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货币政策有效性减弱,财政政策能否发力?
1.5这一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传统基建加速转型、汽车家电消费政策优惠加速落地
02
铜-核心观点
2018年我们看到的几个现象:
1、原料端:随着铜矿干扰率的下降以及海外部分冶炼厂的停产检修,铜精矿反而在变的宽松了,TC不断走高,废铜进口的实物吨下滑严重但折算到金属吨以后我们发现减少量也非常有限。
2、冶炼端:海外Sterlite、Pasar、Chuiquicamata等冶炼厂的停产检修造成了海外精炼铜供应的收窄,国内冶炼厂的投产也不太顺利,但与此相对的,今年国内冶炼利润整体较高,提高了冶炼厂的开工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部分减量。
3、消费端:虽然今年终端消费增速整体放缓,特别是电力、汽车均出现同比负增长,但整体而言终端消费仍然有一个正的增长,从电线电缆厂的开工来看,终端需求增速的放缓暂时对加工端的影响还没有那么大。
4、库存:今年全球精炼铜社会库存均出现了显著下滑。
结合以上几点来看,我们发现今年铜的主要矛盾从年初大家几乎一致认为的矿端转移到了冶炼端,同时需求好于预期导致全球库存的大降。
2019年行情预测:在全球低库存、上半年国外冶炼厂集体检修、同时需求很有可能迎来一波反弹的预期下,我们认为2019年的铜价很可能迎来一波较为强劲的反弹,但在贸易摩擦还未尘埃落定、经济刺激政策包括增值税变动也还未最终出台的大前提下,铜价长期的走势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2019年交易策略建议:
1、买近抛远2、内外正套
03
2018年行情回顾
2018年铜价整体震荡下行。年初受到中国政府“去杠杆”的宏观调控影响,社融逐渐萎缩,叠加消费淡季的累库因素,铜价承压下跌,至年中,随着铜矿薪资谈判破裂预期愈演愈烈以及海外部分冶炼产能停产检修,配合社会库存的迅速下降,铜价一度强势反弹至年初高位,但好景不长,下半年“中美贸易战”正式开打,美元指数一路高歌猛进,叠加铜矿干扰率不及预期以及铜矿TC一路走高,铜价再度回到下跌通道。
04
供应情况-原料端
4.12018年中国进口铜精矿TC先抑后扬
4.22019年国外铜矿新增产量
2019年预计全球矿山理论增量在50万吨附近,其中10万吨级别以上的矿山仅有第一量子的Panama一个,我们预计19年其将带来13-15万吨左右的增量。此外,自由港位于印尼的Grasberg矿将由露天转地下,大致将会影响将近30万吨的产量。
4.32018年中国进口废铜金属量下降有限
2018年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再次表明了中国政府对于加强环保、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的决心,受到这些新政的影响,限制类废铜进口批文大幅减少,总批量99.97万吨,同比减少66%。8月商务部对美国进口废铜征收25%关税,再度对进口量带来负面影响。2018年1-11月,中国进口废铜实物量224.35万吨,同比大降31%左右。但是,早在2017年年底开始,部分“七类”已经向“六类”开始转换,在进口到中国,与表面上进口实物吨大幅下滑相对应的是进口废铜的金属含量迅速提高,2018年这一含量已经突破50%,故2018年1-11月实际进口的废铜中金属含量约为115万吨左右,同比仅下降3万余吨左右。2019年随着禁止进口七类废铜政策的正式落地,以及废六类铜将于2019年7月1日起转为限制类进口,预计上半年的废铜进口将会出现阶段性的增加,但全年来看,废铜进口继续减少仍是大概率事件。
05
供应情况-冶炼端
5.12018年国内精炼铜产量大增
5.2精炼铜进口显著增加
2018年1-11月中国进口精炼铜约339.39万吨,同比增长约16%,我们认为主要的逻辑是因为二、三季度精废价差收窄,国内市场对精铜需求增加,导致进口窗口在二季度打开,洋山铜溢价也在当时冲高至120美元/吨以上,进口量大增。2019年随着废铜的预期减少,精废价差或将继续低位运行,但由于国内之前投放的产能陆续放量,加上2019年预计也有较多新冶炼投产,废铜部分的减量会被精铜的增量顶替,所以我们预计精炼铜进口量难有增长。
5.3未来三年国内新增铜冶炼产能
由上表可知,2019年新增精铜冶炼产能项目基本都集中在下半年投产,未来三年国内冶炼厂产能整体呈现较高的增长态势。
06
需求情况-加工端
6.1铜材产量下降但初级加工端开工率普遍上扬
2018年铜材总产量整体下滑,但从SMM调研的2018年各个初级加工端的开工率来看,18年整体开工处于比较好的水平,但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调研样本中,大厂占比相对较高,随着国内资金趋紧,18年国内出现了订单由中小企业加速流向大型企业的情况,所以实际消费情况到底如何,我们还是要通过观察终端消费走势来验证。
07
需求情况-终端
7.1终端分行业铜消费占比
2018年我国电网投资累计值达到4511亿元,累计同比负增长3.2%。2019年已经进入我国“十三五”规划的下半段,截止2018年11月,“十三五”期间我国电网投资以及电源投资累计值分别已达1.52万亿、0.83万亿,按照当初规划的电网投资额3.34万亿,电源投资额3.83万亿,如果按照80-85%的完成率来计算,最后的实际投资额应分别在2.67-2.84万亿以及3-3.25之间,当前实际完成率分别只有53%以及27%,意味着最后两年电网电源投资必然提速。
7.3家电
7.4交通运输
7.5建筑
基建方面,2018年公路投资建设投资累计同比增速接近于零,如宏观部分我们预计的那样,基建投资在2019年必将会被当作是稳投资、稳增长的主要着力点。2019年年初政府已经通过万亿地方债的提前下达,正式拉开了基建大年的序幕:
2018年11月7日,财政部公布了《关于提前下达2019年中央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的通知》,财政部网站显示,此次涉及的转移支付类资金达1.66万亿元,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有1.34万亿元,占比80.72%,同比增长7.58%,重点用于调整工资、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支出需求。
此外,从水泥价格以及产量的变化上我们也能得出基建复苏的结论。由于房地产投资增速处于下滑趋势,且在基建相比房地产水泥用量占比明显更高,因此水泥的量价齐升一定程度上也是由基建带动的。
7.6机械电子
08
库存下降明显
2018年全球期交所精炼铜库存整体呈现出先扬后抑的变化格局,随着冶炼端扰动率上升,LME库存迅速下降以弥补这部分损失,目前已降低至历史低位13万吨左右,结合19年海外几无新增冶炼产能,我们可以大致判断LME库存继续维持在低位的可能性较大,国内库存下降幅度相对较小,但目前已经位于低位,明年随着新增冶炼产能的陆续放量,预计会有所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