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5岁的段鸿峨退休前在一机集团从事军工装配试验,1997年,他退休后去到广东东莞,在巨星造船厂当副总,得知昔日同事姜德安也退休了,就邀请他过去当技术部部长,转眼到了2005年,姜德安因为身体原因回到了包头,恢复健康后,姜德安没有再回广东东莞,而是参加了所在社区的益民志愿服务队,给邻居义务修理起了家用电器。两年后,段鸿峨也回到了包头,得知所在社区有这样一个组织觉得很有意义,于是也加入了进来,加上此前的志愿服务者李宝山,朝阳社区老来红志愿服务队家电维修小组的技术实力大大增强了。
说起来,段鸿峨今年75岁,姜德安今年78岁,李宝山今年83岁,三位“维修达人”组的成员岁数一个比一个大,但他们的实力不容小觑:段鸿峨退休前是高级技师,姜德安退休前是电气工程师,李宝山虽然原来是木匠出身,但一直喜欢琢磨电器维修,属于自学成才。
“刚开始干的时候,人们不太信任我,慢慢修的多了,大家就认可我们的技术了,不但每月30日把东西拿到活动站让我们修,还打听到我们的住处,送到家里让我们修。修东西需要各种各样工具,加上有时把坏的电器拆开,一摊一大堆,家里显得乱糟糟的,开始时老伴偶尔会嘟囔几句,不过我与她约法三章:一、为民服务不得收取费用。二、对上门送修的人要热情欢迎。三、不得收受任何礼品,不求言谢。后来,老伴对上门来的左邻右舍从来都是笑脸相迎。”段鸿峨说。
十年维修了数千件电器
记者询问段鸿峨和姜德安10多年来义务修理了多少电器?他们俩谁都回答不上来,因为数量太多了,数不过来。
段鸿峨回忆,这些年来,他义务给居民们修过电冰箱、洗衣机、电磁炉、电饭煲、电褥子、电唱机、收音机、压面条机、台灯、电水壶,反正老百姓家中用的,只要坏了拿过来,能修的他都给修。“如果是零件坏了,我就去帮着买零件,让人家开了票,修好,再把电器还回去。”段鸿峨说。
姜德安也记不清自己给别人修过多少家电电器了。“原来有个本上记着呢,但找不见了。这10多年修下来,少说也有上千件吧。”寡言少语的姜德安说,他现在身体不太好,遇上居民送来坏的电器,大多数都被段鸿峨揽了过去。
身患重病仍不下“火线”
为老百姓修的东西多了,走在外面,总会有人笑着主动跟段鸿峨打招呼,段鸿峨不知道对方是谁,但一想,应该是给人家修过电器,所以被对方记住了。而每到年节,也总会有人提着东西上门表示感谢。“我给大家修过东西,人家趁着过节想表示表示心意。这种时候,我都一概谢绝。”段鸿峨说。
段鸿峨是这样,而姜德安和李宝山同样如此。更令人尊敬的是,即使身患重病,姜德安仍然没有放弃义务为居民维修家电。
由于李宝山老人生病,记者没有见到他,但83岁高龄仍然坚持公益活动,这种无私忘我的志愿服务精神实在让人感动和感慨。
说起未来,段鸿峨表示:“我们三个人私下里交流过,只有还能干动,就会一直把志愿服务队家电维修组的益民活动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