程。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使学生了解电视接收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学会常见故障维修分析思路和故障排除基本技能,达到中级电视机维修工应知、应会的本领。重点放在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必要基础。
1.掌握电视机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检修技术;
2.熟悉电视机的整机结构、基本电路和常见电路类型;
3.掌握电视机的各部分电路的组成,基本工作原理、常见故障现象、维修方法;
4.了解新型大屏幕彩色电视机的技术特点。
1.看懂电视机电路原理图、印制电路板图,能够独立分析电视机的信号流程和主要元器件的作用;
2.能够熟练拆装电视机整机;
3.能够叙述电视机整机的一般检修方法和各单元电路的检修流程;
4.能够正确分析电视机常见故障现象,确定故障部位并排除故障;
5.能够正确填写维修报告。
本课程是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主要内容,包括彩色电视机的基本原理、彩色电视机的基本维修技术、公共通道、伴音通道、解码电路、扫描电路、显像管及附属电路、电源电路、遥控电路等各部分的电路分析与故障检修,并介绍彩色电视机新技术。课程总学时数不少于203学时。
彩色电视机的基本原理
彩色电视信号的产生
基本知识:
了解光和彩色的特征,通过与现实生活中的彩色类比掌握彩色三要素,掌握三基色原理,了解三基色的混色法;
熟悉亮度方程式;
了解电视广播的基本过程;掌握“像素”、“电子扫描”、“行、场扫描”、“隔行扫描”、“光栅”的基本概念,熟记行、场扫描的频率和图像的频率;
掌握;白电视信号的组成;掌握兼容的概念和彩色电视机兼容;白电视机所具备的条件;掌握彩色电视信号;了解彩色电视的制式
基本技能:
观察彩色电视信号的作用,能够用示波器测量电视信号的波形;观察不同制式彩色电视机图像和伴音的状态
电视机的整机结构
掌握黑白电视机和彩色电视机的组成框图以及各组成单元的作用;
能够整机拆装彩色电视机,并熟练操作彩色电视机各功能键;能够认识彩色电视机电路板上典型元器件,并能够指出各单元电路的大致位置
彩色电视机的基本检修技术
识读彩色电视机电路图
了解电路图的种类和作用,熟悉识读电路图的步骤;掌握识读电路图的基本方法
基本技能基本技能:
利用一个彩电样机整机电路图,能够读出彩电各组成单元和整机的信号流程;利用彩电整机电路板,能够把主要元器件实物与原理图一一对应
彩色电视机故障检修的基本方法
了解彩色电视机故障的类型,熟悉彩色电视机故障的大致表现,掌握彩色电视机故障检修的基本原则和步骤,掌握彩色电视机故障检修的一般方法,掌握检修的注意事项
会操作常用的检修方法
检修公共通道
检修高频调谐器
掌握高频调谐器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掌握高频调谐器各脚的符号汉语意思和作用,会分析高频调谐器电路组成及各主要管脚的作用,熟悉高频调谐器常见故障
能够测量高频调谐器各脚的电压和有关脚的波形;能够检修高频调谐器常见故障
检修图像中放电路
掌握图像中放电路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会分析图像中放电路及各主要元器件的作用,熟悉图像中放电路的常见故障及检修方法
能够用示波器观察彩色全电视信号波形和图像中频电路幅频特性,能够用万用表测量图像中放电路有关脚的阻值和电压,能够检修图像中放电路常见故障
检修伴音电路
检修伴音
电路
掌握伴音电路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会分析伴音电路及各主要元器件的作用,熟悉伴音电路的常见故障及检修方
能够用万用表测量伴音电路有关脚的阻值和电压,能够检修伴音电路常见故障
检修解码电路
检修亮度电路
掌握亮度电路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会分析亮度电路及各主要元器件的作用,熟悉亮度电路的常见故障及检修方法
能够用万用表测量亮度电路有关脚的阻值和电压,能够检修亮度电路常见故障
检修色度电路
掌握色度电路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会分析色度电路及各主要元器件的作用,熟悉色度电路的常见故障及检修方法
能够用示波器测量色度电路有关脚的波形,能够用万用表测量色度电路有关脚的阻值和电压,能够检修色度电路常见故障
13
23
检修扫描电路
检修同步分离与场扫描电路
掌握同步分离电路与场扫描电路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会分析同步分离电路与场扫描电路及各主要元器件的作用,熟悉同步分离电路与场扫描电路的常见故障及检修方法
能够用示波器测量同步分离与场扫描电路有关的脚的波形,能够用万用表测量同步分离与场扫描电路有关脚的阻值和电压,能够检修同步分离与场扫描电路常见故障
18
检修行扫
描电
掌握行扫描电路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会分析行扫描电路及各主要元器件的作用,熟悉行扫描电路的常故障及检修方法
能够用示波器测量行扫描电路有关脚的波形,能够用万用表测量行扫描电路有关脚的阻值和电压,能够检修行扫描电路常见故障
检修显像管及附属电路
认识彩色显像管
熟悉彩色显像管的结构,理解彩色显像管的工作原理,会分析彩色显像管的故障现象
能够用万用表测量彩色显像管有关脚的电压,能够更换显像管
检修显像管附属电路
检修显像管
附属电路
会分析显像管附属电路及各主要元器件的作用,熟悉显像管附属电路的常见故障及检修方法
能够检修显像管附属电路常见故障
检修电源电路
掌握电源电路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会分析电源电路及各主要元器件的作用,熟悉电源电路的常见故障及检修方法
能够用万用表测量电源电路有关脚的阻值和电压,能够检修电源电路常见故障
检修遥控
检修遥控发射器和接收器
掌握遥控发射器和接收器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作用,了解遥控发射器的工作原理,熟悉遥控发射器和接收器的常见故障及检修方法
能够用示波器测量遥控发射器有关脚的波形,能够用万用表测量遥控发射器有关脚的阻值和电压,能够检修遥控发射器常见故障
检修微处理器控制电路
掌握微处理器控制电路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会分析微处理器控制电路及各主要元器件的作用,熟悉微处理器控制电路的常见故障及检修方法
能够用万用表测量微处理器控制电路有关脚的阻值和电压,能够检修微处理器控制电路常见故障
彩色电视机新技术简介
认识数字
电视
了解数字电视机的特点,了解电视机顶盒的功能
能够操作使用电视机顶盒
认识液晶电视
了解液晶电视机的结构,了解液晶电视机的电路,了解液晶电视机的检修程序
能够拆卸液晶电视机,能够检测液晶电视机电路
认识等离子电视
了解等离子电视机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了解等离子电视机的检修方法
能够拆卸等离子电视机,能够检等离子电视机电路
1.本着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的原则,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处理电视机“原理”与“维修”两者之间的关系时,注意降低理论教学的难度,精简原理分析的内容,突出维修技能,将重点放在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上。具备条件的学校,也可以把“原理”与“维修”融合在一起,在实训室“做中学、做中教”,积极探索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电视机基本原理的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相结合。
参观音响实验室
通过现场观察与讲解,了解各种音响设备,对本课程形成初步认识,培养学习兴趣
绪论
绪论部分
讲解音响的发展历史,以及音响在人们工作和生活的作用
音响
基础
音响的概念
了解音响的基本概念
声音和听觉
了解以下内容:声音和声波,声波的传播特性,声音三要素,直达声和反射声,混响,人耳与听觉,响度和分贝,噪声和信噪比;掩蔽效应;声音的功率
音质评价
了解掌握一些关于音质评价方面的术语,并结合实际做一些演示
实训项目:
音乐欣赏
使用音响设备播放一些交响乐、轻音乐和流行歌曲或试音碟来展示音响效果,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音响系统
音响的组成
了解音响的三个组成部分:节目源,放大电路和扬声器系统
56
节目源
了解无线广播、盒式磁带、普通唱片、激光唱片和麦克风等
了解前置放大器、各种控制器和功率放大器等
扬声器系统
了解喇叭、音箱、分频器和线材。讲解其性能、参数,并以实物展示配合讲解
各种音响系统
实训项目:动手组装环绕立体声系统
声频处理设备
调音台
了解调音台的功能和作用,学习调音台的使用方法
混响器、延时器、声音激励器、均衡器、环绕声处理器、移频器、压限器和扩展器等
了解前述各种设备的功能和作用,学习其使用方法并学习有关调音技术
声频
处理
设备
实训项目:小型晚会音响系统
指导学生组装一套小型晚会演出的音响系统,要求将调音台、声音激励器等声频处理设备接入并进行实际调音操作
供电系统
音响设备的供电
了解使用220伏50赫兹市电进行供电时的注意事项
音响系统的接地
了解音响系统各部分接地时的注意事项
音响设备的维修
音响设备常用元器件知识
了解扬声器、电动机、磁头、晶体管、集成电路等的性能
35
音响用器件的检测与更换
了解上述各种元器件的简易检测和更换方法
音响设备常用检修方法
了解、掌握以下方法:
实训项目:音响设备的维修
由教师设置一些音响设备的故障,由学生来进行故障检查和维修,最后由教师作总结
*新型数码音源
各种数码音频产品介绍
介绍CD唱机的基本原理(电路工作原理和机械结构),介绍DAT、MD、DCC、MP3的特点和使用
*杜比环绕声
杜比环绕声技术
原始信号的记录和重放,矩阵编码,模拟环绕立体声系统
DSP处理技术
了解家庭影院数字声场处理系统
*音箱制作
两种常用音箱的制作
介绍密闭式音箱和倒相式音箱的外形参数的计算,选材,吸音材料使用,喇叭和分频器的选择等
*电子管功率放大器
电子管功率放电路
了解电子管的基本知识;电子管构成的功率放大电路;电子管功率放大器的优点
*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制作
介绍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数据存储;多媒体电视制作;家庭多媒体音像系统
*建筑声学
建筑声学的基本知识
介绍音乐厅堂,音乐厅的墙和天花板;室内混响;建筑室内的吸音、隔音
注:*部分为拓展部分内容。
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以适应音响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职业岗位变化,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适应不同专业及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可通过对选学部分教学内容的灵活选择,体现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和教学要求的差异性。教学过程中,应融入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的培养。
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积极探索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音响技术基本理论的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过程的体验或典型音响设备的使用等,提高其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2.教学学时比例
教学学时比例
百分比(%)
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实践、实训)
890
27.5
选修课程
406
12.5
顶岗实习
966
29.8
3234
100
3.学年制教学方案
96
58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课程设置与学分制教学方案安排
1.考核方式
(1)理论考核: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的理论考核由学校命题统一考试.
(2)技能考核:包括技能证书考试,顶岗实习和实习鉴定,学校设置学生技能鉴定站统一负责组织实施。
每学期期末集中进行该学期所学课程的理论考核,各门课程的技能考核可根据教学进度和生产季节安排。理论考核不合格者,实行学期制的一般安排在下一学期开学初补考,最后一学期各门课程的补考均在期末完成。若补考还不合格,毕业时安排最后一次补考;实行学分制的,可参加学制有效期限内该门课程的任意一次考试作为补考,但只限参加一次。技能考核不合格者,可在同一生产季节再组织一次考核,也可在下一生产季节再次组织考核。实行学期制的,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均须合格,才能通过该门课程的考核;实行学分制的,理论考核合格和技能考核合格,可分别获得该门课程的理论学分和技能学分。
(一)师资队伍
建立科学的教师培训制度以“校企结合,培养专职,聘请兼职,加强交流”的方式,以在职进修与脱产进修相结合的形式,利用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专业教师不定期深入到生产管理第一线实践锻炼,选派优秀专业教师外出进修学习,强化教师实践技能训练,通过培训和引进,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使“双师型”教师比例达90%以上。
专业课教师应具有中等职业及以上学校的教师任职资格。
以每年招生两个班为基数,本专业的专职专业教师应不少于6人,专业教师与本专业在校学生人数之比应在1:201:25之间。
专业教师中拥有高、中、初级职称的人员要分别达到一定的比例,其中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数不低于50%,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数不低于20%,专业教师应具有本科学历或本科以上学历。
兼职教师应占本校专职教师总数的20%左右。
专业教师每年至少进行12个月的专业实践,“双师”型教师人数应占专业教师总人数的50%以上。
专职实验、实习指导教师,其数量应不少于专业教师人数的50%,并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能独立完成实验、实习指导和相应的技能考核工作。
(二)教学设施
具有电工电子技能实训室、单片机实训室、电子装配实训室、protel实训室、制冷实训室、电器维修实训室等骨干实验实训室,教学仪器设备完整并具有一定的先进水平。
(1)电工电子技能实训室
组成:实训室,库房。
功能:电工、电子基本技能训练
基本设备:
设备名称及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天煌教仪通用电工实验装置
台
单相变压器
三相变压器
单相异步电动机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
三相绕线式异步电动机
罩极式单相电动机
励磁式低速同步电动机
直流交励电动机
直流发电机
总直流电源
交流稳压器
总交流电源
滑线变压器
只
低压(6V、12V)
起动电阻
15
交流接触器
热继电器
17
万用表
19
电流表
交流电压表
21
直流电压表
功率表
转速计
钳形电流表
25
兆欧表
晶体等毫伏表
27
示波器
60
低频信号发生器
29
高频信号发生器
(2)单片机实训室
组成:实训室、库房。
功能:进行单片机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单片机软件编程和硬件设计调试及维修方法和技巧
名称及型号
THMEMA-1X型单片机应用实训培训考核装置
THMEMA-1型LED点阵显示屏实训系统(桌面型)
DICEKeil-C51仿真器
ZY35201A1单片机技术实训台(双组型)
单片机开发板
个
单片机技术实训包
M6650N计算机
(3)电子装配实训室
作用:学生进行电子产品装配及电路板雕刻制作。
激光平面打印机
黑白激光打印机
精密手动裁板机
双目显微镜
高精度微型台钻
V型槽切割机
热转印机
全自动线路板抛光机
线路板丝印机
烘干机
曝光机
台式自动喷淋显影机
台式自动喷淋腐蚀机
自动雕刻机
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
套
智能镀锡机
辅助配件及制板材料
批
双面线路板雕机
智能金属过孔机
(4)protel实训室
作用:进行电路板设计
ProtelDXP
电脑
41
桌子
张
凳子
(5)制冷实训室
作用:用于电冰箱、空调器教学实训使用。
间冷式电冰箱
直冷式电冰箱
冰柜
定频分体壁挂式空调
变频分体壁挂式空调
热泵型空调
电冰箱、空调器实训装置
活塞式压缩机
启动器
温控器
化霜继电器
空调器启动电容
(6)电器维修实训室
作用:用于电工原理、电子技术等课程实训使用。
示教控制台
试验台
180w电动机
剥线钳
把
螺丝刀
晶体管毫伏表
电源
二极管
若干
三极管
实训台
防腐皮
块
实习基地
校外基地应以电子厂为主,且电子厂相对稳定,能够完成学生岗前培训。
具有相当的现代化教学设备,有相应的专业教学录像片,多媒体课件等。计算机数量不少于1台/5名学生,并配有必需的教学软件。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
2.专业图书、音像资料
(四)教学方法
(1)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项目训练、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3)密切校企合作,建立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五)学习评价
过程与目标结合评价,结合课堂提问、现场操作、课后作业、模块考核等手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并注重平时成绩。
强调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
强调课程结束后综合评价,注重考核学生电子技术的应用水平。
建议在教学中分任务模块评分,课程结束时进行综合模块考核。
学期教学评价:过程评价(80%)+期末评价(20%)。
过程评价:课堂参与程度;课堂训练;各项目单项测试成绩;作业;课堂纪律与出勤。
期末评价:期末笔试。
(六)质量管理
建立科学可行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与制度;完善教学质量检查、监控的督导机制;实行教师业务、学生学籍的网络化管理。
建立、健全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相适应的学生安全、考勤管理制度和实践成绩评估体系。
九、毕业要求
1.关于成绩:必修课程、毕业考试成绩60分,获得111学分;选修课成绩合格,获得56学分及以上;毕业实习通过各科考试,获得50及以上学分总学分167学分。
2.关于技能:要求通过电子技术、电工技术、电子线路CAD、电子产品组装、电视机维修、单片机等科目技能考试。
3.关于证书:鼓励学生参加电工、家电维修工等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考试,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十、附录
附件一:《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进度安排表
附件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进度安排表
附件三:《电子线路CAD》教学进度安排表
附录四:《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学进度安排表
附录五:《电子产品结构与工艺》教学进度安排表
6.掌握手工贴装元件的基本操作步骤;
7.掌握点胶(或涂焊膏)和贴片元器件;
8.能使用控温电烙铁焊接贴片元器件;
9.会使用热风枪和放大镜;
10.会进行表面贴片元器件的拆焊
附录六:《传感技术及应用》教学进度安排表
3.实验六霍尔传感器特性测试;
4.霍尔传感器的功能测试
6.热电偶、热电阻以及热敏电阻工作原理、结构;
7.热电偶、热电阻以及热敏电阻主要技术参数、三者性能差异、选型原则;
8.热电偶、热电阻以及热敏电阻在测试温度、流量等参数方面的应用;
9.热电偶、热电阻以及热敏电阻在测试温度、流量等参数方面的应用;
10.热电偶、热电阻以及热敏电阻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及注意事项
3.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了解温度传感器测量温度的工作原理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