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C-家园”平台自2020年4月至2023年2月15日已运行整1000天,累计传递各类信息1200余条,收到职工诉求建议2200余件,办理落实1300余件,为基层职工解决了一大批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架起了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连心桥”。
上下联动,形成新的群众工作机制
2020年4月13日,国家电投党组首次提出建立“SPIC-家园“群,将其定位为直线传递集团公司党组声音的桥梁纽带;直接听取职工群众诉求期盼和意见建议的有效途径;帮助职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手段。经过不断的实践与优化,已成为国家电投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的有效工作机制。
建立1项工作制度,为“SPIC-家园”工作提供机制保障。研究制定《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组直接联系基层群众管理办法》,规范“SPIC-家园”组织领导、职责分工,明确管理流程、载体建设,健全纵横双向、协调联动的体系构架,横向包括党、工、团3条主线到边,纵向包括总部、二级单位、三级单位3个层级到底,全面构建“敲钟问响、接诉即办”的职工诉求办理反馈工作体系,实现党组联系职工群众制度一贯到底。
搭建2个信息平台,为“SPIC-家园”工作提供管理保障。搭建“管家-家园-社区”三级信息传递平台,“管家”将收集到的关于“国家重大事件、国家电投党组声音和重要决策、新兴产业资讯、先进典型事迹”等信息,分周期通过485个“家园”园丁转发至495个“社区”群,在有效保障职工主人翁地位的同时,更为职工科学有效参与企业管理提供基础。搭建“SPIC-家园”诉求提报办理平台,全体职工均可通过手机或电脑,随时随地向国家电投党组反馈诉求期盼和对改革发展、经营管理、党群工作等的意见建议,提报内容不经“过滤”直接上传,基层诉求可“原汁原味”穿透至集团总部。受理单位可对提报的诉求建议进行价值打分,提报人也可对办理结果进行满意度评价,用双向评价机制确保群众“真建议”、企业“真反馈”。
设立4项运行机制,为“SPIC-家园”工作提供质量保障。运行督办机制。“家园”管家按月筛选典型诉求和优秀建议进行督办,每月形成专报向国家电投主要领导报告,对办理过程中职工群众不满意的问题进行“回炉”补课,推动办理工作走深走实。运行分析机制。每月对提报数量、类别占比、阶段性表现等数据进行统计,每季度进行通报,精准把握职工诉求的热点和倾向问题,及时发现公司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推动企业管理持续优化。运行评价机制。开展年度专项工作调查,了解职工对平台的建议意见,总结提炼引导职工思想、解决职工诉求的良好实践。运行激励机制。每年对平台运行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园丁进行评优表彰,给予奖励。每半年对典型诉求办理进行案例总结,在公司内部开展最佳实践推广学习。
多方发力,锻造新的群众工作品牌
“SPIC-家园”通过近三年的发展,进一步密切联系了基层职工群众,用心践行了新时代群众路线,已成为国家电投职工行使民主权利的平台,成为国家电投系统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载体,在凝聚职工思想、汇聚企业智慧、提高文化认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企业民主管理的文化品牌。“SPIC-家园”信息传递与职工诉求建议反馈实现良性互动,职工提报的诉求建议与公司当前重点任务、改革发展热点、新兴产业发展、企业文化落地等紧密结合,呈现出职工关心企业发展,与企业同频共振的良好态势。“SPIC-家园”渐渐成为国家电投总部收集职工意愿和建议的重要渠道,一些好的建议也成为助力国家电投高质量发展的“锦囊妙计”。办理过程中,各单位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如建立年度办理5-10件实事机制,举办“SPIC-家园”开放日活动等,持续推动企业各层级民主管理水平不断升级。
在国家电投2022年职工思想状况调研中,超过90%的职工对本单位职工关爱工作表示赞同,依靠职工办企业、办好企业为职工的局面已然形成。
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力。“SPIC-家园”以各级党组织为着力点,通过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发挥协同效应。各级党组织切实担负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主体职责,促进基层党组织服务引导能力逐步提升,党员干部作风更加务实、职工干事创业热情更加高涨。经过三年的实践,总部部门之间的横向协作能力得到增强,总部和各级单位之间的纵向协同能力明显提升,部分影响公司发展的管理难题得到破解,运转流程进一步理顺。同时,在平台运转过程中不断发现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新方法、新经验,形成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企业文化形成的有效路径。“SPIC”家园建设以来,高度重视和维护职工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倾听职工呼声、了解职工意愿、关心职工疾苦,竭尽全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已经成为国家电投企业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电投践行“真信、真干、真成”企业核心价值的有力体现。从通过加速发展去解决企业和职工现实困难,最终实现上下同欲的“真信”,到紧紧依靠职工勠力同心的“真干”,再到最终成果由职工与企业共享的“真成”,国家电投通过“SPIC”家园,践行了企业核心价值观,有效地推进了企业文化的建立。。
协力同心,创获新的群众工作启示
“SPIC-家园”真正实现心贴心、实打实地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曾得到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许山松同志的高度认可,受到广大职工群众的普遍赞扬,我们在不断总结经验、精进工作的过程中愈发深刻的认识到: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把为职工群众做了多少实事、解决多少问题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以人民为中心要求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我们通过“SPIC-家园”等各种渠道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以职工群众的广泛参与作为工作的基本前提,以汇聚众智作为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基本方法,以职工满不满意作为衡量解决效果,检验企业经营、改革、发展成效的闭环标准。新时代,只要真心真意把人民放在心中,帮助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群众经验、汇集群众智慧,就能搭建出“连心桥”。?
2.坚持加强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要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造线上用心、线下用力的新时期职工群众工作法。只有坚持走好新时期群众路线,企业改革发展才能得到职工热情支持和广泛参与。只有提升调查研究能力和群众工作水平,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群众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把党的优良传统和新技术新手段结合起来,才能把群众意见直接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智慧经验总结出来,在服务职工群众中培养和增进爱民感情,练就做好群众工作的过硬本领。互联网是新时代党工团组织做好群众工作的沃土,用好互联网、用好信息技术,就能绘就出最大的“同心圆”。
3.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要创新拓宽民主渠道,实现国企民主管理“老歌新唱”。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只有创新性开展企业民主管理,才能真正了解基层职工的意愿、诉求及建议“发声”动机,才能激发员工和基层组织的活力。设计鲜活、便捷的工作载体,构建畅通、直接、有序的信息化新渠道,建立高效处置和闭环反馈的群众工作机制,打造“职工有所需、企业有所应”的诉求服务保障体系,建立职工群众对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信心、热心,才能有充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其中,企业民主管理才会发挥出更大作用、贡献新价值,形成新的“向心力”。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让职工满意是我们做好“SPIC-家园”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回顾1000天来,“SPIC-家园”建设所取得的成绩,根本在于始终坚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广大职工队伍群策群力,攻坚克难,共同筑牢国家电投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下一步,“SPIC-家园”将继续在优化平台机制、丰富信息载体、提炼优秀经验等方面发力,发挥为民办实事、企业民主管理品牌价值,用心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