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冒药:感冒清、美扑伪麻片、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酚麻美敏片、感冒灵、板蓝根冲剂、藿香正气水等,选择一两种适合自己的即可
2.解热镇痛药:布洛芬、索米痛片、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注意儿童不宜用阿司匹林退热
3.外用药:达克宁、三九皮炎平、红霉素、酒精、碘酒、高锰酸钾、云南白药、伤湿止痛膏、创可贴、双氯芬酸乳胶剂等
4.止泻药:小檗碱(黄连素)、洛哌丁胺、蒙脱石散剂等
5.其他:如风油精、清凉油、健胃消食片、体温计、维生素等自己会时不时需要的物品
儿童最好使用专门的小药箱
(图源:图虫创意)
可用于儿童小药箱的药物
解热镇痛药:
止泻药和胃肠道调理药:
1.蒙脱石散:“物理”止泻,可以在肠道内形成一层保护膜,可有效止泻,但使用过量会引起便秘。
2.口服补液盐:可用于因腹泻引起的电解质紊乱和脱水症状。
3.益生菌:对调理肠道菌群紊乱可以起到双向调节,不仅可以治疗腹泻,还可以缓解便秘。常用的有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地衣芽孢杆菌活菌、布拉氏酵母菌散等,可根据孩子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种类。
泻药:
1.开塞露:主要成分为甘油,是孩子便秘时临时救急的好帮手。
2.乳果糖:温和的泻剂,不良反应少,但长期或大量使用,可能导致腹泻。孩子便秘一般是暂时性的,可以通过饮食进行调节,西梅汁、苹果汁、梨汁等食物中含有缓解便秘的成分,可有效改善便秘。
外用药:
1.炉甘石洗剂:涂于瘙痒部位,可有效缓解皮肤瘙痒症状。
2.创可贴、碘伏:孩子有皮肤外伤时,可以用碘伏进行消毒处理;可常备防水、杀菌等种类的创可贴,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合适的创可贴使用。
其他:此外,药箱中还应该常备医用纱布、医用胶带、医用棉签、量杯和滴管、体温计等。
这些药物马上丢掉
片剂:正常药片表面干燥光亮,如果药片表面出现花斑、变色,外表的糖皮开裂、粘连,或者出现特殊的臭味,意味着已经变质了,不能再继续服用。
胶囊剂:正常的胶囊壳坚硬光滑,如果外壳出现变软、变形、粘连或者药粉漏出等现象,说明已经不能继续服用。
冲剂:正常冲剂的颗粒松散干燥、容易滚动,如果出现潮湿结块或粘连成团现象,说明药品已经变质。
糖浆剂、合剂、酊剂:通常此类药物制剂的性状是澄清透明的,即使有少量沉淀,经过振摇后就可混匀;如果出现大量沉淀、块状物,或者酸胀、异臭、霉变、胀袋等异常现象,说明药品已经变质。
粉针剂:正常粉针剂经过振摇后,粉粒细腻松散,溶解后溶液澄清透明;若振摇不散,溶解后溶液浑浊、有异物,说明药品变质。
水针剂:正常水针剂应为澄清透明的液体,若液体变色、浑浊或析出沉淀、结晶,或出现絮状物,甚至同一批号颜色不一致,说明已经变质。
膏剂、栓剂:如果膏剂、栓剂发霉、异臭、水油分层,或者发生结晶、颗粒,说明已经变质;但是如果栓剂只是发生了软化,则不必过度担心,可以放在冰箱冷藏后继续使用。
滴眼液、滴耳液:通常建议此类药品开封1个月内尽快用完,若出现结晶、浑浊、有絮状物、变色等现象,则不能继续使用。
因此,在购买药品后,要先阅读药品说明书,并注意查看药品的储存条件:
“密封”是指隔绝空气,避免药品氧化等,也避免潮湿空气的进入,造成药物的潮解等;
“避光”是指避免日光直射;
“阴凉处”是指不高于20℃的环境中;
“冷处”应在2~10℃环境中,一般冰箱的冷藏室可以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