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防疫,谁站在“最后一公里”老人工作

1月7日,贵州黔东南,医务人员进村入户开展义诊巡诊。视觉中国供图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定宁镇基层医生送药上门。受访者供图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堰口镇中心卫生院为发热村民提供诊疗服务。陈彬/摄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堰口镇中心卫生院为老人进行抗原检测。陈彬/摄

1175位老人的健康防线,是由13个工作小组的26个人拉起来的。李和群是其中的一位。作为安徽省淮南市寿县炎刘镇炎刘街道的党总支副书记,她从2022年年底开始,就要和村医、村干部一起为老人上门送药。按照县里安排,街道为辖区内老人免费发放每人两片的退烧药,还要对老人基础病信息进行梳理。“冠心病病情稳定的5人,不稳定的1人,高血压病情稳定的181人,不稳定的94人……”2023年1月4日,她和同事跑了2个村组和一个片区,直到傍晚才回到办公室。

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以来,农村成为疫情防控和医疗服务保障的重点地区。我国农村地域广袤,人口密集,送药上门是农村防疫中的重要工作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都走在这健康的“最后一公里”上。

——————————

一户不漏上门,送药结束并不是关爱结束

在定宁镇,送药活动开展前,当地就做了摸排,将生活困难、行动不便、子女不在的独居老人列为“重点人群”。同时和卫健部门沟通,采买了一些“单价不高却实实在在起作用”的急需药品,免费发放,采购资金由镇上筹措,全镇7个行政村的村集体经济有盈利,村上也主动出钱用于公益事业。

乡(镇)、村(居)干部、驻村工作队、乡村振兴专干、网格员和家庭医生分赴该市三县六区,确保发放不漏一户、不少一人。家庭签约医生同时指导科学用药。

蚌埠五河县大新镇郭府村党总支书记郭飞回忆,去年12月25日至今年1月7日,村里经历了艰难的抗疫时刻,常住的3600余人中,有约90%人口感染。重症患者不到20人,大多是有基础病的老年人。

送药上门就是在这个时候展开的。村里提前一周摸排送药数据、制作清单,大伙分为13个小组,挨家挨户上门送药。冬天气温低,考虑到一些老人本身有基础疾病,村干部还自掏腰包买了其他对症的药品。

基层“网格医生”线上线下为防线“兜底”

在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的基层卫生院,家庭医生团队在“网格化”健康管理基础上,与慢性病患者或其家属建立互动沟通渠道,开展线上随访服务。

西坡镇有4800多名村民,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600多人,登记在“红码档案”里的人员累计达到1300余人。为了掌握全镇居民的健康情况,院长冯志远和其他10名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跟着翻了倍。他们帮助村医处理相对复杂的病例,随村医上门开展救治。两当县卫健局也统一给乡村配备了指夹式血氧仪、氧气袋。

冯志远观察到,截至目前,西坡镇暂时没有出现老年人转重症的情况。这两天,来镇卫生院求医的发热病人数量下降,从之前日均接诊30多人,下降到不到20人。

除了精细分类分诊,“共享思维”也在防疫资源调配中得到运用。

新干县将“共享药箱”推广到全县的所有村(社区)、物业委员会等。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已受捐退烧药、口罩、医用酒精等防疫药品和物资1000余件,2300余名群众从中受益。除了线下实体共享药箱,新干县还创建了线上虚拟药品资源库,全县134个行政村和县城8个社区实现了“共享药箱”全覆盖。

春节返乡人员大流动,基层医疗如何应对

即将到来的春节返乡潮和人员流动,对农村防疫提出新的挑战。

该镇的“民事直说”平台也发挥了作用。“民事直说”平台以农村党员和群众代表组成的“网格员”管理制度为依托,将每个村划分为若干网格,党员干部担任网格长和网格员,及时上门收集群众诉求。每月10日,是村里固定的“说事日”,镇、村干部会现场集中办理群众关心的疑难问题。前不久,网格员摸排了解到,辖区内即将返乡的一家4口中有2人感染,外出不便,就提前帮他们采买好了生活物资。

甘肃省古浪县定宁镇党委副书记杨志超介绍,下一步,镇上还将协同医疗卫生机构,落实“家庭签约医生”制度,进一步加大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的推动力度。“我们还将指导各村组建志愿者团队,重点对留守老人、生活困难群众等特殊群体进行志愿关爱服务。”

THE END
1.长寿镇社工站:送药上门传递爱志愿服务暖人心11月27日,长寿镇社工站联合长寿镇金通大药房开展“送药上门传递爱 志愿服务暖人心”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中,社工与药店工作人员一起上门入户,为低保病患人员送去了药品、牛奶、帽子、围巾等,并亲切地与他们交流,详细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疑问,细心指导他们科学用药。同时,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焦http://zhongxiang.cjyun.org/p/130553.html
2.西园街道光明社区:为独居老人买药送温暖——安徽党媒云社区融西园街道光明社区:为独居老人买药送温暖 为更好关爱辖区内独居老人,合肥市蜀山区西园街道光明社区通过电话沟通、入户走访等形式,给辖区内独居老人提供日常帮助,为其排忧解难,传递社区温暖。 7月5日下午,光明社区长源小区一位独居老人向社区网格员打来求助电话。电话中,老人表示常吃的药快没有了,由于因天气炎热,自己http://fzr.ahnews.com.cn/news/2024/07/08/c_551096.htm
3.送药上门传递爱志愿服务暖人心——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开展送药近日,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务社工部联合药剂科党支部走进东景苑小区开展“药学服务下基层 用药安全保健康”送药上门活动,促进药学服务向基层下沉,保障患者全程合理用药。 之前,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独自一人来到三院门诊就诊,经志愿者上前询问了解到,近60岁的辛大爷,患有糖尿病等疾病,每天需服用多种药物,年幼时因摔跤http://pc.yun.jxntv.cn/c/Y0h1RXdmM3JYMXRCMmNLcG1RL3YrQT09.html
4.网格员情系独居老人及时买药暖人心讲文明树新风入夏以来,空巢老人、独居老人成为网格员付兴慧关注的重点人群。于大娘是独居老人,儿女都在外地,很少回来,她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 7月8日,网格员付兴慧像往常一样探访于大娘时,发现老人脸色不好,询问得知,今天有点儿恶心、头晕、胃痛,还有点儿拉肚子,家里没有药。 http://dq.wenming.cn/jwmsxf/202407/t20240716_8599620.htm
5.东山区工人村办事处大杨树社区帮助独居老人暖心代购送药上门展开暴雪如约而至 温情从未缺席 东山区工人村办事处大杨树社区帮助独居老人暖心代购送药上门,解决老人的“药”紧事。东山办事处沿河北社区为环卫工人送上热腾腾的手擀面,感谢他们的辛苦付出,用一碗热汤面,温暖城市守护者。 播放214发布于 2024-11-26 13:12 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转发到头条 复制链接 微信 新浪https://www.toutiao.com/video/7441450769871605019/
6.#男子5年为老人无偿送药走废30双鞋#累计来自陕视新闻【#男子5年为老人无偿送药走废30双鞋# 累计送药上门6000余次】近日,浙江台州,郑先生为守护山村老人健康连续5年为山村独居老人无偿送药,每年奔波2000多公里,累计无偿送药上门6000余次,走废30双布鞋。5年时间里,不论是山体滑坡摔伤骨折,还是寒潮时不慎打滑导致腰椎骨裂,他仍旧坚持送药。去年,整整两周时间,郑https://weibo.com/3229962754/NruhJ5FQz
7.暖心!独居老人买药不便,民警“跑腿”送药上门暖心!独居老人买药不便,民警“跑腿”送药上门 近日,家住杨浦的独居老人郑阿婆想购买退烧药,但怎么也买不到,无奈之下郑阿婆向社区民警求助。杨浦公安分局控江路派出所民警范泉华得知后第一时间赶去医院和药店帮忙采购其所需的药品并送到郑阿婆家中,以解燃眉之急。https://m.gmw.cn/baijia/2023-01/05/1303245395.html
8.独居老人行动不便一日三餐有人送上门民生“我们定期上门与老人交流沟通,为他们提供买菜、送药等便民服务,为独居老人排忧解难。”胡倩倩说。此次帮助陈建国,也得益于社区工作人员的巡查走访,及时了解到独居老人的难题,社区快速行动,既解决了老人的实际困难,也传递了社区的温暖和关怀。 胡倩倩表示,接下来,社区将继续加强对独居孤寡老人和残疾人的关心和关爱,https://www.kf.cn/c/2024-05-21/885612.shtml
9.西安市长安区:小药箱送到山里头让特殊困难群体有“医”靠对独居老人启动每日“敲门行动”、为特殊困难群体送药上门、在村里设置便民小药箱……连日来,长安区重点关注山区独居老人、留守儿童、慢性病患者等特殊群体的生活和医疗需求,把防疫药品送到山里头,用心用情用力当好群众健康的“守护人”。 “爱心健康包” 让特殊困难群体有“医”靠 https://news.hsw.cn/system/2022/1231/1568473.shtml
10.齐齐哈尔新木社区:独居老人买药难社区“跑腿”送温暖齐齐哈尔新闻网9月7日讯(记者 于广翔)“上门给我测血压、送药,因为我的老毛病还麻烦你们专门跑一趟,真的太感谢你们了!”家住新木社区已是耄耋之年的独居老人王大娘向网格员道出感慨。 近日,新木社区网格员刘爽收到独居老人王大娘的求助电话,“我感觉头晕还有点拉肚子……”王大娘称其平常吃的高血压药没有了https://www.qqhrnews.com/a/142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